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無限萬鬼迷、穿到古代嫁山神、待宰的羔羊、戰(zhàn)力天花板他執(zhí)著做好人[無限]、“坦白說”里的秘密、在無限夢境不斷凹人設、男配讓龍傲天懷孕了、驚悚圈頂流[前篇]、長夜(1v1強制)
那些人若是暗中使出什么卑鄙的手段,聞安臣自然會有更加凌厲更加兇狠的手段反擊過去,這種手段他從來不缺少,只不過他一般不愿意用而已、但到了該用的時候他也不會手軟,而若是最后事情鬧大了,鬧得沸沸揚揚,鬧到上官那兒去了,他占了一個‘理’字,也不會懼怕什么。 說到底,還是,他有理。 單純的有理,或者是單純的有權(quán)勢都不夠,但是聞安臣既有理,又有足夠的權(quán)勢作為后盾,那么很多問題就都很好解決了。 對于聞安臣來說,這件事情問題不大,最起碼是在秦州范圍之內(nèi),他是完全可以搞定可以解決的。 至于以后,如果是要把超市開到其他的城市去,要開其他的連鎖分店,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到時候再說。 現(xiàn)下先把眼前的事情顧好就可以。 聞安臣這一席話徹底解決了林夫人的后顧之憂,而他說的這些東西,提出來的這個完善可行的計劃,也讓林夫人渾身上下充滿了干勁。 說實話,林夫人這種女子,在這個時代的大明朝,是并不多見的,她類似于后世那些事業(yè)型的女強人,能力非常強,也有這方面的野心,有這方面的想法。 如果給她足夠的支持,給她足夠的資金,她是可以做成一些事情?;蛟S這樣的女人在這個年代也并不少見,只不過由于這個年代的局限性,女人在外面拋頭露面的,終歸是不多,背后有龐大支持的就更是極為少見,所以很多人的才華就如此淹沒了。 但聞安臣顯然非常有眼光,他看出了林夫人有這方面的能力,他知道林夫人有這樣的想法,而他也會給林夫人足夠的支持。 聞安臣沖著林夫人笑道:“好了,大致的事情就是這些,按照我跟你說的這個章程,就如此去做吧。武威鏢局的事情,你就不用再管了,武威鏢局這一攤子,以后呀,就交給趙純?nèi)ao心吧!” “當然,你放心我也不會虧待你,該給你的那一筆銀子絕對會給。這一筆銀子算作是你私人的,你想怎么做都可以,想怎么用都可以??梢再I房置地,也可以開家店鋪,這我都不管,有了這筆銀子,下半輩子也能過的舒服很多,好歹總歸是一個依靠?!?/br> 林夫人點點頭,笑道:“我知道了,你放心吧?!?/br> “聞大人,這件事兒,我也想清楚了,我跟趙純鬧到現(xiàn)在這種地步,我倆若是在在一起做事,說實話,也必然會生出一些趗齷來,兩人一起做事,最怕誰都不服氣誰,我倆若是勉強再湊在一塊兒,只怕也會因為互相制肘而誰都做不好?!?/br> “我知道,這一幕是您絕對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倆之中必然有一個人離開,我離開也好。說實話,龍安府那個地方,雖然是生我養(yǎng)我之地,但是卻是我的傷心地,我在那兒經(jīng)過了太多,呆在那里總有一種壓抑感,整日都悶悶不樂,離開之后,說不定能夠換一個心情,人也能開心一些?!?/br> 聞安臣點點頭,笑道:“你能如此想,那便是極好的?!?/br> 他頓了頓,又接著道:“那些銀子是給你私人的,算是對你私人的補償,相當于是你私人在武威鏢局和趙記大車行中的股份折現(xiàn)了。而本官還會另外另外再給你一些銀子,這些當然不是給你私人的,這批銀子的數(shù)目,大約是在七千兩上下,這是本官現(xiàn)在能夠拿出來的所有的流動資金了?!?/br> “這筆銀子全部都交給你,由你自由支配,你就按照我剛才跟你說的那些,去做這個超市的事情,從超市的選址,買房子,蓋院子了,建庫房,到招集人手,招募掌柜,再到進貨,再到最后的開業(yè),這其中的所有事情,我一概都不干涉,你想怎么做都可以。這些銀子就是我給你的所有銀錢,你最后把這些銀子花完了就行了!” “中間若是銀子不夠,說實話我也不能給你更多。” “你明白這個意思了嗎?”