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長子科舉入仕記 第10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綁定寫文系統(tǒng)后我稱霸星際、錦堂春(重生)、誘她入婚、嬌養(yǎng)王妹、后媽文中的漂亮原配[八零]、平凡之路2010、萬物風華錄、核動力劍仙、戀上了你的rou體、女s反思日記
果然越王急性子,什么都要搶先一步,他很快就回答道:“兒臣當然是不想再念書了!”他說話有股爽快勁兒,很是利落,仿佛根本沒有思考過,“兒臣愿意去軍中、去邊關,要不就去牧場和獵場,反正都比書齋里強?!?/br> 雖然看起來越王沒有什么心計,可這話說得實在太有水平,不得不引起卓思衡的警惕。 越王是真的這樣自然流露直抒胸臆,能將危險話題回答得恰好符合皇帝對他的認知,還是也已摸透皇帝的心意? 皇帝果然笑了說道:“你這小子,讀書是為知禮明德。”說完他指了指楊令顯對越王說道,“人家滿門都是將門虎子,不得也自小讀書再去磨煉?” “那兒臣也算讀書讀過了。”越王笑得愈發(fā)燦爛道,“也該出去磨煉磨煉了?!?/br> 皇帝親近得拉著兒子的手臂拍打兩下,好像尋常家中的父親一般,嘆氣道:“算了,你不愛讀書也是小時候起便如此,朕也沒好好約束你,你若是愿意去吃苦,朕就給你安排,但去到軍中有了職務,可得更加謹慎,不能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了,況且職務在身,你出宮封府,府上的事也得自己拿主意,千萬不能再毛毛躁躁的,聽到了沒?” 越王仿佛根本沒有領會到任何深意,開開心心得謝了恩典,就好像讓他開心的根本不是開府自立這件事,而是不用讀書本身。 不等卓思衡思考越王其人,皇帝就已經轉向了太子,也是一樣和藹道:“太子,你是如何想得?” 卓思衡表面風輕云淡仿佛事不關己,但已經快要窒息了。 太子似乎很認真在思考,然后小心翼翼問道:“父皇,兒臣對封府一事有許多不知之處,可以問您么?” “這個自然,你有什么拿不準的不問父皇又是問誰?”皇帝笑道。 太子聽了這話點點頭仿佛下定了決心,認真道:“那父皇,兒臣的封府是不是就是東宮開府?” 所有人聽了這話幾乎都楞在當場——包括皇帝。 這個問題太過直接和敏感,因為太子開府另立東宮就是要選出一套自己的班底,在東宮擁有一套三司小朝廷并染指真正的權力,但這也是很多太子悲劇的根源?;实墼趩栴}上十分巧妙地規(guī)避了東宮開府的事,只言出宮封府,似乎只是談別居成家一事,沒有言及關鍵,可太子直接點出,仿佛像是在索要東宮開府之權,實在令眾人震懾,不知這個一向被視為木訥平庸的孩子哪里來的膽量和貪念。 ——只有卓思衡例外。 他知道太子抓住了問題的關鍵,而這個關鍵,早在弘文館時自己就已經提醒過了。 太子一定不會忘記。 孩子答出了自己曾經押中的文綜最后一道大題,卓思衡終于松了口氣。 “你很想要自己的東宮開府三司么?”皇帝還是笑盈盈地問,但每個人都感覺到了那一絲隱藏在笑容中的沉郁。 連素來沉靜恭謙的羅貴妃都忍不住看了眼皇后,卻見皇后端坐如常,并無任何波瀾。 “兒臣已至弱冠,如同父皇所說,確實到了該出宮開府的年紀??墒?,兒臣卻不想要開府東宮三司?!碧虞p聲道。 “哦?這是為何?” “朝廷每三年一次科舉取士,天子門生如過江之鯽,可是,朝野內外仍是到處缺少賢才,父皇不也是每每感嘆,若是天下人人讀書,便可解選賢之憂么?