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4
自己在這兒,遂也跟著抿嘴笑道:“以往還不知,這倆竟是一對兒的憨貨?!?/br> 珍嬤嬤這話兒一說,晨霜便肆無忌憚的笑了起來,指著林間那條通幽曲徑喘著氣兒道:“這倆人兒,也,也太好玩兒了!難不成,還當(dāng)我會跟她們搶不成?”說著晨霜擦了擦眼角笑出的淚珠。 晨霜做事兒,原就沒什么顧及,倒是英兒聞言抬起一張憋得通紅的小臉兒,點頭道:“我倒覺得這倆人看著老實?!痹掚m如此說,臉上的笑意,卻是一點兒也不必晨霜少。 洛娉妍見此,板著臉看著二人,直到英兒察覺到不對,跑到洛娉妍身邊兒,輕輕地拉了拉晨霜的袖子,洛娉妍方才輕斥道:“古人云君子不可欺之以方,難道你們就要欺負(fù)人老實?” 晨霜聞言抿了抿嘴,低頭不語,英兒更是漲紅了一張臉,眼睛盯著自己的腳尖兒,一雙手卻不知如何是好。 紅螺見此欣慰地看了看洛娉妍的側(cè)顏,隨即搖頭道:“行了,回頭再罰你二人,如今還不快跟上?”說著紅螺扶著洛娉妍的胳膊,繼續(xù)往曲橋而去。 珍嬤嬤只靜靜地看著,從頭到尾就說了那么一句,眼中的贊賞之色,卻是越發(fā)的濃厚起來,嘴角的笑意也越來越深。 上了曲橋洛娉妍才瞧清,這彎溪流五六尺寬窄,卻不似人工開鑿,岸邊兒開著金黃的蒲公英,長滿碧綠翡翠的鳳尾蕨,卻是未曾修飾的模樣,與先前在府外瞧見的一模一樣。 許是瞧出洛娉妍眼中的詫異,珍嬤嬤笑道:“姑太太在府中的時候,最是喜歡這彎活水。這水是原就有的,從外邊兒湯山上淌下來,從咱們府中穿過匯到外邊兒的千鳥蕩中?!?/br> 洛娉妍聞言朝著溪流流向看去,不解地問道:“進(jìn)府之前也沿著水岸走了許久,卻并未見著一只飛鳥,怎地就叫千鳥蕩了呢?” 不待珍嬤嬤回話,紅螺便笑道:“小姐有所不知,這鳥兒每年秋季就陸續(xù)飛來,來年開春又都飛走,若咱們早倆月到還能瞧見小鳥呢?!?/br> 珍嬤嬤亦是點頭笑道:“紅螺說的不錯??刹痪褪沁@一年年的飛來飛去,不知飛過多少鳥兒,大的展翅有二三尺長短,小的卻只比巴掌大不了多少?!?/br> 一行人邊說邊走,過了曲橋便到了粉墻根兒底下,先前在橋上,還能透過墻上的如意漏窗瞧見里邊兒開得荼蘼的海棠,如今倒是什么也瞧不見了。 一行人沿著粉白的云墻朝前走二三十步,便見倆粗衣婆子與四個小丫站在洞開的黑油大門外。 三三二 舊居 見珍嬤嬤領(lǐng)著洛娉妍一行過來,四個小丫鬟并倆中年婦人便滿臉笑容的迎了上來,齊齊一禮道:“見過表小姐。”那笑容并不獻(xiàn)媚,反倒帶有兩分真切,也不知是因交代過的,還是因珍嬤嬤的緣故。 洛娉妍的目光從幾人身上掃過,淺笑著點了點頭,叫了起,紅螺便立時上前一人賞了一個荷包。 四個小丫鬟一色的青綢交領(lǐng)夾衣,露出里邊兒雪白的中衣,腰間一條墨綠地兒繡花汗巾子,配著青綢撒花褲,年紀(jì)小小,卻顯得極為干練。 兩個中年婦人圓髻上一個系著棗紅絲帶,一個簪著珠花,二人別著同款的素銀簪子,一身葛色細(xì)布衣裳極為整潔干凈。一雙手就連指甲也是干干凈凈。 