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jié)
海音偷偷拽jiejie的袖子,相當有把握地猜測:“成根大大肯定怕被抓。他要是去江口擺攤子炕餅子,到時候派出所看到他燒火的木頭,肯定一抓一個準。老師講了,不能盜伐國家森林。” 江海潮頓時泄氣??成挚隙ú恍?,有公安專門抓呢,到時候賣個餅反倒賣進大牢里去了,那才是天崩地裂,全家都完蛋了。 她怨念地看著老城根的老婆,心道你們家炕個月餅,干嘛不用稻草呢?不都是點火燒嗎?樹枝有什么好稀奇? 老城根的老婆正打開爐子門,抽出里面的屜子,取出剛炕好的月餅。 瞧見江海潮目光灼灼,她笑著遞了一塊給小妹頭:“吃吧,剛打好的餅子,最香最甜?!?/br> 果然好吃啊,胖乎乎的圓月餅油潤潤甜蜜蜜,一口咬下去,面粉和油的香還有紅糖的甜,混合在一起,充滿了整個口腔。明明燙的很,她卻舍不得吐掉,只一口一口的干掉了半個月餅。 “咦,里面怎么沒餡???” 她印象中,月餅肯定有餡,有花生,有芝麻,有紅綠絲,還有瓜子仁等等,混在一起,咬一口下去,外面的酥皮直掉,里面的餡也往下掉,得用手接著。 二舅母樂了:“那是五仁月餅,上紅的。今年我家沒種芝麻和花生,打的是混糖月餅?!?/br> 楊桃疑惑:“那為什么不是糖放在里面啊?” 有專門的糖月餅,外面是皮,里面單放糖,一口咬下去全是濃稠的糖汁。 老成根的老婆笑著點完了月餅,逗趣道:“你家要這么打也行啊,來排隊吧,趕緊的啊,不然明天吃不上餅子了?!?/br> 100個月餅壘起來可是一座小山呢。 二舅母推著自行車過來的,倒不用他們幫忙抬。 等他們出了門,她才笑著解釋:“以前他們家也打糖月餅,后來有人一口咬下去,叫糖汁燙壞了嘴,下巴這塊都留了疤。那丫頭后來找婆家也不好找,人家一看就說她嘴巴饞,吃餅子吃的把嘴巴給燙壞了,搞得很不好看。從那以后,老城根家只要人家不提,不加餡的都是打混糖月餅。我倒覺得混糖的更好吃,比加瓜子仁什么的更好吃?!?/br> 三姐妹都拼命點頭。她們一致認為,瓜子花生還有芝麻單獨做餅都好吃,可放在一起,卻怎么吃怎么奇怪,中間再加上紅綠絲,更加怪怪的了。 二舅母分了20個餅子給姐弟5人:“拿回家吃吧?!?/br> 江海潮沒推辭,這是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到了中秋節(jié),家家戶戶都打月餅,然后左鄰右舍親朋好友會互相送,讓人家也嘗嘗自家的手藝。 如此一來,各種各樣口味的月餅,大家都能嘗到。 可等他們拎著月餅回家,家婆奶奶卻皺眉頭:“怎么吃著還拿著?” 楊桃興沖沖的,只追問婆奶奶:“奶奶,我們什么時候打月餅?老城根家的都講了,要快點排隊,不然到明天都打不完。” 家婆奶奶沒接話,倒是打了桶井水,然后從院子角落里找出了石磨,叮囑她們:“洗洗干凈?!?/br> 三姐妹都驚訝不已。這可是老磨盤了,平常家里也就過年的時候拿出來用,不是做年糕,而是做元宵。過了正月十五,它又會閑置下來。 難道今天要做元宵嗎?明天是中秋節(jié)啊,又不是元宵節(jié)。 超超興奮地問:“奶奶,我們吃豆沙的還是芝麻的?” 兩種他都想要,兩種都又香又甜。 家婆奶奶卻沒搭理他,又忙著去稱糯米和大米。 還真是要做元宵啊。 姐妹三人面面相覷,看樣子,明天中秋拜月亮,家婆奶奶要鬧好大的陣仗呢,光祭品就要加一個元宵。 秋天風颯,石磨刷洗干凈,只在院子里晾了不多會兒的功夫,家婆奶奶就端著糯米和大米出來了。 她是什么時候洗晾糯米和大米的?姐弟5人居然誰都不知道。 江海潮唯一肯定的是,這回打米粉,家婆奶奶也是臨時起意。因為她沒有濕磨,而是干磨粉。 濕磨粉口感好,吃在嘴里又細又滑,可花費的時間長,磨好的糯米粉要瀝干水,然后在竹匾上攤開晾干。 干磨就沒這么多麻煩了。