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警戒 第1506節(jié)
琴絲解釋的時候,慧遠繼續(xù)念道:“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毖粤T再念“阿彌陀佛”,緩緩閉上了眼睛。 慧遠所言對常人而言,可說是晦澀難懂,甚至有迷信的味道,可沈約深諳佛法,對此一聽就明。 《阿彌陀經(jīng)》和大雪山度亡理論幾乎一致。 人臨終各種感覺放大七倍,因此在臨終時信善得善,為惡更惡。當然了,信善因不解、遭遇惡行而一念轉(zhuǎn)惡,反入惡道也是常見的。對世人而言,臨終一念極為重要,無論如何來加持都不為過,因為那決定你輪轉(zhuǎn)再走什么路。 可惜世人癡迷,寧可為考研考公千百遍的訓(xùn)練,卻不肯花費一絲力氣用于意志的磨練上。 《阿彌陀經(jīng)》明確的告訴你——臨終時,你若能執(zhí)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一心不亂,在臨終時,就會有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前往極樂世界。 很迷信? 其實不然,兩種方法都強調(diào)了意志可創(chuàng)造奇跡。 很簡單? 更是大錯特錯! 一心不亂談何容易?!你在夢中顛簸流離,一顆心不由自主,你在遇到臨終更為迷亂的時候,能保持自主的一心不亂? 你若真能一心不亂,實則就是身口意三者合一。 身口意差別造業(yè),身口意合一消業(yè)。 多數(shù)世人從睜眼那一刻起,身不由口,口不由意,意不由心,整日謊話連篇、自以為得計的制造分裂,將自己的樂趣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想要一心不亂,實則難于登天。 因此《阿彌陀經(jīng)》并沒有說錯,可《阿彌陀經(jīng)》并沒有將一心不亂的難度詳細描述。 何也? 是因釋迦隱瞞?其實不然,因為世人雖然喊著迎難而上,實則多是見難則退,若是伊始就知道修行這般艱難,有幾人有毅力去做? 因此釋迦說經(jīng)的時候多是先嘮叨幾句——你要信我說的一切真實不虛,不過可以慢慢來。等到你除塵除垢,精力增長的時候,再漸漸接觸難題好了。 這和教小學(xué)生數(shù)學(xué)不能開始就教微積分一個道理,若是一開始就教的是微積分,恐怕沒有幾個小學(xué)生不怕數(shù)學(xué)的。 唯有那些真有智慧之輩,方能明釋迦苦心,持戒因次第行,進而突飛猛進的大徹大悟。 第2251節(jié) 一心已亂 修行理不難,不過明心見性而已。 行實難,因為在一個污濁紛擾的世界,想要保持干凈清靜一心不亂需要極強的意志和一些方便的法門。 法門并非越多越好。 何也? 這就和你學(xué)會了太多的人生道理,卻始終過不好這一生般。根本原因在于,你知道萬千法門,不知真意,不知實修,仍舊徒勞無益! 就如籃球運動中,有人靠一個動作過人一百遍,有人用一百個動作過人一百遍,孰高孰低? 不同的標準,自然高低不同,可你說時天下無敵,真正籃球在手,過人就會被斷。 假修行就如那些籃球評論家的評點,真修行就像頂尖的籃球運動員的實cao。 差別何在? 一個是言行不一,一個身心一致罷了。 沈約就是明白這些萬千法門的統(tǒng)一之理,進而知道慧遠修行非淺。 慧遠是真信,慧遠是真行,趙佶憶起的情形應(yīng)是慧遠圓寂前,慧遠堅信《阿彌陀經(jīng)》所言是真,堅行《阿彌陀經(jīng)》所言,在圓寂前,仍舊執(zhí)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他認為弟弟不應(yīng)該有所懷疑。 可慧持卻明顯有些心亂。 原因何在?沈約念頭出,慧遠再度睜眼,略有皺眉道,“慧持,你究竟擔心什么?” 沈約暗嘆一口氣,預(yù)感到事情的不妙。 慧遠本來已一心不亂,這種時候,他只要以一心入定,隨即融光就可得解脫。 那時真有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前接引? 沈約所知和常人所想截然不同。佛經(jīng)多譬喻是因為心性永恒,著實不可思議,你可以將其當作太陽般永存。 太陽終究還是會毀滅,可太陽的恒久,已超越太多人認知的極限,釋迦為解釋心性,只能再想辦法告訴你,心性亙古神奇,遠比你能所見、所知更要不可思議。 在古代,這已是極限比喻。 哪怕把這比喻放在現(xiàn)代,很多人都是不解、不信,但當宇宙擴到極限仍舊有宇宙之外時,一些人已經(jīng)意識到到古人智慧的不可思議。 因此《阿彌陀經(jīng)》告訴你——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這種譬喻并不真正意味著有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發(fā)現(xiàn)有阿彌陀佛來接你,終究是你意志的產(chǎn)物。 就和有些信徒認為上帝會派天使來接一樣! 真有天使? 其實不然,只是在那種時刻,你的精神頻率會到達不可思議的層次,讓你和高頻空間共振,送你達到高頻的空間罷了。 