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喜 第162節(jié)
鐘老二氣得哼哼的。村正叫同曹氏交好的幾家拿鐵锨鐵鍬。那幾家的孫子孫女喜歡跟有為玩,喜歡跟二郎學(xué)劍,聽他講課,他們看到自家人牽扯進(jìn)去,恨死腦子不清楚的祖母,也不禁埋怨聽信祖母鬼話的父母。 村正擔(dān)心這種事多來幾次,鐘子孟沒事,他先被活活氣死。等曹氏入土為安,村正就對鐘老二和鐘老三說他們早已不是清河村人,百年之后不能埋清河村。就算兒女把他們拉過來,也別想踏進(jìn)清河村半步,除非半夜偷埋。 鐘老二和鐘老三把曹氏拉過來,一是不希望爹娘分開,二是想趁機惡心鐘子孟,最后是希望鐘子孟出埋葬費,比如給他們棺材錢和從漢陰郡到此地的車馬費。 可他們大張旗鼓鬧一場,一個銅板沒見著,還差點被喜兒燒死。鐘老二氣得發(fā)愿:“八抬大轎請我來我也不來。” 此刻在村口,不少村民都在,村正掃一眼眾人:“都聽見了?” 眾人接二連三附和。 鐘老二顏面掃地,催鐘老三一家回漢陰郡。他嘴里還不干不凈地嘀咕,活該清河村的人窮。 清河村村民真不窮。這些年清河村沒有幾家蓋新房的,是因為早年戰(zhàn)亂窮怕了,房子修修補補可以住就湊合著住,錢留著以備不時之需。 如今正值酷暑,個個短打草鞋草帽,而鐘老二和鐘老三兩家無論男女都穿著布鞋,齊齊整整,跟他們比起來村民確實很窮。 村正上了年紀(jì)耳背:“老二,你說什么?” “管我說什么。”鐘老二把驢車掉頭就叫妻女上車。 村正氣不過,叫他兒子去老木匠家找塊木牌,在上面刻一排字——鐘老二和鐘老三禁止入村。 鐘老三嘲笑村正幼稚。村正假裝沒聽見,叮囑他兒子,埋在路口橋邊。 喜兒爹娘得到消息就往清河村趕,顧不上問村正什么埋在橋邊,老老小小直奔鐘子孟家。到院里不見喜兒和二郎,鐵柱急得大聲喊:“姑,姑父——” “鐵柱來了?”鐘子孟從堂屋出來。 喜兒娘著急忙慌地問:“親家,沒事吧?” “喜兒在家能有什么事啊?!辩娮用峡吹借F柱的meimei和小堂妹以及小堂弟熱得小臉通紅,“快進(jìn)來。喜兒和二郎在園子里?!?/br> 喜兒爹:“怎么躲去園子里了?” 有為從東屋出來:“不是躲。有人買瓜和桃。鐵柱,我二叔和三叔走了嗎?” 鐵柱不確定:“好像走了。” 有為跑到門外朝路口看,只剩幾個村民往樹下去:“高明,晨風(fēng),青雀,出來吧。都走了?!?/br> 高明抱著稚奴出來:“這些刁民,就該一人二十大板,打得他們爬不起來。” 有為:“那樣他們敢賴上我們?!?/br> 李恪附和:“到那個時候就是光腳不怕穿鞋的,而我們是穿鞋的。” 有為不禁點頭:“晨風(fēng)說得對。高明,這種事不宜節(jié)外生枝。否則舅母和舅舅不會叫我們躲屋里?!笨吹叫〗鹈鰜?,“小金毛,過來?!?/br> 小金毛在屋里熱壞了,跑過來就往有為身上爬。有為抓住它,到廚房搬個凳子。 青雀拎一個凳子一把搖椅,李恪也是如此。鐵柱愛跟有為和金寶玩,拿著板凳跟出去。眨眼間,空蕩蕩的古樹下多出一排少年。 金寶托著下巴望著他家敞開的門說:“幸好我們沒有跟去漢陰郡?!?/br> 高明:“你父母拎得清。” 金寶嗤笑一聲:“他們也糊涂。我外祖父看得長遠(yuǎn)?!?/br> 青雀問:“他們以后還來嗎?” 路口太曬,村正過來把他的法子告訴幾位少年:“我活著老二老三別想再踏進(jìn)清河村!” 高明不禁說:“合該如此?!?/br> 村正左右看看:“喜兒和二郎呢?” 話音落下,喜兒拎一筐西瓜,二郎拎著一筐桃,先后從果園里出來。他倆身后還有幾位身著長袍紗衣的公子,兩兩一起抬一筐西瓜或桃。而他們身后還有幾個村民,也抬著西瓜或桃。 眾人把東西放樹下就擦汗。村正順嘴問:“買這么多?” 縣令的小兒子解釋幫親戚鄰居買的,得吃兩三天。 村正看一下西瓜,一筐四五個的樣子。像他有三個兒子,一次就得切一個大西瓜,一天得倆。這樣算下來一人買一筐西瓜著實不多。 那幾位幫著抬瓜的村民問幾個公子何時下地摘菜。 縣令的小兒子看二郎。 二郎奇怪:“我怎么了?” “你的菜水靈。你叫我摘一筐,我就再找你們村的人買一筐?!?/br> 村民好氣又好笑,還得眼巴巴看著二郎。 二郎:“我家的雞蛋鴨蛋鵝蛋也水靈,要嗎?” “論筐賣?”小公子脫口而出。 二郎噎了一下:“吃得完嗎?鵝蛋按個賣,雞蛋和鴨蛋論斤稱。” 小公子的友人好奇地問:“不做變蛋了嗎?” 