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jié)
哎!工商所的人也真是的,這么一大早就出來干活,就不能在家多睡會兒嗎? 家公爺爺看幾個小孩,有心想讓他們自己去玩,又不敢放他們走,怕出事兒。 縣城可不比鎮(zhèn)上,車子多的很,萬一叫車子撞了呢。 但讓他們干待在這兒,又怕他們嫌無聊。 事實上,連海軍都開始懊悔:“大姐,我們應(yīng)該把作業(yè)帶過來的,這樣我們就能寫暑假作業(yè)了?!?/br> 好浪費時間啊。 超超跟龍龍?zhí)貏e乖巧,愣是一聲都沒敢抱怨。 好在大姐眼睛珠子一轉(zhuǎn),迅速給他們找到了活干:“走,我們?nèi)ベu西瓜。” 家公爺爺頭大:“你們跑哪兒去???好好在這邊待著?!?/br> 江海潮已經(jīng)往前跑,只丟下一句:“一直待在這里,人家不過來怎么辦?我們把買瓜的人喊過來?!?/br> 果然樹挪死人挪活,跑進(jìn)小區(qū)以后,他們看到的人就多了。 有匆匆忙忙夾著包的,那應(yīng)該是趕著去上班的。他們肯定不能湊上前。 有拎著布包出來,往小區(qū)門口走的,很可能是上菜場買菜的。不管是不是,反正出大門能看見西瓜攤子的,就不歸他們管。 有端著飯碗出來,三五個人坐在一起,一邊吃燙飯一邊說話的,那基本都是家里的老頭老太太,也是他們重點想要拉攏的顧客。 “爺爺奶奶,你們要不要吃西瓜?有好大的西瓜,好甜呢。” 有老太太轉(zhuǎn)過頭看了他們一眼,卻沒什么表示。 江海潮努力描述給他們看:“瓜皮很薄的,特別甜,兩毛錢一斤。” 可是老頭老太太們還是沒什么興趣的樣子,懶得搭理不知道從哪兒跑來的野小孩。 楊桃和虞凱都挺緊張的。他們雖然不至于像陳煥生一樣,但到了縣城,也是束手束腳,膽量都比平??s了一半。 他們害怕再這樣下去,人家就直接把他們轟走。 江海潮在心里哼哼,掉頭跑回大門口,喊家公爺爺:“家公爺,你給我們切個瓜,我們帶過去給人家嘗嘗?!?/br> 家公爺爺正在給人挑瓜,聞言皺眉毛:“這怎么給你們拿過去???好好在這邊待著吧。八點鐘新華書店就開門了,到時候你們過去自己挑兩本書?!?/br> 江海潮卻不想放棄:“能拿過去的,把瓜切開了就行了?!?/br> 婆奶奶沒好氣:“切成一片片的,你直接給人吃?這又不是鹵蝦兒。一個瓜總共能切多少片?” 真當(dāng)縣城的人都大方呢,要是他們這樣免費一片片的送瓜,就沒人來買瓜了,保證整個小區(qū)的人都排成長隊,專門等著免費瓜。 節(jié)日快樂! 第83章 切開來賣 大人們都不支持,連修遠(yuǎn)大大都哈哈笑,擺明了看孩子們的熱鬧。 虞凱勸說大姐:“要不我們先去新華書店吧,再等會兒就開門了?!?/br> 家公爺爺讓婆奶奶拿錢給他們:“先去買點早飯過來吧,早上都沒來得及吃。” 如果孩子們不在,他們?nèi)齻€大人隨便湊合一下就行。吃兩塊鍋巴喝兩口水,也夠夠的了。 但小孩不行啊,小孩長身體呢,當(dāng)然要好好吃飯。 姐弟幾人跑到距離小區(qū)半條街的地方,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縣城和鎮(zhèn)上的區(qū)別了。 好熱鬧啊,但是早飯攤子就有十幾個。 有賣雞蛋餅的,里面裹油條,一塊錢一個,有辣醬和甜醬兩種口味。 有賣油炸糍粑的,切成方方的小塊,炸的表面金黃,甜口還是咸口隨便自己選。 有賣豆腐腦的,滿滿一碗,里面放的蝦皮炸黃豆還有切得碎碎的咸菜,瞧著就很香。 不過姐弟幾人最稀奇的是飯團(tuán),居然就是在水紗布上舀一勺煮好的紅白米飯,里面放點咸菜再加半根油條,裹起來扎實了,重新打開裝進(jìn)塑料袋里,5毛錢一個飯團(tuán)。 三個大的瞬間異口同聲:“我們早飯也能這么賣!” 對呀,這個多簡單,而且多實在。吃一個飯團(tuán)下去,估計一上午都不會餓了。 楊桃還分析:“里面除了包咸菜和油條外,還可以換成其他東西,這樣口味多一些?!?/br> 江海潮立刻掏出5塊錢,買了10個飯團(tuán),剛好夠大人小孩吃。 虞凱咬了一口,認(rèn)真地強(qiáng)調(diào):“這個配豆?jié){最好吃?!?/br> 那可別想了,家公爺爺和婆奶奶只兩個人,估計誰都沒空去磨豆?jié){。 婆奶奶看他們拎回來的飯團(tuán),習(xí)慣成自然地抱怨:“你們自己吃就好了,我又不餓?!?/br> 她話說出口,突然間想起還有修遠(yuǎn)大大在,立刻又補(bǔ)了句,“這個倒是不錯,不像包子,咬一口面都是虛的?!?/br> 修遠(yuǎn)大大也認(rèn)為飯團(tuán)挺有意思的,還開玩笑道:“以后我下田就帶這個,頂餓?!?/br> 家公爺爺喊他們:“你們吃完了就去書店吧?!?