直接舀上幾勺淘洗晾干的糯米放在磨盤上,朝下米的圓孔里撥一點,然后抓著磨盤的把手旋轉,整個磨盤被帶著一圈圈的轉起來,磨碎的糯米粉就在上下兩層磨盤之間叫擠出來了,落在凹槽里。 江海潮帶著楊桃分工合作,她負責轉磨盤,楊桃手里抓著小掃帚等待凹槽出口處,等到糯米粉要滿的時候,把粉掃到鋁鍋里。 家婆奶奶倒了會兒糯米之后,又喊海音:“看清楚了嗎?接著磨,把這些糯米磨完,然后再磨大米?!?/br> 海軍和超超急的要命,一個勁兒表態(tài),他們也要磨糯米。 楊桃嗤笑:“你們有磨盤高嗎?” 海軍臉漲得通紅,跳腳強調:“我有我有!” 超超則羞憤撤退,圍著家婆奶奶團團轉:“奶奶,我也要?!?/br> 家婆奶奶嫌他們吵,語氣不耐煩:“去,把南瓜拿過來?!?/br> 三奶奶過來借梯子,聽到這句笑道:“到我家去拿南瓜,我家的南瓜甜,好吃的很?!?/br> 這話不是吹的,三奶奶家的自留地有一塊說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同樣的種子,撒進去長出來的南瓜就是特別面特別甜,吃起來有點兒像毛栗子,而且還長得特別好。 婆奶奶笑道:“行啊,貪你家的南瓜吃了?!?/br> 海軍和超超拿了南瓜又去抬冬瓜。別看現(xiàn)在都10月份了,冬瓜皮厚,從地里摘回來,只要貯存得當,吃到11月份都沒問題。 兩個小的站在灶臺前看婆奶奶忙忙碌碌,一會兒幫忙燒灶蒸南瓜,一會兒到櫥柜里找擦子,一會兒又跑去院子問jiejie們:“奶奶說米粉打好了拿進來?!?/br> 三姐妹剛好收工,端著米粉進灶房,只見婆奶奶正忙著攪拌蒸好的南瓜,看到她們便點頭:“拿過來。” 蒸好的南瓜不用放糖,攪拌的時候都散發(fā)著甜香。婆奶奶將米粉倒進南瓜里,攪拌的差不多了,丟給大外孫女兒:“你來和面?!?/br> 她自己則端出另一個臉盆,將抓過鹽的冬瓜絲擠掉殺出來的水,然后往里面加糖。 楊桃驚呼:“奶奶,你要做冬瓜糖???人家冬瓜糖不長這樣?!?/br> 婆奶奶近日疲乏又心累,嫌她吵:“就你喉嚨大。燒鍋去?!?/br> 燒鍋是為了炒糖色,熬好的糖色澆在糖淹過的冬瓜絲里,就是今天南瓜餅的餡了。 婆奶奶去找模子時,楊桃百思不得其解:“那為什么非得再熬糖色,直接放白糖不也是甜的嗎?” 難道就為了黏糊糊的看著更像那么回事? 海音猜測:“應該不一樣吧,麥芽糖跟白糖吃起來就不一樣。” 海軍和超超則失望死了。剛才婆奶奶熬糖色的時候,他們還以為要燒扣rou了。只有過年燒扣rou的時候才炒糖色啊。 不過很快他們又小臉笑瞇瞇。因為包了冬瓜絲餡的南瓜餅放進鍋里蒸熟了以后,竟然很好吃。 兩個弟弟吃的頭都舍不得抬。 三個jiejie卻是大眼瞪小眼,滿臉不可思議,婆奶奶竟然也會做餅,做這么好吃的南瓜餅?以前都沒看她做過。 三奶奶過來還梯子,看到灶房里的動靜,驚訝:“喲,這多少年沒做過了,今兒怎么想起來弄了?” 婆奶奶笑著夾了只遞到她嘴邊:“你嘗嘗,年年都是打餅子,吃來吃去就是那么回事。今年我們自己搞,吃吃老味道?!?/br> 江海潮驚訝:“婆奶奶,我們不打月餅了?” 不打月餅怎么過中秋節(jié)呢? 婆奶奶輕描淡寫:“這不就是月餅嚒,南瓜月餅,現(xiàn)在想吃,外頭還看不到哩。” 三奶奶咽下半個餅子,笑著幫腔:“可不是,以前打餅子可舍不得放這許多糖油還有米粉,可沒這么好吃?!?/br> 婆奶奶第一鍋蒸了不到30個南瓜餅,除了拿給他們吃的之外,剩下的全叫她放進盛湯用的鋼精鍋里,塞到江海潮面前:“去吧,送你二舅舅家去?!?/br> 江海潮曉得是回禮,洗了把手,端起鋼精鍋就走。 楊桃立刻跟上:“大姐,我跟你一塊兒去?!?/br> 海軍和超超也跳起來,跟著出門,其實他們跑去也沒別的事,不過待家里待不住而已。 只剩海音乖乖地還在灶膛門口燒鍋,看得婆奶奶心生憐愛:“去吧,餅子都做好了,我自己燒就行?!?