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jié)
“說陳記坦蕩做事,是商賈典范。” --痛心疾首地憂“如今世風(fēng)日下,商賈汲汲為營!” “更以為賀掌柜實乃女中豪杰,行事做人頗有章程規(guī)矩。” --悲憤交加地恨“她是亂拳打死老師傅,我是終日打雁被雀兒啄!” 能讓長子吃悶虧的,必是個人物。 喬放之混淆完黑白,便樂呵呵地看向顯金。 這姑娘真棒,既讓長子嘗到了世間險惡,還讓他心甘情愿一記狠拳打得那孫順如今都還沒來上學(xué)。 真是英雄出少女?。?/br> 顯金被表揚得若坐針氈——她怎么這么不相信,喬徽對她評價會這么高呢? 顯金一邊“嘿嘿嘿”訕笑,一邊啜了口茶。 嗯,福建出的武夷紅茶,真是好茶。 喬放之放下茶盅,手隨意擺放在四方桌上,言歸正傳,“二郎說,陳記為學(xué)生專做了一種紙,能夠輔助學(xué)生習(xí)字練字——今日您過來,恐也是所為此事吧?” 顯金從懷中摸出一卷田字描紅本,雙手奉上,“做工粗糙,您看個大概?!?/br> 喬放之打開看,一看就懂。 描紅規(guī)定了寫字位置,格子里的四條斜線幫助學(xué)生確定字體結(jié)構(gòu)。 確實是……開蒙寫字的好物。 不過…… 喬放之掩住描紅本,笑了笑,“您東西是好東西,構(gòu)思也巧,唯獨一點——咱們這兒不合適用?!?/br> 陳箋方起身為恩師斟茶。 喬放之抬眸看陳箋方,語聲輕松,“二郎你先別急?!?/br> 陳箋方抿抿唇,長睫微動。 喬放之繼續(xù)解釋,“……你這個本子,合適初開蒙的童生。童生們剛拿筆,正是練大字的時候,寫字的手感還沒到位……青城山院的學(xué)生或秀才或舉人,讀書寫字均有一定年歲,著墨壓根無需這幾根線幫忙?!?/br> 陳箋方輕聲道,“學(xué)生記得,咱們山院每年都會從各小路、村落招收剛開蒙的儒童……” 喬放之敲了敲陳箋方的腦門,“你這孩子!” 又同顯金細說,“二郎沒說錯。山院每年會從南直隸及周邊府州招收一批剛剛開蒙的儒童,名額不多,一年不足十人,可這些儒童均家貧無財,實在無力負擔(dān)陳記出品的紙張?!?/br> 家里有錢的,只會請先生開私塾啟蒙,不會送到山院學(xué)堂來吃大鍋飯。 只有如博兒,或那個孫順,在家里啟蒙了一段時間,想沖擊院試考秀才時,才會送到與學(xué)府、官府關(guān)系良好的山院來吃題。 青城山院每年招收的貧家儒童,都是年歲極小,天賦極高,很有沖擊兩榜希望的人才。 家里供養(yǎng)不起,山院接收,結(jié)一門雪中送炭的情誼,甚至若這群儒童破五關(guān)斬六將,一路高中,山院也承認(rèn),他們讀到哪里便供到哪里。 這些情況,顯金昨日便聽陳箋方詳細介紹了。 而她年前在山院門口賣盲袋時,也曾撞見過一個對陳記紙張充滿渴望卻只能倉皇而逃的幼小童生…… 顯金胸有成竹地笑了笑,目光如炬,“這些本子,陳記免費贈予青城山院的貧困童生使用,直到他們有能力自行支付——對此,陳記只有一個請求?!?/br> 喬放之放下手中的茶杯,有些意外,“您說?!?/br> 顯金笑了笑,清淡上挑的眉眼陡然變得濃烈生動,“青城山院每月月考后,請將這群儒童用陳記描紅本習(xí)字的卷子,張貼在山院大門外?!?/br> 第55章 誠意出品 顯金話音一落,喬放之明顯微愣,思索片刻后,看顯金的目光多了三分審視,身形向后微靠,后背卻未完全靠在椅背上,雙手抱胸,眼神微垂似是在深思。 這個動作,有防備之意。 有防備很正常。 畢竟是清流讀書人,害怕顯金這個生意人打著青城山院的名頭做糟爛事。一兩本描紅,誰買不起?青城山院既供得起這群儒童,就不怕多出幾張描紅紙,就怕答應(yīng)了陳記這個請求,反被陳記打蛇順棍上,以后想甩都甩不掉——嗯……好像把顯金看穿了呢! 顯金再喝一口武夷紅茶,口味微苦,隨后回甘,口感醇厚清雅,這樣好的茶葉多半是從福建特意運來的。 為啥說特意? 因古時跨城的交易往來不容易,南直隸離福建可不近,涇縣只是宣城轄下一個很小的縣城,單靠宣紙和這座青城山院揚名,其他并不靈光,基本不會有徽閩商賈互通,這樣好的茶葉,多半是希望之星口中喬家那位平定倭亂、盤踞福建的寧遠侯漕運專送。 宗族姻親,在古時太重要了,如同一棵小樹拔地而起,經(jīng)百年經(jīng)營,主干根深粗壯,分枝繁葉紛亂復(fù)雜,各自向四方延伸探視,慢慢織就綠云蓋頂、傾覆庇蔭之勢。 