/br> 可幾個孩子走了沒多遠(yuǎn),江海潮看著個穿拖鞋的人端了一碗豆腐腦往小區(qū)走,突然間冒出一句:“我知道該怎么弄西瓜了?!?/br> “啊?” 弟弟meimei們都驚訝,怎么又說西瓜的事了? 江海潮難掩興奮:“你們忘了在馮雪家怎么吃水果了嗎?切成小塊,放在碗里,上面插牙簽,直接拿牙簽戳著吃。這樣每個人都能吃到,又不會吃很多?!?/br> 她過于激動,畫都有點顛三倒四,好在弟弟meimei們跟她心有靈犀,迅速找到了點。 虞凱還提出了實際問題:“我們沒碗啊也沒牙簽?!?/br> 江海潮手一指前面路人端著的豆腐腦:“這不是碗嗎?用一次性的碗就行。” 于是他們直接跑到人家豆腐腦攤子上,要問人買一次性的塑料碗。 那攤主直接手一揮:“行啊,你買豆腐腦,我白送你兩個碗。” 江海潮獅子大開口:“要10個碗。” 攤主眼睛一瞪:“那你起碼得買三碗豆腐腦?!?/br> 江海潮毫無意見。用婆奶奶的話來說,他們的肚子都是無底洞,才不怕剛吃完飯團(tuán)吃不下呢。 豆腐腦是咸口,咸香咸香的。 但虞凱認(rèn)為應(yīng)該是甜的,那樣才適合配飯團(tuán)。 江海潮干脆買了7碗,又給家公爺爺他們端回去。 這回婆奶奶真發(fā)火了:“你們干嘛?才吃過飯團(tuán)呢,中午飯不吃了?” 江海潮趕緊塞過去:“你喝喝看嘛,好喝呢,我們不買人家就不給碗?!?/br> “拿個塑料碗干嘛?” “賣西瓜呀?!?/br> 他們雖然有切瓜刀,但沒砧板啊。誰出門賣西瓜還帶砧板呢? 江海潮眼睛珠子直轉(zhuǎn),沖小區(qū)傳達(dá)室的老頭笑:“爺爺,你有砧板嗎?借我們用一下行嗎?我們請你吃西瓜。” 老頭笑著搖頭,卻站起身來,往外面走:“我給你們借一個吧?!?/br> 他朝旁邊的院子喊了一聲,說的方言不是本地話,幾個小孩都沒怎么能聽懂。但沒過一會兒,院子里面就走出一個跟超超差不多大的小女孩,手里拿著砧板。 得虧那砧板也是塑料的,如果是他們家用的那種大砧板,他們還擔(dān)心那個小姑娘會拿不動呢。 江海潮說話算話,切了西瓜,不僅給老頭一片,還給那小姑娘也塞了一片:“小meimei,請你吃瓜,很甜的。” 婆奶奶看得頭疼:“你們就不能消停會兒,又糟蹋東西。” 瓜都切開了,那要怎么賣? 江海潮頭都不抬,一門心思切瓜:“你放心吧,我們肯定能掙回來?!?/br> 可這回他們再跑去剛才碰見老頭老太太的地方,已經(jīng)看不到人影。 都要八點鐘了,太陽燒的跟火一樣,哪怕樹蔭底下也熱氣騰騰,誰沒事愿意在外面呆著呢? 楊桃犯愁:“大姐,那現(xiàn)在我們怎么辦?” 江海潮也愁啊,她都滿頭大汗了。她皺著眉毛,想了半天,突然間靈機(jī)一動:“上門推銷?!?/br> “兜(售)東西呀,可這里人都不認(rèn)識我們是哪個?!?/br> 在村里,兜(售)荸薺的,兜(售)rou的都有,但那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誰還不認(rèn)識誰呀。 江海潮心里打鼓,卻撐起架勢:“這叫上門推銷,外國電視劇上都這么放的。沒問題的。” 楊桃擔(dān)憂:“人家不給我們開門怎么辦?” 現(xiàn)在都放暑假了,待在家里的基本都是老人小孩。學(xué)校的安全教育不是說了嗎,不要隨便給陌生人開門。 江海潮信心十足:“沒事兒,我們都是小孩。” 還真是這樣,小孩看小孩,天然就有親切感。 他們跑了一棟樓,上下5層,總共10戶人家。家里有老人在的,有兩戶吃了西瓜后決定去買一個。家里只有小孩在的,只要吃過了,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要去買瓜。 只是其中有兩個跟海音差不多大的小姑娘表示,一個西瓜太大了,他們今天吃不完怕壞了,問能不能只買一半。 婆奶奶下意識地要拒絕,這哪兒來的規(guī)矩,在村里買瓜,誰買一半啊。你買一半走,剩下的一半怎么辦?會擺壞的。 江海潮還急著再去推銷,都沒耐心跟婆奶奶解釋,跺著腳強(qiáng)調(diào):“哎呀,奶奶你賣給她,我都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br> 家里有個手這么松的妹頭,真是讓人愁哦。 修遠(yuǎn)大大笑著安慰:“沒事,不行的話讓他們幾個吃了。半個瓜而已,一人幾口就吃完了?!?/br> 江海潮卻保證:“我肯定能賣完的?!?/br> 因為她接下來推銷的時候就跟人講,一只瓜吃不完怕擺壞了沒關(guān)系,可以只買半個瓜。 沒想到這樣一來,買瓜的人竟然更多了。畢竟半個瓜切開,買的時候就能看清楚瓜到底有沒有熟??杀攘嗷丶乙院笄虚_,發(fā)現(xiàn)有問題再拎回來更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