/br> 五個小孩嘻嘻哈哈往外走,出了院子門,楊桃才抱怨:“奶奶真是的,直接告訴我們打南瓜餅子不行啦?非得一聲不吭,由著我們猜來猜去?!?/br> 江海潮深以為然:“就是,大人都這樣,好像跟我們多說一句都能要了他們的命一樣?!?/br> 他們到二舅舅家時,剛好二舅母娘家侄兒過來送中秋節(jié)禮,拿了一大兜石榴和自家樹上結的微微泛紅的棗子呢。 二舅母見到南瓜月餅也吃了一驚,笑道:“多少年沒打這個了,還是嬢嬢厲害,模子還在。” 她娘家侄兒被招呼著吃了個,跟著笑:“好多年沒吃過了,你們奶奶真有心思?!?/br> 往前數(shù)起碼十幾年,還是生產(chǎn)隊那會兒家家戶戶不寬裕,有的村連個餅匠都沒有,才拿黃澄澄的南瓜餅充月餅,好糊弄敬月亮。分田到戶,各家有油有面粉之后,再沒人這樣搞了。 三姐妹聽著有點不得勁,江海潮挺起胸膛強調:“好吃呢,好香的?!?/br> 二舅母哈哈笑:“是好吃啊,你們婆奶奶挖空心思給你們弄好吃的?!?/br> 五個小孩都得意起來,那當然,他們可是整個楊家圩都出了名的好小孩。 二舅母分了石榴和棗子給他們帶回家吃,幾人走在路上時,江海潮突然間問楊桃:“給你婆奶家送餅子了嗎?” 節(jié)前互送自家打的月餅當節(jié)禮,是老規(guī)矩了。以前他們家都是她爸騎車送到楊家圩,楊桃家也一樣。 可憐楊桃渾身打了個寒戰(zhàn),今年她爸媽不在家啊,該不會讓她去送吧,畢竟她可比超超大,超超連自行車都不會騎呢。 超超一看二姐眼睛落在自己身上,立刻頭搖成了撥浪鼓:“我不去婆奶奶家,打死我都不去?!?/br> 眼看弟弟meimei都嚇白了臉,江海潮趕緊安慰他們:“明天家公爺爺肯定回來,明天要拜月亮呢?!?/br> 至關祭祀,都是大事。舅舅不在,家公爺爺更加不能缺席。 第二天是中秋節(jié),學校當然不放假。班上除了有同學在自家打的月餅當零食外,一點也看不出節(jié)日的氣息。 陶老師還在講臺上強調:“今天都中秋了啊,10月份也過了一個禮拜了,還沒交愛國糧的同學趕緊交,要記名字要扣分的?!?/br> 盧艷艷偷偷問江海潮:“你家公爺爺回來沒有?回來趕緊去交吧,我看這回很兇呢。” 江海潮肯定道:“今晚絕對回家,今天中秋節(jié),我估計家公爺爺換工也換完了。” 傍晚放學回楊家圩,家公爺爺沒讓孩子們失望,他們一推開院子門,就看見家公爺爺和家婆奶奶在院里忙碌。 海軍激動地沖到門口喊他們:“姐!凱凱哥哥,今天有梨子呢?!?/br> 舅舅好幾年前在屋后栽了棵梨樹,既沒施肥也沒打藥,全讓它自然生長。 前兩年梨樹開花了,還結了幾顆稀疏的果子,等不到熟就掉了。更慘的是,到過年的時候,三奶奶家殺豬,豬跑出來把梨樹根給啃了,然后第2年梨樹連花都沒開。 大家都以為這棵梨樹死定了,也沒再關注過它。 可大家都不曾料到,今年它不聲不吭的開了花又結了果。現(xiàn)在梨子挺大的,皮發(fā)黃,散發(fā)著淡淡的甜香,一口咬下去,梨汁甜蜜,rou質十分細膩。不像他們這兒常見的大鴨梨,大鴨梨的rou可是帶著渣渣呢。 婆奶奶笑容滿面:“就是沒打過藥,上面長了蟲,你帶幾個回去吃,小心點,別把蟲子吃進去?!?/br> 虞凱歡歡喜喜地走了。 拜月亮不能在屋子里呆著,得把八仙桌抬到院子里,然后放上瓜果祭品,再接著是點香插香爐。后面這個活最講究,必須得是作為一家之主的家公爺爺親自cao作。 好在五個小孩都不感興趣,他們的目光全落在祭品上。糕點除了昨天做的南瓜餅之外,還有二舅母給的混糖月餅。跟在這兩盤點心后面的,是4個碟子裝的瓜果,梨子、石榴、葡萄、西瓜依次排開。其中西瓜是切成的鋸齒形,也不曉得是什么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