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fā)明 第15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娶妃后,我有了讀心術、禁軍統(tǒng)領是她的藥引 (高H)、風月難逃、棄伶1v2 (高H)、司夢者、為什麼妳不能只是我媽?、蠱巫能包食堂嗎[星際]、舊婚、蜻蜓飛行日記、我在八零賣辣醬[穿書]
再后面又跟來一婦人,也捏起一張紙仔細觀看了起來。 “最近這咸陽城中,還有什么其他新鮮東西嗎?”那婦人抬起頭詢問道。 “啊,有的有的,還可多了……” 荊元和田勝分別和幾人交談介紹起來,如同周圍各地其他點位一樣,那展示之人幾乎都頗與有榮焉,因為無論是這紙張,還是雕版印刷等的制作,亦或是還在研究的諸如火藥等其他東西,他們可都比這些剛進來咸陽的人了解太多了。 而且不得不說,這都要感謝天幕的饋贈。 尤其是現(xiàn)下他們眼前還都有那龐大的資料庫! 再加上秦朝最近的變化,以及陛下頒布的各項改革措施,還有更改和逐步完善的秦律等等…… 田勝望了望秦王宮的方向,緩緩舒出一口氣。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fā)展。 而現(xiàn)在,天幕甚至還在普及私學教育等。 【然后我們再往下說私學的發(fā)展?!?/br> 【這里要說的一點是,法家對于私學的主張比較偏負面?!?/br> 【如商鞅提出“賤游學之人”——《商君書·壹言》。 不允許評議政治得失,以推行“壹教”——《賞刑》。】 【韓非認為“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 “凡亂上反世者,常士有二心私學者也”——《詭使》。 同時將私學視為產(chǎn)生“二心”的根源,主張“禁jian”?!?/br> 【到秦朝時期,李斯更是提出私學是諸侯并作,厚招游學的產(chǎn)物,今天下已定,法令當出于一,使百姓安守其業(yè);私學是古非今,批評政事,導致“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建議對私學“禁之便”。】 【這其中有結合政治需求的考量因素在,所以秦朝時期遂嚴厲禁止擁有書籍和聚徒講學,也由此終結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自由講學之風,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之制。】 【但從另一方面而言,采納李斯此建議,也起到了否定教育的作用和影響,這是違背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br> 秦王宮之中。 嬴政不由得蹙了下眉,但很快卻又舒展開來。 對于李斯提出的這個建議,其采納原因,他現(xiàn)在能想到究竟是為何如此決定。 若是沒有天幕出現(xiàn),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為維護政局穩(wěn)定,那他必然會采納李斯的這個建議。 不過現(xiàn)在倒是不必了。 想到此,嬴政不由得滿臉欣慰的看向天幕,隨即又拿出親自制定整理的小本本記錄起來—— 在秦之后,這私學或是官學的發(fā)展,或許也可多參照一二。 【然后就到了漢朝,漢武帝這里雖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并以今文經(jīng)學為官學,但是并不禁止私學?!?/br> 【于是與今文經(jīng)學相對的古文經(jīng)學,則演變?yōu)橛伤饺藗魇诘乃綄W,并且到東漢末年已取得了壓倒官學的地位,如馬融,鄭玄等古文經(jīng)學大師的私學學生多達千人以上?!?/br> 【同時官學也在漢朝這一時期正式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起來?!?/br> 【如漢朝的最高學府——太學和國子監(jiān),漢朝特別重視發(fā)展官學,重點尤其是太學?!?/br> 【如漢武帝元朔五年,即公元前124年,創(chuàng)太學設置博士弟子50名,至漢成帝時增至3000人,漢質(zhì)帝時期太學生增至3萬余人,從這些數(shù)據(jù)來看,漢朝太學規(guī)模之宏大,世界罕見?!?/br> 【后來隋朝隋文帝時期設國子寺,隋煬帝時改名國子監(jiān),是我國設立專門教育管理機構之始,一直延續(xù)到清代?!?