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從浮士德形象看歌德的精神發(fā)展》
與此相聯(lián)系,善惡沖突論的構成,使歌德發(fā)展了人文主義的人生價值觀。人文主義者反叛宗教神學對世俗生活的否定,肯定人的自然生命力,肯定人對世俗幸福的追求;善惡沖突論則把人生放到一個對于至善的無限追求過程之中,生命的價值自然也就不在于這一個個具體的目標,而在于追求本身—— “不斷努力進取者,吾人均能拯救之”。 浮士德正是因此而得救的。歌德為資產(chǎn)階級,也為人類展開了一個無限廣闊的生命空間。 五 幾乎是普遍一致的意見,認為歌德把世界的運動歸為善惡的沖突,是唯心主義,以這種觀點來看待歷史的發(fā)展,是唯心史觀?!爱斔?歌德)承認事物都是矛盾運動時,他是偉大的。但當他又把這-運動的本源歸于天帝(善)和魔鬼(惡)之間的斗爭,又是渺小的”?!斑@里體現(xiàn)了歌德的唯心史觀和辯證法思想的統(tǒng)一”。這種機械割裂、分貼標簽、而后加以“取舍”、“揚棄”的方法論,當然是比較普遍而且由來已久的,簡單明了,可就是于事無補。試述自己一點粗淺的理解,以表示對-位偉大詩人和思想家的尊重。 以善惡的沖突看待世界的矛盾運動,這種世界觀的特點首先是強調了人的主體性。至善的天帝正是人所追求的最高理想的化身,而魔鬼則是人自身存在的至惡的象征;所以,是人的活動體現(xiàn)了善惡沖突并決定了一切。于是客觀外在世界和主觀內在世界都被主體化了,人的位置被推向世界的中心,人是宇宙自然的主宰,也是自身的主宰。 其次,以善惡的沖突來觀照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強調了人的實踐性,將人類的歷史實踐化了?!胺穸ǖ木瘛迸c“浮士德精神“的沖突,強調了主客體統(tǒng)一的實踐主體內部的沖突;世界的面貌、歷史的發(fā)展,都是由主體自身的實踐活動來體現(xiàn)的;努力探索,努力實踐,歷史就指向善,世界就發(fā)展。人成了歷史的主人歷史成了人的實踐史。文藝復興以來作為價值主體的人終于發(fā)展成為實踐主體。 以這種善惡沖突論來觀照人自身的進化,就將人的個體生命過程化、階段化。個體生命在人類無限的追求至善的過程中,是一個個渺小而又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浮士德最終因為雙目失明而產(chǎn)生虛幻的滿足,而且憧憬的也只是一個烏托邦式的樂園;許多論者認為這一結局反映了歌德對人類前途的困惑,反映了歌德作為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局限性。這實在是對歌德的誤解,同時也反映了他們自身與“發(fā)展論”相背的“和諧論”“完美論”的文化觀念。浮士德尋找到的是不是最理想的樂園呢?他是不是給我們指出了通向理想未來的最好的途徑呢?----也許還沒有,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他給了我們一個最重要的啟示,那就是:探索、追求、向前進。只要生生不息的人類還在不倦地追求、創(chuàng)造,生命就在指向真理、指向光明。 ” 第三篇: “ 《從浮士德形象看歌德的精神發(fā)展》 ——陳曉娟 德國大文豪歌德的詩劇《浮士德》是一部不朽的巨著和杰作。它在問世后的近兩個世紀里,先在德國,繼而在歐洲乃至全世界引起了越來越大的重視,不僅一再被翻譯成世界各國的其它文字,而且很多國家和民族甚至發(fā)行不止一種譯本,研究它的著作、論文也居千累萬、汗牛充棟。人們不斷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時代和文化背景中,帶著不同的審美眼光對《浮士德》進行觀察;而這部杰作,如同一塊碩大的水晶體,隨角度、背景和審美眼光的變化而變化,永遠閃射著美麗迷人的異彩。 我自從接觸到《浮士德》后,有一個感受,就是它看似字面簡單,但是在字面背后,卻蘊涵了作者無盡的思想。