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不可言(上)
第六十三章:不可言(上)
淮南的秋許是該叫晚夏更合適些,就是早早過了立秋,日間也是有些熱的。 文椒搖著團扇透過窗去看外頭,一臉的苦悶。她早在前幾日便閑得受不住了——也不知從前在京都宣平坊時是怎么過的?因著實在太過清閑,閑到有些痛苦了,文椒又想起來從前在京都要立戶時想做的事。 尋個營生。 可她要求實在太多——是個閑的,又是個懶的。如此幾日下來,愣是沒想到做什么好,皺巴著一張臉思考人生的意義。 衛(wèi)戎今日是難得擠出點時間來尋她,只見她懶洋洋地靠在桌案上頭,也不知在看些什么,越看越苦著臉,不覺笑問:“是瞧見什么了?” 文椒緩緩側(cè)過頭去:“想找些事做,閑得慌?!?/br> 衛(wèi)戎一愣,隨即又打趣她:“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這話叫我聽了,真真生出幾分憤慨來。” 對上她不解的眼神,衛(wèi)戎也不解釋,只道:“倒沒甚么不好的,真要叫你做了只怕你才要哭?!?/br> 文椒鄭重點頭,又可惜道:“就沒什么偶爾忙一忙,經(jīng)常閑一閑的活計?” 衛(wèi)戎聳肩,無奈道:“你若真悶得難受,尋件事兒讓你去想罷?” “想什么?” 衛(wèi)戎將她拉過來坐下,捏了一縷發(fā)繞在指間玩:“月底便是我生辰,去歲因在京都并未怎么cao辦,今歲么…府中該是要有宴席的,嬌嬌來罷?” 到最后一個字畢,衛(wèi)戎也停住了手上動作。 文椒看他一眼,莞爾道:“是討生辰禮來了?” 衛(wèi)戎點頭,神色依舊。 每每講到月底,文椒都要想起江祁來。 她略略垂眸,很快又對上衛(wèi)戎的眼睛:“生辰禮倒是好辦,你覺著該是穿得素雅些的好還是怎樣的好?” 這就是應(yīng)了。 衛(wèi)戎這才笑了:“都好。”說完,也有了玩鬧的心思,故作不悅道:“怎么就好辦了?” 文椒白他一眼,從他手下救回自己的頭發(fā):“在我們那兒,送禮就跟送銀子是一回事?!?/br> 衛(wèi)戎倒是沒想到:“京都竟是這樣的風俗?” 那就怪不得去歲進京時父王管他管得嚴了。 文椒暗道不妙,一時又忘了這茬,也不多作解釋,瞎扯道:“可不就是?禮輕情意重這都是哄騙人的話,越舍得花銀子的才越看重你?!?/br> 衛(wèi)戎不覺好笑:“歪理?!?/br> “倒是真讓我有些等不及這生辰禮了?!毙l(wèi)戎輕咬她一口,又道:“如此說來,嬌嬌對我送的生辰禮極滿意了?”畢竟是府里頭的東西,不說京都,在淮南是獨一份的。 文椒聞言身子一僵,想起件要命的事情來。 實則,四月那會兒她將幾人送的東西全收了起來,除了布匹之類存不住的拿去做了衣裳外,生辰禮盡數(shù)被她裝在一處。 尤其是衛(wèi)戎的,她至今沒拆。 但聽衛(wèi)戎這話,許是極貴重的東西。文椒決意待會回去后就收起來,可別丟了或是怎得:“嗯。” 又極快補上一句:“滿意?!?/br> 她是極少這般主動親近的,衛(wèi)戎只當她確實喜歡那兩樣?xùn)|西,唇舌相抵一番才松開她:“怎么不見你用?” 文椒心跳都漏了一拍,強定下心神來,道:“自然是收起來了。” 衛(wèi)戎笑笑不再說這茬,只問了幾句八月半的事情。 她早跟吳伯約好了一道過節(jié),衛(wèi)戎也曉得。父王還在京中,身為世子他那日卻是必須在府中的,便只提了提晚些過去一道賞月的事情,又問她:“京都八月半是有燈會的,淮南卻沒這個習慣。不過登樓賞月或是循水泛舟都是有的,可要去?” 文椒本來不感興趣,畢竟八月十五那日約了要一起做月餅,想也知道是個力氣活。 但她還是點頭道:“你若想去便一道?!?/br> 這句話叫衛(wèi)戎聽了卻是別的意思,他只嗯一聲并不作答,擁著她闔眼養(yǎng)神。 