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0
。 譚麗娘除了早上的手搟面,還送了一雙鸚鵡銜桃的睡鞋給她做生辰禮。呦呦是十分感動的,譚麗娘要管家要帶孩子,還能抽出空親自給她做一雙睡鞋,她當然謝了又謝,甚至還親了一下,惹的譚麗娘又羞又笑的。 懷宇和懷瑾一人送了一本書,是一套游記的第一本和第二本,呦呦聽說還有兩本的,就問題懷宇和懷瑾另外兩本呢,結(jié)果他們倆說另外兩本留著下次送。合著要是一套書有個十本八本的,她出嫁前的生辰禮他們都不用cao心了吧。呦呦暗自翻了個白眼。 接下來就是最小的懷信了。懷信的禮物是他最喜歡吃的手指餅一包,呦呦數(shù)了數(shù),這一包手指餅十根,夠他吃三四天呢,也算是挺大方了。 除了家里人的生生辰禮,還有陶陶和孟許一起送了一對玉佩,另有一張在相國寺供了三個月的平安符。 而蕭沐仁的禮物,是一沓地契,有京城的有山東的又西北的,還有一座關外的山頭,聽說建了馬場養(yǎng)了馬。 呦呦原是不想要的,不過蕭沐仁說是王妃讓給的,還說反正早晚都要給她,不如現(xiàn)在就給了,“主要也是我想不出要送你些什么,金銀玉器首飾衣料你都不缺?!笔掋迦蕮蠐项^,有些不好意思。 呦呦見此,就不再多說,表示感謝后將東西收下了,反正她只是暫代保管而已。 呦呦過完了生辰?jīng)]幾天,就是玉兒滿月了。滿月的時候孟家辦的比洗三隆重的多,邀請了的不只是孟家的本家,就是二太太三太太那里的姻親也來了不少,更別提還有孟家的生意伙伴和往來的朋友。 看到院子廳里熱熱鬧鬧的,呦呦這才知道上次洗三宴有多么冷清,心里慶幸幸虧上次讓譚麗娘穿了縣主服飾又發(fā)作了一番,不然人家該以為陶陶在孟家不受寵,娘家也不給撐腰呢。這么一想,更覺得孟太太過分。 說到孟太太,真是一個趣人,今天見到譚麗娘和呦呦時,笑得那個燦爛言語間格外親近,似乎上次喊著“頭疼”冷落她們的不是她一樣,這臉皮得多厚或者說得多不要臉才能做出這種事來? 呦呦有時候也覺得挺不可思議的,孟家既然能拿到皇商至少說明孟老爺還是有些本事的,怎么內(nèi)宅竟然是這幅樣子?難道他和現(xiàn)代那些大家族一樣,是商業(yè)聯(lián)姻? 今天譚麗娘沒有穿縣主禮服來,呦呦也沒勉強,母女兩個在陶陶的房間里陪她說話。 陶陶今天出了月子,一早上就讓丫鬟們燒了一大桶水好好洗了頭泡了個澡,此刻正坐在椅子上,由著呦呦在她身后拿著一個帕子給擦頭發(fā)。 她一下子就想起來七八年前還在櫟陽的時候,那時候她娘和爹剛成親還不到一年,兩家院子中間開了一道門,也是這個時節(jié)天氣乍暖還寒的,洗完了澡天氣冷,頭發(fā)要快些擦干不然怕風寒。呦呦洗完現(xiàn)出來,等換水的功夫陶陶就站在她身后給她擦頭發(fā),一綹一綹的,細細地擦干。 一晃都這么些年了,一家人從鎮(zhèn)子里搬到縣城,又從縣城遷居到京城。meimei也大了,都定了親了,自己也是當母親的人了,然后才明白娘那個時候為什么那么寵著呦呦,因為她現(xiàn)在也一樣,恨不得把世界上一切的好東西都給玉兒。 怪不得人家說“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 “姐,你笑啥?”呦呦把手里的帕子遞給一旁伺候著的丫鬟,又換了一張干的,問陶陶。 “沒啥?!