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放開男主,讓我來、你以余生渡我、紅顏(妖姬臉似花含露)、重生寵妻、[古穿今]將軍的娛樂生活、突然不想成仙了、盛世美顏、你有權(quán)保持沉默、阿挽、寵婚(論總裁夫人的養(yǎng)成)
第98章 第98章 既然承諾了別人,駱辰逸就不會食言,并不是什么傷天害理之事,也不是為了太妃之父開脫,不過是為了救個稚子而已。 病故這種事情,其中的貓膩也是在是太多了些,別說是皇帝了,便是大臣們都覺得這只怕是“畏罪自盡”的嫌疑比較大,所以當今先后往死牢里派了三兩次的太醫(yī),甚至是出動了御醫(yī),又找出了老大人很早以前的脈案,不過最后得到的結(jié)論都是老大人并非是自盡,而是真的病故。 這下子,想想自己交代給臣子的那些事情,皇帝難得的愧疚了。 若不是自己父子之故,逼著他兩頭為難的話,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了? 哪怕皇帝知道自己和太子之間,早就沒有轉(zhuǎn)圜的余地,遲早都會有這樣的結(jié)果,可到底皇帝還是忍不住地心軟,忍不住地為別人開脫,這并不是說他有多么地重視太子妃之父,而是想要減輕自己心中的負擔和內(nèi)疚,畢竟殺了幾百,近千人了,饒是帝王這種生物一向都是冷硬心腸,從來都不知道人命關(guān)天是怎么寫的。 可當今稍稍地有些不同,因為先帝的保駕護航,所以這位的生活一直地就比較平順了些,少了太多的糾葛和磨礪,心地還算是善良些,并非是那些冷血心腸的暴君種類。 他這么一愧疚,人jingzi一般的朝臣們自然是感受到了,想想關(guān)于太子的廢立問題,如今已成定局,還是少折騰,早點兒地讓事態(tài)平息下來比較好。 所以在涉及到如何處理這些逆臣賊子的時候,許是感同身受,許是大義之故,反正朝臣們眾口一詞地求情之言盡管讓皇帝覺得有些蛋疼,到底也沒有再動怒,沒有再想著大開殺戒,反倒是重重地嘆了口氣,準了朝臣們的奏請。 太子圈禁,其他人等抄家,十六歲以上的男丁流放,子孫三代不得科舉,不罪及婦孺。 盡管這樣的懲罰不算輕了,可相較之前的大開殺戒,但凡是和太子有、染,往來親密的武將們無論官職大小,一律都是殺殺殺來說,如今對于文臣的處置,陛下已經(jīng)很是仁慈心軟了,網(wǎng)開一面了。 這個時候,總算是塵埃落定,駱家人開始擔憂駱婉瑜了。 畢竟她再如何地無辜,也是太子內(nèi)眷,自然是要隨著太子一起囚禁的。 因為皇帝的網(wǎng)開一面,太子的四個孩子并未一處地關(guān)著,明瑞仍舊住在大明宮,明瑩也搬了出來 ,跟太后住在了一起。至于太子的嫡女和庶長子,則由著往日里和他們關(guān)系更加親密地皇后照顧了。 后族這次也是損失慘重,畢竟太子是嫡子,她這個做母親的自然是大力地支持兒子了,不管是錢財還是娘家的人脈,對著太子都是予取予求的,本想將娘家的富貴再往后延上兩三代,可誰知太子這么一作死,可真心是坑了不少人,除了太子妃的娘家外,便是皇后的娘家損失最為慘重了。 皇后欲哭無淚,可如今娘家敗落,皇帝對自己的情分也不再,她如今只剩下了委屈求全,艱苦度日,皇帝沒有廢后,這已經(jīng)是看在夫妻之情的份上,給自己留了最大的余地和臉面了。 畢竟就她自己所干的那些事兒,便是皇帝一言不發(fā),直接廢后,皇后也沒臉叫苦訴委屈的。 現(xiàn)在的皇后也只能收起那些有的沒的,然后專心地照顧和撫養(yǎng)孫子,孫女兒。 