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喜 第163節(jié)
二郎:“需要拿筐嗎?” “桃林里有啊?!?/br> 二郎問出口就想起來了:“幾個(gè)籃子?” “兩個(gè)。” 一籃豆角,一籃茄子。 二郎先幫喜兒洗菜, 喜兒進(jìn)廚房切茄子,二郎掰豆角。蔥、姜、蒜、花椒、雞蛋都準(zhǔn)備好, 喜兒叫二郎出去,順便把小薇和陳冬日叫進(jìn)來。 陳冬日先燒大鐵鍋蒸米飯。等米飯里頭的水不往外溢了,喜兒放籠屜, 蒸四份雞蛋羹, 稚奴,杜如晦、蓼藍(lán)以及小金毛各一份。這個(gè)時(shí)候喜兒才叫陳冬日燒炒菜鍋,她一邊指點(diǎn)小薇做紅燒茄子一邊往掰成小段的豆角里加雞蛋液。小薇做豆角煎蛋, 喜兒又往茄子里加面。之前喜兒把一半茄子切成絲用鹽殺出水備用。面倒入茄子絲里很干,喜兒又打幾個(gè)雞蛋, 加鹽。 小薇把豆角煎蛋做好,喜兒叫她煎茄子餅,接著是干煸豆角。最后一道菜是豆角炒茄子。 天氣炎熱也有好處, 豆角茄子出鍋,最先做的紅燒茄子還是熱的。 跟往常一樣兩張桌子, 在門外古樹下用飯。 金寶家也做好飯——饅頭,涼拌豆角、蒜蓉蒸茄子和雞蛋湯。 看到干煸豆角上的油,金寶皺著眉頭問青雀好不好吃。青雀點(diǎn)頭:“很下飯?!庇謥硪粔K紅燒茄子:“很配米飯?!?/br> 金寶咽口口水:“我還以為會(huì)很膩。” 鐘子孟好笑:“鍋里還有米飯, 想吃自己盛去。” 金寶立刻去廚房盛飯。 虞世南看著紅燒茄子和茄子餅對(duì)二郎說:“飯后把這兩個(gè)做法寫下來?!?/br> 二郎:“等你到長安茄子就老了?!?/br> “我——我又不是活不到明年?!庇菔滥险f著話搖頭,“算了。明年來你家吃?!?/br> 杜如晦想說什么, 忽然想到虞世南七十多歲了。他明年再次請(qǐng)辭,陛下定然不好再次拒絕:“二郎,我需要。” 二郎點(diǎn)頭表示聽見了。他看到小金毛把雞蛋羹吃完了,就往它碗里放一塊茄子餅。 小金毛喜歡茄子餅,吃完就把碗往二郎跟前推。二郎又給它夾一塊。余光注意到稚奴挑食,二郎問:“稚奴,怎么不吃米飯?還不如你毛弟弟懂事,給什么吃什么?!?/br> 稚奴眼睛盯著菜,往嘴里扒一口米飯:“大哥,給我留一塊茄子餅。” 高明瞪他:“留你飯后餓了吃?” 稚奴連連點(diǎn)頭,知我者大哥也! 鐘子孟又十分想笑:“稚奴,想吃茄子餅可以天天做?!?/br> 稚奴找喜兒,可以嗎? 喜兒點(diǎn)頭:“園子里的茄子多得吃不完。明天我去城里賣西瓜和桃,回來買幾斤rou,還給你做茄子餅。”其實(shí)她想說茄盒。小崽子懂得不多眼皮子淺,喜兒不想惹得他嚷嚷著就要茄子餅才沒提茄盒。 翌日上午,喜兒和二郎賣西瓜和桃的錢花掉一半——買了幾斤rou和脊椎骨。 脊椎骨燒湯,rou剁成餡做茄盒。幾個(gè)少年都更喜歡茄子餅和干煸豆角,喜兒又叫小薇做一盆茄子餅和一盆干煸豆角。 幾個(gè)少年和小稚奴吃得很是滿足。 如此過了三伏天,鐘子孟牽著老牛去官府報(bào)備。官府仔細(xì)檢查過后,老牛確實(shí)無法耕地,就幫鐘子孟殺了。鐘子孟和陳冬日拉回來半扇牛rou和一個(gè)牛腿以及牛雜。牛雜是喜兒要的。 翁婿二人到家,鐘子孟就切牛rou,然后叫二郎給前村送一塊,叫陳冬日給陳家送一塊。前村富戶很饞牛rou,跟著二郎回來買幾斤。 村正多年沒吃過牛rou,也找鐘子孟買幾斤。村正把牛rou遞給老妻,叫她回家燉,他留下跟鐘子孟閑聊,問他那么多牛rou怎么吃得完。 