所以才有學政之革,廣布教化,為的便是讓天下人皆知讀書勤學,好有朝一日人人皆可為棟梁。事實上,朝廷確實是年年時時缺人的。父皇對兒臣從來都寄予厚望,若兒臣開府,父皇定然為我輾轉反側擇優(yōu)舉良,可是這樣一來,原本可以在朝中為父皇分憂之人卻到了我的府上,而我也無什么需要三司才做得的事,豈不空耗國資枉費才賢?父皇,兒臣還是只出宮便是了,開府的事不如擱置,眼下朝廷用人各處都是燃眉之急,您常常教導兒臣無時無刻都要牢記‘農時不可奪也’,兒臣以為,賢才亦不可奪?!?/br> 太子說完略有瑟縮之意,聲音都小了許多又道:“兒臣一點妄言,還請父皇恕罪?!?/br> 恕罪?怕是你爹要給你抱你一抱。卓思衡激動得想。 “這才是儲君該思之事啊……”皇帝果然大悅,甚至眼中也有些許晶瑩,“你自幼少些主見,如今能言及至此,是多年課業(yè)沒有枉費,也是你母后教導得方?!闭f罷看向皇后道,“皇后賢明,才能教子如此,朕政務繁忙,于諸子學問上關心不夠,有賴你一直費心了。” 皇后起身端肅道:“為陛下分憂乃是臣妾分內之事,怎敢受此盛贊?!?/br> “是你應得的?!被实坌Φ溃爸皇翘蛹幢悴粬|宮開府也不能太簡陋了,不然豈不失宜使人輕視儲君?皇后你也參詳參詳東宮事宜,朕若有不周之處,你多提醒才對?!?/br> 皇后卻只是再一行禮,將到手的巨大權責交還回去道:“陛下,臣妾是太子生母,若有偏頗之處,難免令人對陛下任人加諸非議,臣妾自請避嫌,還請陛下令擇佳上之選?!?/br> 卓思衡感慨皇后的政治敏銳程度,要是她應承下來,一是皇帝多心萬一連累太子,豈不得不償失?二是,確確實實她或許知道皇帝心中真正的人選。 太子終究還是繼承了他母親的審慎。 皇帝稍加思索道:“皇家的事,總要多些考慮,皇后果然明察,不過一時朕也想不到合適的人選?!?/br> 皇后笑道:“臣妾倒有一個。” “誰呢?” “宣儀長公主殿下。” 皇后的聲音略有放聲,四周都已聽見這個舉薦,長公主似乎也有意外,可很快,她就坦然起身笑道:“皇嫂是看我書編完了閑不下來,立刻就給個差事做了。” 皇帝也是含笑看著公主點頭道:“這個舉薦好!你心細且公允,適合來將此等宗室之事交由你去放手,朕也放心。” 卓思衡注意到皇帝的語氣是將強調放在“宗室”二字之上。 于是,長公主雖也有推辭,但最終還是耐不過皇帝殷勤,只得應承下來。 卓思衡忽然意識到,這是長公主一次水漲船高的絕佳良機,皇帝雖以家事和宗室的名義下令,但到底是安排儲君東宮事宜,怎么會與朝堂權力毫無瓜葛?可見皇帝是在故意抬舉長公主,授之以漁。 而皇后只是適宜得當地順水推舟罷了。 皇帝為什么會忽然這樣做?卓思衡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他的女學計劃看來不日即將落地,他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 今日是他和太子大獲全勝的日子。 不過今后開府出宮,太子會不會面臨更多困難?卓思衡既開心卻也有著深深的隱憂。 長公主不是拜高踩低之人,也無須苛待太子,再加上這是她一次觀眾更廣的政治表演,她定然拿出十足的誠意來對待,所以東宮的事必然會被長公主做得極為漂亮。然而這會不會讓太子成為眾矢之的?又是否會影響許多人心中的天平? 