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0
溉了片片播種的土地,玉米與青稞齊齊鉆出了田間地頭,一片多年未曾見到的新綠盈眼,周圍的百姓更似是發(fā)現(xiàn)了奇跡一般。 宋濰源身著夾襖,袖子與褲腿高高挽起,赤足走在被太陽曬得發(fā)燙的田壟上,撫摸著一棵棵才伸展開身姿的小麥青苗,發(fā)出會心的微笑。 春種秋收,一株株小苗迎風搖曳,宋濰源似是看到了來年豐收的盛景。眺望遠處那排排穹廬高高的新屋,他對自己這種設計充滿了自信,愈發(fā)覺得移民的計劃真實可行。 留下一部分人馬繼續(xù)留在邊城,宋濰源迫不及待踏上回京的道路,想要將這可喜的事情親自報給崇明帝知曉,好正式推動朝廷往邊城移民的政策。 與此同時,幾封發(fā)自邊城的八百里奏折一路送往京城,連著擺上崇明帝的案頭,倶是關于靖唐關的軍情。 崇明帝瞧著奏折中所述,那片三不管的地帶竟然隱藏事端,雪山之洼里埋著這樣一個秘密。靖唐關果然是逆賊們又一處藏身之所,如今發(fā)現(xiàn)了它的蹤跡,能夠防患于未然,自然大快人心。 鑒于靖唐關的地勢險要,李之方在奏折中幾次提到攻打它的不易。明確表達了自己想要另辟捷徑、以減輕軍中傷亡的想法,也期待著如今先斬斷它的外援。 崇明帝沒有絲毫懈怠,他將許三年、夏鈺之等武將喚到御書房,將李之方的奏折拿給他們看,問可有好的辦法。 許三年思忖再三,瞅著那輿圖研究了多時,起身拱手說道:“陛下,若說另辟捷徑,老臣以為不可行。那黑山口綿延數(shù)十里,出入僅有一條山路,再無捷徑可尋。依臣之見,不若借道而行?!?/br> 果然姜還是老的辣,自打崇明帝重用了老將軍許三年,不僅將整個兵部籠成鐵板一塊,還連著翻出錢唯真等人貪墨軍餉的丑事,如今又提出這借道之舉,崇明帝聞得未聞,夏鈺之也認真地傾聽老將軍的高見。 許三年指著那輿圖道:“李將軍思慮周全,果然不能貿(mào)然出兵。依臣之見,此時不是進攻靖唐關的最佳時機,而應選在九月飛雪、哈氣成冰之時?!?/br> 所謂哀兵必勝,蘇光復連番挫敗,此時必定會背水一戰(zhàn),而黃捷等人得了城中助力如虎添翼,必然士氣高漲。若要一舉拿下靖唐關,便唯有以兵力上的絕對數(shù)量碾壓,這肯定會付出多余的代價。 許三年指著輿圖道:“陛下請看,這靖唐關與高麗國唯有一水之隔。若是先斷去它的糧草,讓城中軍需無法供給,必會先動搖士兵們的士氣。咱們選在隆冬時節(jié)舉兵,沿著高麗國的外圍出發(fā),悄悄從冰面上橫渡河流,便可神不知鬼不覺出現(xiàn)在靖康關下,打他們個措手不及?!?/br> 離邊城九月的大雪飛天統(tǒng)共不過幾月的時間,許三年認為蘇光復正是休養(yǎng)生息,他只會保存實力而不會選擇主動出擊,雖是給了叛軍們整頓的時間,卻更好地作好了戰(zhàn)前的準備,必然會贏得更為輕松。 原來老將軍的意思是要從高麗國中借道,神不知鬼不覺繞過黑山口,大軍如同從天而降,這到是個新鮮的主意。 崇明帝拈須沉思道:“老尚書的主意固然妙極,可是幾萬大軍從高麗過境,直接危及高麗安危,那高麗王豈能允許?” 