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9
每個女性長輩都會笑盈盈地拉著她們的手,有的話兒說的還算委婉,有的卻是直截了當?shù)木蛦柲赣H祖母,又是她們有沒有大人,又是有沒有定親的。而且好些人看她們姐妹的眼神,就跟她們上錢德隆挑選茶食的眼神一般無二的。 就偷眼瞄了瞄茴香,朝她眨了眨眼睛。 茴香的目光在丁香同花椒身上轉了個來回,就點了點頭,替丁香解圍:“大伯娘,就讓丁香留在我這吧,我正好有話兒要同她說,至于我婆婆那,臨走的時候再道謝也不遲的?!?/br> 做的這樣明顯,一干長輩哪里看不出她們姐妹的機鋒的,只茴香都這么說了,姚氏也就不再堅持了。 留下兩句話兒,就扶著秦老娘出了門。 丁香目送著她們出了院子,這才長松了一口氣,一溜煙跑過來,床沿上坐了,又朝茴香道謝:“多謝二姐了,否則那些個伯母嫂子的,又該把我當成一碟子茶食了?!?/br> 直截了當,沒有半點的避忌。 茴香望著丁香,沒有說話。 丁香已經(jīng)長成個大姑娘了,身材高挑,穿著湖色的對襟小襖,卻已掩飾不住玲瓏的曲線。紅潤的瓜子臉,眉宇間卻有掩也掩不住的灑脫。 就朝她伸出手去,丁香有些不解的握了茴香的手,就聽茴香道:“大姐有沒有找你說過話?” 茴香這話問的不明不白的,可丁香的小臉卻騰地一下,脹得通紅。 手心很快被汗?jié)?,不敢去看茴香的眼睛,過了半晌,才吶吶低語道:“說,說了呀!” 茴香聽著就又問:“那你呢,你自個兒怎的說?” 丁香腦袋埋的更低了:“我,我不知道呀,我又沒想過?!?/br> “那現(xiàn)在想一想好不好?”茴香摩挲著丁香關節(jié)略略有些粗大的手指,鄭重道。 茴香同蒔蘿都已經(jīng)不是小兒女了,為人妻,尤其是為人母之后再回過頭來看她們二人的婚事。 才真正明白家中長輩打破盲婚啞嫁的常理,讓她們參與到自己的婚事中,是何等的魄力。而她們由此而來的那一點小情愫,又是何等的珍貴…… 而她們姐妹二人如今都有了好的歸宿,自然也盼著陸陸續(xù)續(xù)將到婚齡的meimei們一樣的好。 在此之前,當她意識到丁香對小麥不同一般的時候,她就同蒔蘿談過一次,卻是想到了一塊兒去了。 小麥也算是她們看著長大的,若是他們二人之間真的互生好感的話,那說不得也是一樁好姻緣…… 丁香卻是一愣,她聽出了茴香語氣中的那份鄭重,抬起頭來,又見茴香朝她緩緩地點頭,心里就無端的煩亂無措了起來。 她承認,她確實有想過要出嫁。 尤其是那么幾個瞬間,譬如說大堂哥牽著左氏登船的那一刻,還有李蹊扶著茴香目送她們離開的那一刻,她是恨不得立刻馬上就把自己嫁出去的。 當然,這樣的想法也不過一閃而過罷了。 更多的時候,她還是不想這么快的長大的。 只不過,饒是那樣的念頭確實幾次三番的閃現(xiàn)過,她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要嫁個甚樣的相公。 她知道花椒不知道又在打甚的鬼主意,私底下沒少偷偷摸摸的打聽石頭小和尚一眾人的喜好…… 她也不是沒想過,可腦子里卻一點囫圇的影蹤都沒有,直到蒔蘿問到她,覺得小麥怎的樣。 她當時并不明白蒔蘿的意思,隨口就道:“挺聰明的呀,而且天生就搭上了會種地的這根筋?!边€告訴蒔蘿:“可不是所有莊戶人家都會種地的,多少人家還是老早的老思想,半點都不知變通。” 哪里知道蒔蘿竟是這么個意思,當時就蒙了,甚至于這么久過去了,還是沒法來正視小麥。 可茴香還要讓她好好想,她還要怎的好好想才能想的明白呢? 家去的路上,心不在焉的丁香仍舊百思不得其解。 姚氏看了丁香兩回,見她眼神發(fā)愣,耳朵卻在發(fā)燒,已是大概其知道茴香都同她說了些甚的了。 抿了抿嘴唇,沒有說話。 花椒卻吞了口口水。 她早就朦朦朧朧的感覺到,家里頭一眾長輩,似乎是知道了些甚的的。但饒是姚氏也一切如常,并沒有攔著丁香同小麥同進同出,也從來沒有說過些甚的。 卻是直到此刻,才意識到姚氏真的是無所不曉的。 自是服氣的。 若是換做她,必是不可能這樣沉得住氣的。 只不過在花椒心目中,從來爽朗、善辯,也能夠堅持自己的想法同觀念的丁香在自己的終身大事兒上,卻鮮見的躊躇了起來。 直到小胖丫頭滿月禮上,再次去李家見到茴香,出了雙滿月的蒔蘿也在場,丁香仍舊沒有想明白。 只饒是自家姐妹也顧不上她了,省城有一撥又一撥的報子打馬而來,李蹊高中了。 ☆、第四百五十六章 滿月 本朝文舉三年一取士,每科不過三百人。 已然是千軍萬馬過繩索了。 可武舉雖說始終不如文舉這般受到朝廷以及民間的重視,卻素來還要嚴苛的。 而這“嚴苛”二字,卻是體現(xiàn)在中式名額上頭的。 按著本朝武舉鄉(xiāng)試中式名額的定規(guī),武鄉(xiāng)試的中式名額,通常只有文鄉(xiāng)試的一半之數(shù)。 也就是說,大江南北攏共也就只有八百四十個左右的名額,其中北直隸還要獨攬一百零八個,輪到南北各省頭上,也就只能分到六十名以下不等了。 不過好在的是,雖然武舉出身在地位上始終略遜于文舉出身,可在待遇上頭,卻已經(jīng)是大差不離的了。 就譬如說,文舉素來是只要有了舉人的功名,理論上就可以授官,也就有了做官的資格了。 當然只是理論上而已,畢竟還得看是否有官職空缺,若是趕上人家同進士都在候補,那自然是沒戲兒的。 而且就算好不容易輪到空缺,也多是些低品低階、差強人意的官職。譬如說六部三院的孔目、司務,抑或縣學中教諭之類的學官,再來或是縣丞、主簿之類的左貳官。 當然,若是運氣好,或者腰板尤其硬的,趕上吏部的大挑,也有能外放小縣擔任知縣的例子。 武舉亦是仿佛的,但凡登科,有了武舉人的功名,按著規(guī)定,就可以往兵部進行注冊了。然后兵部會按照個人成績分三等授予武職,也可以往本省軍營中效力。 雖然同文舉人差不多,歷史上能以舉人出身而出將入相的官吏少之又少,甚至于只有極個別又能力有政績的舉人才能擢授譬如說通判、同知,抑或知府這樣中品中階的官職。 可不管怎的說,但凡有了武舉人的功名,不但自個兒有了進身的機會,家族也有了改換門庭的機會了。 再加上這些年來,朝廷上下一直都在大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