皇帝的本意或許是試探,但針對不同的試探結果,他也準備了不同的對策,顯然這個結果他是滿意的,尤其是太子拒絕開府立三司一事,機不可失,他當即順水推舟將此事落地,也是果決明斷。 卓思衡總有一種不詳的預感,似乎在今晚,某些平衡將就此打破。 然而不破不立,他再怎么憂慮,作為太子一黨目前唯一成員,他也必須與太子攜手面對一切即將到來的風暴。 其實不只是他,一番交談下來,許多列席之人也都陷入一種惴惴不安的氛圍當中,好像這次朝局的變化完全超出所有人所料。原本的試探卻落了地,之前未能表態(tài)之人多少都有些疑慮和后悔,畢竟誰知太子今日的隆恩令人咋舌,這是從來沒有在皇帝口中聽過的贊譽。而越王似乎也備受關注,皇帝對其更是不吝贊美寬容有加,他又是要到軍中去,其意不言自明。至于趙王……先前“花椒童論”的天縱之慧就足夠讓人驚艷如斯,而皇帝對幼子的疼愛也是但凡得見之人都無法忽略的事實。 擺在面前的,是一個非常難以抉擇的處境。 對于眾人來說,唯一的好消息是皇帝春秋鼎盛,看起來還有足夠時間讓他們入注擇選家族未來的榮光和命運。 似乎是感覺受到氛圍的變化,皇帝適時命人端上佳釀,又用言及他事的言語安撫眾人道:“今日朕深感為父之足,請諸卿同朕把盞?!?/br> 皇帝賜酒,眾人莫敢不從,紛紛起立而侯,侍女則自側小階捧瓶依序而上,將御酒瓊漿奉上。 楊令顯和卓悉衡兩人和一眾世家子弟本是來進上菜肴的,卻因為皇帝提及他們不能擅自離去,就在前排的黃金位置聽完了人生第一堂風險投資課與政治課。許多年輕人都還是云里霧里的,全然不知方才發(fā)生了什么,學到的理論無法聯系實際,只能飲下皇帝的賜酒,再混同眾人烏泱泱得令而下。 離去前,卓悉衡小心看了眼還被留在皇帝身邊說話的哥哥,心中憮然道:這就是哥哥每天過得日子么…… 皇帝似乎也很滿意今天的成果,他非但沒有要卓思衡回去座位上的意思,反而是又叫來高永清和虞雍,為三人賜酒說道:“你們雖仍是朝臣當中的青壯,不過有朝一日定為朕之股肱。朕的兒子們開府后都要入朝理事,老人家的話年輕人未必愛聽,但你們提點或許能對他們多有裨益,今后還請多照拂朕的這兩個孩子。” 這話已是知遇重托和禮賢下士至極,三人都心感惶恐,謝恩感戴,共飲下御酒。 第三輪酒又是同賀皇帝得子有德乃是天倫眷顧,眾人再度起身,侍女重新添酒,這次后宮諸人也都起身同祝,上下內外皆是熙熙融融笙磬同音。 卓思衡終于松弛了神經,今夜大概就到這里了,祝完這一輪酒,行宮暫歇一日,明天就可以返回帝京,官員在水龍法會后都有三天暑休,各個衙門分輪,不知道輪到國子監(jiān)的時候,是不是已經夏天都過了…… 不過可以在這三天里和家人一道出游,去哪里好呢…… 他正想著,耳邊響起眾人飲酒過后謝恩的聲音:“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卓思衡也跟著一道俯首。 可抬起頭的瞬間,他卻聽見一聲極輕的悶哼,緊接著是杯子碎裂的清脆細響。 卓思衡抬頭看去,方才松弛的身體頓時僵硬如石,渾身血液同時凝固。 猝不及防的尖叫在這時伴著凄厲的話語喊響炸開在每個人的耳際:“賤婦!納命來!” 聲音是一個方才奉酒的侍女所發(fā)出,而此時,她已經將不知藏在何處的短匕刺入皇后的腰腹當中。 夜空冥冥,血傾如注。 第143章 瞬間的驚懼醞釀出風云突變的雷霆,卓思衡當機立斷,比任何人都快一步撲向刺客! 腦海里有一種突發(fā)的直覺,讓他認定此事和太子公主遇刺有關,若兩事有所隱秘,那控制住刺客便是關鍵中的關鍵。 