也就是《浮士德》作品本身是非常豐富、深邃、復雜而多層面的,所以不同時代和不同民族的讀者,都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新東西。一個作者的作品,總是與他自己所處的時代背景、生活背景密切相關的,《浮士德》就凝聚了歌德的生活的時代和思想。歌德在他的自傳著作《詩與真》里(中譯本書名改為《歌德自傳》說:“我所寫出來的一切,只是一大篇自白的片斷這本小書指《詩與 真》)就是想使這篇自白變得完整的一個大膽的嘗試。”歌德的每一部作品,甚至一首小詩都有創(chuàng)作的契因和緣起,都是他經(jīng)歷、感受、體驗、思想的產(chǎn)物。了解歌德所處的時代,歌德的經(jīng)歷,歌德所受的影響及歌德的精神發(fā)展是理解《浮士德》的前提。 從浮士德精神發(fā)展的幾個階段中,我們隨處發(fā)現(xiàn)歌德自身精神發(fā)展的影子。《浮士德》就是歌德的精神自傳。像浮士德一樣,歌德的精神發(fā)展同樣經(jīng)歷了知識追求,愛情、感官享樂追求,政治權利追求,美的文藝追求,事業(yè)、社會理想追求這幾個階段。歌德的最初教育來自于他父親和家庭教師的親授。歌德在童年和少年時代便已經(jīng)學習了多門外語。10歲的歌德已開始閱讀荷馬史詩、伊索寓言、維吉爾史詩和奧維德的《變形記》等等。但是在歌德16歲進入萊比錫大學之后,他像浮士德一樣,經(jīng)歷了“知識悲劇“。《浮士德》中,年過半百的老學者浮士德,畢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博覽群書,鉆研各種學問,以求洞解自然奧秘。然而在重垂暮年,他才恍然大悟:這些知識毫無實用,而自己身處其中的書齋實在形同牢獄,使自己和大自然隔離了: 如今,哎! 哲學、法學和醫(yī)學,遺憾還有神學,我全已努力鉆研。 可到頭來仍是個傻瓜,并未比當初聰明半點! 枉稱碩士甚至博士,轉眼快到十年, 牽著學生們的鼻子 左右東西原地打轉一最后卻發(fā)現(xiàn)一片茫然。 歌德雖然在萊比錫攻讀法學,但他對這門專業(yè)毫不熱心,卻傾注了許多精力去聽文學課程。但是不久,歌德對文學課程日益失望,因為教授的內容多半是歌德已經(jīng)知道的,或者是很陳腐的東西。而對于當時文壇的新鮮事物和人物,文學教授是不屑一談的。“固陋的學究氣在大學的神學、醫(yī)學、法學和哲學四個系科已根深蒂固?!啊对娕c真》“我也曾涉獵各種各樣的知識,而這些知識之空虛很早我就已有所認識。我又曾在實際生活中作種種嘗試,而每次總是使我越發(fā)比以前不滿,越發(fā)苦惱,而只得廢然而返。我?guī)е@些問題以及其它的種種問題,在孤寂之時加以回味,聊以自娛卻沒有把其中的一些寫出來?!边@些都清晰地表達出歌德內心已經(jīng)歷了浮士德的“知識悲劇“。 《浮士德》中的浮士德在和魔鬼墨非斯托立下契約后,魔鬼帶浮士德到魔女之廚,喝下魔湯,使浮士德成了翩翩少年,恢復了情欲。在一個小鎮(zhèn)上,浮士德與平民純潔的少女格莉琴發(fā)生了戀情。格莉琴對浮士德一往情深,為了幽會,她無意中給母親服了過量安眠藥,致使老人死去。他的哥哥又死在浮士德的劍下。懾于社會輿論的重壓而親手溺死了與浮士德所生的孩子后,格莉琴被判死刑。其時浮士德正與魔女歡會,聞訊后趕來營救,但格莉琴已精神失常,甘愿受刑而無意逃走。浮士德在悔恨中離去。這一事件同時折射出歌德自己大學時代的愛情痛苦。歌德在斯特拉斯堡大學學習時期曾與牧師之女弗里德麗克布里翁熱戀,歌德學成回鄉(xiāng)后,卻狠心地寫了一封決絕信。這個癡心愛著歌德的少女默默地承受這一精神打擊,她癡心無悔,永守海誓山盟,后來終身不嫁。弗里德麗克的痛苦使歌德深感負疚。歌德深沉的負疚心情使這部愛情悲劇產(chǎn)生了如此蕩氣回腸、感人肺腑的情感力量,使格莉琴這一形象光彩照人,成為歐洲文學畫廊中最優(yōu)美最令人難忘的女性形象之-一。 第二部開始,浮士德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治愈了心靈的創(chuàng)傷,隨魔鬼來到了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宮。