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0
書迷正在閱讀:一只小媳婦兒、娛樂圈之重生克隆人、方宅十余畝[系統(tǒng)]、被退婚三次后,我嫁給了廢物皇子、少來倒貼我家愛豆!、朕被宮妃刷負(fù)分、血罐、王爺他跟著我穿回來了、網(wǎng)配之小透明的春天、正邪不兩立
,“好。” 賀卿又道,“其實昨日回宮,本來還有一件事想與娘娘提起。我想在宮里開兩塊地,由娘娘帶著陛下親自耕種,娘娘覺得如何?娘娘放心,到時候配兩個擅長侍弄這些的宮娥,想來不會太過辛苦。如此,也好讓陛下體會百姓耕種辛苦?!?/br> 張?zhí)蟛环判乃麕』实弁鹘顷戈估锶?,賀卿自己也覺得不合適。倒不如把這些事情在宮里做了,由張?zhí)笞约侯I(lǐng)著皇帝完成,既能安她的心,也可確保沒有意外。往后再帶小皇帝出城,在城里轉(zhuǎn)轉(zhuǎn)也就罷了。就算要出城,也要再過幾年,等他長大了再說。 張?zhí)蠖嗌俨碌搅艘稽c賀卿的心思,了然地點頭應(yīng)道,“殿下有心了,你覺得好,那就這么辦?!?/br> “那回頭就叫人開墾一片地出來,如今還可種些蔬菜,等秋收時,陛下便能吃到自己種出來的東西了。”賀卿道。 宮中的事一向備受關(guān)注,所以很快消息就傳了出去,效果也遠(yuǎn)超賀卿的預(yù)料。 原本因為她代理朝政,因此賀卿在民間的名聲可要比小皇帝大得多。但這件事傳出去之后,一時間民間都是盛贊張?zhí)筚t良的聲音,就連小皇帝也沾光,被百姓們看作是未來的賢良君主,只不過如今年紀(jì)還小罷了。 意外地替皇室刷了一波聲望,賀卿對此十分滿意。 除此之外,名人效應(yīng)的效果也非常好。不但貴夫人們特意入宮向張?zhí)笥懸B(yǎng)生房子,效仿起宮里吃雜糧餐,就連官員們,也都開始琢磨在自家院子里辟一塊耕地的可能性。即使自己未必親自動手侍弄,但總要有這么一片園子,好讓宮中和天下人都知道他們都是忠臣良將。 當(dāng)下,這些似乎都是細(xì)枝末節(jié),雖然隱隱形成風(fēng)潮,卻并沒有幾個人注意到。 而朝堂上下眾人矚目的,則是即將來臨的秘書監(jiān)考試。 ☆、第107章 我也不知 五月十五日, 唐春生一大早就起了床, 換了一身新制的衣裳, 趁著家里人都還沒起來,在桌上留書一封, 便偷偷溜出了門。 轉(zhuǎn)過兩個接口,就是好友陳斌的家。兩人在街口碰了面,唐春生接過自己提前準(zhǔn)備了留在陳家的考籃,兩人便乘著陳家的馬車前往貢院。 秘書監(jiān)的招聘考試,就將在這里進行。 小胖子唐春生出身在士紳家族。他的曾祖父是個在城郊種菜的農(nóng)夫,但祖父出息,考中了舉人,托了人情選官, 外放出去做了幾任不起眼的小官,最后在縣學(xué)教諭的位置上致仕。即便如此,唐家也由此躋身士族。 父親這一輩有兄弟三人, 姐妹二人。嫁娶之后各自生子, 就形成了一個大家族。兩位伯父不會讀書, 早早開始經(jīng)商供養(yǎng)家中。唐春生的父親是老小, 本就是在祖父得官之后出身,又自幼聰明伶俐,最擅詩書, 雖然只考了個秀才就再無進境,卻也是除了祖父之外唯一有功名的人,闔家供養(yǎng), 養(yǎng)出了一身風(fēng)雅毛病。 及至唐春生出生,因為是整個唐家唯一的男丁,更被寄予厚望。 大抵是繼承了父祖的聰慧,雖然他不怎么喜歡讀書,一邊學(xué)一邊玩,也還是在十六歲這一年考中秀才。