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2
處。便又笑問道:“夫人祖籍可是弘農(nóng)?” “正是,”楊夫人輕聲嘆了一聲,“只是我卻未在弘農(nóng)住過,先是江南,后是京城,十幾歲時又流落到營州?!?/br> “我倒是在從小在滎陽老宅里長大,但也一樣嫁到范陽了。”劉夫人亦嘆道,當年劉宏印向鄭家求親,身為名門世家的鄭家自然看不上劉宏印的出身門第,但是最后迫于劉宏印手中的兵權,還是將自己嫁給了劉宏印。 然后自己便委委屈屈地與這個粗人過了半輩子。 在劉夫人看來楊夫人與自己一樣,迫于命運的安排而不得不下嫁,而且她還不如自己呢,因為不論從官位還是富貴,玉將軍比起劉節(jié)度使畢竟還差得遠呢。 “我們一起喝一杯吧?!眲⒎蛉伺e起杯中酒向楊夫人示意,然后飲了一口放下后輕聲向楊夫人道:“我的一個堂兄娶的就是弘農(nóng)楊家的女兒,不如我們也結成兒女親家吧?!?/br> ☆、第46章 叛賊出身 楊夫人聽到劉夫人要結親的話,知道要來的終于還是來了,先抬頭向枇杷看去,只見她正與劉家的幾個小姑娘正說著,“劉家的廚師刀功果真了得,魚片薄厚完全一致,烹煮的時間又恰到好處,我從未嘗過如此好吃的魚?!?/br> 從劉節(jié)度使府上向玉家表現(xiàn)出超出正常的友好起,楊夫人就在心里想劉家的目的,想來想去,自家并沒有什么值得他們圖謀的,最后覺得劉節(jié)度使府上恐怕是想求娶自己的女兒。 先前范陽和營州同屬一個節(jié)度使統(tǒng)領,后來雖然分開了,但是依舊唇齒相依,本朝期間突厥沖破營州防衛(wèi)襲擊范陽的事情并不少見,因此營州的戍邊其實對范陽的影響非常之大。玉將軍升任副節(jié)度使后,在地位上也與劉家更接近,有了結親的想法應該很順理成章。 更何況自家的女兒又美麗又能干,正是武將家最喜歡的兒媳典范,楊夫人得出這樣的結論后,便開始打聽劉節(jié)度使府上的情況。 結果她原本還有一兩分先看看劉家男兒的心思,但聽說劉宏印姬妾無數(shù),庶子庶女眾多,且只生有一個嫡子,而這個嫡子已經(jīng)娶了劉夫人娘家的侄女,便馬上就完全將劉家排除了。 且不說庶子與嫡子間差距甚大,很多人家根本不將庶子記入家譜,只是半主半仆地養(yǎng)大而已,只劉家的家風楊夫人就看不上。 對于姬妾,出身大家的楊夫人能夠理解,但凡事有度,男人有三五個姬妾服侍無所謂,但姬妾成群卻不是什么好名聲,尤其嫡系如此單薄,更說明正室夫人的日子不好過。上梁不正下梁歪,想來劉家的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將來內(nèi)宅一定混亂不堪。這們的人家,楊夫人怎么舍得讓枇杷嫁呢。 所以楊夫人便婉轉(zhuǎn)地說:“我們家的孩子太小了,玉將軍一直與我商量要多留她在家?guī)啄?,晚些再議親呢?!?/br> 沒想到劉夫人卻笑著說:“游擊將軍已經(jīng)十八歲了吧,現(xiàn)在議親也不算早了?!?/br> 楊夫人才知道自己猜錯了,原來劉夫人提出結親的人選是守義。 自從守義殘了后,楊夫人心頭的傷口始終在滴血,她盡自己所能地為守義延醫(yī)買藥,又體貼地照 顧他的生活,但是卻沒想到過要為兒子娶親。 當年周家姑娘與兒子那樣情投意和,自己與周夫人早有默契,如果沒有變故他們現(xiàn)在應該已經(jīng)成親了可是周家說要離開營州時,自己整整幾夜沒睡,最后也還是沒有開口。 就是后來,也曾有人勸自己在懷遠軍兵士家中找一個老實聽話的女孩給兒子娶進門,楊夫人也沒有答應。兒子已經(jīng)這樣了,娶親只能是耽誤人家的女孩,玉家人怎么也做不出這樣欺負手下的事。 所以楊夫人幽幽地說:“我現(xiàn)在最想的是將守義的傷治好了。” “其實治傷與成親并無沖突,若是小將軍有了妻室,倒更方便照顧他的起居和用藥呢。我們家的 女孩都貞靜賢淑,如果成了親,定然會細心照料游擊將軍。” 不得不說,劉夫人的建議很有誘惑性,楊夫人不由得心動了。玉家軍戶出身,原來家里并無下人,但因為守義的傷特別給他找了兩個小廝。不過這些半大小子哪里會服侍人,就是自己處處cao心,也難免有疏漏之處。若是守義有妻室,朝夕相處,貼身照顧,肯定就不一樣了。 劉夫人看出楊夫人的心動,微微一笑,對自己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又增添了不少的信心。先前節(jié)度使要與玉家結親,但卻是想將玉家的小姐娶進門,自己當然不可能眼看著這樣的事發(fā)生,于是力勸劉節(jié)度使改變了主意。 她的理由就是,自家兒子與玉小姐結親再好也總不若把女兒許給玉家兒子,畢竟玉家小姐不愁嫁,年紀還小的她總要過幾年才能進門,而時局變化不定,短期間很難取得效果。而把女兒嫁給玉家的兒子則不然,眼下就能成親,玉家又會感激涕零,下面的事情也就都好辦了。 劉節(jié)度使雖然內(nèi)寵頗多,但對夫人的話還能聽得進,想一想就決定挑一個女兒許給玉家兒子。至于女兒的終身幸福,根本不在他顧及的范圍內(nèi)。 劉夫人當然也不會在意庶女將來的命運,她唯一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兒子。正因為自己的兒子已經(jīng)娶親,所以她才要阻止玉家小姐嫁入劉府,因為不管哪一個庶子娶了玉家小姐,對兒子將來接管家業(yè)都是極大威脅。 劉夫人又笑著向她指了指席間的幾個女孩,“這幾個孩子都是我親手養(yǎng)大,都很懂事,”她又特別點了點九娘道:“看起來與玉家小姐很說得來呀?!?/br> 因為提起了親事,兩位夫人不由自主都放低了聲音,小姑娘們根本沒有發(fā)現(xiàn),還在一起笑著說話,劉九娘聽著枇杷講起營州的女子也可以騎馬出城,一臉地艷羨,“我也會騎馬,但只在府里的跑馬場騎過,要是我能到營州該有多好?。 ?/br> 楊夫人重新打量劉九娘,雖然相貌普通了些,但也夠得上清秀,因為練劍的原因身體看上去很健康,性子也溫和內(nèi)斂,倒不似枇杷那樣跳脫,比起其他幾個嬌弱的姑娘,還真很合自己的心意。 雖然是節(jié)度使府上的庶女,但嫁給已經(jīng)傷殘了的兒子,還真是自家高攀了呢。以守義的情況,將來真要說親,基本只能在普通良民家中找了,又要許女家大筆的金錢才能成。 但是,楊夫人就是再動心,也沒有完全被眼前的好處哄得失去了理智,劉節(jié)度使府為什么要與自家結親,而且還寧愿犧牲一個女兒討好玉家?這其中一定有原因,她想不出。于是便笑著說:“我瞧著還好,只是這樣的大事總不能我一個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