其時王朝一片混亂,上層社會荒yin腐敗,百姓啼饑號寒,鋌而走險。而浮士德獲得皇帝的寵信,以多發(fā)行紙幣之法緩解了財政危機。皇帝異想天開,要求浮士德召來古希臘美女海倫以供觀賞。魔鬼施展法術,于是香煙繚繞之中出現(xiàn)了海倫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幻影。浮士德對海倫一見傾心,當帕里斯擁抱海倫時,浮士德妒意大發(fā),用魔鑰去觸帕里斯,幻影立刻消失,浮士德昏倒在地,魔鬼馱起他溜出宮廷。在現(xiàn)實生活中,歌德在1775年應諸侯小國魏瑪?shù)?8歲的公爵卡爾奧古斯特之邀前往魏瑪。歌德到達魏瑪之后被邀參與政事,成為魏瑪小國的政治核心集團的中心人物,一時歌德熱心從政:開發(fā)礦山裁減軍備、修筑公路、興修水利、疏浚河流....但是由于歌德在魏瑪?shù)?0年來的熱心從政和改革沒有獲得理想的成功,反而遭到種種阻礙,這使歌德的精神感到郁悶和窒息,他迫切需要擺脫這無益的宮廷生活,尋求新的精神解脫,追尋一條新的人生道路,從而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生命價值和存在的意義。書里書外的政治生活,雖不完全一樣,但是同樣讓人難以忍受。至此,歌德的政治追求告一段落。 官場黑暗令浮士德對政治大失所望,使他轉而追求古典美的寧靜與和諧。魔鬼將他帶回書齋。浮士德的學生瓦格納在曲頸瓶里造出了人造小人荷蒙庫魯斯,荷蒙庫魯斯領浮士德到希臘尋找海倫。二人結合,生下一子名歐福良。歐福良的形象是以英國詩人拜倫為原型的,他生來喜愛高飛,渴望戰(zhàn)斗,聽到遠方自由的呼喚,他如聞號令,奮不顧身向高空飛去,不幸隕落在父母腳下。海倫悲痛欲絕,不顧浮士德的苦留,騰空飛去,只將她的白色長袍和面紗留在了浮士德的懷中。它們化為云朵把浮士德托到空中,飛回了北方。浮士德對古典美的追求,又以幻滅而告終?!陡∈康隆分嘘P于浮士德和海倫的結合,是在浮士德幫助氣息奄奄的小公國改良失敗后,強令魔鬼墨非斯托領他尋覓冥冥之中的海倫。一時之間,浮士德被迷得魂不守舍: 哦,我簡直, 要發(fā)狂講:后來又怎樣? 她是我心中惟一的渴望啊! 海倫是古典美的象征,是古希臘羅馬文化的象征,而浮士德則是德國本土文化的象征。歌德在政事失意后,悄然前往他渴慕以久的文學之都和藝術之鄉(xiāng)的意大利。歌德在意大利逗留了兩年,他在那里深刻地研究了古代希臘羅馬文藝的藝術和文化。歌德認為古希臘羅馬文藝的本質和風格特征即在于“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也即純樸、寧靜、和諧。歌德認為這樣的藝術才是藝術美的最高理想,是“美“的最高境界。但歌德是清醒的,海倫與浮士德的結合,即古希臘文藝與德國文藝的結合是曇花一現(xiàn)的,他們的愛情結晶:歐福良,也很短命地消失了。歌德想說明,借助古代的藝術,盡管它是美的,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的矛盾,是完全徒勞的。離開現(xiàn)實生活,去追求古典的美,被歌德否定了。 浮土德浮在空中看到波濤洶涌的大海,頓時產(chǎn)生了征服大海的雄心,借魔鬼之力,他幫助一個皇帝平定了叛亂,得到一片海邊的封地。按照浮士德的命令,魔鬼驅使百姓為他移山填海,變滄海為桑田。此時,浮士德已是百歲的老人,憂愁使他雙目失明。魔鬼命死魂靈為他掘墓,浮士德聽到鐵鍬之聲,還以為是群眾在為他開溝挖河。想到自己正在從事的偉大事業(yè),他不由得脫口贊道:“你真美啊,請停留一下!“浮士德依約倒地而死。魔鬼正要奪走他的靈魂,這時天降玫瑰花雨,化為火焰,驅走了魔鬼。天使將浮士德接至天上,見到了圣母和已為贖罪女子的瑪甘淚。這是浮士德的最后一個追求——追求他自己的事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