衛(wèi)戎晚間也不得閑,酉時才至,拉著她一道用了飯便要走。又因著這處熱鬧人多,衛(wèi)戎不欲讓人認出,只將她送到酒肆樓下便走。 文椒回了宅院里直奔主屋,在箱子里翻找許久終于找到那盒子,又尋了剪子裁開外頭彩紙。 一梳一釧。 文椒將盒子又收起來,這才關(guān)了門到院中與方娘子說話:“我在外頭用過飯了,您只做昭昭兩個的就是?!?/br> 方娘子點頭道:“怎么跑得這樣急?” 文椒不欲多說,只問道:“淮南這處賀人生辰可有些什么忌諱沒有?” 方娘子知道她是從京都來的,想了想,答道:“倒沒有什么忌諱,只看親疏遠近了?!?/br> “那送人梳子可有什么含義沒有?” 方娘子并未讀過多少書,念不出那些個典故詩詞來,但也能用俗話解釋:“可是有人送你了?結(jié)親時不都說‘一梳梳到底,二梳白發(fā)齊眉,三梳子孫滿堂’這樣的吉祥話?是個定情的意思了?!?/br> 文椒便不再問了。 -------------------- 八月十五,中秋月圓。 團圓夜這樣好意頭的節(jié)日,吳伯慣是要親自下廚的。 廚房里頭,吳伯一邊揉面一邊想起往事來:“去歲的八月半也是一道吃飯的罷?” 文椒點點頭:“那會兒還是在宣平坊里頭呢?!?/br> 吳伯笑:“那時候我第一次見你,就覺著這小娘子生得是個有福氣的樣貌,水靈靈的,只當時……嘿嘿。” 文椒便記起來,那會兒自己在文府里走了個過場便走,去宣平坊的路上遇著了吃醉酒還敢騎馬的衛(wèi)戎,一道走到宣平坊時遇到了買酒的江祁。 那時候啊。 倒是真沒想到還有這一日。 吳伯也是這個意思:“卻是沒想到一年過去了,從京都到了淮南,倒真像是一家人了。” 文椒翹起嘴角來,將已經(jīng)磨成細粉的松仁、核桃和瓜子拿出來放好,答道:“確實沒想到?!?/br> 衛(wèi)戎倒是一如既往,只她對江祁從最初的懼怕和反感到如今的…… 怎么又想起。 文椒岔開話題道:“這是要做五仁的罷?” 吳伯點點頭:“糖要少一些,這個你不愛吃,郎君卻愛。待會兒做豆沙的給你?!?/br> 文椒連忙謝過吳伯,自告奮勇來打下手:“少些糖,還要什么?這酥皮是包這個的?” 吳伯正要說話,身后又傳來一陣男聲:“加些許豬油兒餡,糖莫太多,以酥作皮印了模就好?!?/br> 吳伯回頭一看,笑:“正如郎君所言?!?/br> 文椒看他一眼,指了指桌案上頭一應(yīng)餡料:“莫想著躲懶,江祁,自個兒來?!?/br> 這自然是玩笑話,倒不是說什么廚房是女子待的地方這樣的鬼話。各人做各人事,有在做即可。 她是存了打趣的心思,江祁卻真的挽起衣袖來:“我先凈手。” 不僅文椒愣住,吳伯也是一愣。 江祁用手巾擦干了水珠,轉(zhuǎn)頭見兩人訝然神情,有些不自在道:“看我做什么?” 吳伯率先反應(yīng)過來:“是了,郎君從前也做過的。” 還是娘子在的那會兒,她病重下不得榻,郎君便搬了東西到房中,依著她的話做過幾個,但卻包不好,餡也漏在外頭了,引得娘子大笑。 江祁也記起來,趕了她讓出位子來,難得地多說了幾句話:“還是在河州的時候了?!?/br> 吳伯愣住,片刻后才接過話頭:“是,娘子教的了?!?/br> 江祁朝他笑笑:“沒什么說不得的,不必如此?!?/br> 文椒正熬著豆子,聞言也看一眼兩人。 倒是真的不一樣了。 她低著頭,并未察覺到自己唇邊的微揚弧度。 這些許傷感也很快過去,初時江祁包了幾個甚至不能算餅的東西,一度冷了臉要走,吳伯好勸歹勸,也不管旁的什么事了,親自指導(dǎo)一番后,倒是真讓他做出幾個像樣的了。 江祁微揚著嘴角,很是得意地看向文椒。 文椒自然知道這人在笑什么,揪下一小團面團丟他:“連生火也不會的人得意個什么?” 江祁躲開面團鄭重道:“我為何要會?” 文椒白他一眼,只暗道有錢真真是底氣。 后面烤制的事情就得由吳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