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7
。所有道門正宗出身,得成正果的,則被稱為“大羅”。不管實力如何,對外的地位等級,是這樣劃分的:大羅金仙>太乙金仙>大羅散仙>太乙散仙。在天庭干活的公務員,就是比散仙牛,而在各自的等級內(nèi)部,就要依靠師門來劃分出食物鏈了。就是因為這個世界的仙家等階劃分,驟然間成為別人眼里食物鏈底層的唐無易:感覺有被冒犯到。說起來,原著里的孫悟空,從某些方面來說,還真的挺單純的。各處仙家福地,不是被有名有姓的散仙們占去,就是哪位背后有靠山的大能的道場。精怪們的數(shù)量倒比數(shù)百年后西游開始的時候少許多,也不曾肆意作惡。唐無易路上見到的,若是精怪,大多是不成氣候的小妖,放在幾百年后,是只能在各位大王的山上,唱“大王叫我來巡山”的那種。唐無易:……好無聊,真要這樣,我還不如回去閉關,順帶籌劃怎么開始我的偉大計劃呢!唐無易不是種族歧視的人,但是,與其費盡心思去糾正精怪們的生活習慣,倒不如在人那里多下點功夫。人未成仙,是修道之人,而獸不成仙,則只能為妖,這個世界,人族就是氣運之所鐘的存在。除了人族以外,短時間內(nèi),最值得他下功夫的,果然還是孫悟空。回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之初開辟的洞府的時候,唐無易下意識地先去花果山瞧了一眼。只不過,花果山的猴群們,處境并沒有孫悟空離去之前那么好。石猴乃是天生靈異,在猴群中雖不起眼,然而在他修行之前,便可稱作是猴中龍鳳。這一群猴群,有孫悟空在,自入了花果山福地,享起了尋常獸類享不了的福。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既然有上書楷書的石碣,便不可當作無人知曉此處所在。這花果山所在之地,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無論是望氣還是尋龍,找到此處福地,也不算難事。所以,在看到孫悟空那一群驚慌失措的猴子猴孫的時候,唐無易心中是有數(shù)的。只不過,這猴群們沒有孫悟空要倒霉,未來有孫悟空撐腰,還是要倒霉。這孫悟空自封齊天大圣、鬧天宮,后來又西游去取經(jīng),也不知他這群猴子猴孫,到底還剩下多少來。咳,到底猴子是唐無易想要招攬的人,關于他的八卦,還是不要想得太多。端正了態(tài)度的唐無易,也不介意出手幫花果山這一點小忙。事情其實很簡單,花果山的猴群們沒了大王,又遇上個魔王要強行占領他們洞府,在奮起反抗的過程中,被捉去了不知多少猴子猴孫。唐無易聽罷暗笑。這所謂的魔王,也不知是個什么底細。孫悟空不在,麾下的猴群也沒學過什么功法,就這樣,還能等到孫悟空學成歸來,為他們報仇,這魔王看起來,倒什么用都沒有。可面對孫悟空這么一位關鍵人物,真是不重要的小龍?zhí)椎脑?,那所謂魔王,怎么就只將孫悟空麾下的猴群捉去不少,搬走水簾洞里的家伙什兒,不將水簾洞這洞天福地完全占據(jù)呢?既然能搬走水簾洞里的東西,那說明他已經(jīng)完全有能力占據(jù)水簾洞了。到底為什么還能讓猴群撐到孫悟空回來,嗯,果然是不能細想啊!唐無易詢問猴子猴孫,那魔王到底喚什么,便聽見他們言說,那魔王自稱的便是“混世魔王”。唐無易:???寶玉,是你嗎,寶玉?【bu】第一百二十五章龍宮唐無易想了想,孫悟空的猴子猴孫,在他回來之前,能守住花果山,不管怎么樣,也還是成器的。而且孫悟空一回來做大王,他的猴子猴孫就自動自發(fā)地成為了合格的小妖精,雖然不會唱大王帶我來巡山,但也絕對不會給大王丟人。這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混世魔王攻打水簾洞的這幾年里,他們所經(jīng)歷的磨煉?。?/br>所以說,唐無易出手,解決混世魔王自然是摧枯拉朽,但是,這樣孫悟空就沒辦法收獲一群已經(jīng)有足夠戰(zhàn)斗經(jīng)驗的小弟了。唐某人覺得這樣不好,于是,他選擇了讓水簾洞里的猴群們自己打拼,只不過他會看顧著,讓他們不要因此而減員——受傷什么的,就免不了了。唐無易怕自己的存在讓猴子猴孫們產(chǎn)生有靠山的想法,這樣他們就不會真正地竭盡全力去戰(zhàn)斗了,這樣不好,于是做好防護措施之后,他就離開了。原本他是想回洞府規(guī)劃的,但是現(xiàn)在一看,花果山福地的存在,讓孫悟空很早就被妖盯上了。至于這些妖身后有什么勢力,嗯,分析起來,還挺錯綜復雜的。不提其他的妖魔鬼怪,花果山水簾洞本身就已經(jīng)很不簡單了。這座洞天福地,在孫悟空發(fā)現(xiàn)之前,便在洞內(nèi)有了一應擺設,與上書字跡的石碣。且水簾洞內(nèi),鐵板橋下,那水就直通東海龍宮。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唐無易順水而下,還真就一路直達東海海底水晶宮了。唐無易:???這個防備這么弱的嗎?他在海底行了沒幾步,便跳出一個夜叉來。不過這夜叉可不是要問罪,反而聽起來頗有禮貌的讓唐無易將身份說個明白,好通報迎接。西游記的原著里,孫悟空從四海龍王那里得了兵器和披掛,四海龍王心底再怎么不滿,也沒直接鬧出事來,反而是好聲好氣地一一如了孫悟空的愿。一開始,孫悟空從水簾洞去到東海以后,就是這么個待遇。唐無易原本還想著龍王指不定對孫悟空的來歷心中有數(shù),故而如此優(yōu)容,可是看他們家夜叉這個作風,怎么弄得東海是一如既往那么慫的樣子呢?西游記的故事雖然創(chuàng)作在封神演義之前,但并不代表封神演義中的故事,在此之前沒發(fā)生過。許多的情節(jié),就是作者搜羅民間神話而成的,在作品被創(chuàng)作出來之前,情節(jié)已經(jīng)是約定俗成的存在了。放在宇宙海之中,這種膾炙人口的故事情節(jié),很有可能是某些大能的親身經(jīng)歷,不管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間早還是晚,故事是早就一直存在的。這個世界有孫悟空,天庭也有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二郎神楊戩等。這個階段,西游大事的主要角色是孫悟空,但是不知多少年前,周伐商之戰(zhàn)可是正常發(fā)生過的,那個時期,同樣發(fā)生的,還有哪吒鬧海屠龍、抽筋送父之事。敖丙在各類作品里,雖然是里才真正出現(xiàn)的角色,但是,作為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