聞安臣問道。 林夫人神色變得凝重起來,鄭重的點點頭,道:“放心吧大人,我明白您的意思,一共就這些錢,我一定好生用,不會胡亂浪費,免得最后接不上趟?!?/br> 聞安臣點點頭道:“大致便是這些,只不過有一點你可以放心,雖然錢就只是這七千兩,花完了就沒了,但是在其他事情上,本官還是可以幫上許多忙的,如果在弄這個超市的過程中,有什么人暗中使絆子,下黑手,用一些見不得光的陰險手段,或者是遇到了官府中人阻攔,地痞流氓敲詐勒索,等等,但凡是有這些事情,你直接來找本官就可以?!?/br> “本官總歸會給你處理的妥妥當當,斷不至于讓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影響了咱們這個超市的進展?!?/br> 林夫人咯咯一笑,道:“聞大人,您這么一說,我心里就徹底安定下來,說實話,咱們做生意吧,有時候不怕缺人手,不怕錢不夠,就怕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真真是讓人毫無辦法,因為我畢竟是外來人,而他們則是地頭蛇,現(xiàn)下有您在我背后坐鎮(zhèn),那就好辦了許多。” 聞安臣笑了笑,笑容很是溫和,道:“你是為我做事,這是我的生意,你盡心盡力,我自然也要把所有的障礙都為你清除掉才對?!?/br> 林夫人又說了幾句,而后陳楓便是告辭離開。 等他走了之后,聞安臣又去見了趙純。 第392章 事情了結(jié) 趙純一瞧見聞安臣,便是笑道:“聞大人,這件事如何了?” 聞安臣看了他一眼,嘆了口氣道:“純翁,你可當真是讓我好生為難呀,人家林夫人當初幫了咱能做許多事,幫著咱們把武威鏢局也給拿下了,結(jié)果到頭來咱們卻要趕人走,這件事說實話,確實是不那么地道?!?/br> 他說這話,趙純聽了也不生氣,渾然無事的笑了笑,道:“沒錯,這事兒我確實做的事很不地道,有點忘恩負義的意思,但是呢,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有她在,我在龍安府那邊,做什么事情都是束手束腳,實在是難受的緊,必須要把她弄走?!?/br> 聞安臣嘆了口氣道:“人,我已經(jīng)幫你弄走了,林夫人這一次不會再跟著你回龍安府了。她會留在秦州,幫我辦另外一些事情,而純翁,你以后,便要在龍安府那邊獨自支撐大局。要說制肘,那自然是再也沒有人制肘了,但是幫手卻也少了一個?!?/br> 趙純聽聞安臣說完這話,哈哈一笑,很是開心道:“聞大人你放心,只要沒人制肘,我一個人做事,比有幫手都要做得更好?!?/br> 趙純說這些話,聞安臣聽完,其實是有些不以為然的,而且,也很有些無奈。 說句實在話,聞安臣并不認為林夫人在那兒就一點兒忙幫不上,甚至在他看來,林夫人留在那兒對于趙純,對于趙記大車行來說,都是利大于弊的。 林夫人其實并不能給趙純帶來什么特別大的制肘,之所以趙純覺得林夫人帶給他許多不便,在制約他的行為,在對他進行制肘,其中大部分,其實都是趙純自已想的。 林夫人并沒有那么做。 說白了,之所以趙純覺得林夫人對自已有影響,多半還是因為趙純自已的心理原因。 聞安臣其實看得出來,林夫人是一個很識大體懂大局的人,絕對不會輕易對趙純進行制肘。 趙純這樣說,他很是無奈,但他也明白,也了解趙純,知道趙純的脾氣,知道這位老人家是老而彌辣的性子,他既然這么說,那自已也著實不好反駁不好更改。 聞安臣心想:算了,反正林夫人都已經(jīng)被自已給留下了,趙純和林夫人兩人是注定不可能在一起共事的,那自已還說這有的沒的做什么?完全沒有意義嘛,就順著趙純就好了。 于是他笑了笑,點了點頭,道:“純翁說的是?!?/br> 這一次這件事情便算是有了一個了結(jié)。 過了幾日,趙純又帶著精干人手重新回去了龍安府,他要率領(lǐng)這些人手,先在龍安府打牢基礎(chǔ),然后繼續(xù)南下,攻占成都,一起將整個四川布政使司全部都納入趙記大車行貨運分行的地盤兒。 