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穿為死對頭影帝的貓、高冷師尊:萌徒要翻天、工具人,但可愛萬人迷[快穿]
但等到那時,陸騭就和夢中一樣,名義上歸順朝廷了。以后他們西南義軍跟朝廷對上,豈不多一個勁敵? 當然,以陸騭的品行,以及他和陸騭的交情,他相信對方會盡量避免與他敵對,甚至不攻打他。但西南義軍又不是只有他一人,陸騭不對上他,卻有對上其他人的可能。 最重要的是,這樣一位厲害的將領,他為何不拉攏,反倒讓給梁王父子? 夢中那位新帝,如今的梁王世子,在后來明明有裴椹、陸騭兩位為朝廷擋住胡人鐵蹄的砥柱名將,卻都不善用。尤其陸騭,因他是從北地來的,不屬于任何派系,又戰(zhàn)功赫赫,便被朝中各方勢力猜忌和傾軋,掣肘他北伐,試圖削他兵權,最終導致他抱憾病逝。 既如此—— 李禪秀目光清正,看向陸騭,誠懇道:“我知陸公子畢生愿望是收復失地,然而現(xiàn)今長安宮里的那位沉迷權術平衡,任由黨派和世家爭斗,并無北伐的雄心。無論你留在雍州,還是前往其他地方,一時半會兒恐怕都沒機會北上攻打胡人。且近年各地災害不斷,官員卻欺瞞不報,致使民變四起,朝廷漸失人心,宮中那位已不是明主。 “反倒太子李玹,早年就有仁善賢明的美名,代天子巡視西南時,更撫教萬民,治理一方,頗受百姓愛戴。如今他剛起事,雖實力薄弱,但有西南民心所向,早晚能成大事。且他胸懷大志,痛惜國土分裂,日后定會揮師北伐,收復當年太祖為大周打下的領土?!?/br> 說到最后,他目光尤為明亮,語氣更難掩堅定。 一旁,周愷等一直忠于太子的人都不禁被感染,眼眶發(fā)熱,恨不能當場喊一句“太子千歲,小殿下千歲,大周永盛”! 陸騭和宣平也被這番話鎮(zhèn)住,但更多震驚于李禪秀的大膽。 宣平尤其恍惚,心想:沈姑……沈公子可真敢說。 這番話的不敬程度,但凡是他和陸騭以外的人聽見,恐怕都要被嚇破膽。但話又說回來,沈公子竟要去投靠在西南起事的太子?那他能說出這番大逆不道的話,好像也不足為奇。 可沈公子的夫君裴二是邊軍校尉……誒,不是,等等,把“沈公子”和“夫君裴二”這幾個字放一起,怎么有點奇怪? ……他就說還是得叫沈姑娘吧! 一旁,陸騭早已陷入正經(jīng)思索。李禪秀說的不錯,現(xiàn)下他們還沒想好去哪,而朝廷又…… 陸騭蹙了蹙眉,他回來的路上,就聽說之前武定關被圍攻,甚至一度被攻破的事。 等見到宣平,又從對方口中得知更詳細的情況——胡人之所以能迅速攻破武定關,是因為圣上將六萬多守兵調去長安,保護他自己了。而雍州當時的郡守嚴同海在胡人來襲時,更是不作為,最后靠并州軍及時支援,才驚險打退入侵的胡人。 如此朝廷,真能指望他們出兵北伐,收復失地? 可去投奔那位曾被圈禁十八年的太子,又與造反無異。成了,是締造新朝的功臣,敗了,就是亂臣賊子。 去與不去,勢必要慎重考慮。 畢竟他不是一個人,他還有幾十名一起從北地難逃而來的兄弟、部下,如今又招募訓練了兩千余人。 這些人都是活生生的性命,不是棋盤上的棋子,可以隨意試錯和舍棄。 陸騭眉心越蹙越緊,良久不言,陷入沉思。 李禪秀也清楚,這么重要的事要在短時間內作出決定,不太可能。 可他時間也緊迫,實在不能久留,于是抱拳拱手道:“陸公子,恕我還有要事,不便久留。方才那番話你可以慢慢考慮,若有意向,我在梁州那邊隨時歡迎你。” 罷了,劉備還三顧茅廬,他一次說不動,可以往后再多試幾次。眼下父親在秦州等他,還需盡快前往匯合。 李禪秀想著,正欲調轉馬頭,陸騭忽然開口,語氣平靜又帶著一分斟酌問:“沈公子,冒昧問一句,不知能你在西南……是何身份?” 聯(lián)想到李禪秀剛才話意,還有對方之前在酒樓跟他談合作時的籌謀,將這一切串聯(lián)起來,陸騭不難想通,面前之人根本不是普通的流放女子,對方恐怕一開始就是太子殘黨的一員,而且身份不低。 李禪秀拽緊韁繩的手一頓,聞言轉身,片刻,忽然坦率笑道:“太子殿下是我父親?!?/br> 陸騭聞言一怔。 “陸公子,你再仔細考慮考慮,我隨時等你消息?!崩疃U秀最后又朝他一拱手。 說罷揚鞭策馬,帶領眾人奔出山谷。 周愷聞言駭然,沒料到李禪秀會忽然表明身份,可他還沒來得及擔心,就見小殿下已經(jīng)走了,趕緊策馬追上。 一時,山谷內馬蹄聲不斷,震落枝頭數(shù)堆細雪。 陸騭僵站在原地,任由冰涼的雪落在頸間。他萬沒想到,對方會是此等身份。 但很快,他又明白,李禪秀之所以如此坦率告知,一是信任,二是誠懇邀請他。 若是后來的陸將軍,被如此招攬,倒不會意外。 但此刻的陸騭,雖不是一無所有,可也沒覺得自己有何值得被看重的。尤其他現(xiàn)在有的馬匹、人員、錢財,都仰賴之前李禪秀告知鹽湖和煮鹽的法子。 甚至在他最低谷時,也是對方不計前嫌,幫他治好腿傷。 幸得明主知遇,如何能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