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書迷正在閱讀:從結(jié)束開始、我在神秘復(fù)蘇世界開冒險屋、紈绔小少爺?shù)霓r(nóng)家飯館、社恐和紙片人戀愛后、七零年代炮灰吃瓜日常、重回八零:我靠練攤暴富了、楚三姑娘茍命日常、折綰、電梯林小姐、巷子深處GL
回完手下人的話,傅榮帶著一身早春寒氣鉆進(jìn)轎廂,他看了一眼似乎依舊昏著的傅徵,從袖中摸出一枚丹藥,塞進(jìn)了他的口中。 這丹藥極苦,入口便化,傅徵一個沒留神,掩著嘴嗆咳了起來。 “召元?”傅榮見他醒了,立刻欣喜地叫道。 傅徵側(cè)過頭,支起身,伏在馬車中的小榻上干嘔了起來。 傅榮忙替他順氣捋背:“這是軟筋散,別怪我,我只能這么做。” 傅徵就著傅榮的手喝了兩口水,壓下胸口泛起的苦氣:“什么時辰了?” “酉時了?!备禈s回答,“你睡了快一天?!?/br> “一天?”傅徵太陽xue突突直跳,“一天能從天奎走到蘇勒峽?” 傅榮一怔,旋即又笑了笑:“父親,你什么時候醒的?不過沒關(guān)系,你現(xiàn)在一時半刻,也動彈不了?!?/br> 傅徵戒備地看著他:“你去哨城做什么?” 傅榮見傅徵已經(jīng)知曉,便也不再瞞著了,他答道:“我要帶你去見敦王,他現(xiàn)在就在哨城?!?/br> “敦王?”傅徵隱隱意識到應(yīng)該是出了什么大事,他急聲問道,“敦王怎會在哨城?” 傅榮有些憐愛地抬手摸了摸傅徵臉邊的碎發(fā),說道:“方才我確實騙了你,你并非只睡了一天,而是四天。這四天中,北塞發(fā)生了很多事,但唯獨沒人發(fā)現(xiàn),獨居在天奎的傅將軍失蹤了?!?/br> “你說什么?”傅徵心口一涼。 四天前,畢月烏以總?cè)榛鹦艦樘?,傳令部眾,堂而皇之地扯旗造反?/br> 消息層層落下,三年間,無數(shù)聽令畢月烏行事的大小將士一夜之間揭開了身上披著的那層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下了足足七座要塞的控制權(quán)。 就在傅榮帶著傅徵離開的那一晚,天奎騎督趙文武向二十四府和二十八要塞發(fā)信,終于徹徹底底道破了支撐了畢月烏這么久的一個驚天大秘密: 當(dāng)今皇帝謝懸,并非謝氏血脈,他是當(dāng)年長康道廢妃與侍衛(wèi)私通生下的野種。 這便是畢月烏的兩大秘事之二,皇室隱辛。 瞬間,過去彌散在北塞的種種流言蜚語都有了根據(jù)。 他們所忠于的皇帝,是一個來路不明的野種! 原本屬于畢月烏的,不屬于畢月烏的,紛紛搖旗吶喊,一時間邊塞烽火信接連成片,北塞叛亂的急報一路快馬加鞭,送到了謝懸的桌案上。 隨著那則秘聞一起的,是敦王的行蹤。 作為野種的兒子,敦王被畢月烏“扣下”,光明正大地成了叛軍的“人質(zhì)”。 而身在四象營中的孟寰,萬萬沒有想到,他大發(fā)慈悲地忍讓竟成了傅榮更進(jìn)一步的手段。 傅榮沒有簡簡單單地救下被劫走的敦王,他瘋了似的,將原本罩在四象營上的遮羞布扯去,露出了這支大軍分崩離析的末途。 坐在中軍帳內(nèi),祁禛之甚至能聽到身邊的竊竊私語聲。 有人馬后炮道,當(dāng)初就不該千里疾馳回京擁戴三皇子向王。 又有人譏諷道,不擁戴向王擁戴誰?他那大小便失禁的叔父還是當(dāng)時不到五歲的小皇子? 眾人說起傅徵帶兵回京支持謝懸一事,紛紛扼腕,稱早知如此何必當(dāng)初。 祁禛之聽了許久,忽然開口道:“八年前,先皇順帝的賢德太子還活著,為何那時無人想起他?” 一聽這話,中軍帳內(nèi)的將軍、參謀們頓時面面相覷,少頃,有一人答道:“賢德太子空有賢德之名,當(dāng)初他代先帝犒軍時,曾任由刺客混入手下人中,密謀行刺傅將軍?!?/br> 祁禛之一愣,這事他倒是聞所未聞,因而不由抬頭看去,就見自家姐夫的幼弟吳琮站在不遠(yuǎn)處,一臉嚴(yán)肅地說。 “正是正是,”青龍帳下主將高寬接道,“那次傅將軍重傷,先皇順帝卻執(zhí)意壓下此事,寒了將士們的心。后來,先帝病逝,死前忽然用一紙密詔廢了本該名正言順繼位的太子,改立向王。太極宮內(nèi)亂,京梁告急,將軍這才帶著我們回了京?!?/br> 那都是八、九年前的事了,祁禛之只知道一個輪廓,并不清楚其間秘辛。 過去,在旁人看來,傅徵扶立向王不僅是順應(yīng)先帝之意,也是借機除掉重文輕武、優(yōu)柔寡斷的太子的好時機。 但在四象營中人看來,他似乎是沒得選。 若是賢德太子繼位,第一個死的,怕就是他傅徵。 那么,傅徵知不知道謝懸的身世另有隱情呢? “先前總有傳聞?wù)f,那叛軍畢月烏暗中收到了傅將軍的支持,我看凈是放屁!”說話的又是一個曾跟過傅徵的老將,他唾罵道,“那皇帝老兒是誰生的跟召元有什么關(guān)系?他何時cao心過這等骯臟惡臭的事?” “此話差矣,”又有人反駁,“將軍為人正直,他在京梁待的時間也久,若是知道了什么,也極有可能!” 祁禛之心底一動,這不就和畢月烏的第一大秘事對上了嗎? 皇帝不仁,兔死狗烹,傅徵慘遭折磨,身負(fù)不公。 如今,第二大秘事一出,人們將愈發(fā)深信不疑,那傅徵定是知道了什么,才會落得如此下場。忠臣良將,為國為民,被一雜種折磨,何其殘忍? 畢月烏步步為營,將傅徵扯做一面大旗,插在了自己的營盤上。 這面大旗過于招展,以至于連四象營中軍帳里的人都忍不住共情起畢月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