畢竟孫子還是庶長子呢,果然如同這些年的流言蜚語,定然是長孫可比明瑞更加地名正言順。 不得不說,皇后還是抱著微弱的希望,想著能給家族重新崛起找個靠山…… 孩子們年幼,皇帝心疼孫子,寵愛孫女,所以可以逃過一劫,不用品嘗囚禁在四方小天地的那種感覺,可是駱婉瑜卻不行,只能和丈夫同感共苦。 太子的榮光駱婉瑜并不一定稀罕,可這份兒苦痛她卻是要陪著一起品嘗。 知道父母之間相處情形的明瑞和明瑩倆盡管是百般地替母妃感到不值,可到底探過了皇帝口風的二人也知道自己對于母妃的處境無能為力,無法改善。 這樣的發(fā)現(xiàn)實在是讓人覺得沮喪,可是他們兄妹二人又能去求誰? 宮外如今已經(jīng)出嫁,成為人婦的明玉就成為了最后的一根稻草。 不管是太后還是幾位舅舅家,明玉往來都是極為地方便的,不跟自己兄妹倆這般,沒有任何的自由,任何事情都不敢有半點兒的自專,所以明瑞兄妹倆就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明玉身上。 三姐弟之間自然也是有往來的,因著有明瑩之故,所以老早地就約好了一套彼此之間聯(lián)絡(luò)的密語,這次總算是派上了用場。 明玉對于母妃的處境也是帶著無盡的憂愁,可自己能做的真心不多。 趙家早先就被嚇破膽了,外加上這次皇帝又是這樣的大開殺戒,趙家人更加地后怕,腦袋直接縮回了龜殼中,任由外面的疾風驟雨,還是和風細雨,反正是不敢露頭就是了。 如今看似平息了,可是趙家還是不敢掉以輕心,生怕皇帝遷怒,生怕皇帝再看趙家不順眼,給一鍋燴了,那可就真是苦也找不著墳頭去了。 所以哪怕明玉的書呆子丈夫憂心奔走,可趙家上上下下都是避之不及的態(tài)度。 也是因此,明玉的書呆子丈夫帶著妻子離家出走,住進了公主府,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 盡管明玉自己感動萬分,可駱辰逸兄弟卻是覺得他有些滑頭了,也不知道這主意到底是誰的,若是趙家長輩的主意,倒是可以理解,萬一是趙家小子的主意,那么日后就要小心這個靦腆老實的書呆子了。 這蔫人一旦心存歹意,只怕殺傷力更甚。 趙家小子可不知道,自己的這么個小小的舉動,就讓不少人生出了幾分提防之意來,也是莫名其妙的很,不過也是因為這個,他一輩子也沒有爬到高位上去,一輩子都在四五品的職位上打轉(zhuǎn),最后以三品官員的身份致仕。 明玉也不在乎丈夫的職位高低,左右自己的孩子從一出生就有公主府的爵位可以繼承,就有趙家偌大的產(chǎn)業(yè)可以繼承,所以她真的是丁點兒都不在乎。 此為后話,再來說說這眼前的事兒。 明玉盡管知道婆家是指望不上的,可事到臨頭,難免地覺得失望。 小夫妻倆住進了公主府之后,出門往來交際都是方便了許多,明玉忙著想辦法拯救母妃,也著實沒有多少的心思歡喜便是了。 婆家只靠不上,她能求的便是外家了。 幾位舅舅中,明玉最為熟悉的便是駱辰逾了,畢竟他在龍禁尉任職,往來比較方便些,可彼此之間其實也沒有多熟悉,不過是通過他的手,拿到過很多的東西罷了。 可饒是如此,想想這位和母妃是一母同胞,他定然不會丟下母妃不管的,所以明玉夫婦倆就登門了。 外孫女兒是真正的皇家公主,若是放在以前,公主下降,小宋氏不定怎么歡喜呢,可是如今呢? 想想在宮中受苦受難的閨女,小宋氏完全笑不出來。 拉著明玉的手,眼淚“撲簌簌”地往下掉。 盡管母妃對于外祖母的感情并不深,不過明玉看著外祖母一臉的病容和這般地擔憂,還是心軟了,感同身受之下,眾人抱頭痛哭,為的便是苦命的駱婉瑜。 盡管早就知道明玉來駱家的目的,可是在聽她說出來,滿臉希翼地看著自己時,駱辰逾還是忍不住地苦笑。 