這就和僧人圓寂,徑直進入一維空間般。 在一維空間內(nèi),再看三界,那就和神農(nóng)他們在三維空間看三界變化般,了了如照。當然了,這里的三維是相對線性二維真實世界而言。 三維和一維的差別是——三維還在清晰的外延,窮極著宇宙的變化,就如道德經(jīng)中說的常有欲、以觀其徼般。一維空間卻進永恒,就如道德經(jīng)中提及的常無欲,以觀其妙。 老子和釋迦般,都遇到無法對世人進行描述的層面,是以老子才會說——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心性微妙玄通之處,語言早就無法形容,邏輯同樣難以推斷,因為世人的語言和邏輯都是不完備的。 你如何用不完備的東西來描述完備的系統(tǒng)? 哪怕強自形容,因為世人的不完備認知,仍舊無法理解。 沈約通貫佛道,再加上和神農(nóng)他們的精神交互,對世界的諸相的理解已到洞若觀火之境,因此見慧遠圓寂仍念《阿彌陀經(jīng)》,知道慧遠修行高深,可見慧遠仍靠念《阿彌陀經(jīng)》準備圓寂,就知大有問題。 真明心性之人,安住心性之中的修行者,就不必再假舟筏,彼岸已至,何用舟筏? 在大雪山,有世俗之人知道臨終修行秘法,會在自感要離去前,放下一切世俗之物,全力念咒堅意,修行奢摩他法,也就是止心一處的法門,臨終前再請上師在旁,以對上師的信念為加持,求得臨終清醒。 采用這種教法的人,哪怕是面對最疼愛之人、最喜愛之物都要斷舍,就是怕臨終前目睹這些塵世愛戀,再入無明。 是以世人那些請孝子賢孫靈堂痛哭流涕之舉,著實愚蠢。而那些死在手術(shù)臺上的眾生,臨終還要感受諸多痛楚的放大七倍,更顯殘忍。 不然古人何以將壽終正寢當作是福報? 真正在面對無法挽回的死亡時,放下一切,安然赴死才是正念,若有諸多念頭,每一念都可能將亡者拖入萬劫不復(fù)的境況。 慧遠圓寂前,只留慧持在身邊,實則和大雪山的臨終秘法類似,都是在圓寂前斷絕塵世因緣,讓精通教法的人助力進而避免輪轉(zhuǎn)。 慧遠知道弟弟修行深厚,留弟弟在身邊,就是想弟弟在他臨終時助他一臂之力。 可慧持心已亂,慧遠因此亦有了牽掛。 因一起,緣就攀,緣蔓延,報就有…… 以沈約之見,慧遠要化解這場因緣方可再想著圓寂,或者慧遠徑直斷了疑問之念也是解決,如慧遠般,圓寂前非要問個明白,絕非明智之舉。 趙佶回憶這些事情,并不知道因緣微妙,沈約卻對這個過程清清楚楚,知道慧遠這般舉動是要出大問題的。 慧持已然發(fā)問,“我等如入凈土,可還能回轉(zhuǎn)?” 一言落,諸處皆靜。 在觀看這段因緣的人著實有幾波人——暗界的葉宣兒的和暗界的大眾,明界的暖玉和石田秀子,八百年前宋時的琴絲,累劫四世的奇人夜星沉,不是人的天涯,還有尚在天慶觀的天師張繼先…… 這些人齊聚一處,睹此因緣,均是全神貫注,因為他們多不再糾結(jié)自身小事,而知道任何經(jīng)歷的因緣,都是影響到自身、甚至遍及所知的一切空間。 等聽到慧持這般問,太多人竟是深有同感——前往凈土真的那么好?這塵世間,若不回轉(zhuǎn),有何趣味? 沈約微皺眉頭,知道慧持已有煩惱,一心已亂。 慧遠顯然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怔了半晌方道,“為何要回轉(zhuǎn)?” 第2252節(jié) 有問題的佛 世人多是一意過一生。 不是一心一意的過完一生,而是執(zhí)著一念,沉迷其中,等到霍然回頭,才心生困惑。 慧遠看起來同樣如此,他在得睹三經(jīng)一論后,就如發(fā)現(xiàn)個嶄新的世界般,一心求佛,念念及佛,不經(jīng)意得不可思議的神通后更堅向佛之心,只想著按照《阿彌陀經(jīng)》所言前往凈土,但真沒想到過,進入凈土后又該如何? 不回來嗎? 一念疑,心生惑,惑一起,著實不可斷絕?;圻h剎那間心煩意亂,沉聲斷喝:“阿彌陀佛?!?/br> 以往的時候,他念佛號是為明心靜念,去除塵垢,但此刻念佛顯然是要力斬心魔。 他精讀佛法,知道心魔起,就是前往西方凈土極樂世界的最大阻礙,因此一心想要除魔,喝聲起,慧遠、慧持卻均現(xiàn)詫異之色,因為他們面前竟有波紋蕩漾。 空間異變! 沈約自在明界的時候,就屢次看到這種空間異變的情形,如今看到這般情形,就知道有人利用高科技撕裂了空間。 誰有這般能力?沈約追尋答案時,一人的身影顯于他的腦海。 慧遠、慧持卻顯然是頭一次見到這般情形,相顧失色間,就見有一佛坐在空間那頭的空中。 少人見過真佛,但華夏自從白馬馱經(jīng),佛教盛行后,中原各處著實有太多佛像的身形。 那佛高高的rou髻,螺發(fā)密實,看面相飽滿圓潤,法相莊嚴,赫然就是慧遠心中阿彌陀佛的模樣。 慧遠見狀,不由起身跪倒道,“弟子恭迎阿彌陀佛?!?/br> 沈約皺下眉頭。 一念凡夫一念佛! 有人雖是凡夫俗子,可偶爾的一念,其實和佛主所言的覺悟并無二致,凡人同樣可說出佛語,區(qū)別是,覺者能說出覺語是基于深刻的本性認知中,并且言行合一,而凡夫終究無法維系自身的正念,無法在世俗看其的異樣中堅持己見,很快會墜入世俗的洪流中。 修行者亦是如此。 很多人礙于悟性,只能靠勤修苦練安住一念,靠這一念希望證悟解脫,這種人多稱自了漢。 何為自了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