鐘子孟:“喜兒一半燉一半鹵。晚上吃一頓,明兒早上吃一頓。鹵牛rou給高明、克明和伯施帶上?!?/br> 村正詫異:“克明也走?” “女兒年幼,還有兒子沒成親,哪能一直住下去?!?/br> 村正:“難怪你自己留這么多?!?/br> “自家殺的牛給人一兩斤多寒酸?!辩娮用嫌终f,“牛rou這東西,腰纏萬貫也不好買。” 當(dāng)今圣上乃明君,長安一定也管得嚴(yán)。村正點(diǎn)頭:“喜兒要牛雜做什么?” “吃吧。她還叫二郎和冬日快去快回幫她洗牛雜。牛那么老還吃得動(dòng)嗎?!辩娮用蠈?duì)此表示很懷疑。 二郎和陳冬日把牛雜收拾干凈,小薇和沈伊人都把飯做好了。二人又累又餓卻不想吃。喜兒也沒勸他們多多少少吃一點(diǎn)。 廚房里還燉著牛rou,等飯后喜兒把廚房收拾干凈就調(diào)蘸料,舀半陶鍋牛rou湯,把陶鍋移到東邊墻根底下,飯桌搬過去,二郎收拾的牛雜也移過去,她又把留的鮮牛rou切片送過去,叫二郎和陳冬日邊煮邊吃。 青雀跟李恪說:“這不就是暖鍋?zhàn)訂??!?/br> 李恪問:“叔,牛雜香嗎?” 二郎:“你可以嘗嘗?!?/br> 幾個(gè)少年也不睡午覺了,立刻回屋拿板凳和碗以及筷子。 鐘子孟眼看著他們把一盆鮮牛rou吃完,驚得跟杜如晦感嘆:“他們的胃是無底洞吧?” 杜如晦:“幸好只在你家兩個(gè)月。要是常年在你家,還得養(yǎng)好幾年,喜兒的果園都不夠他們吃的。” 翌日,三個(gè)少年和稚奴小崽子離開,二郎去送他們和杜如晦以及虞世南,沈伊人中午做飯習(xí)慣性舀三瓢米,結(jié)果剩一大半。 晚上喜兒炒米飯,沈伊人怕吃不完就把金寶一家叫過來。 第二天下午二郎回來,沈伊人就跟弟弟說他們走了家里也有剩飯了。 二郎不由得想到皇帝跟皇后夸喜兒的鹵牛rou極好,明日請(qǐng)哪位肱股之臣,再給太上皇幾斤。結(jié)果第二天中午什么都沒了。帝后二人不敢置信的樣子。 “再來兩年吧。”二郎道。 沈伊人算一下幾個(gè)皇子的年齡,李恪和青雀得赴任,太子處理政務(wù)不能長時(shí)間離京,“高明第一次來咱家才這么高。一眨眼都可以獨(dú)當(dāng)一面了?!?/br> 二郎點(diǎn)頭:“以后再來也只有稚奴一人?!?/br> 然而二郎猜錯(cuò)了,稚奴六歲那年,李恪十五歲,青雀也有十四歲,皇帝依然不舍得兒子離開自己去封地。百官問起此事,皇帝就說李恪未滿十四歲,青雀未滿十三歲。 太子地位固若金湯,平日里又有皇后斡旋,李恪和青雀沒想過憑什么他比我們?cè)绯錾褪翘?,也不著急擁有自己的幕僚私兵?/br> 少年長大,無需二郎接送,這年夏天二郎和喜兒以及小金毛在東墻跟下乘涼,突然聽到一陣馬蹄聲,他走到屋角,車停在金寶家門外,高明從車上跳下來。 二郎揉揉眼角,失態(tài)驚呼:“你怎么來了?” “想你就來了啊。”高明身著紫袍紗衣,打開折扇,瀟瀟灑灑到二郎跟前。 喜兒起身無奈地說:“你該提前知會(huì)我們一聲?!?/br> 稚奴朝她撲過來,喜兒順手把他抱起來,問:“晚上睡哪里?” 金寶家去年修了新房,三間正房,正房中間做廳堂,東西兩間是金寶和他父母臥室。三間廂房都在西邊,最南端當(dāng)客房,最北端是廚房,中間的放雜物糧食。 去年夏天高明來過,待十來天就被東宮的人請(qǐng)回去。高明聽金寶說過,房子落成就找老木匠做床和衣柜書桌。高明指著隨后下來的青雀,“他去金寶家。晨風(fēng)住克明伯伯的房間。稚奴跟有為睡。”