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6
事的皇帝駕崩后,佛門就會卷土重來。而在世人眼中,不管滅佛的皇帝從中發(fā)現(xiàn)有多少和尚搜刮了民脂民膏,又為國家朝廷節(jié)省了多少人力物力,總逃不了暴戾二字。殺人誅心,既然要做一件事,那就要從根子上將隱患去掉。別人告訴信徒的不法之事,和信徒自己信仰破滅之后發(fā)現(xiàn)的,二者結(jié)果可是會大不相同的。如果是前者,可能還有信徒會執(zhí)迷不悟,但是如果是后者的話,如果還有信徒的話,那就真的是值得珍惜的狂信徒了。所以宇文護弒君之后的這一年,就算他繼續(xù)大力推崇佛門,佛門的日子還是很不好過。練武的和尚尼姑們沒有肥頭大耳的表象,但他們都是知道的,說得不好聽一點,他們佛門的僧人們,和平民百姓比起來,氣血不知有多旺盛,即便不是癡肥,也算肥頭大耳。但是看著各地佛門因為寺內(nèi)的僧人尼姑們通過種種不法行徑獲取“香火”終于遭到反噬,善信人數(shù)銳減的報告,在這個江湖世界,掌握佛門主要話語權(quán)的武道佛門中人,終于忍不住了。一件事是意外,兩件事是可疑,三件事就能確定,還是有人在針對他們佛門!不能用嘴巴解決的事情,他們就用拳頭來解決!所以近段時間,江湖頗不平靜,北方江湖之中,若是發(fā)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不是有宿仇的尋常武林人士,那十有八九就是魔門與佛門起了沖突。俗話說亂世出英雄,而在這樣紛雜的局勢中,就有一個名為寧道奇的道人,快速崛起。此人既然以道人的身份行走江湖,便免不得讓人猜測,他到底從屬于哪個道家門派。要知道,自從佛門崛起后,不只北方,就連南方,也有諸多君王貴族崇信佛教,在民間同樣掀起了一陣崇佛浪潮。只不過五胡亂華之時,諸多世族衣冠南渡,道教的諸多勢力也有所轉(zhuǎn)移,因為世族崇信的緣故,道門在南邊還是有一塊基本盤的。佛教作為外來教派,被人視為胡教,在為胡人所占據(jù)的北方勢大,雖然在南朝也出現(xiàn)了梁武帝等崇佛的帝皇,后人更有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但是道門在那里的勢力,還是要勝過佛門的。北方不是沒有道士,但是修為不俗的道士,不在達官貴人府上走動,而是在江湖上揚名,那就讓人看不懂了。寧道奇號稱自己是散人,得先賢傳承,效法自然,雖然在江湖上飄的人沒幾個信的——畢竟真要說此人運道通天,得到不幸身亡在荒山野嶺的前輩高人的武功秘籍,也說得通,但是認xue、凝氣、行脈、知曉武功秘籍的術(shù)語,都不是只得到了秘籍傳承的人能做到的——但是畢竟他的武功路數(shù)是真的自成一脈,與各大道門并非一個路數(shù),這個解釋也就被人接受了。大家只是出來混江湖而已,尋常武林人士,也不會去深究別人的背景,更何況,寧道奇只是很正常地行走江湖,尋人切磋罷了。不過佛魔之爭愈演愈烈,寧道奇這個不從屬于道門的散人,也難免會遇到事。就算佛門最近的名聲壞了,但是和魔門相比,尋常人若是遇到了,也難免會相助于佛門,一來二去,寧道奇便因相助于禪宗弟子,而與佛門搭上了關(guān)系。第八十二章聯(lián)絡當來自寧道奇的信鴿又一次傳到唐無易的手上時,他的回復照樣是“靜待良機”四個字。這已經(jīng)是寧道奇入住真覺寺后第三次來信,距離他與禪宗搭上關(guān)系,也有三個月了。如今的佛門之中,慈航靜齋之下,還有幾個門派供其驅(qū)策。慈航靜齋為地尼所創(chuàng),地尼師兄天僧則創(chuàng)立了凈念禪院,自創(chuàng)建之初,二宗就相互扶持,因為地尼天資更高,凈念禪院在佛門之中,一直是以慈航靜齋輔助者的身份出現(xiàn)的——即使這個宗門在佛門之中,也隱隱有魁首的地位。如果說凈念禪院就是慈航靜齋最后的儀仗的話,那么佛門四宗就是慈航靜齋不可或缺的幫手。雖然和歷史上不符,但是這個時候,佛門的四大圣僧班底已經(jīng)集結(jié)完畢了。此四人分別是佛門天臺宗的智慧大師、三論宗的嘉祥大師、華嚴宗的帝心尊者、禪宗四祖的道信大師。其他三個人,唐無易都是不甚熟悉的,但是禪宗他熟?。?/br>“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本褪嵌U宗六祖慧能的名言,后世多少人聽過這句話??!這個時期的禪宗,還沒有分為南北兩脈,畢竟無論是六祖慧能還是他那個創(chuàng)立了禪宗北宗的師兄神秀,都還沒有出生,更不用說分宗了。事實上,按照歷史發(fā)展來說,這個時候的禪宗才只是剛剛起步的階段。禪宗祖師爺達摩是南北朝時才來的中原,和東漢時期發(fā)展來的本土僧人,已經(jīng)有了不少的差別了。雖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jīng),但是本土的和尚本土化了這么多年,可不是為了讓別人搶飯碗的。所以禪宗的興盛是在六祖慧能時期,也就是本土化多年之后。雖說以菩提達摩為祖師,但是禪宗的理論,自二祖以降,基本都是本土弟子自行摸索出來的。后世佛門最出名的幾個宗派,就是天臺宗、華嚴宗和禪宗,這三個宗派和來源于印度的佛門有極大的不同,各個思想都是本土獨立發(fā)展出來的。如果放在后世,這三個宗派的佛門弟子,就是佛門金字塔頂?shù)娜耍劣谑裁创群届o齋、凈念禪院,在這三個門派面前,就好似螢火比之皓月,根本沒有相提并論的資格。但是,這是個武俠的世界,就算這三個宗派的發(fā)展程度和歷史上相比已經(jīng)提前了許多——歷史上年齡比裴矩要小幾十歲的禪宗四祖道信,在這個世界、這個時間點都已經(jīng)成為一代佛門圣僧了——也只能替慈航靜齋鞍前馬后地效勞。三論宗就更慘了,理論底蘊比不過另外三個宗派就算了,在原本歷史軌跡中只是一個隋朝創(chuàng)立的佛門派別,一時盛行后很快就衰落了,在這個世界,居然還要被拿來鞭&尸,成為慈航靜齋的打手,虐心程度無以復加。這幾個門派在目前的佛門,都只能算是剛興起的小弟弟,還需要依靠慈航靜齋、凈念禪院的力量立足,因此這幾個門派的方丈、大師才會給慈航靜齋賣命。所謂的佛門四大圣僧,理論水平肯定是不差的,但是他們被選為圣僧最重要的理由,還是他們的武道修為足夠強。四大圣僧,就是慈航靜齋的四位高級打手,比一般的武僧之流地位當然要尊崇許多,但是當慈航靜齋的吩咐下來的時候,他們能做的,就和尋常打手差不多。所以說慈航靜齋讓人不服也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