除非主干蟲蛀中空,或被磅礴巨力外擊,這棵樹便可永永遠遠、長長久久屹立不倒,并從枯葉落黃中汲取養(yǎng)分,愈發(fā)茁壯。 這大概就是瞿老夫人,想要的家族。 那么她,在這個家族中,將會逐漸扮演起何種角色? 是反哺主干的泥壤?還是借勢慢慢抽出新芽的旁枝? “老師……”陳箋方輕聲喚道,打破了安靜的局面。 顯金發(fā)覺自己思緒飄遠了,垂眸再喝了口茶湯,決定主動出擊,拒絕被動等待,語態(tài)誠懇,直搗黃龍,“您在擔(dān)心,書院與陳記會就此牽扯不清,掛上關(guān)聯(lián)吧?” 喬放之笑了笑,“商為民用,民取商需,區(qū)區(qū)小事,何足掛齒?!?/br> 不是為了保護山院的聲譽? 那是為何? 顯金靜待喬放之后言。 “老夫擔(dān)心,那群儒童,是否愿意?” 窗欞外響起“咚咚咚”三下鐘聲,隨之而來,學(xué)生們收拾布袋,推椅行路的腳步聲——上午下學(xué)了。 喬放之眸光從窗欞外收回,嘴角常掛的笑意被一一收斂,“我山院的儒童們,或因家貧、或因失祜,皆身世可憐,卻有宋濂之志與匡衡之韌,假以時日,不敢說盡數(shù)皆中兩榜,卻也有可能翰林儲相、未來掌權(quán)。” 喬放之語氣淡淡的,氣勢卻從話梢語末處泄露。 陳箋方下意識看向顯金。 還好,小姑娘沒被嚇到。 一次登科、殿試被欽點探花郎、兩次入朝為官的山院之長,怎可能只是一個樂呵呵、笑嘻嘻的……退休人士? 他是為了保護那些小朋友的聲譽! 顯金神色也肅然起來。 喬放之繼而道,“這群儒童,如今尚在微時,若今后發(fā)達,陳記會不會挾恩以報?讀書入仕者,須珍重羽毛,送紙之恩,可大可小——他們是否愿意為一冊描紅本,從此背上人情債?” “這些思量雖瑣碎,卻是當(dāng)夫子,應(yīng)當(dāng)為他們想到的。” “賀掌柜,你說,老夫是否多慮?” 顯金大愣,這些……她確實沒想到。 如今細想想,喬山長說得很有道理。 讀書人的事,再小都大,一張紙、一塊墨、甚至一片餅,都是恩情。 是恩情就不能不報,否則就是德行有虧,易遭人詬病——在現(xiàn)代,企業(yè)為貧困學(xué)生捐款,有些企業(yè)不過發(fā)幾千塊獎學(xué)金,便又是請媒體又是大肆宣揚,把學(xué)生窘迫又貧窮的處境張揚得人盡皆知,就為突出自己的一個“善”字。 其實,這挺不尊重人的。 顯金剛剛的提議,從根兒上,就是對這群貧窮學(xué)生不尊重。 你用我的紙,你就得貼出來,你就得讓大家伙看見,你用了我的紙。 唯一不同的是,顯金想突出的不是“善”,而是直接把那群貧困儒童當(dāng)工具人刷,更為純粹的商業(yè)思維…… 喬放之隱晦又委婉地提醒,叫顯金面上發(fā)紅。 顯金囁嚅嘴唇,欲開口,卻被窗外懶懶散散的聲音打斷。 “挑兩個寫字不錯的童生,描紅抵工吧?!?/br> 顯金轉(zhuǎn)過頭。 喬大解元斜背布袋,瞇著眼,嘴里叼了個饅頭,一看就是還沒睡醒的樣子。 額,人家都下學(xué)了。 這位喬大公子哥兒,才剛睡醒。 偏偏,他是解元…… 上天實在不公。 顯金抿抿唇,腦子里過了一遍喬徽的話,他說什么?抵工? 如果儒童付出勞動,再得到收獲,陳記便不存在挾恩圖報的可能了??!陳記不算施舍或是贈送,這些紙可都是靠儒生們自己掙回來的! 顯金腦子轉(zhuǎn)得飛快,急速開口,“是!可以這樣干!如果儒童們愿意,可以為陳記書寫小四書作為報酬,并同意陳記將他們所寫的開蒙四書,作為描紅模板,印刷在描紅本的每行第一格!” 從田字格,徹底變成描紅本! 不對! 空白田字格也可以賣啊,他們還多加了一個售賣品類! 顯金躍躍欲試,連聲道,“作為補償,陳記許諾包圓青城山院家貧儒生們一路高中的紙張,力貨兩訖,絕不存在一絲挾恩圖報的可能?!?/br> 這個小姑娘……真是腦子轉(zhuǎn)得飛快…… 喬放之目瞪口呆。 顯金急切發(fā)問,“如此,您看成嗎?” 喬放之回過神來,笑言,“這個交換,好似掌柜的吃虧啊。” 商賈嘛,不占便宜就是虧。 這可比一開始的提議,弱勢多了。 顯金笑著搖搖頭,“不虧不虧——只要您準(zhǔn)許我們在本子上,加印一句話,我們就完全不吃虧?!?/br> “一句話?”喬放之重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