二郎:“過了三伏天再做。對了,木材趙的鋪子里也賣變蛋。想買變蛋去找他。雞蛋鴨蛋鵝蛋找我們,雞鴨鵝才下的蛋?!?/br> 幾人搖頭表示不要。 二郎:“就想要我的菜?” 幾人點頭。 之前鐘老二和鐘老三一離開鐘家,他們就去園子里。他們先在里頭轉(zhuǎn)一圈,連雞鴨鵝圈和狗窩都沒放過。累出一身汗才躲進(jìn)葡萄樹下乘涼。身上舒服了,幾位公子才去摘桃,然后挑西瓜。否則這會兒都回去了。 烈日當(dāng)空,喜兒的瓜果蔬菜都像不怕曬,迎風(fēng)招展,跟喜兒一樣整個人透著活力。 二郎聽到他岳父岳母的聲音了,就叫鐵柱進(jìn)屋拿竹筐。 幫抬瓜和桃的村民提醒二郎地里有竹筐,幾個公子在園子里閑逛的時候他們送過去的。 二郎:“園子里沒有。他們跟你們買五筐菜,再找我買五筐?!?/br> 五位公子點頭。 有為起身:“那我去幫鐵柱?!?/br> 李恪覺著一個人只能拿兩個框:“等等我?!?/br> 二郎:“拿七個。” 喜兒不禁說:“不用那么多。爹娘院子里種了?!?/br> 二郎很是意外:“你知道?” “不然摘了給他?”喜兒看一眼村正。 村正下意識問:“我不配?” 喜兒給他個眼神讓他自己意會。村正裝瞎。二郎扯一下喜兒的手臂,暗示她不要故意氣村正。村正方才幫了喜兒和二郎,喜兒也沒不依不饒,問來自安陽縣城的五位公子:“自個摘還是我和二郎幫你們摘?” 他們頭上還戴著二郎的草帽,又沒到一天當(dāng)中最熱的時候,幾人相視一眼表示自己摘。 菜地離西瓜地很近,幾個公子看到大西瓜就問二郎,天熱西瓜熟得快,等那些半大不小的西瓜同時熟了,他準(zhǔn)備怎么賣。 二郎:“賣不完做西瓜醬。到秋賣青菜少了改賣西瓜醬?!?/br> 幾個公子異口同聲:“西瓜可以下醬?” 二郎點頭。 縣令的小兒子找二郎定兩壇。入冬后沒什么菜,另外四人也表示如果西瓜醬很下飯,他們也要兩壇。 沈伊人曬四大缸醬,二郎想到這點就應(yīng)下來。 小公子拿個茄子打量一番,又忍不住感慨:“沈公子,你家的菜真水靈?!?/br> 喜兒:“我家的地肥??煺伞!?/br> 幾人也擔(dān)心中暑。摘半框菜就拎出去,到園子外面摘半框豆角。他們來前問過家里人,確定往年冬天都做過燉干豆角,喜兒和二郎沒騙他們,所以又找村民摘半框豆角。 幾人回到家中,廚子看到兩筐菜不一樣,試探地表示是不是一筐是他們自己摘的,一筐是村民摘的。 縣令的小兒子輕笑一聲:“猜到你會這么問。這一筐又大又水靈的是沈公子夫妻倆精心伺候的。這一筐發(fā)蔫的是村民種的。只買這種一筐得十五文?!蹦闷鹨桓菇?,“這么粗看起來老了吧?其實不是的?!标噙f給廚子,“籽小皮厚啊。還有茄子,看起來很大很老,其實嫩著呢。有點老的都被沈公子一家摘了切片曬干了。” 縣令夫人:“吃得完嗎?” 小公子搖頭:“肯定吃不完。圈果園的籬笆墻上全是各種豆角。可他們家有好幾位客人,每個人走得時候都帶幾十斤可能還不夠。” 廚子忍不住說:“客人要這些東西?” 小公子:“不要他們自己也得買。買別人的,哪有自己親眼看著長大的吃著放心。貴人怕死著呢?!?/br> 縣令夫人深表贊同:“長安的貴人不是日日大魚大rou。聽說他們每日都吃五谷雜糧瓜果蔬菜。” 小公子點頭:“母親,父親,我看到那些客人了。年少氣質(zhì)不凡,年邁的像隱士。” “那就聽你的。假裝不知道,如今怎樣,以后還怎樣?!?/br> 小公子就是怕父親弄巧成拙:“有沈公子在此,長安一定會注意到父親?!?/br> 沈公子揉揉耳朵:“誰念叨我?。俊?/br> 離未時做飯還有一炷香,喜兒跟沈二郎都在樹下乘涼。喜兒問:“你哥?” 高明點頭:“我覺著也像。他想起來罵你,閑著沒事也罵你。我要是你耳朵都長繭了?!?/br> 杜如晦哭笑不得:“這些話敢當(dāng)著你父親的面說嗎?” 沒有外臣在,高明敢。 為了父親僅剩不多的顏面,高明就當(dāng)自己不敢:“嬸嬸,有沒有那種不費時間又可口的美食?” 第127章 駙馬爺 沒人進(jìn)城買rou, 所以家里只有雞鴨鵝蛋。 酷暑難耐,喜兒也不想殺雞燉魚。喜兒盯著果園琢磨片刻,起身對二郎說:“摘菜去?!?/br> 高明頓時忍不住說:“又有美食了?!?/br> 沈伊人也在樹下:“喜兒, 天熱別逞強,隨便做點就行了。想吃什么晚上再做?!?/br> 喜兒揮揮手表示她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