珍嬤嬤見幾人見過禮,方才指著倆中年婦人對洛娉妍笑道:“忠哥兒她娘是個老實的,沒什么手藝但干活兒卻是極為利索?!?/br> 洛娉妍注意到,珍嬤嬤在說這話兒時,眼睛是看向那簪著珠花的中年婦人,遂洛娉妍也朝她點了點頭,露出和善的微笑。 那簪著珠花兒的夫人并不因為洛娉妍的微笑,露出絲毫異樣,只靜靜地站在那系著棗紅絲帶的婦人身旁,只聽珍嬤嬤接著道:“這院子空了十幾年,里面的花草都是徐大媳婦兒在照料,她對這院子最為熟悉,表小姐有什么想法,只管交代給她。” 如此來看著徐大媳婦兒應(yīng)該是很會侍弄花草,洛娉妍聞言亦是輕輕地點了點頭。 珍嬤嬤最后指著四個小丫鬟笑道:“這四個丫鬟原是太太院兒里的灑掃丫鬟,規(guī)矩卻是一等一的好,如今撥來鳳鳴集伺候表小姐,表小姐只管依著心意調(diào)教。” 洛娉妍一時沒明白珍嬤嬤這調(diào)教什么意思,不由茫然地望了她一眼,卻見珍嬤嬤只是滿臉慈祥地笑著,并不再多說。 紅螺見此輕聲提醒道:“小姐莫不如先給四人賜個名兒,這院子不大,也好給她們分個工,往后各做各的也好有個規(guī)矩?!?/br> 紅螺如此一說,洛娉妍倒是明白過來,那四個小丫鬟也是齊齊再次一禮道:“求表小姐賜名?!憋@然四人也知道,傅氏將她們撥到洛娉妍身邊兒,是不打算再收回了,將來榮辱怕是都與洛娉妍息息相關(guān)。 洛娉妍聞言定睛仔細(xì)看了看四人,均是標(biāo)準(zhǔn)的江南女孩兒,生的水靈柔美。見四人滿含期待的目光,洛娉妍淺笑道:“先不急,咱們進(jìn)屋再說?!?/br> 四人自是不敢勉強(qiáng),緩緩起身退到邊兒上,珍嬤嬤亦不多勸,領(lǐng)著洛娉妍進(jìn)了大門。 黑油大門內(nèi),沿著院墻筑有抄手游廊,朱紅的卍字欄桿簡潔鮮艷,與欄桿外低矮的黃條金剛竹相得益彰。 這黃條金剛竹還是前世里顧遠(yuǎn)不知從何處尋回,送與太夫人,洛娉妍才得以知曉,別處這才第一次瞧見。 往里不見影壁,迎面乃是一座太湖石山,由大小不一的鵝卵石,將這座石山圍在中央。石山上布滿苔痕顯然有些年頭,開的荼蘼的薔薇從石山上垂下,淺粉瑰紅煞是艷麗。石山上還隨意生長著鳳尾蕨,顯得清新自然。 兩條青石板路從院門口分道,從左右環(huán)抱石山,洛娉妍順著石徑繞過石山,左邊兒一株雙人合抱粗細(xì)的老桂枝繁葉茂,讓洛娉妍想起京城自己居住的翠庭軒,也有這樣一株桂花樹,每到仲秋金桂滿樹時,便是站在院外,也能聞到桂花香。 老桂樹下一張白玉石桌旁圍著五六個陶鼓,右邊兒幾株葡萄,已經(jīng)爬上架子,舒展著細(xì)嫩新綠的枝葉。架下一口八菱井,不知井水是否甘甜。 青石小路在石山后合攏,一直延伸到正房階梯下。不過三兩步階梯,卻雕琢著佛家八寶,雖年生久遠(yuǎn)多有磨損,卻看得出當(dāng)初雕刻極為精細(xì)。 洛娉妍一路上沒有說話,紅螺卻是微微紅著眼眶,只晨霜與英兒滿眼的新奇,不時發(fā)出嘖嘖之聲。顯然也是在感嘆這鳳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