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明經科主考儒學經典。 狄仁杰原想考明經科的——一來,明經科錄人最多,每次會錄百余人;二來,明經科較之進士科,更客觀些。 用姜沃的話來說,明經科起碼是有客觀填空題的。 既然是考儒學經典,其中就有些默寫題,將經史子集里的字段節(jié)選出來,讓人填空默寫。 這樣,學子的成績,起碼有一部分是可以靠自己的博學廣記,而不是只看考官的心情。 相比之下,進士科只考五道‘時務策’,全都是論述題,士子答卷的優(yōu)劣就全取決于與當年考官心思。 且進士科錄人極少,往年最多也只錄二十余人。 狄仁杰雖也是官宦子弟,但比起京中世家名門出身的士子,就遠不如了。 且他年紀又這般輕,進士科于他而言,希望只怕十分渺茫。 * 聽說狄仁杰要考明經科,姜沃還未說話,原本在喝茶的閻立本,已經先道:“這怎么成?若你只考明經科,我還帶你來見姜侍郎做甚?你自己回去考就是了?!?/br> 狄仁杰:…… “閻師……” 他才剛開口又被閻立本打斷。 閻立本根本不理他,直接轉向姜沃:“你這副知貢舉,是跟著王老尚書一起,四科都參與,還是如何?” 聽他問的這么直白,狄仁杰對閻師和這位姜侍郎的交情之深厚,有了新的認識。 姜沃答的干脆:“陛下令我四科都隨行。” 閻立本殷切望著她:“當日我口說無憑,今日你親眼看我這弟子了,覺得他今年考進士科如何?能不能榜上有名?” 這次不止狄仁杰了,姜沃也有點想要扶額:閻大師啊,雖說咱們是在通榜,但你這是不是也太明目張膽了一點啊。 能不能來一點隱晦婉轉美學。 還是狄仁杰火速出來救場道:“閻師,歷來進士科最難,少有錄年輕士子的。明經科也并非不好。其實,依我本心,倒也想下場試一試明法科和明算科。” 他對自身的律法和算學水準,也很有信心。 姜沃:啊。 這就是‘普通考生苦于不得不挑一門相對擅長的科目去考,而猛人考生苦于每一門都擅長不知該考哪一門嗎?’ 閻立本蹙眉望著他:“便是今年錄不成,也還是考進士科為好?!?/br> 進士出身,有‘白衣公卿’之稱。 即只要錄為進士,哪怕吏部還未正式授官,旁人也覺前途不可限量了。 而走明經科,好處是考上的應當會比較早,年輕時就能出仕。但壞處卻是將來走到中樞高位卻難,也會被進士科出身的朝臣低看一眼。 閻立本再次向姜沃轉頭:“姜侍郎以為呢?” 姜沃莞爾:“我觀令高足,今歲學/運頗旺?!?/br> 她雖還未與王老尚書通氣,但她自己也可下決斷——畢竟進士榜名額并不很固定,只大略是二十余人。 哪怕王老尚書已經定榜了二十人,她這里再加一個,也無妨。 閻立本大喜。 ** 秋風起,正是食蟹的好時節(jié)。 一日忙碌后,姜沃與崔朝備下螃蟹宴請盧照鄰。 起初,跟隨而來的駱賓王,很有些不安——這明顯是一場朋友之宴。 而他跟在坐其余人都不熟,甚至其中一位還是他的考官…… 于是他都未入座就想告辭,還是盧照鄰望著正在給裝螃蟹白瓷碟邊上,認真擺菊花瓣的姜沃,輕聲道:“坐吧,她……姜侍郎已設四座,自然有你的一座?!?/br> 駱賓王這才坐下。 但心中卻不甚爽快,深覺這頓螃蟹宴,只怕又是要以才侍達官顯貴了。 駱賓王祖上倒也有人做過官,不然少時也讀不起書。 但在祖、父皆過世后,他過的就是‘藜藿無甘旨之膳’的清貧生活了。 他少有才名,自然也想靠自己,再立一份家業(yè),起碼上不辱先人。 然而哪怕是州府的考試,也廣有行卷之風。 比起才華文章,更看重出身與人情。 而駱賓王的為人,用盧照鄰對姜沃說過的話來形容就是:“不會趨奉逢迎,有時見權貴不忿事,反倒會作詩文諷刺挖苦。”