這些日子,想要救婉瑜的可真心不止是明玉一個人,可是他能做的,真的不多。 駱辰逾想想,也只能將家族的幾位兄長之言轉(zhuǎn)告給了明玉,一字不落地都說了。 明玉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盡管因著駱氏是帝黨,又因著父親和大舅之間的關(guān)系不睦,所以駱氏沒有遭到當今的清洗,可到底因著側(cè)妃之故,現(xiàn)在的駱氏壓根兒就不敢有什么太大的動作,省的皇帝再遷怒,一旦駱氏敗落,那就萬劫不復(fù)之事,別說是如今被圈的婉瑜了,這其中不知道多少人會受到牽連。 本就謹慎慣了的駱氏怎么可能回去蹚渾水? 駱氏恢復(fù)元氣可沒有幾年,現(xiàn)在也不能算是徹底地恢復(fù),不過是處境沒有之前那么糟糕罷了,所以他們選擇了觀望。 明玉盡管可以理解,可理解到底并不是能接受,母妃是為了誰才會進宮的? 還不是因為駱氏的榮華,這些年,難道駱氏就真的沒有沾上母妃的光?現(xiàn)在駱氏倒是委屈,當初犧牲母妃,送她入宮的時候怎么就沒想著今日呢? 明玉的話可不好聽,她并不知道當年的隱私,只以為自家母妃是家族的犧牲品,所以言辭上難免地有些過激,十分地不好聽。 這些日子煎熬的不要不要的小宋氏聞言,全身的血液上涌,然后踉蹌兩步,一個仰脖兒,徹底地撅了過去。 明月心里頭還略微帶著幾分愧疚的話,駱家二房眾人完全沒有想那么多,畢竟當年的事情并不多么地久遠,駱婉瑜和張家的哥兒的婚事幾乎已經(jīng)定下來了,可誰知,因為小宋氏和宋家的插手,駱婉瑜被四抬小轎送進了深宮…… 現(xiàn)在小宋氏即便是再怎么傷心,再怎么內(nèi)疚,又有個什么用? 明玉看著駱家人并不驚訝的樣子,也不知道自己腦補了些什么出來,一臉嘲諷地帶著丈夫告辭了。 離開了二房的明玉也沒了剛剛的跋扈樣子,一臉的苦澀,巴掌大的小臉兒上掛滿了眼淚,惹的趙家的小書呆心疼不已。 為了安撫媳婦兒,趙家的小書呆便帶著公主去了林家。 大舅雖然入贅出去了,可誰也無法忽略大舅的能耐和本事,也是知道,這位舅舅,最是個重情重義的,所以肯定有法子的。 其實明玉之前最大的希望也是在這位大舅的身上,去一趟二舅那兒,不過是因為二舅才是母妃一母同胞的嫡親的兄長所以才去的。 盡管早就知道二舅是指望不上的,可明玉心中還是覺得失望不已。 對于明玉的舉動一清二楚的駱辰逾和黛玉夫婦對于他們小夫妻的上門并沒有任何的驚訝,很是平靜地接待了文嫻公主夫婦。 因著母妃之故,也是因著大舅的許許多多的事跡,明玉對于駱辰逸有種盲目的信任和崇拜,所以哪怕駱辰逸和駱辰逾的說辭一樣,可明玉也少了之前在二房那樣的惱怒和氣憤。 當然,許是因為剛剛在二房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一次了,所以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不得不說,駱辰逸忽悠人還是很有幾下子的,所以在她的安撫下,明玉相信了自家母妃能過的很好,絕對不會受了委屈,而且一定會重獲自由的。 他說的篤定,所以明玉雖然并沒有得到更多的信息,可也滿足而歸了。 只要母妃不受苦,她也兒就沒有別的要求了。 說實話,通過這件事情,駱辰逸兄弟對于明瑞的涼薄和無能才算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兄弟幾個覺得,當初選擇放棄明瑞,這是一件很正確的事情。 