/br> 【可以說,太學和國子監(jiān)是封建王朝培養(yǎng)人才的主要場所,在辦學育人,繁榮學術,發(fā)展科舉取士等方面,都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在我國和世界教育史上均占有著重要的地位。】 漢朝未央宮。 劉徹聽到這里,終于算是美了。 自己給自己算一功,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官學除了最高學府太學以及國子監(jiān)外,還有地方官學,如我國古代的地方官學,是自漢景帝時文翁在蜀郡設學宮開始,到漢武帝時期,對文翁設學宮甚為贊許,并詔令天下郡國皆設學宮。】 【從此以后,有些郡開設學宮,至漢平帝元年,即公元3年,開始建立地方學制度。 按制度規(guī)定,郡曰學,縣道邑侯國曰校,鄉(xiāng)曰庠,聚曰序,學校名稱便由此而來,而到了東漢時期,又出現(xiàn)了“學校如林,庠序盈門”的局面,魏晉南北朝時期則地方官學衰廢,“空有建學之名,而無弘道之實”。】 【再有就是??茖W?!礀|漢末年創(chuàng)立的鴻都門學,南朝的史學,儒學,玄學,唐宋明代分別創(chuàng)辦的書學,算學,律學,醫(yī)學,畫學,武學等,這些都屬于培養(yǎng)某種專門人才而設立的專門學校?!?/br> 【此外,還有研究科學,玄學,如唐朝咒禁學,崇玄學等,都屬于特殊的專門學校。】 【而除??茖W校外,還有貴族學校和短期學校?!?/br> 【比如東漢的四姓小侯學,唐朝的弘文館,宋朝的宗學,諸王宮學以及內(nèi)小學,明朝的宗學,清朝的旗學,宗學等等,都屬于以貴族子弟為教育對象的貴族學校。】 【而在封建社會中央官學系統(tǒng)中,有少數(shù)學校,既不是高等學府,又不屬于??茖W校,更不是貴族學校,而是君王或執(zhí)政大臣暫時開設時間門短促,并且無制度系統(tǒng)的學校,故稱為短期學校?!?/br> 【如宋代的外學,即又名辟雍,還有廣文館,四門學等都屬這類短期學校。】 【另外宋朝中央政府在京都設立的普通國立小學,也屬于中央官學的范圍之內(nèi)?!?/br> 秦朝時期各地。 無數(shù)人不禁為這后來不斷發(fā)展的官學私學等牽動了思緒。 現(xiàn)如今秦朝也要推動那什么科舉制,也在普及和研究紙張,為以開放書籍,讓更多人有書可讀,但若無相關人士指導,便也是尋不到真知灼見,約莫是兩眼一抹黑,但現(xiàn)在天幕說起這些…… 有沒有可能,基于此,又會有新的政策出現(xiàn)? “現(xiàn)在陛下應該不會禁止私學了吧?” “會不會也有可能再創(chuàng)立官學?” “也不知這私學和官學等,在后世會發(fā)展成什么樣?” 【我們總的來說一下,在漢朝之后,由于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紛亂的諸多原因,官學時興時廢,但官學衰頹,私學卻呈現(xiàn)繁榮局面,名儒聚徒講學仍占重要地位,學生人數(shù)上百人或計千人屢見不鮮?!?/br> 【而且這個時期的私學教學內(nèi)容突破了傳統(tǒng)的儒學,還包括玄學,佛學,道教,以及科學技術等?!?/br> 【然后及至唐朝,中央官學繁學盛制度完備,發(fā)展到頂峰?!?/br> 【并且關于私學,唐朝也是私學遍布城鄉(xiāng),不過雖然制度不一,程度懸殊,但是也有名士大儒。 如顏師古,孔穎達在任官之前,均是私學教師,“以教授為業(yè)”,“以教授為務”,一代名儒劉焯,國子學博士尹知章,不仕尹知章,不仕歸田后也均在家鄉(xiāng)教授生徒,另一方面也有村野啟蒙識字的私立小學。】 【唐朝可以說是辦學達到古代極盛,同時也是學校分類更細致的時期。】 【關于古代教育這一塊,還可以說唐朝就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盛世”,其前期教育事業(yè)空前發(fā)展,地方官學也是很繁盛,不過自唐朝天寶年間門的安史之亂后,即開始衰廢……】 【可見一個王朝的由盛轉(zhuǎn)衰,以及其政局是否混亂等,對其治下所造成的影響基本是方方面面的。】 反過來說,一個盛世的出現(xiàn),其“盛世”的表現(xiàn),也是多個方面的。 嬴政不由得嘆息一聲,所以真不愧是盛唐啊。 也可想而知,這官學和私學的發(fā)展與興盛,又能為當下的朝代輸送多少可用人才。 就連村野之間門都有啟蒙識字的私立小學…… 嬴政抿了抿唇,也不知秦朝何時能達到這種程度。 但想罷,嬴政又不由得振奮起來,沒關系,反正他已然踏在這條路上了。 總有一天,這“盛世”也會冠以他秦朝之名! 