祖父一心想讓他考個進士回來,因此連親事都沒給他議。可惜第二年秋闈他并未中舉,蹉跎了三年。直到順寧元年才順利取中,卻又在會試之中落榜。這一耽擱就是六年,現(xiàn)年而十二歲的他仍舊孑然一身。 雖然以進士考試的難度而言,就是三十歲中了,也可稱一句青春有為,但科舉多少要看時運,君不見多少驚才絕艷的大才子,同樣止步于此?唐春生不喜歡讀書,也知道自己的斤兩,中舉之后已經(jīng)歇了上進的心。偏偏祖父寄予厚望,根本無法反抗。 所以聽聞秘書監(jiān)招考,唐春生靈機一動,背著家里偷偷報了名。 他打算等考中之后再告訴家里,到時木已成舟,秘書監(jiān)這御前行走之職也不辱沒他唐家門楣,想來祖父也無能為力了。 雖然時候還早,遠(yuǎn)沒有到考試開始的時候,但貢院門口已經(jīng)聚集了不少人,熱鬧非常。不過大都是來看熱鬧的,還有考生的家人,真正參考者寥寥無幾。 去年的春闈就是在這里舉行,唐春生和陳斌熟門熟路摸到門口,經(jīng)過一系列檢查之后,便入了貢院。 二人運氣不錯,就在一個考棚里。分別落座之后,唐春生就檢查起自己的考籃。因為通知上寫要靠策論,時務(wù)及科學(xué)三門,因此諸多考生都是按照會試時的標(biāo)準(zhǔn)來準(zhǔn)備,籃子里有足夠三天吃的干糧和日用品,以及自備的筆墨紙硯。 但開考之前,跟著卷子一起發(fā)下來的,還有一支鉛筆和一個轉(zhuǎn)筆刀。這一次考試以鉛筆作答,用不上自帶的文房四寶。 這些報名參考的年輕人,消息都十分靈通。將作監(jiān)做出鉛筆的消息早就隱約聽說過,這會兒得了實物在手,都十分新鮮,拿在手中把玩。 不過這種放松也只有一瞬,等考官將考卷展開,大聲念誦考題時,所有人都面色凜然,一邊將考題寫下,一邊沉思該如何作答。雖然在京舉子之中,報名者十不足一,但總數(shù)仍有近千人,但最終卻只取十人。 百里挑一,競爭之大可想而知。 第一道策論題,問的就是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海貿(mào)之事。 大楚立國以來,海禁一向都是國策。而今朝廷開海,大興海貿(mào)之事,其利弊朝中早已爭論過無數(shù)次。而今第一次海貿(mào)正在籌備之中,即將起航,若是能擢選入秘書監(jiān),往后的工作也必然有許多與之相關(guān),這一題雖在意料之外,卻實屬情理之中。 唐春生思量片刻,便已經(jīng)有了想法。 海貿(mào)是護國大長公主和顧參政一同制定的策略,同樣是國策,而且已經(jīng)在施行之中,自然不會不好。所以這題只有一個方向。畢竟這是秘書監(jiān)招聘,而非進士科選拔,需要的是能領(lǐng)會上意,傳達精神者,而不是有自己想法的人。 當(dāng)然,一味的夸贊也不可取。畢竟這是選材,并不是看誰能筆下生花,更重實用。而且千篇一律的稱贊,恐怕也不會被那位護國長公主看在眼內(nèi)。所以最好就是在大方向下,挑出一些海貿(mào)可能隱藏的問題和遇到的阻礙,然后提出解決方法。如此有褒有貶,又彰顯了自身能力,方能出彩。 好在唐家就經(jīng)商,之前組建商隊南下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大伯父也摻了一腳,他在家里跟著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