分卷閱讀2
教也并沒能給他任何啟示。他各處求醫(yī),希望能成為“正常”人,但這一切只加深了他的痛苦??巳R夫家莊園的守獵人艾列克愛上了莫利斯,在一個寂靜之夜爬入了莫利斯的房間。最后兩人放棄了各自的前程,奔向綠林,永不分離。的結尾顯然是卡賓特與他的情人梅里爾的寫照。當時D.H.勞倫斯的被禁,加上離奧斯卡〃王爾德的審判不久,所以公開出版的可能性幾乎沒有。相似的人物與故事情節(jié)使被稱為同性戀版的。無獨有偶,福斯特與D.H.勞倫斯不僅是文壇知己,私交也很好。福斯特在的手稿上寫了這樣的批語:“能發(fā)表,但值得嗎?”雖然作者幾易其稿,該作品也曾在小范圍的朋友圈內(nèi)傳閱,但福斯特生怕別人因此誤解他的其他作品,言明只能在他死后發(fā)表。1969年英國取消了對同性戀的刑事處罰,1970年福斯特去世,于1971年出版。福斯特幾十年來陸續(xù)創(chuàng)作但從未發(fā)表的同性戀短篇集(TheLifetoe)也隨后發(fā)行。與的發(fā)表使一些保守的評論家跌破了眼鏡,因為福斯特倡導的自由、平等與人道的思想是令人無以鞭駁的,但作者對通過同性戀的正面描寫來表現(xiàn)同樣的思想時,對世俗的陳見提出了嚴厲的挑戰(zhàn),使一些人無以適從。除了把歸為失敗之作以外,也有一些評論家索性不提這部福斯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失敗之作嗎?這部的情節(jié)比較簡單,結構與其它作品相比也顯得松散一些。主要人物之一、莫利斯的情人和救星艾列克在三分之二的篇幅過后才出現(xiàn),但全書最大的敗筆是克萊夫得了一場感冒,病愈后變成了異性戀,提出與莫利斯斬斷情絲。書中沒有給克萊夫的突變提供足夠可信的解釋,雖然我們可以用克萊夫雙性戀的假想來解釋,但畢竟太顯唐突。②從風格上講,雖然再現(xiàn)了福斯特典型的流暢語言,但表達很帶有日記體的風格,而且明顯地用了很多短句,所以沒有象其它作品的顯得精雕細琢。然而正是這份自然使成為最真實反映作者心態(tài)的作品。更重要的是,的主題遠遠地超越了當時社會的承受能力,整部作品是一腔誠實而自尊的呼吁。對福斯特來說,代表著他思想上的一個飛躍。此時他已不再提倡和解與妥協(xié)式的溝通,而是呈現(xiàn)人物與本階級決裂。這種決裂不僅給莫利斯帶來了幸福,而且為作者十年后創(chuàng)作作了思想和精神鋪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福斯特加入了國際紅十字會并趕往埃及。1917年他在亞歷山大港認識了英俊的電車司機默罕默德〃艾爾〃阿多。他們之間的戀情持續(xù)了兩年,在此期間福斯特給一位密友的信中說:我好像正在寫的續(xù)集。我現(xiàn)在對此的了解已增進了許多。很多人在缺乏真情實感的生活中度過了青春時光,實在令人悲嘆。我以前對此有所知聞,但從來沒有象現(xiàn)在這樣強烈的體會。我的運氣真是奇妙。福斯特稱這場充足的愛情經(jīng)歷使他真正成為“一位成熟的人”。1919年阿多結婚后,福斯特離開了亞歷山大港回英國,但兩人仍保持書信來往。三年后阿多得肺結核去世前,福斯特從印度回國的途中探望了他。阿多的去世對福斯特的打擊很大。1921年,福斯特第二次去印度,擔任德瓦省君王的私人秘書。當后者得知福斯特的性傾向時,還對他提供了特別照顧。這次旅行使福斯特再次目睹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丑惡。這種反感促使他寫出了,于1924年發(fā)表。描寫了英國小姐阿苔拉去印度與一位英國駐官訂婚,認識了當?shù)氐尼t(yī)生阿齊茲。一次他們?nèi)ド缴弦安蜁r,阿苔拉走入了一間陰森的巖洞,幻覺被阿齊茲強jian。當時印度獨立風潮已經(jīng)風起云涌,英方試圖通過審判阿齊茲來向當?shù)刈迕袷?,但清醒后的阿苔拉小姐不顧英方的慫恿,最后在法庭上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覺,還以阿齊茲清白。的揭露性與批判性超越了福斯特以往對一般中產(chǎn)階級所持的曖昧態(tài)度,作者通過阿苔拉小姐反映了對殖民統(tǒng)治的反感與對受壓迫民族的同情,她最后為阿齊茲的清白辯護標志著與自己出身階級的決裂。有趣的是,D.H.勞倫斯對愛不釋手。當很多讀者對阿苔拉小姐的巖洞幻覺大惑不解時,勞倫斯用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指出那是因為阿苔拉小姐對棕色皮膚的阿齊茲情有獨鐘,壓抑的環(huán)境使她不自覺地把自己的性幻想變相地表達了出來。而阿苔拉小姐的這種欲望正是福斯特鐘情深色皮膚的印度男子的間接寫照。是福斯特最后一部長篇,也是他最受歡迎和流傳最廣的作品。當有人問及福斯特在此之后為什么沒有其它的發(fā)表時,作者回答說他不可能再創(chuàng)作自己沒有真實感受的作品。早在1914年寫完時福斯特自己就坦言“厭倦了被允許觸及的局限于男歡女愛的主題”。后來他說“我想寫人們能讀的,但我對平常人(指異性戀者)的興趣已經(jīng)殫盡了”。作者死后發(fā)表的同性戀短篇集中則反映了他對“非平常人”的興趣。三十年代后福斯特的注意力逐漸轉向了政治和社會問題,尤其對民權和自由特別關心。1928年官方禁止發(fā)行雷德克利夫〃霍爾(RadclyffeHall)的女同性戀(TheWellofLoneliness)時,福斯特與女同性戀作家弗吉尼亞〃沃爾夫(VirginiaWolf)帶頭對此表示強烈的抗議,并在法庭上為霍爾聲言。針對納粹在歐洲大陸的猖獗,福斯特出任了全國公民自由委員會的首任主席,呼吁大眾不要盲目跟從張伯倫政府的綏靖政策,要用清醒的頭腦對待法西斯的擴張,不要輕信希特勒的諾言,不能為自身的和平而冷眼旁觀其他民族受欺凌。1938年簽訂后,大不列顛舉國陶醉于和平的幻覺中,這時福斯特寫下了(WhatIBelieve),喊出了“如果我要在背叛國家與背叛朋友兩者之間作一抉擇的話,我希望自己有膽量背叛這樣的國家”,充份表現(xiàn)了知識分子的良知與膽識。二戰(zhàn)爆發(fā)后,福斯特在英國廣播公司電臺(BBC)上堅定地宣傳人道與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