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相迎(純劇情過渡,下章王爺就出來了!我保證!)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六情收集系統(tǒng)、清冷美人他不想被強制(np)、凌nue牢籠(囚、禁向高、Hrou合集)、流水的黑幫老大,鐵打的黑幫大嫂np、(快穿總の攻)我在各個位面強行NTR、爐甘石與星期三、調(diào)教高冷禁欲的他(總攻)、室友的性福生活、短篇合集、一步之遙
聞景曦端坐在朝堂之上,前夜旖旎的夢境攪得他心煩意亂。 當(dāng)初三皇子舉兵逼宮、刀斧加身時都巋然不動的帝王此刻卻像個奶娃娃、怕自己在那人面前失了體面露了心跡,卻也隱隱覺得若這一生都這樣不言不語默默看著望著想著念著、又著實有些委屈。 頂上端坐的人面色沉沉、下面百官的心思也同樣千回百轉(zhuǎn)。丞相將軍面色覷覷地來回看了好幾輪顏色,終究是德高望重的太后胞兄站了出來: “啟稟陛下,平北軍三日內(nèi)便可抵達都城。此番平北之戰(zhàn)眾將士勞苦功高、功耀大啟、不可不賞,還請陛下早日定下賞罰細則、禮部也好早做準(zhǔn)備?!?/br> 此言一出,百官內(nèi)心一嗤。老狐貍果真就是老狐貍,凈挑些不痛不癢的場面話講,就是不知道是哪個倒霉鬼要接這個燙手的山芋。 聞景曦神色淡淡,聽不出喜怒的音色說:“論功行賞、禮部自有章程,按規(guī)矩辦就好了,怎么?禮部尚書老眼昏花識字不清,要國舅還是朕來念個章程了?” 話音還沒落,禮部尚書就急忙滾了出來撲通一聲跪下了,心里罵道到底是一家人、老狐貍小狐貍都不是個東西、凈瞅著自己這顆軟柿子捏。 “吾皇恕罪,各將士的例賞早已備好、只等大軍歸來復(fù)核有無額外軍功,就可以按例發(fā)放了,并無問題?!?/br> 說完這句,尚書大人抬眼看了一圈,發(fā)現(xiàn)除了頭上那位、其他同僚都目光灼灼地盯著自己,大有今天你不把話說完別想活著走出議事閣的架勢。可憐的尚書大人兩眼一閉,認命似地又埋下頭去,誠惶誠恐地開口道: “只是……平北軍主帥平北王的封賞……下官不敢自行定奪,還望陛下盡早拿個主意、禮部也好早日備下、以免誤了圣意?!?/br> 聽到“平北王”三個字、聞景曦太陽xue上的血管就狠狠一跳、隨著心跳都漏了半拍。他許久沒答話,緩過神來又掃了眼底下低頭不言的百官、沉默之中洶涌的暗潮讓他忍不住笑出了聲。這幫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墻頭草們,費盡心思斟字酌句地想從自己嘴里探出點兒風(fēng)頭,若是我真把心思昭告天下、這幫老古董還不得一人一根柱子撞死在這殿上了。 百官們聽到那一聲近乎于無的輕笑都把頭埋得更低了,還跪著的尚書大人已經(jīng)開始想著后事怎么安排了。卻聽那祖宗終于開了金口: “起來吧尚書大人,就這么點兒事跪大半天、傳出去還當(dāng)朕苛待勤臣。” 尚書得令顫巍巍站起了身,眼神卻不敢往上瞟、也就沒看到高臺上那人收起了斜倚的閑散樣、微微坐直了身子、望著大殿外不知何處的遠方微微瞇起了眼, “傳令下去,大軍城外扎營原地封賞設(shè)宴三日,三日后諸將再進宮述職、有功者再另行封賞、諸將士賞一月休沐后自行回原職復(fù)命。三省六部議定呈個匯總折子給朕,不用挨個批了?!?/br> 話音頓了頓,似乎換了更莊重的語氣: “平北王此番勞苦功高、有護國之功,朕當(dāng)親自在城門口相迎、恭賀凱旋之軍?!?/br> “行了,散朝吧?!?/br> 聞景曦大袖一揮,來福尖細的“退朝”剛起了個高調(diào)人影就閃出了大殿,留下一眾呆若木雞的百官四顧茫然。 皇上說平北王有“護國之功”???? 皇上要親自去接大軍不是、去接平北王????? 小皇帝腦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還是他們兄弟感情真的沒有受誰登基為王誰被迫戍北影響???? 可能嗎???? 平北王在打什么主意??? 北境原有駐軍根本不用一同進京復(fù)命等著在原地領(lǐng)賞就好了,這不是司馬昭之心是什么???? 聞景曦輕飄飄地說了句親迎大軍就走了,苦壞了三省六部禁軍統(tǒng)領(lǐng)京城防衛(wèi)的一堆老頭兒。開什么玩笑、就算他們喜歡看兄弟鬩墻的大戲、也不能真鬧出事兒來讓自己沾上株連九族的大罪。所以皇帝去接人那天帶多少防衛(wèi)?帶少了萬一出事兒抵不住怎么辦?帶多了是不是很像兩軍交戰(zhàn)有損龍顏?宮里留多少兵力?萬一突襲怎么辦?大軍從東門進?其他幾個門派誰多少人去守? 誠然,就算這幫人在聞景曦登基之初有多不看好這位小皇子、在聞子墨遠赴漠北時有多替大皇子鳴不平,經(jīng)年過去、聞景曦的手段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如今大啟國力比起先皇在位有過之而無不及,縱使那位天縱之才的大皇子鎮(zhèn)北之功足以蓋主,比起再一次改朝換代的風(fēng)雨飄搖,每個人都覺得眼下挺好的。 畢竟說白了,平頭百姓其實無所謂頭頂上的人是誰,只要不苛政重稅、人民得以安居樂業(yè)那就是明君,都一樣聲呼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