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節(jié)
明玉姐弟倆對于這個外祖母沒有多少的好感,可也沒有攔著,讓母妃發(fā)泄發(fā)泄也好,省的郁結于心,再傷了身子就不好了。 眾人這次會面,也算是難得的一次團聚。 盡管可憐自家閨女受了苦,可小宋氏心中還是沾沾自喜的,畢竟外孫子可是皇孫,外孫女兒是公主,可不跟顧家似的,不過是個侯爺而已。 這么會兒的功夫,一場眼淚,小宋氏就抹去了自家閨女這么多年所受的苦,所吃的虧,洋洋得意的樣子,惹的不少人蹙眉不已。 明瑞還沒有娶妻,所以內(nèi)宅由著明玉料理,她負責招呼女眷,盡管是公主身份,可畢竟如今這幾位都是至親,不是姨媽便是舅媽的,明月也不端著自己皇家公主的架子,如果忽略了小宋氏的話,那么這場團聚會還是各種和睦歡喜的。 駱婉瑜看著這些人,自己的感觸最深,拉著自家jiejie和老娘的手不放,駱婉慧還好說,可小宋氏卻是一臉的尷尬,尷尬過去之后,便是滿臉的得意和炫耀。 駱婉慧不想跟這么個糊涂人計較,實在是沒有多少的必要,不然的話,到時候為難的只是婉瑜。 所以別別扭扭地一頓飯吃完之后,因著前面散了,所以女眷們也不能久留,自然是一塊兒地離去了。 明瑞心中惱火的很,也是恨上了這幾位圓滑,勢力眼的舅舅,什么東西,不過是皇家的走狗,奴才,磕頭蟲罷了,竟然敢敷衍本王,哼! 盡管早就知道明瑞的心眼比針尖兒還小,可駱辰逸兄弟打死也沒想到,這么一次會面,明瑞就將整個駱氏給恨上了。 這簡直是…… 還好的是,明瑞身邊之人的嘴也不是那么嚴實,總還是會有那么一個兩個的愛喝酒,愛賭博的,所以大家能獲得額外的消息。 駱辰迅和駱辰逸兄弟幾乎是同時收到了駱婉瑜和明瑞吵架的消息,據(jù)說駱婉瑜發(fā)了雷霆之怒,說是要去宮中皇帝面前狀告明瑞忤逆不孝,這才逼著明瑞服了軟。 不過也是因為駱婉瑜的這一番舉動,母子二人的關系跌入了谷底,駱婉瑜在郡王府弄了個小佛堂,徹底地開始茹素,侍奉佛祖了。 這下子,駱家人憤怒了,明瑞簡直欺人太甚,這是覺得駱家沒人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因為豬隊友之故,所以明瑞的日子越來越難過,越來越難過,他又不傻,自然是知道這是有人給自家使絆子,不外乎那幾個人,自己的大哥,自己的幾位叔叔。 雖然也有懷疑過是駱家,可到底沒有證據(jù),唯一的證據(jù)卻是拙劣地不行,一看就是栽贓嫁禍,想要離間自己和外家的關系。 為此,明瑞還親自地上門解釋過,為的便是安撫外家。 雖然父親被廢,可是這大位自己還是可以去爭取一番的,畢竟他是不同的,天生的祥瑞,又有帝王多年的養(yǎng)育和培養(yǎng),所以祖父自然是可以越過無能的叔叔們,忽略了平庸的大哥,然后將大位傳給自己,自己可不就是天生的帝王嗎? 惶恐了一陣子的明瑞因著皇帝的種種賞賜,因著三不五時地留飯,心慢慢地定了下來。 他現(xiàn)在出宮了,比起在宮中時有了更多的自由,可以往來結交朝臣士子。 只要是士子這一塊兒,畢竟廢太子之事剛剛過去沒多久,朝臣們油滑的多,壓根兒就不接茬兒,所以沒了法子的明瑞也只能仗著年紀,然后和士子們混在一起。 北靜王水溶看著如今的明瑞,怎么著怎么著臉上都是嘲諷,現(xiàn)在明瑞走的路子,可不就是人家玩剩下的,可偏生,明瑞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走了一步妙棋。 在不引起祖父忌憚的情況下,組建了自己的班底,擴大了自己的圈子,終于有了自己的勢力…… 這個時候風塵仆仆的清河王終于帶著妻兒回到了京城。 因著前一陣子的京城的變故,所以索性地就放慢了行程,孩子也只能在外面出生。 好在因著佑安的身體狀況不錯,并沒有如何地折騰夫妻倆。 也是因此,清河王的長子有個不大雅觀的小命兒,叫路生。