碧仗障乱庾R否認,然后又解釋,“就是想起以前在櫟陽的時候,凈我給你擦頭發(fā)了,現(xiàn)在也輪到你給我擦了?!?/br> 呦呦聽了也笑起來,“欠的債早晚得還?!?/br> “那你們倆什么時候還我的債?”譚麗娘抱著玉兒也過來了,笑瞇瞇地問她倆,然后不等回答就抱著懷里的小玉兒給她們看,“你看看這孩子乖的,姥姥抱著一點兒都不哭,睜著大眼睛看。” “那是!姥姥多親??!”陶陶今天心情很不錯的樣子,她往外間看了一眼,確定沒有別人在,壓低了聲音同譚麗娘和呦呦說:“前些天我婆婆抱過她一次,也不知道是抱的不舒服還是孩子是不是心里就不喜歡,一抱就哭一抱就哭,我婆婆臉色那個難看呀。不過也沒說啥?!?/br> “她能說出啥來,她都不稀罕孩子,還指望孩子親近她?”譚麗娘在陶陶身邊坐下來,用一只銀勺舀了茶杯里的清水喂給小玉兒。 “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看夫君也沒有十分勉強,說孩子怕是困覺了所以才哭鬧,然后就接過來就給我了。算是讓婆婆有個臺階下。”陶陶說著搖搖頭,“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這么折騰,洗三之后要不是爺公公說她七天之內(nèi)不好,以后家就不用管了,她這才著急起來?!?/br> “多好理解啊,”呦呦估摸著陶陶的頭發(fā)干的差不多了,就把毛巾收起來拿了梳子梳頭發(fā),“你是將軍的女兒縣主的閨女,要是你都怕她,她不就成了這后宅最大的了,到時候想怎么作怎么作?!?/br> 譚麗娘和陶陶對視一眼,都覺得呦呦說的還挺有道理的。 說話間就有丫鬟進來稟報說吉時將到,滿月禮要開始了。陶陶趕緊讓人給自己挽了頭發(fā),譚麗娘和呦呦已經(jīng)率先出門由下人引著去往正廳了,等她整理好衣飾給玉兒包了小報備也出門了。 正廳里,孟老太爺站在中間,說一大段駢四儷六的告文,然后焚香告祖,接著陶陶抱著玉兒從屏風后走出來,孟許走過來將一塊瓦狀玉片給玉兒帶上,是為弄瓦。接下來由孟老爺將孩子的名字寫入族譜,孟玉正式成為孟家一員。 之后就是孟許和陶陶抱著玉兒站在院子中間,由孟許指天地四方給她認識,雖然玉兒還是一個奶娃娃,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天什么是地哪里是東南西北。接下來就是指認親朋好友,孟許在前頭介紹這是誰誰誰,陶陶抱著孩子屈膝行個禮,被介紹的哪位來賓就要放個禮物到小孩兒的襁褓中,禮物一般是裝在荷包里的。 譚麗娘依然出手闊綽,金鎖金手鐲玉佩銀票的堆了不少在襁褓里,呦呦更是奇思妙想,讓人去銀樓里打了一串九個小金魚,個個都有小拇指那么大。 滿月禮的最后一個程序是剃胎發(fā),由懷宇拿一把剃刀在嬰兒頭上剃一撮胎發(fā),然后由嬤嬤接手只留下頭頂和腦后的“聰明發(fā)”和“撐根發(fā)”同時剃光眉毛,把剃下來的胎發(fā)用荷包裝好,由舅舅,也就是懷宇帶回將軍府。 最后由孟老太爺帶著孟老爺孟太太還有孟許陶陶夫婦向來賓致謝,請大家入席,滿月禮這才算結(jié)束了。 賓客由孟許和孟太太請著分別去往前院和后院的花廳,呦呦沒跟著去,她陪著陶陶回了她們院子,進了屋后趕緊七手八腳的把襁褓里的東西取出來——小玉兒恐怕是被硌著了,路上一直皺眉,不過倒是沒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