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20
最復(fù)雜的一個實驗是用木炭燃燒收集二氧化碳,通過一節(jié)裝滿水的豬小腸,最后把水排干了,剩下一節(jié)鼓鼓囊囊的氣體,讓孩子們認(rèn)識氣體也會占地方后,又把這些二氧化碳通進澄凈的石灰水中,最后待石灰水沉淀后挖出碳酸鈣泥給孩子們看。 通過這個實驗,顏彥還教會孩子們什么是煤氣中毒,以及煤氣中毒應(yīng)該如何處理等,甚至還帶孩子們模擬遇到火災(zāi)時人應(yīng)該如何逃生。 還別說,這樣忙碌的日子顏彥覺得很充實,孩子們也覺得很快樂,最主要的是,這種快樂成長的記憶應(yīng)該會伴隨他們一生,也會溫暖他們一生。 八月初六這天,太子妃又生了位公主,顏彥自己不便前往探視,打發(fā)了陸衿和陸初一起過去,誰知兩個孩子回來時,居然把李熙和李然帶進來了。 原來,李熙和李然從陸衿和陸初嘴里得知顏彥自己在家辦了個小課堂,說是學(xué)的東西既好玩又有趣,跟夫子講的大不一樣。于是,兩個孩子也好奇了,非要來聽兩節(jié)課,而且還指明要學(xué)自然科學(xué),且還追著顏彥問什么叫自然科學(xué)。 顏彥只得大致解釋一遍,隨后帶他們制作了一個簡易的指南針,然后又帶著他們模擬了一遍曹沖稱象的故事,用一個自作的木船模型放進水里,然后在木船上放上一把匕首,在木船上刻下沒于水面的刻度,隨后拿起匕首,放上同樣重量的食鹽,觀察刻度是否一致。 做完這個實驗,顏彥又給大家科普了一下浮力和密度、體積、重量的關(guān)系。 后來,顏彥見李熙還有點意猶未盡,琢磨了一下,選了一個鐵球放上木船,木船沉了下去,取出鐵球后,顏彥放上一個同等大小的木球,木船依舊懸浮在水面。 最后,顏彥給大家布置了一道課業(yè),如何才能測量出一個不規(guī)則的鐵塊體積是多少。 李熙沒有聽過體積這個詞,顏彥只得用物體的大小來形容。 令顏彥驚喜的是,陸衿反應(yīng)最快,顏彥剛說完沒一會,李熙幾個還未曾告辭呢,她就想到了方法,說是和曹沖稱象一個道理,先把這不規(guī)則的鐵塊放進裝滿水的量筒里,最后水面溢出去多少就是鐵塊的體積。 “不錯,娘這些日子沒有白辛苦,衿娘的方法是最簡單有效的,以后你們也記住了,要懂得學(xué)以致用,還要懂得舉一反三。”顏彥給了女兒一個擁抱以資鼓勵。 “那娘,是不是那些看不見的氣體也可以這樣測算它們的體積?”陸初仰頭問。 “對啊,我們初兒也學(xué)會舉一反三了,真聰明?!鳖亸┓砰_陸衿,給了兒子一個擁抱。 “彥姑姑,你能不能再多教我們一些這樣的知識?”李熙一臉渴慕地看著顏彥。 “這樣吧,以后你休沐的時候過來,我可以帶你們好好認(rèn)識認(rèn)一些自然界里的小常識,這些東西雖然好玩有趣,可對你來說用處不大,你要明白,你和別人是不一樣的?!鳖亸┮采焓置嗣念^。 對一個帝王來說,如何管理一個國家顯然比掌握這些自然知識要重要得多,因而顏彥怕給孩子移了性情,只答應(yīng)對方休沐時過來,她可以教他些數(shù)學(xué)知識,以及一些經(jīng)濟管理方面的知識,盡管顏彥自己在這方面也算是個菜鳥,但教一個孩子還是綽綽有余的。 送走李熙和李然,顏彥這才一臉嚴(yán)肅地看向陸衿,陸衿腦子一轉(zhuǎn),意識到什么,忙撲進了顏彥懷里,“娘,我不是故意跟他們說起這些的,是皇后娘娘看見我,問我為何不肯再做李然jiejie的伴讀,我只好說我?guī)е艿軅兏镌诩覍W(xué)習(xí),皇后娘娘一聽好奇了,問我們每天都學(xué)什么,我只好說了,哪知李熙哥哥聽了非要跟著來瞧瞧?” “真的?”顏彥看向了陸初。 “是真的,娘,大姐沒有騙你,是李熙哥哥非要纏著大姐,還說要考核大姐的功課呢。”陸初說了實話。 “娘,你別聽阿初瞎說,李熙哥哥是好久沒有看到我們,問娘身子好不好,也問娘傷口還疼不疼。”陸衿瞪了陸初一眼,又撲進了顏彥的懷里。 顏彥聽了這話直想扶額,才多大的孩子,居然就懂得害羞懂得隱藏自己的心事了。 這可不是什么好事。 可是話又說回來,李熙一直表現(xiàn)得這么強勢,似乎早就認(rèn)定了陸衿,陸衿想不早熟也難。 因此,目前對顏彥來說并不是如何拒絕李熙拒絕皇家,而是教陸衿學(xué)會如何在宮里生存,這對顏彥來說委實有點難度,因為她自己是最不喜歡勾心斗角了。 ------------ 第七百六十五章、厚顏 中秋節(jié)過后,顏彥忽然收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她的商船在黃海一帶海域時突然遭遇強烈的海上風(fēng)暴,有兩艘船沉了,船上的貨物也跟著悉數(shù)沉入海底,幸好船上的人大部分被別的商船救上來了,小部分抱著木板跳進了海里,目前仍有十六個人下落不明。 因著這些船員大部分是從顏彥的幾個莊子里挑選出去的,因而,得知消息后,顏彥命大江和青玉按照這份失蹤人員名單去探視他們的家屬,并給予他們一定的經(jīng)濟補償。 誰知青玉回來后,和顏彥說了一件事,說是其中兩位船員是沒有家屬的,是三年前從北地投奔來的農(nóng)民,說是老家遭了災(zāi),活不下去了。 青玉一聽,拉著大江去那兩人的住處查看了一番,在炕洞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本子。 “主子,你看,這上面記載的都是咱們的棉花和山薯種植方法?!?/br> 顏彥接過本子翻了下,全是用漢字記載的,因此,她也沒法判斷這本子的主人究竟來自哪里,可對方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不巧的是,偏偏被管事的抽中去當(dāng)水手。 “讓你男人好好查一下,看看這樣的人還有多少?!鳖亸]想到自己身邊居然還有漏網(wǎng)之魚。 因為之前借著京城的那場小地震,陸呦帶人把莊子里和廠子里的人也篩查了一遍,確實也發(fā)現(xiàn)了幾個細(xì)作,有倭國的也有高麗的,奔就是棉花的種植和紡織技術(shù)。 青玉離開后,顏彥拿著這本子正細(xì)細(xì)查看時,青葉在門外通報,說是王婕來了。 顏彥放下本子,親自迎了出去,王婕這次倒沒有帶著孩子來,只帶了一個貼身丫鬟,說是聽別人說顏彥損失了兩船貨物也損失了不少人,她是來問顏彥需要拆借否,不管是人還是錢財。 “多謝太太費心想著,等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