趙純有著與他的年紀所不相符合的野心與激情,他沖勁兒十足,更是對前途充滿了希望,一心想要將這個他一手創(chuàng)建的大車行帝國,做到整個大明朝第一的成都。 趙純南下,而林夫人則是留在了秦州,她拿著聞安臣給她的那七千兩銀子,開始籌備創(chuàng)建超市的事宜。 不得不說,林夫人能力確實是非常強,她先是在秦州城中轉(zhuǎn)悠了幾天,也不干別的,就是東瞧瞧西看看,似乎是漫無目的的閑逛。但實際上,她卻是在非常用心地觀察,非常用心的尋找最合適的建造超市的地點。 三天之后,她便已經(jīng)胸有成竹,對秦州城哪個地段人最多,哪個地段地價較為便宜,哪個地段有適合建造庫房的大院子等等,都摸的非常清楚。然后把這些摸清楚了之后,她并沒有著急立刻下手,而是請聞安臣為她引薦了幾位秦州城中的實權(quán)官員。 這些官員,官兒未必太大,比聞安臣都要差許多,有的甚至還是聞安臣的下屬,但是他們或多或少的手中都是掌握著實權(quán),負責者城中一部分事情。有些聞安臣可能都不方便去做的事,他們卻是能夠輕輕松松的可以辦得妥當。 林夫人在聞安臣給她介紹了這些官員之后,又過了兩天,便找到了聞安臣,告訴聞安臣,選址的問題解決了,宅子已經(jīng)買好了,臨街的店面,隨時都可以開始收拾。 聞安臣很是詫異,沒想到林夫人動作如此之快,而后林夫人又把整個選址的情況跟他詳細的說了一遍。 選好的超市的地址,不在城東城西,而是在整個秦州城的一個中軸線上,在秦州從北城門到南城門貫穿的那條大街上。 在那條大街略略偏南的位置,那里,正是整個秦州人流量最大,最為繁華,也是最好方便做買賣的地點。 聞安臣對這個地點自然是很滿意的,然后又問大小,林夫人笑道:“大人您請放寬心,這臨街的店面,后面的宅子都非常大,臨街的店面足有八間寬闊,至于縱深,則是尋常店面的深度,只不過,如果咱們嫌深度不夠的話,是可以自已向后加蓋的?!?/br> “這八間店面后面,就是一個方圓十丈的大院子,里頭非常寬闊。以我看來,里頭建上十間時間庫房,應該是不成問題的,足以儲存許多種物資?!?/br> 聞安臣又是什么滿意的點點頭,而后便詢問價格。 林夫人的回答讓他很是吃了一驚,按照聞安臣的估算,這么大的宅子,前面店面后頭院子,又在這么好的地段,有這么大的人流量,價格肯定低不了。 而林夫人回答只花了五百兩銀子,就將這處店面外加宅子給買了下來。 聞安臣聽完之后,沉默片刻,沒有說話。 他現(xiàn)在明白林夫人前幾天請自已向她引薦了幾位官員是何用意了,以聞安臣的估計,這處宅子的價格起碼是在兩千兩上下,而林夫人只花了五百兩就買下來,說不得其中肯定有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 只是這些,聞安臣并不打算過問,若是他因為這種而詰責林夫人的話,只怕會傷了自已的手下的心,畢竟人家也是一片好意,也是本著省錢多做事的原則。 聞安臣很是勉勵了林夫人幾句,聽到他的夸獎,林夫人一顆懸著的心,便也就安安穩(wěn)穩(wěn)的落在了肚子。 她最怕的就是聞安臣不認可她的成績,懷疑他的能力,而現(xiàn)下,得到了聞安臣的認可,她也就安心了。 現(xiàn)下店面已經(jīng)選好,院子也已經(jīng)弄好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建造庫房和進貨,若是再把這兩樣給做好了,再接下來則是招集人手等,等所有東西都弄完,才能開業(yè)。 聞安臣和林夫人兩人算了算,照這個進度下去的話,兩個月之內(nèi)是肯定可以開業(yè)的了。 接下來是進貨。 進貨這個事很麻煩,或者嚴格來說,對于一般商人來說非常麻煩。要找到上游的供貨商,同時還要解決運輸問題,但對于聞安臣來說,這個是非常簡單,事實上供貨和運輸這一塊也是整個趙記大車行最大的優(yōu)勢,是趙記大車行開門做生意,所區(qū)別于其他開門做生意的人的最大優(yōu)勢。 聞安臣沒有做別的,只是將林夫人介紹給了幾個趙記大車行在秦州的負責人,讓他們自已接洽,自已去談。 