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95節(jié)
朱允炆燒完所有奏章之后,便回坤寧宮睡覺了,第二天接著燒,反正不是上朝的時候,送來多少,燒多少。 攻擊一條鞭法,沒問題。 攻擊國策,也隨你。 要求禁屯田商賣,你隨便喊。 朱允炆打著哈欠,對這些攻擊毫不在意。 六部大佬、內(nèi)閣大臣都沒動靜,就你們一群人上躥下跳的,也不嫌累得慌。 朕不發(fā)話,誰敢禁一條鞭法? 誰敢禁國策? 誰敢禁屯田商賣? 已經(jīng)板上釘釘,棺材蓋都釘死的事,竟然還翻來覆去的鬧騰,這事沒完了? 從四月初,一直吵到了四月十五,朝臣滿心歡喜,在奉天殿外列好隊,揉揉嘴,準(zhǔn)備好腹稿,今天一定要讓皇上給個說法。 奉天殿開了,走出來一個太監(jiān):“皇上今日身體不適,朝會取消……” 一眾大臣徹底傻眼。 大臣們不干了,嚷嚷著一定要讓皇上出來說句話,否則就坐在這里,不走了。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來,最大的執(zhí)政風(fēng)波就此出現(xiàn)。 雙喜將群臣靜坐的事通報給朱允炆,朱允炆只是搖頭冷笑,搞非暴力不合作是吧,行,有本事你們也絕食明志。 朱允炆只淡淡地說了句:“無需理睬?!?/br> 有那功夫,還不如多研究研究中華書局的事,如今二王在京師購置了一座大宅院,并在成賢街、保泰街的路口處,買下了一家大店鋪,里面正在整修。 成賢街以西,保泰街以南,便是國子監(jiān),兩街交叉口向北,則是雞籠山、北極閣,地段繁華。 店鋪有了,書局有了,可是刊印書籍卻成了一個難題。 總不能只賣《三國志通俗演義》與《水滸傳》兩本書吧? 思來想去,朱允炆決定把《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也納入刊印書單。 《三字經(jīng)》南宋時期便已出現(xiàn),為王應(yīng)麟編寫;《百家姓》成書于北宋時期;《千字文》為南北朝時期周興嗣編纂,存在已久。 “三百千”,乃是古代最重要的三本啟蒙讀物,沒道理不大賣。與其留給私塾藏著掖著,不如廣賣天下,賺點外快…… ps: 《三字經(jīng)》為南宋王應(yīng)麟編寫是主流說法,具體是誰,學(xué)術(shù)界一直有爭議。 也有說是元朝初期出現(xiàn),也有說是明代人編寫,在本文中,以主流說法為準(zhǔn)。 第一百二十三章 哪個敢搶我的銀子? 書局賣書,歸根到底,其目的是盈利。 想要實現(xiàn)盈利,那就需要有人買書。 若是店里清一色《大誥》、《大學(xué)》、《論語》、《大明律》,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都沒什么興致,何況往來士民? 朱允炆拿起毛筆,開始構(gòu)思中華書局的書單與分區(qū)。 既然要做,那就做到最佳,讓中華書局成為大明第一書局,成為大明盛世的標(biāo)志與符號! 用過午膳之后,朱允炆便回了坤寧宮,睡了個午覺,然后起來陪著朱文奎,教導(dǎo)朱文奎阿拉伯?dāng)?shù)字。 馬恩慧對于阿拉伯?dāng)?shù)字已不陌生,她與寧妃、賢妃、駱才人,是《初階數(shù)學(xué)》的第一批“學(xué)生”,對于這種新鮮的學(xué)問,馬恩慧是十分喜歡的。 相比起那些繁復(fù)的文字,阿拉伯?dāng)?shù)字尤為便捷,簡簡單單,便記錄的一目了然,無需再一個字一個字的盤查,校對。 加上乘法口訣,朗朗上口,一些簡單的計算,已無需撥動算盤,隨口便可得出結(jié)果。 馬恩慧很是好奇朱允炆如何掌握的這些數(shù)字與學(xué)問,問過朱允炆,朱允炆只說是西夷學(xué)問,是行商帶入華夏的。 對于這一點,馬恩慧很是懷疑,偷偷遣人去找了回回人,對方竟還真的認識這些數(shù)字,不過并不清楚乘法口訣。 馬恩慧守著這些小秘密,只溫柔地看著朱允炆與孩子玩樂。 無論是什么學(xué)問,學(xué)到了,那就是咱自己的學(xué)問。 雙喜輕輕走到馬恩慧一旁,低聲道:“皇后,群臣還在靜坐,連午膳都沒用,此事,是否告知皇上……” 馬恩慧皺了皺眉,埋怨道:“這些大臣真是,皇上不過休息幾日,何至于此?既然皇上不打算理他們,那就讓他們坐著好了?!?/br> 雙喜不再說什么,只好退至門外,對一旁的太監(jiān)說道:“看著便是,若他們走了,馬上來報?!?/br> 太監(jiān)聽聞后匆匆離去。 朱允炆抱著朱文奎,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走到馬恩慧身前,道:“皇后,何事惹你不快?” 