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6
書迷正在閱讀:一只小媳婦兒、娛樂圈之重生克隆人、方宅十余畝[系統(tǒng)]、被退婚三次后,我嫁給了廢物皇子、少來倒貼我家愛豆!、朕被宮妃刷負分、血罐、王爺他跟著我穿回來了、網(wǎng)配之小透明的春天、正邪不兩立
這一回,大楚的軍隊沒有固守城池,而是派出了騎兵,在草原上與他們作戰(zhàn)。而騎兵手里此前從未見過的的火器,更是叫他們吃了大虧。 草原人其實已經(jīng)在防備大楚的火藥了。畢竟上一回的教訓實在是太過慘重,就連布日古德自己也因此被俘虜。 不過他們對火藥的認識很顯然,還停留在炸藥包上。草原人念念不忘的,是張抗用它炸開河道,淹沒了草原人的軍隊,至于具體的威力,最多不過是能讓他們的馬匹受驚,實際上殺傷力并不強大,只要有所準備,應該還是可以對付的。 至于這東西真正可怕之處,他們根本一無所知。 更沒想到大楚的軍隊這次拿出來的火器早已更新?lián)Q代,升級成了殺傷力遠遠超過弓箭的火槍。除此之外,因為動力不同,火槍的射程也比弓箭更遠。 揮舞著大刀長矛的草原騎兵,在猝不及防之下遭遇了熱武器的炮轟。 他們并不知道,這是一場足以寫進歷史的戰(zhàn)事,因為火器第一次出現(xiàn)在了世人面前,對后世的武器發(fā)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在此時,草原雜牌軍損失慘重,又驚又怕,迅速潰敗得一塌糊涂,四處奔逃,被西北軍追著打,死傷無數(shù),俘虜無數(shù)。 基本上沒有對對方造成任何有效的威脅,這一次試探就結束了。 布日古德派來督戰(zhàn)的精銳小隊躲在大軍后面看到這一幕,同樣被嚇壞了,甚至沒有考慮去收攏那些四處潰散的殘軍,而是直接掉頭回返草原,把這個驚天的消息傳回去給布日古德。 現(xiàn)在的大楚早已不是之前的大楚,更不是草原鐵騎可以肆虐的對象。 甚至,親眼看到那一幕,他們已經(jīng)開始懷疑,能夠輕易就被洞穿的鐵騎,還能稱得上鐵騎嗎? 南下打草谷估計已經(jīng)是一條絕路,決不可輕易嘗試。 這個消息自然十分出乎布日古德的預料。 其實顧錚愿意吧淘汰下來的武器裝備出售給他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猜到了大楚可能在研究更厲害的武器裝備。畢竟彼此是敵人,對方不可能那么好心增加他們的戰(zhàn)斗力。 但草原騎兵如風,從來也不怕在戰(zhàn)場上與人對戰(zhàn),所以布日古德內心里,對自己的草原精銳騎兵還是非常有信心的。即使裝備差了些,對戰(zhàn)中也能夠占便宜。 畢竟大楚馬匹不多,步兵對上騎兵就是一場悲劇,所以更多的時候,他們只能據(jù)城而守,不敢主動出擊。 騎兵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機動性,他們完全可以繞過城池,劫掠那些散落在各地的村莊,補充自己的所需,不跟大楚的軍隊正面對上,這本來就是打草谷真正的含義。卻沒有想到,他們升級之后的武器會完全超出想象,即使最精銳的草原騎兵,也不是對方一合之敵。 雖然自己沒有親眼見過,但布日古德對自己一手帶出來的精銳騎兵的判斷是非常信任的,幾乎是立刻就打消了南下的想法,決定繼續(xù)去打西域的那些小國。 雖然打他們能夠獲得的收益少,但是安全?。?/br> 只是他自己信任下屬的判斷,不代表其他部族的首領們也愿意相信。 草原人占著騎兵之利,在大楚的土地上肆虐已經(jīng)很久了,形成了慣性。 幾千年來,他們都是這樣過下來的。中原朝廷其實從來沒有形成過對他們的有效威懾,即使是在中原最強大的漢唐時期,實際上草原人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對中原的sao擾,而且對戰(zhàn)之中有輸有贏,也很少有被壓著打的時候。 血脈里遺傳下來的信心,讓他們不相信布日古德的判斷。 這樣一來,一次簡單的試探,不但沒能窺到大處的破綻,反倒讓布日古德自己這邊各個部族都離了心。眼下還看不出什么來,但種子已經(jīng)種下,總有破土而出、裂開痕跡的時候。 這個時候,西北軍已經(jīng)在清點戰(zhàn)利品了。 其中最受歡迎的,無疑就是俘虜。 說起俘虜這回事,其實大楚的軍隊以前是不喜歡抓俘虜?shù)?。在?zhàn)場上殺人,殺了也就殺了,反正對方是敵人??梢坏Ψ酵督担闪朔?,殺俘就是一種恥辱了。偏偏這些人抓回來之后還要供他們吃喝,又不好殺了,又不知道該如何安置,十分麻煩。 所以有時候如果不能把他們徹底解決,西北軍寧可把人放了也不愿意抓回來,還要浪費糧食養(yǎng)著。 可是賀卿來過西北一趟之后,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西北軍對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俘虜能做的事情竟然那么多! 他們可以說是最好的苦役,可以做最臟最亂最辛苦的活,而不用朝廷從普通百姓中征發(fā)民夫去做??梢哉f俘虜?shù)拇嬖冢尨蟪胀ò傩彰獬嗽S多徭役,連生活幸福感都提升了許多。 這樣的好事,自然是多多益善。 所以這一兩年跟草原之間沒有戰(zhàn)爭,不少將領心中還頗為遺憾,畢竟這樣就沒有機會抓到俘虜了。 這一回派出來的這支雜牌軍,雖然在第一次遭遇之后就被打散,四處潰逃,但西北軍還是不辭辛苦,在這大風天出城去追擊,把絕大多數(shù)人都給抓了回來,總共得到了數(shù)千俘虜。 如果是在從前,這樣一場對戰(zhàn)是毫無疑問的大勝,必然要上報給朝廷,求取封賞和嘉獎。但這一次,諸位將領竟然都有些不好意思請功,畢竟不過是破了對方幾千人的軍隊,還是雜牌軍,并不是均勻精銳之師,而他們自己呢,非但是大楚最精銳的軍隊,還拿著最新的火器,不贏才是沒道理。 幸好還抓到了不少俘虜,送到京城去做苦力,應該可以讓大長公主殿下滿意吧?好歹一年幾百萬的軍費花在他們身上,并不是白費。 西北這場戰(zhàn)事虎頭蛇尾的結束了,火器建功,也讓朝廷很多官員放下了心。 他們本來還覺得賀卿之前種棉花的提議有些荒謬,現(xiàn)在想來,草原人記吃不記打,總想著跑到大楚來搞事情,讓他們想劫掠都沒東西可劫,可以杜絕很多問題。 本來如果論功行賞,這功勞里應該有顧錚一份。畢竟火器的事,一直都是他在管著。 但西北沒有大肆請功,賀卿也沒有按照舊例封賞,而是隨意嘉獎了一番,就把這件事揭過去了。這樣一來,就有顧黨的人忍不住了,跳出來表示顧錚這幾年督促火器研發(fā)之事,十分辛苦,如今火器建功,也該有封賞。 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