有為房里還有一張床,正好方便了他。 稚奴:“我不要和有為哥哥睡。我有床的?!?/br> 高明看向二郎,還有什么問題嗎。 有為、陳冬日和金寶從北邊過來,二郎叫有為把行李拿下來,叫陳冬日領(lǐng)著駕車的禁衛(wèi)進(jìn)屋喝水,又叫金寶拿些草把馬喂了。 “你父親不知道?”二郎十分篤定。 李恪移到二郎北邊陰涼處:“我們給父親留了一封信?!?/br> 青雀:“叔叔怎知父親不知道?” 二郎瞪他:“因?yàn)樗滥銈兘衲陝e想來!” 稚奴好奇地問:“為什么???” 杜如晦“智者多勞”,近半年身體又不中用了。皇帝跟他感情深厚,上個(gè)月就叫長孫無忌給二郎去信,叫杜如晦在二郎家住到除夕前。 秦叔寶之子秦懷道今年方九歲,他希望撐到兒子十五六歲。秦叔寶得知杜如晦過來就向皇帝告假,給二郎寫信住到七月底。 二郎把這兩件事告訴高明,接著又說:“我可以叫他們過了三伏天再來,可是你姑父,我如何拒絕?” 跟二郎交好的“駙馬”只有那一位,早逝的平陽昭公主的夫君。高明脫口道:“他來做什么?” 兩邊沒有外人,金寶父母在北邊乘涼,二郎不答反問:“跟你父親打天下的人誰沒有一身傷?天下初定百廢待興,哪個(gè)不是勞心勞力?” 李恪才意識(shí)到魯莽:“我們回去啊?” 二郎瞪一眼高明:“容我想想。” 喜兒:“先來這邊,太曬了?!?/br> 幾個(gè)少年跟上去,二郎注意到高明和李恪,他不希望手足相殘:“青雀,跟金寶或有為一張床,亦或者住金寶家?guī)?。高明,你和晨風(fēng)一張床。稚奴自己睡。我家東偏房空出來了,有兩張床,克明住過的房間里有一張床。等他們來了,誰跟誰同處一室,由他們自己安排?!闭f完看著幾兄弟。 高明擔(dān)心二郎訓(xùn)他,耷拉著腦袋裝乖:“聽叔父的?!?/br> 二郎想坐下,霍然起身。幾個(gè)半大小子心頭發(fā)緊,還有事嗎。 “我得給你們的舅舅去一封信,告訴他安排得過來?!倍捎值梢谎鄹呙?,“幾歲了?以后穩(wěn)重點(diǎn)?!?/br> 高明連忙表示他記下來,哪還有跳下車時(shí)的瀟灑。 有為從屋里出來,喜兒叫他去園子里摘兩個(gè)瓜。陳冬日剛到屋角,聞言把飯桌搬過來。 二郎寫好信又收拾一些東西,就請(qǐng)車夫回去。 翌日上午,皇帝令小黃門在宮門外等著,看到太子的人立刻帶過來。 車夫沒出現(xiàn),長孫無忌來了?;实壅J(rèn)識(shí)二郎的筆跡,確定不是兒子仿的,松了口氣:“明年就叫他們?nèi)シ獾?!?/br> “太子的主意叫誰去封地?”沒有外臣,長孫無忌說話隨意許多,“不是去樂坊,也不是偷偷隨軍出征,到了清河村可以養(yǎng)養(yǎng)身體,二郎也敢訓(xùn)他,隨他去吧?!?/br> 皇帝瞪長孫無忌,不是你兒子你不擔(dān)心。 長孫無忌假裝沒看懂:“二郎還叫人送來幾個(gè)西瓜和一筐桃。” 皇帝想起昨天看到信時(shí)的后怕就來氣,不由得攥緊手中的信:“氣都?xì)怙柫?!?/br> 長孫無忌告退,前去給皇后請(qǐng)安,順便告訴她二郎信上說了,太子日后不敢再留下一封信就跑。 話說回來,鐘子孟跟二郎商議要不要在東邊買塊地修一處客院。 二郎想也沒想就說“不必!” 有了寬敞的房屋他們更愛來,清河村又沒有奴仆,喜兒豈不成了他們的廚娘。 二郎只是又去老木匠家買一張飯桌和八個(gè)板凳。 飯桌板凳村里人常用,老木匠家有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