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4
個,他也不會安心?!?/br> 只有讓皇帝去了,在現(xiàn)實的cao作中明白地知道自己的缺憾之處,他才能知道自己的計劃有多天真。才能情愿把事情交給專家來做——武事上是宿將,文事上自然就是閣臣??赡芤簿褪潜е@樣的念頭,內(nèi)閣才沒有反對到底,最終讓步同意親征。 萬宸妃沒有驚異之色,顯然是早想到了這一層可能,只道,“難道……難道就不能和大哥說實話嗎……好好地說,大哥也未必會不諒解……” “我知道你想問什么?!毙煅f,“不錯,我從前是說過實話,和章皇帝……想必,你也是聽說了往事,才夸我有個耿直敢言的名聲?!?/br> 她不禁自失地一笑,“不過,人和人是不一樣的。章皇帝聽得進(jìn)去,我才說,如今的大郎嘛……只能說,若你想學(xué)我當(dāng)日行事,可不要以為,一定會是當(dāng)日一般的結(jié)果?!?/br> 她說穿了萬宸妃的想法,萬宸妃卻也不顯得訝異,只道,“啊,娘娘看出來了?!?/br> 又是沉吟了片刻,方問,“那,難道娘娘當(dāng)日行事時,已經(jīng)是算定了先皇必定會反而因此看重娘娘的品德么?” 很多事,后世傳來是美談傳奇,仿佛徐循為胡皇后仗義直言,必定會令章皇帝不怒反喜,‘從此越為看重’。只有在宮廷中生活的人,才會對當(dāng)年的故事不斷多想,提出自己的疑問。 徐循搖頭道,“當(dāng)年說話時,我抱定必死決心……也沒想過最終能安然無恙?!?/br> “那娘娘又是為何——”萬宸妃有絲不解。 “無它,就圖個快意而已?!毙煅f,“當(dāng)時覺得非那么做不行——就這么簡單?!?/br> “我明白了。”萬宸妃露出釋然之色,“如文成公所言: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br> 她也露出了笑容,又給徐循行了一禮,便起身告辭。 一直侍奉在側(cè)的韓女史也有幾分好奇,“也不知宸妃會做到哪一步,才算是無愧于心?!?/br> “你覺得呢?”徐循反問。 韓女史尋思片刻,“會過來求問您,在奴婢看,已算是無愧于心了。” “是 啊,不過她自己覺得怎么才能算,那就不知道了?!毙煅矅@了口氣,“各人有各人的心思,就這個無愧于心,心之如何,也是千奇百怪,誰能說得清楚呢。便是我 自己,到我這個年紀(jì),覺得現(xiàn)在已算是無愧于心了,可若是年輕時,只怕即使知道于事無補,那話也非得說出來才是甘心吧?!?/br> “也沒準(zhǔn)真就給說成了?!表n女史半開玩笑——多少還是帶了點希冀,“畢竟,宸妃如后宮,便如當(dāng)年孫貴妃如后宮……” 一樣都是處處特出,寵冠后宮,真要計較的話,也都是曾有被立為皇后的大希望。若是后宮女子能夠干預(yù)朝政的話,也必定是要這樣的妃嬪,才夠資格了。 徐循卻是搖了搖頭,“說不成的。先皇和大郎有極大的不同,這一點你不明白?!?/br> “卻又不同在何處?”韓女史也有幾分好奇。 “先 皇的心里有很多人,當(dāng)年后宮風(fēng)云,不是因為他愛得太少,恰恰是因為他愛得太多了?!毙煅p輕地嘆了口氣?!盎实坌睦?,卻只有自己,后宮熙和,不是因為他愛 得夠多,而是因為他誰都不愛……在他心里,最重要的人,始終都只有他自己。他永遠(yuǎn)都只能看得到自己,這樣的人,又如何會聽得進(jìn)別人對他的評價?萬氏多半也 是心知肚明,她若去勸,只怕要折損不少情分……該做到哪一步才算是無愧于心,就看她自己了?!?/br> 不數(shù)日,宮中果然傳出消息——萬宸妃因觸怒皇帝,被罰閉門思過三月。當(dāng)然,較之徐循當(dāng)時直接被打發(fā)去南內(nèi)的做法,此等處置,已算是輕縱了。 連萬宸妃都是這么個待遇,宮中再無人敢于相勸,朝臣更是早死心了,三軍郊祀,太廟誓師……皇帝就這樣順暢地踏上了前往成功的旅程,帶走了京城附近的絕大多數(shù)精銳,去實現(xiàn)他心中揚威于國門之外的夢想。 事后算來,他的美夢連二十天都沒有做滿。 作者有話要說:歷史上土木堡事變的動機肯定不是我解讀的這樣,我這還算是給英宗美化了點,事實真相可能要更為愚蠢,更沒邏輯更糟心| ☆、第284章 作死 皇帝出征,郕王監(jiān)國,這也是多年來的慣例,自不必多說什么。至于后宮的女人們,還和以往一樣照常度日,生活上并沒有什么變化,頂多因為皇帝親征, 各自都減了華服裝飾,以示對國家戰(zhàn)事的支持。太后也不大能頻繁出游、看戲了,沒事的時候得老實在宮里呆著,關(guān)注一下戰(zhàn)事的進(jìn)展。 當(dāng) 然了,在皇帝都出征的情況下,后宮中有心娛樂的人也不多?;屎髲某稣饕院缶统云鹆碎L素,萬宸妃被關(guān)了禁閉,周妃帶了皇長子也是謹(jǐn)守門戶,宮里一反往常笙歌 處處的熱鬧,安靜得連喘氣都嫌大聲。就連徐循也減少了出門的次數(shù),沒事只在宮里閑坐著——現(xiàn)在善化大長公主也不好日日進(jìn)宮,郕王又要監(jiān)國,她也見不了什么 人,沒事就和韓女史、趙嬤嬤等人閑聊一番,也都是隨意打發(fā)時間,心思都是牽掛在外頭的戰(zhàn)事上。 這一次出去,所有了解皇帝的人都是預(yù)算會有一敗的,不過還是有信心在如此多名將的環(huán)繞下,即使敗也只可能是小敗,不會有什么傷筋動骨的損失。不過即使如此,徐循心里也難免有些淡薄的希望:哪怕是會助長皇帝的自以為是也好,但若是能夠旗開得勝的話…… 雖 然不切實際,但心中依然放不下這個想法,她也不往太后跟前去——以太后的性格,在她跟前,必定是強作若無其事,也許還會說出許多喪氣話,也就不必勉強湊在 一起彼此敗興了。留她一人在宮中,也許太后還能放開一點,放下故作無謂的面具,可以面對自己和皇帝之間復(fù)雜的關(guān)系?!m然打從皇帝親政以后,她對皇帝的 態(tài)度就再沒改過,但心中是否已對這兒子徹底失望,完全放下了母子情,卻不是徐循可以揣測得了的。 不過,再是心急如焚也好,戰(zhàn)爭始終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如此大戰(zhàn),沒有兩三個月更是很難得個結(jié)果。就是現(xiàn)在,也都還不知道有沒有遇到敵人呢。算來出兵不過才十多日,也許還沒走到前線都是難說的。 徐 循不信佛,也不覺得念佛對于戰(zhàn)局會有什么幫助,她很明白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個結(jié)果。但這并不代表她的心情便會十分寧靜——這種明確的認(rèn)識,只能讓她 更為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無力。事情到底是怎么走到這一步的,現(xiàn)在回頭看來都覺得迷糊得不成,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