可是卓思衡所站的位置終究離尊坐存在距離,他反應再快也難以企及,眼看刺客的第二刀迅雷不及掩耳即將刺下,而其余反應過來的侍衛(wèi)皆已一擁而上,卻仍不能及。 “母后!” 這時,一直坐在皇后斜側的青山公主撲了出來。 她用自己的身體撞開刺客,空手去格擋匕首。 然而皇后和皇帝坐在一處,她的血已濺在已完全愣住的皇帝的身上,刺客被撞傾倒,及時穩(wěn)住身形,再回頭看去,公主已全然不顧自身安危,整個人牢牢抱護住皇后搖搖欲墜的身軀,把自己的后背毫無防備得露給刺客。 刺客反應極快,并未莽撞再刺,此時卻聽一聲鏗鏘之音,原來是卓思衡已至身前,以手劈其腕,匕首應聲而落,虞雍也緊跟其后,其人本就是武將,動作自是比卓思衡快一些,后發(fā)制人,已是準備將刺客制服的架勢。 千鈞一發(fā)之際,刺客放棄去浪費時間拾起匕首,拼盡全力,轉而彎腰躲閃卓虞二人的攜力夾擊,順勢舉起皇帝案頭太子所獻的魚湯,在她被制服的前一刻高高舉起,全力向皇帝頭頂砸下。 皇帝并非反應不及,他原本此時已自震驚中激發(fā)求生本能,亦有時間躲避,然而嚇傻了的趙王就在自己臂彎之中一動不動,他幾乎毫不猶疑,以身軀隔開刺客和幼子,緊緊抱住了年幼的孩子…… 只聽見鳴金碎玉一般的破裂之響,皇帝沒有發(fā)出一點動靜,在越王和太子的疾呼聲中猶如融化的冰山一般傾頹倒地,他和皇后幾乎橫陳一處,兩人之間匯成不知究竟屬于誰的道道鮮紅涓流。 幾乎同時,刺客被卓思衡和虞雍一道壓在了案頭上。 尖叫和哭泣、號呼和求救……耳邊只有這樣的聲音在不斷充斥…… 言笑晏晏轉瞬之間成了修羅地獄。 “護駕!” 卓思衡聽到高永清的聲音在大喊。 侍衛(wèi)原本皆列于臺階之上,此時趕到雖已極快,但本就有一定距離又事發(fā)突然,仍是未能來得及保護皇帝和皇后,此時二人均已不省人事,倒在血泊之中,連他們亦未見過如此慘烈的景象,頓時眾人都已無知該如何是好。 驚天巨變之下,無人真正鎮(zhèn)定自若,即便如卓思衡,也短暫陷入了腦海的一片空白之中,可很快,他意識到此時必須冷靜,接下來的每一個判斷都有可能改變所有人的命運和未來。 “你的人馬在哪里?”他疾聲問正壓制掙扎嘶吼刺客的虞雍。 “兵馬司禁軍三千,在行宮外沿布防?!庇萦阂舱Z速飛快道,“行宮內是殿前司執(zhí)勤,大約也有一千兵馬?!?/br> “守住行宮,一個人也不能放走?!弊克己獠坏扔萦夯卮?,轉頭迎上此時才奔至近前的沈敏堯和曾玄度,兩人的臉色已說不出誰更慘白。 “沈相,此時能調兵的也只有您了!”卓思衡這時候說話也顧不上尊卑禮數了,皇帝昏迷,虞雍能調動的兵馬只有禁軍他手上這些,可為保證事態(tài),只這些是不夠的,必須沈相用金魚符曾調附近兵馬防備帝京有變。 畢竟他們誰也不知道,皇帝此時是死是活。 沈敏堯看了眼不知眼下死活的帝后,微闔雙眼須臾,再一睜開已懼意全無:“我去調樞密院在中京府的府軍,守住此地,不許放出消息。” 卓思衡用力點頭。 他轉過身,眼前的混亂猶如滔天巨浪朝他撲來: 四散奔逃的人群里有公侯貴戚也有內監(jiān)奴仆,高臺下的禁軍正朝上行,臺上之人卻拼命往下涌去,場面混沌不堪; 趙王因在皇帝身邊最近的位置,全程目睹了慘劇,他被昏死的父親護住壓下,才七歲年紀的孩子,已是失聲尖叫懼不能自已,羅貴妃一手扯著哭嚎著的更年幼的丹山公主,一手去抱已失去魂魄般的兒子,一雙眼睛卻絕望得看著皇帝,不住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