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0
起了文章。副總裁謝遷坐在他身邊看著,因品讀得沒他那么仔細,很快便看完了兩篇,沉吟道:“一個筆力堅凝,一個力透紙背,都是可致經(jīng)魁的好文章。不過哪篇竟是和衷的?我看過他們國子監(jiān)送來封存的文章,記得他的文筆更古意嶙峋,和這兩篇都有些差異……”李東陽摩挲著右手的文卷,看著那朱字旁滿篇藍圈間夾著的評語,肯定地說:“就是這篇。他在國子監(jiān)時都是隨心所欲地寫文章,仿的是古文風(fēng)格,如今正在仿我,寫的已見清新俊逸之致矣!”他將那卷文章拿起來,呼讀卷官:“這篇填到第八名去!”八位同考官每人有權(quán)薦一卷,前八卷除非有朱、墨兩卷對不上的,都是用同考官薦上的卷子。若有黜落的或原卷有問題的,同考還要拿出備卷填上,崔燮這篇是房考官薦上的卷子,雖說要壓他一壓,但既然是房考官所推,李主考又俯仰無愧,壓到第八也足夠了。他又不只經(jīng)義文章好,策論也盡拿得出手,榜紙呈到天子面前也不怕。謝遷惋惜地看著那封朱卷被人拿下去,輕嘆了一聲:“他若不是這科考,抑或不是考順天鄉(xiāng)試,憑這篇文章該在五名之內(nèi)的?!?/br>梁儲擇的那篇雖也清真雅正,卻不如這篇從文句間透出一股英氣,立論如連發(fā)之矢,矢矢中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八位同考官都在下頭盯著哪篇是崔燮的,正副主考卻不說,幸而讀卷官的聲音很快便響起,徹底解了他們的疑惑:“以自欺者欺君子,小人之意偽矣!”怎么會是這篇!梁儲不敢置信地說:“這篇開場平平無奇,比偶也紆折婉轉(zhuǎn),不是崔燮做題的風(fēng)格,怎么我會看錯?”張璞謙遜地笑了笑:“兄選拔的自然是真才子,但論刻畫還是不如和衷這篇——你看他三四比寫小人將見君子時,‘始則愧其不善,既則悔其不善,終則改其不善’,‘始則漸引其善,既則復(fù)全其善,終且恒固其善’。這摹畫小人見君子時特特要掩飾其過,而將善行顯諸于外的情狀,豈不就像他畫的美人一般精細入微,狀如生人?”論眼力還是他更佳,論運氣也是他好,李學(xué)士這個有出息的風(fēng)流佳弟子,往后也得叫他一聲恩師了。他笑著向各位同考點頭,又對主考李東陽說了一句“恭喜大人”。李大人含笑點頭,與他同慶學(xué)生的喜事,又吩咐讀卷官把梁儲那篇文章拿下去對讀,留待填到前五。內(nèi)簾填出的草榜又經(jīng)監(jiān)場、提調(diào)官與主考三方共判,對校朱墨二卷,撤掉失落墨卷或兩卷有不合的,才正式排定了一百三十五名舉子的順序。梁同考猶然覺著自己不該看錯,親眼看著提調(diào)官撕下兩份卷子,結(jié)果第八那份果然是崔燮,第三名看著也眼熟——卻是早年點作翰林秀才的一位神童歐錚。這位秀才雖不跟著他讀書,但畢竟是在翰林院隨修撰讀書的,偶爾也讀到過他的文章。偏偏這位秀才入翰院時是個神童,今年卻已三十三了,文字自然圓熟老到……嘖,都怪他好為人師,閱文太多,若似張含真一般少看些文章,才不至于看錯了!梁編修感慨著離開了閱卷房,換了衣裳去吃出簾宴——最后一頓了,不可著勁兒的吃對不起他這幾天辛苦??!