姜沃當時就在心里接了一句:嗯,我知道。 這樣的為人,在當地州府考中,也未曾中。 之后駱賓王因寫了一句‘如今得舉者,必仗親族或以賄成?!?,搞得在祖籍也待不住了,這才尋了文友盧照鄰,一并上京。 對狄仁杰,姜沃是早拿定了主意。 但對駱賓王,還未定下該如何。 駱賓王那句‘如今得舉者,必仗親族或以賄成?!淖I諷世事,不能說沒道理,但他說的時候,自己卻根本沒有能承擔這句話后果的立足點。 若他一直如此性子,在朝為官,尤其是在京為官,對他未必是件好事。 于是姜沃為盧照鄰設宴,也是要再看看駱賓王的性情。 * 螃蟹小菜,半壺熱酒過后。 駱賓王很快從拘謹變成了放達。 話多了起來。 在姜沃問起:“國子監(jiān)內有為‘庶人之俊才’留有的八百學子名額,為何不去考一考?”之時,駱賓王都忘了眼前是未來的考官,直接道:“何嘗進的去!且非達官顯貴子孫,便是入國子監(jiān),也只是受人白眼。” 盧照鄰在桌上試著扯了扯他,想要阻止他亂說話,然駱賓王說的興起,根本沒察覺。 倒是姜沃很快用‘抓住現行’的目光看了盧照鄰一眼。 盧照鄰做慣了君子,這種小動作也太明顯的生疏了。 見她注目,盧照鄰臉上微紅,只好低頭去與螃蟹面面相覷,雙雙臉紅。 * 院中,只剩下駱賓王慷慨陳詞的聲音。 他說起了國子監(jiān)的生員構成。 “國子監(jiān)下設六學。” “最高等的國子學,只收三百學子,非得是文武三品以上大員的子孫才有機會入國子學?!?/br> 畢竟哪怕是限制在三品以上官員,他們的子孫,肯定也遠超于三百人,競爭很激烈。 姜沃邊吃了一勺崔朝剝好的蟹腿rou,邊在心里表揚自己:看,我為國家省下了國子學珍貴的名額。 “再往下是太學,得五品以上‘實缺官’的子孫才得以入內讀書?!?/br> “再往下四門學,可收三千學子,也得文武七品以上的官員的子孫入內。” “剩下單列的算學、律學等制科學,收的學子極少不說,在學中也常被人看不起?!?/br> “至于姜侍郎說的朝廷特設‘庶人之俊才’八百員……”駱賓王雖然稱呼了一聲姜侍郎,但顯然已經說上了頭,很快冷笑道:“哪里能真正輪到庶人!朝臣的子孫就搶完了。且就算是‘頗負才名’的庶人學子僥幸入內,能有什么好?” 從前姜沃對國子監(jiān)內部具體篩選學子的標準,還真不是那么了解。 直到今日聽駱賓王細細說了。 * 螃蟹宴后,姜沃還未徹底想好如何安置駱賓王,倒是…… 她接過崔朝遞過來的帕子。 帕子已經用菊花葉汁子的水浸過,草木香氣很快擦去手上螃蟹的腥氣。 因喝了兩杯酒,她就不想站起來,只是靠在竹椅上仰頭看崔朝:“你在鴻臚寺悠閑了好多年了?!?/br> 崔朝笑道:“國子監(jiān)?” 姜沃有點困倦,邊點頭邊睡眼惺忪起來:“是啊,起碼……要讓算學的學生多一些,也別被人瞧不起?!?/br> “師父研究海上羅盤研究的廢寢忘食,極需要算學好的學子?!?/br> “偏生我又沒空去幫師父。” 崔朝于夜風月色中道:“好,明日我去向陛下請命?!?/br> 姜沃又想起一事:“但……” 不必她說完,崔朝接下去:“我知,咱們不能一人領吏部,一人領國子監(jiān)。我只去待幾年。說到底,我還是更屬意鴻臚寺?!?/br> 姜沃整個人又放松了一點。 只覺。 夜風清爽。 月色溫柔。 第111章 改立太子 十月,初冬時分。 京中晝夜溫差大,早晚已經徹底進入寒冬。 姜沃早在官服外頭加上了厚披風。 這日黃昏時分,她離開吏部出皇城的路上,正路過尚書省外的官道,卻見到了一派熱火朝天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