最后在父母的嘴巴里,又衍生出了數(shù)十個其他的來,路路啊,生生啊,路寶啊,生寶啊云云。 日后的小路生每次看著母親記錄的成長日志,簡直一臉血,有一對兒坑人的父母,簡直就有無數(shù)的血淚史。 清河王回京了,而且還是帶著兒子一起回來的,歡喜的可不止是林家,還有皇帝。 被自家兒子,孫子傷透了心的皇帝覺得自己急需要親情的慰藉,這個弟弟其實跟兒子沒甚么差別,基本上就是自己當成兒子一樣養(yǎng)大的。 清河王對于兄長的感情也是深厚,自己出去短短三年不到的時間,可皇兄卻是老了不少,惹的他覺得心中沉甸甸的。 盡管沒有說太多的話,可是皇帝還是從弟弟的眼中看出了許多,他在難堪的同時也在欣慰,還好自己不是太過失敗,至少還有個真心誠意地關心他的人,而且還是自己的兄弟。 誰說皇家沒有親情的? 自這日起,清河王就成為了皇帝的暖寶寶,幾乎要到了寸步不離的地步。 一時之間,清河王府車水馬龍,好不熱鬧。 盡管清河王借口說是兒子還小,所以并不十分地宴客,可仍舊是架不住眾人的熱情,這樣繁盛的場面刺痛的可不是一個兩個人的心肝肺,這其中,絕對把包括明瑞。 他對于這個沒比自己大幾歲的叔祖能有什么好感? 而且他甚至還懷疑,大舅不支持自己,就是因為他有個王爺女婿,想想吧,若是叔祖上位,那么大舅可就是名正言順的國丈了,他難道就真的是圣人,能不動心? 越是揣測,越是覺得有道理的明瑞本來對于駱家,對駱辰逸有了成家,現(xiàn)在更是一發(fā)不可收拾了。 駱辰只覺得這孩子的腦洞好大,他不去寫話本子實在是太可惜了。 可即便如此,他也是真的沒有這種想法的。 后族有什么好的?看看從先帝時期的孫家,到后來的趙家,再到之前的太子妃娘家,哪個曾經(jīng)不是顯赫之族? 可是如今呢? 這三家都不過是茍延殘喘罷了,沒有一兩代人的努力,是無法恢復家族盛景的。 林家是個什么情況,別人不知道,駱辰逸難道還能不知道了? 所以他怎么可能會將林家推上風口浪尖?怎么可能會坑了自家閨女? 皇后是那么好做的? 清河王這樣,沒有野心,又非好色之徒自己才勉強地同意將閨女嫁給了他,否則的話,哪怕是讓自家閨女毀容,他也絕對不會讓佑安嫁入皇家的。 一個駱婉瑜,過的那樣糟心的日子,他已經(jīng)看的夠夠的,怎么可能會想著去坑了自己一手照顧大的閨女? 再者說了,皇后要大度,要替皇帝照管后宮,和那些女人勾心斗角,他的佑安,自己教導出來的文武雙全的女兒,難道要將自己的一生都陷入到那樣不堪的境地中去? 想想都覺得可怖! 可惜的是,這種話也只有親近之人才會詳細,至于別人,只覺得駱辰逸虛偽。 這其中,絕對包括他的外甥兒,明瑞。 這些日子,明瑞已經(jīng)感受了自己和之前的不同,本以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善自己處境的明瑞卻是一天比一天的失望和惶恐。 他雖然自大些,可并不是傻子,難道還能體會不到這其中的差距? 高高在上的天之驕子,盡管并未打落塵埃,可這種感受還是很不好,不高不低地吊著,他也不知道明天會是個什么情況,是晴朗還是陰雨滿布。 明瑞越來越像他曾經(jīng)討厭的方向發(fā)展了,蠅營狗茍地鉆營著,算計著,可渾然不知。 至于jiejie和meimei,明瑞早就放棄了,明玉那邊兒趙家都是一群膽小鬼,天上打個雷,都能將他們嚇著半死,更甭提是幫自己了。 宮中的明瑩么,他更不指望,兄妹倆因為之前母妃之事,基本上鬧掰了,所以縱然明瑩能幫上自己,明瑞也不稀罕的。 清河王也不傻,很快地就弄明白了為何明瑞對著自家有敵意了,可除了苦笑之外,他還能如何? 當然,心中卻是覺得明瑞是個大大的蠢貨,完全地不知道自己坐在寶山中,身邊的資源簡直多的不得了,可不曉得整合利用,這樣大寫的蠢貨,也怪不得皇兄直接地放棄了。 他甚至還不如他看不上的廢太子。 