馬恩慧伸手,接過朱文奎,嘆道:“臣妾聽聞群臣在奉天殿外靜坐逼宮,心有不解,皇上殫精竭慮,為國為民,這些群臣如何便看不明白?” “那是因為朕動了他們的蛋糕?!?/br> “蛋糕為何物?” “呃,一種糕點,皇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朕所施新政,減少了他們的利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此話,也適合朝堂啊?!?/br> 朱允炆平靜地說道。 馬恩慧皺了皺眉,道:“皇上已經(jīng)革新了俸祿,如此優(yōu)渥,尤不足以讓他們滿意?” 朱允炆微微搖頭,問道:“皇后,若是有人搶了你一百兩銀子,又還給你五十兩,你會感恩戴德,還是心懷怨恨?” “哪個敢搶我的銀子?!” 馬恩慧威嚴(yán)起來。 一旁的宮女、太監(jiān)紛紛下跪。 朱允炆哈哈笑道:“這不就結(jié)了。群臣也是如此想的……” 馬恩慧轉(zhuǎn)瞬便明白過來,皺了皺眉,說道:“那不一樣,臣妾手里的銀錢,都是正當(dāng)經(jīng)商所得,可百官那些少了的銀錢,是盤削百姓所得,本就不屬于他們?!?/br> “是啊,本就不屬于他們,可是皇后,東西在自己手里久了,他們便會認為,那就是自己的。” 朱允炆認真地說道。 借東西還有不還的時候,何況這些官員,是以“合法田契”,使了銀子購置的田產(chǎn),說分就給分了出去,他們rou疼是應(yīng)該的。 只不過,他們應(yīng)該疼完之后,安靜的養(yǎng)傷,老老實實,不要到處蹦跶。 可他們偏不聽,見自己反對無效,便開始借老天爺來壓朱允炆,將地震災(zāi)難的出現(xiàn),直接扣在了朱允炆的頭上。 “皇上,這地震是為何……” 馬恩慧有些不安地看著朱允炆。 對于地震的原因,她也聽聞過天人感應(yīng)、災(zāi)異天譴。 正如董仲舒所言:“天下主失德,名山崩,地動?!?/br> 若是如此的話,那此番地震,會不會是上天以災(zāi)異的方式譴告帝王過失? 朱允炆笑著說道:“皇后,所謂地震,便是大地自身的運動罷了,與上天沒有任何關(guān)系,也與朕沒有任何關(guān)系?!?/br> “大地自身的運動?大地為何會動?” 馬恩慧低頭看向地板,似乎想看看大地有沒有跑路。 朱允炆總不能給她講述“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告訴她我們所有人都在一個球上,而且球自己會轉(zhuǎn)動,她一定會睡不著覺的…… “皇后,就像是這桌子,只要用力推動,桌子上的東西便會震動,甚至有些還會歪倒,這與地震是一樣的道理?!?/br> 朱允炆解釋道。 馬恩慧搖頭,滿是懷疑地說道:“可沒有什么人,能給大地這么大的力量?!?/br> 朱允炆輕輕說道:“若是大海呢?” 馬恩慧驚訝地看著朱允炆。 是啊,大海每天都在拍打大陸,雖然有強有弱,但終究是存在著這股力量的。 而且京師距離大海,也不甚遠。 朱允炆現(xiàn)在沒辦法給馬恩慧講解更多的自然科學(xué),看向雙喜,問道:“大臣可都還在?” 雙喜連忙回道:“皇上,仍在奉天殿外?!?/br> 朱允炆微微點頭,道:“傳喚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監(jiān)副,于奉天殿外等候。” 雙喜有些意外,但也沒問什么,轉(zhuǎn)而安排人去傳喚。 “看來皇上已經(jīng)對策?!?/br> 馬恩慧輕盈一笑,放松下來。 朱允炆微微點頭,道:“等朕回來,一起用晚膳?!?/br> 奉天殿外。 多達一百二十余官員,集體靜坐,目光中帶著絕不后退的堅決。 為首的,便是刑部尚書侯泰、都察院左都御史景清。 景清此番站出來,也是有原因的。 上次反對遏兼并國策,朱允炆雖然呵斥了自己,還說了一句“老了”的話,但景清卻沒有承受任何懲罰,依舊穩(wěn)坐都察院。 既然皇上是不會懲罰大家的,那為了自己的利益,就不能退后。 正所謂,搏一搏,馬車多暖和。 為了自己的雙腿,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為了……不能退,咱們可是為天說話,為大明說話。 皇上有過,我們作為官員,便應(yīng)該勇于指正皇上的錯誤,縱是因此而受罰,那也是錚錚傲骨,青史留名。 一句話:在座的都是英雄,跑了的都是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