太子造反之事,別人不知情,可是明瑞卻實打?qū)嵉刂赖?,可饒是如此,明瑞也沒有想著要安排自己的母妃躲過這場劫難,反倒是無事人一樣,一臉的驚慌失措,躲在了皇帝的身后。 若不是有明瑩,駱婉瑜還不知道會遭遇到什么呢。 畢竟造反這種事情,兵荒馬亂的,誰知道會不會有什么意外出現(xiàn)呢? 再一次地考驗了明瑞的心性之后,駱家人大失所望的同時,其實是松了口氣兒的,還好還好。 至于宮中的婉瑜,駱家也并非是沒有出手護著,現(xiàn)在的駱婉瑜能東宮不受廢太子的sao擾,自己單獨一個院子生活,這便是駱氏的手段了。 不過這并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想要一勞永逸,還得另外地想法子。 不過如今修煉成精的駱辰迅早就為堂妹準備好了退路,這一次還能一并兒地將明瑞也一起地解決了,省的他成為駱氏的麻煩,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引爆,沒吃著羊rou,反惹得一身sao的事兒,駱氏可是不會干這種倒霉事兒的。 所以太子發(fā)瘋,在東宮砍死了幾個宮人侍衛(wèi)之后,皇帝就將太子給挪去皇陵繼續(xù)圈著了,至于宮中的這些婦孺?zhèn)?,倒也好辦,繼續(xù)地養(yǎng)著唄。 不過是養(yǎng)著幾個閑人,廢物罷了,又擔心什么 ? 太子的庶長子被皇帝打發(fā)出宮去住了,他跪求了皇爺爺,想要接了嫡母和生母出去奉養(yǎng),畢竟他是長子,為長輩養(yǎng)老送終這是自己該做的。 聽他說的赤忱,盡管因著前事,皇帝對著這個孫子也是厭棄了的,可到底也是廢太子的血脈,是自己的孫子,所以年紀漸大的皇帝便心軟了。 準! 得了這個詞兒,廢太子妃帶著閨女,側(cè)妃數(shù)十人就由著長子接出宮去奉養(yǎng)了。 偌大的東宮就只剩下駱婉瑜了,她自己其實覺得這樣的生活也挺好,吃喝不愁的同時還是帶著幾分希翼的,等著自家兒子過上幾年,也能出宮了,肯定也能接了自己出去,然后她就可以擺脫這個牢籠了。 可惜的是,駱婉瑜還是失望了,因為明瑞并沒有任何的動作。 雖然不停地為兒子開脫,可駱婉瑜還是忍不住地傷心失望。 明瑩早就著急的不行了,對于明瑞的那點兒小心思別說是其他人了,就是自己都能看的八、九不離十的,哪里能瞞得過長輩眾人? 可是明瑞一直就是個固執(zhí)的,怎么可能會聽從自己這個當meimei的,所以明瑩只能自己干著急,她恨不得自己便是男兒身,這樣的話就能接了母妃出去,哪里像現(xiàn)在這般…… 兄妹倆吵了好幾次,每次都是不歡而散,皇帝對此心知肚明,對著明瑞的冷血他也是詫異不已,再想想他是廢太子的血脈,自然是有其父便有其子一樣的涼薄,不孝的玩意兒。 所以就在皇帝幾乎要忍不住,將明瑞趕出大明宮之前,等來了明瑞遲遲的請旨,皇帝對著他失望透頂,所以并未有任何的挽留,封了個郡王,就將養(yǎng)在自己身邊多年的大孫子給送出了宮去。 至于明瑩,也一同地 搬出了大明宮,她也漸大了,也該是時候準備出嫁了。 這么多的晦氣事兒之后,皇帝也想要幾樁喜事兒來去去晦氣。 明瑩接班jiejie明玉,生活在了太后的身邊。 半年之后,駱婉瑜終于地出宮了! 離開了綠樹紅墻的宮闈之后,駱婉瑜只覺得渾身輕松了許多,盡管不過是換了個小籠子繼續(xù)地住著,可這是不一樣的。 是呀,不一定了。 小宋氏抱著女兒,哭的西斯底里的,似乎是將自己所有的痛苦啊,委屈的都給哭了出來,也不知道到底是在哭自己還是哭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