明瑞可不知道自家叔祖已經(jīng)將自己給嫌棄成了渣渣,反正只要清河王出現(xiàn)在林家,駱家的,不到半個時辰,明瑞肯定會上門。 他也算是想明白了,反正駱家,林家不支持自己,那也不能支持叔祖。 這樣的手段可笑幼稚的同時也讓駱辰逸給利用了個徹底。 正是因為有明瑞的這一番攪合,有駱辰逸的后續(xù)手段,所以皇帝除了對于孫子更加地失望外,倒也沒有懷疑弟弟和駱家,林家勾搭上了。 可實際上也確實如此,也許在關鍵時刻,林家和駱家會幫襯他一把,可永遠不會冒險去摻和這種事情。 駱家永遠都是帝黨,簡直帝黨不動搖,這樣的雖然中庸了些,沒法子出彩,卻正是林家和駱家想要的。 放心了的皇帝對著弟弟臣子的放心了許多,可越是和自家弟弟相處,皇帝越發(fā)地覺得弟弟是個人物。 顯然,這一番的游離他也不是白出去的,長進了許多。 皇帝心中歡喜,想著將他培養(yǎng)成賢王,日后不管哪個不孝子上位,都能有人保駕護航。 出于這個心思,清河王的待遇大大的提高,然后慢慢地開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 身為皇子,若說是沒有染指大寶的心思,誰會相信? 可誰讓清河王的運氣不好呢? 母妃出身低倒也罷了,生完自己之后便一命嗚呼了,若不是母后心善,若不是皇兄心軟拉拔了他一把,誰知道他如今會是個什么小凍貓子的模樣呢? 所以清河王對著太后確實孝順,對著皇帝確實忠誠。 可是這并不代表著自己也要對著皇兄的兒子,甚至是孫子忠誠,對著皇后孝順啊。 皇后是深宮婦人,如今娘家敗落,兒子圈禁,自然是不需要去理會,可是皇兄的兒子們,孫子們呢? 一個兩個的,雖然叔叔,叔祖叫的親熱,可到底有幾個是真正的對著自己敬重的? 沒有! 就算是明瑞這個小崽子,和妻子那邊兒那頭相論,也應該更加親近的,可也沒有任何的親密,反倒是存著算計,存著厭惡。 所以清河王表面上溫雅,內(nèi)心實在是關著一頭兇獸。 這種事情,他甚至連自己的妻子都沒有說過。 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和魅力,清河王很快地就聚攏了一批支持者,而且一切都是堂堂正正,是不會引起皇兄忌憚的。 皇帝對于弟弟的能干自然是心知肚明,甚至還沾沾自喜,所以進一步地放權,放權,想要讓自家弟弟成為賢王。想要他輔佐自家的江山萬年穩(wěn)固,繼續(xù)發(fā)展下去。 人的野心都是這樣一步步地縱然出來的。 等皇帝回神過來之后,發(fā)現(xiàn)不妥當?shù)臅r候,已經(jīng)晚了…… 除了順水推舟地推著弟弟上位之外,皇帝無能為力。 所以清河王成為了名正言順的新帝。 佑安對于丈夫的野心早有察覺,自從他生出了野心,開始籌謀這一切的開始,佑安便將自己寄放在對方身上的一切感情慢慢地開始收回。 她不是會委屈自己的人,也不想將來因為其他的女人,因為那些烏七八糟的事情,讓自己變的面目可憎,所以到了后來,丈夫就只是她的親人,是自己的兄長,是自己孩子的父親,可絕對不是自己的丈夫,不是自己的愛人,不是能心心相印,能深夜細語,能病中撒嬌的丈夫了。 對于她的轉變,清河王又不是傻子,不是呆子,怎么可能會沒有察覺? 可很多時候,言語都是蒼白的,再多的話語都是廢話,身體力行,你只要做到了自己曾經(jīng)的誓言,哪怕對方是塊兒石頭,他也能再次地捂熱的。 抱著這樣的心情,哪怕是成為了皇帝,他的后宮也自始至終都只有一個人。 他有兒子,不缺繼承人,再不然可以似皇兄這般,將帝位傳給其他人,反正都是自家人,誰坐皇位又有不同呢? 只要德才兼?zhèn)?,能力出眾,他就敢傳位?/br> 皇帝的豪言壯語大家聽聽也就是了,誰敢當真了不成? 不過也是因為皇后有子,林家也是實力彪悍,有個閣老的父親在,皇后的地位自然也是穩(wěn)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