聞安臣沒有說更多,他在那幾個人面前表達出來了非常強烈的對林夫人的支持態(tài)度,聞安臣相信,能夠做到那個位置上的都不是什么笨人,自已表明了這樣的態(tài)度,就已經(jīng)足夠了,他們自然就會知道林夫人在自已心中的分量,以及林夫人做得這個差事對自已的重要程度,自然也會好生配合。 聞安臣知道林夫人跟趙純有矛盾,而趙記大車行這些人都是趙純一手提拔起來的,說不定他們也知道趙純和林夫人的關(guān)系,說不得會對林夫人有些刁難。 但是,聞安臣相信,自已表明了這個態(tài)度之后,這些人就算有什么想法,也都只能埋在心里,不敢用出來。 時間就這么一天一天的過去,時光如梭,很快,就已經(jīng)到了萬歷六年的秋天。 北地的秋天,向來是非常短暫,大約也就是一兩個月。 給人的感覺好像這個秋天,是由夏末和初冬組成,幾乎是不怎么存在、 當夏天的炎熱剛剛褪去,隨著幾場冷冷的秋雨一打,冬天就直接來了,突然就要從單衣?lián)Q成棉襖了。 這一日,風雨如晦,天色陰沉沉的,黑云濃密,就像是要壓到城頭上一般,凄風冷雨在秦州城中肆虐,寒風夾雜著冷雨,打在人的身上臉上,就讓人不由得一陣哆嗦。 雨不算特別大,但是淅淅瀝瀝冷冷清清,因此也給秦州增添了幾分凄凄慘慘戚戚的味道。 這樣的寒風,這樣的冷雨,似乎也在告訴人們,秦州城的冬天快要到來了。 這樣的天氣,其實是不怎么招人喜歡的,因為在這樣的天氣,在外面做什么都不怎么爽利。 擺攤的那些商販們也都沒法擺攤了,行商們也都只好打尖住店,路上的行人都看不到幾個,偶爾瞧見也是行色匆匆,想著趕緊回家。 但是這樣的天氣,卻是文人土大夫的最愛。 在這樣的天氣下,擺上幾桌酒菜,敞開窗戶,瞧著外面的凄風冷雨,感受著那股淡淡的凄涼之意,便能讓人引發(fā)無限的漣漪,說不定就有幾篇詩篇問世。 而此時,在秦州城東的一處酒樓上,就有一伙人正在干著這樣的一件事情。 第393章 議論 這是一群土子,正確的說了,他們應該算是一群學生,秦州州學的學生。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基本上都只有秀才的功名,或者是連秀才的功名都沒有,一共十七八個人。其中有秀才功名的,約莫有六七個,連一個舉人都沒有。 剩下的,說是讀書人,其實,按照明朝文人的規(guī)矩來說,他們就是白丁。 都是讀書人,但讀書人也不一樣,也有自已的等級也有自已的規(guī)矩。像是高品級的讀書人,那就是進土,是能夠做官的,差一些的舉人,在鄉(xiāng)間地位就很尊貴,有關(guān)系有門路的,也能謀個一官半職,再差一點的秀才,好歹也能當個教書先生。 而像是他們中大部分人這個樣子,以后若是考不中功名,連教書先生也當不上,大概只能去那些開門做生意的店鋪里給人記記賬,算算數(shù)兒,大致也就是如此了。 而且他們中的許多人年紀已經(jīng)不小了,說句實在話,其中的很多人以后是很有可能再也沒有任何進步。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家境也并非是多好,俗話說,窮文富武,這個年代讀書的門檻遠遠比練武要低得多,練武的話,就沒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而且要好吃好喝,如此才有力氣打熬身體,身體才能長得壯實。 而且買武器請師傅,那也都得花錢,讀書則不用。 這會兒讀書的并不都是富貴人家的子弟,恰恰相反,這個年代讀書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寒門子弟,上個私塾才能花多少錢?而且那書也是可以向別人借閱的,實在借不著還可以抄寫,這個年代抄寫詩書可不是什么稀罕事。 抄寫一遍不但能省了買書的錢,而且,有了這一遍熟悉,對于這本書的記憶還有不小的好處。 也就是說在座的這些十幾歲到三十歲不等的少年人和青年人,現(xiàn)下的前途是不那么光明的,而以后的前途也未必會多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