八月二十九正榜排出,九月初二甲辰日,貢院墻外便放出了今年的桂榜,而等待放榜的考生們蹺首久矣,已是將貼榜的地方圍得水泄不通。崔燮有老師在貢院里,不光要看榜,還得隔著墻關(guān)心一下老師,自然比別人都熱心,那天早上一過宵禁就出了門,邁著兩條腿兒飛奔到院外等人貼榜。作者有話要說: 改了好幾回成績都不滿意,還是第八痛快點,索性就改回來了參考:崔燮那篇是道光丙申年第二名蔡振武梁儲選的文章是道光丙申年三十一名陳兆廷躺槍的王珦那篇是三十三名韋逢甲評論特別牛,一定要抄抄【倚天拔地之才,倒海翻江之筆,剝蕉抽繭之思,飚舉云飛之勢,格律謹(jǐn)嚴(yán),理法律精密,韻語兼俊逸清新之妙,經(jīng)策擅淹通博雅之稱,洵毛經(jīng)三代丹成九轉(zhuǎn)之候也】第164章桂榜貼出之際,報榜人也都打疊好精神,飛速地領(lǐng)了報貼朝各家奔去,好憑著一聲喜報討些賞銀。那些穩(wěn)重的、心里有底的風(fēng)流才子們多在酒樓、客棧等處等人來報,但更有不少人等不及他們報喜,一早起來就擠在榜下看自己中沒中。饒是崔燮起得那么早,跑得那么快,到得榜前時也只能擠到三環(huán)外了。他本有點后悔沒騎馬過來,不過再站一會兒,第五六七八……圈的人擠上來,擠得連轉(zhuǎn)身都要轉(zhuǎn)不動,他也就不再后悔了。人都擠成這樣兒,那馬還有地方站嗎?他總不能把馬扛在腦袋上,若叫人把他的小白馬擠跑了,那才后悔都沒地兒尋呢。他安心地從黎明等到清晨,貢院大門終于打開,幾名府軍衛(wèi)士從里面出來,拿著一張黃榜紙往墻上粘。人群頓時沸騰,呼嘯著往前沖。崔燮叫人擠著往前沖了幾步,再定下神來已不在自己找好的地方,身旁不遠處有人高聲叫他:“崔賢弟!”聲音蔚為耳熟,十分激動,帶著一點遷安縣特有的口音。他下意識回頭,目光在人群中掃過,閃眼便見到一張朝氣蓬勃的少年的臉——他們家東鄰趙老太公的孫子,趙應(yīng)麟。這也算是他鄉(xiāng)遇故知?崔燮驚喜地朝他揮了揮手,排開周圍擠擠插插的人群,大步流星地走過去問他:“趙世兄也來參加今科舉試了?令兄可也來了么?咱們兩家是老街坊,怎么進了京不住到我家來?”趙應(yīng)麟也激動得滿臉是笑,搖著頭道:“家兄當(dāng)初進府學(xué),就是等著挨供進國子監(jiān)呢,不來科考。我是跟同鄉(xiāng)們來長長見識的,在外頭早安排了住處,何必打擾你呢?你在國子監(jiān)讀書那么忙,崔大人又去了外地,家里盡是老幼婦孺,我們一群大男人住你家也不方便哪!”這么說,遷安還有熟人來?那他們寫三國的六才子都來了沒?趙應(yīng)麟連連點頭:“除了郭舉人他們?nèi)灰芽既〉?,別人可不都要再搏一搏么?哎,你考得太快,初見還是童生的,這眼看就要成舉人老爺了,也叫別人考取晚的不好意思見你啊?!?/br>崔燮看著剛貼出的榜紙,笑著說:“哪有考取晚的?這一場鄉(xiāng)試咱們必能同登桂榜,叫世人看看遷安也是出人才的地方?!?/br>那里正有人對著院內(nèi)傳出的名冊一條條往上填,旁邊有人高聲唱名,此時正唱到:“第一百二十名,永平府遷安縣優(yōu)廩生民籍陸諱安……”陸安!正是給他點評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