【我們再繼續(xù)往下說,有關官學,在唐朝之后,尤其是南宋以后,官學則逐漸走向下坡路,尤其我國封建社會后期,中央官學逐漸衰敗,實際上成了科舉制的附庸,名存實亡?!?/br> 【再有就是唐代以后,宋元明清的私學教育,一方面是書院制度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形成了私學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就是關于所謂的蒙學教育,則主要是私人設立的學塾,村學以及蒙學?!?/br> 【這里我們重點說一下書院制度——即書院起源于唐代,興盛于宋代,是我國古代教育史,學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組織形式,它從唐中葉到清末,經(jīng)歷了千年之久的辦學歷史,并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辦學形式,管理制度,教授方法,使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私學趨于成熟和完善。】 【但同樣到了清朝時期,即我國封建社會后期,一方面書院的建設規(guī)模發(fā)展到歷史上的高峰,書院教育也得到了全面普及,可另一方面,書院官學化問題卻更為嚴重和突出?!?/br> 【雖然清朝的書院數(shù)目超過了以前任何朝代,總共有1900所,但也完全流為科舉的附庸?!?/br> 【所以到了清末,隨著西學東漸的諸多影響,書院改制,官學完全被西方的學堂和學校教育所取代,這成了一種歷史的必然選擇,畢竟不管是官學,還是書院制度,都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產(chǎn)物,必然隨著封建社會的衰落而衰落?!?/br> 【就如同舊事物總要被新事物所取代?!?/br> 秦王宮。 嬴政筆尖倏然一頓—— 官學和學院最終成為科舉制的附庸? 科舉制是為朝廷選拔可用人才,所以天幕的意思是,后期所謂官學和學院,完全發(fā)展成為謀求官職的一種途徑嗎? 這……天幕先前不是還贊過科舉制,那官學和學院為科舉制培養(yǎng)人才,又有何不可有何不對? 而后嬴政將注意力放在了最后那句話上——“舊事物總要被新事物所取代?!?/br> 所以逐漸發(fā)展到后世時期,這樣的人才培養(yǎng),已經(jīng)不適應了嗎? 【誠然,科舉制是我國古代時期的一項創(chuàng)舉,是有其積極性所在的,但它說到底,也只是通過考試的一種“選拔官吏”的制度,是“選官制度”,它所體現(xiàn)的是相較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但宋代以后,科舉制的消極性越來越大?!?/br> 【因為其選拔官員的內(nèi)容到形式,對讀書人的思想限制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嚴,尤其明朝出現(xiàn)的八股文,唯一的用途就是考科舉,此外絕無任何實用價值?!?/br> 【像唐朝科舉考試還有明法,即法律相關,以及明算,數(shù)學相關等多種科目,宋朝科舉考試也有明經(jīng)科目,考試內(nèi)容有帖經(jīng),墨義和詩賦,但這之后卻取消了墨義詩賦等,專以經(jīng)義、論、策取士,明清科舉更是改為考八股文?!?/br> 【所以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識階層的文化創(chuàng)造能力真的是每況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而所謂官學,學院,科舉制等,若是無法接受新的思想,學術,以及技術等等,若是沒有革新精神,那么這樣一種既存制度或事物的演變過程,便常常不是越變越好,而是越變越糟!】 【也因此,這樣的教育便無疑是落后的了。】 明清眾人:“……” 竟是如此嗎? 這可真是叫他們心思復雜。 秦王宮。 嬴政倒是連連點頭,接受良好。 若是通過科舉制,卻只得那等只會講經(jīng)論策之人,甚至只以“專一”的標準取人,一點實干才能都沒有,也不“多才多藝”,那要之有何用?現(xiàn)在他秦朝可是不需要這樣的“特定人才”。 【所以講到這里,讓我們回歸最初的初心。】 【還記得第一期視頻的專題名稱是什么嗎?】 “嗯?” 嬴政不由得挑了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