許三年再拱手道:“陛下請看,咱們只須沿著他們的外圍過境,大軍并不在高麗國中停留。離著邊城的冬天還有小半年的功夫,咱們拿出誠意,不愁說不動這位新即位的高麗王?!?/br> 崇明帝認真思考著許三年的提議,他俯身在輿圖上,沿著許三年所指的道路看去,果然是一條最佳的捷徑。 第六百九十一章 撥云 撥開烏云見日出,這一刻,君臣三人都預見了這場無比燦爛的勝利。 若能說動高麗王從他們境內(nèi)借道,大軍再橫渡冰封的河流,悄然到達靖唐關。強如走黑山口,一開始便暴露實力。 夏鈺之認真聽著他們君臣二人議事,心間恍若有什么東西想要噴薄而出。 方才初聽許三年所說的借道,他便有種一語點醒夢中人的的感覺。如今再聽到此處,整個人已經(jīng)豁然開朗。 昔時慕容薇曾經(jīng)說過,前世里蘇暮寒與十萬大軍在邊城消失得無影無蹤,卻又似鬼魅一般從天而降,出現(xiàn)在姑蘇皇城之外,將守城軍隊殺了個措手不及。 為了堵上這個漏洞,確保京師安危,夏鈺之一直在苦苦思索蘇暮寒與那十萬大軍究竟如何瞞天過海,如今聽了老將軍一席話,答案已然呼之欲出。 這十萬大軍必是經(jīng)由高麗借道,躲入靖唐關內(nèi)藏匿。殺回西霞時也不走黑山口那條小路,而是也取道高麗,悄然行至京杭大運河的上游。 然后,便是慕容薇所說的,他們扮做纖夫與商船,船上滿載著厲兵秣馬的戰(zhàn)士,一路喬裝到了姑蘇皇城。 蘇暮寒果然天縱奇才,前世為了皇位不擇手段,能想出這借道之法。 奈何聰明反被聰明誤,多行不義必自斃。前世的債今世來償,風水輪流轉(zhuǎn),如今輪到西霞向高麗借道,要殺他個片甲不留。 對于許三年提出的隆冬之際舉兵,崇明帝深以為然。他一錘定音,準了許三年所奏,命許三年親自給李之方傳信,以防走漏消息。 如今兩國睦鄰友好,不過幾個月的功夫,使臣間已然往來了幾回。 新任的高麗王李承浩曾泒下屬送來親筆御書,極為推崇中原文化,表達了合適的時機想要御駕親臨的心愿。崇明帝亦曾親筆回信,誠意相邀高麗王的蒞臨。 兩國之間已然有了良好的開端,崇明帝相信只要西霞拿出誠意,絕不構成對高麗的威脅,不難說動高麗王協(xié)助。 退出御書房,夏鈺之按捺著激動的心情,一跑疾行往璨薇宮求見慕容薇。 曉得陳芝華有了孕,慕容薇正請羅嬤嬤幫著整理庫房。她記著楚朝暉送給自己的那份嫁妝里頭有一尊通體碧綠的翡翠送子觀音,想要尋出來送給陳芝華。 瞧著夏鈺之突然而至,目光中透著前所未有的奕奕神采,還有面上壓抑的狂喜,慕容薇心知有事,將眾人屏退,這才請夏鈺之落座,含笑問道:“三哥,可是又有什么好消息?” 除去瓔珞守在門口,瞧著殿內(nèi)再無旁人,夏鈺之這激動地小聲說道:“阿薇,前世那十萬大軍的行軍路線找到了,終于找到了?!?/br> 顧不得落座,夏鈺之將炕桌上的茶水咕咚咕咚飲進,拿袖子一抹嘴唇,原原本本將方才老將軍許三年的主意說出,更將自己對于前世的猜測說與慕容薇,慕容薇亦是茅塞頓開。 她奔到輿圖前,手指顫顫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