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
天王 外來意識形態(tài)的中國化 話說當(dāng)ri林沖正閑走間,忽然背后人叫,回頭看時,卻認(rèn)得是酒生兒李小二。當(dāng)初在東京時,多得林沖看顧;后來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錢財,被捉住了,要送官司問罪,又得林沖主張陪話,救了他免送官司,又與他陪了些錢財,方得脫免;京中安不得身,又虧林沖赍發(fā)他盤纏,於路投奔人,不想今ri卻在這里撞見。 林沖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這里 李小二便拜,道:自從得恩人救濟,發(fā)赍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著,迤邐不想來到滄州,投托一個酒店主人,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過賣。因見小人勤謹(jǐn),天王安排的好菜蔬,調(diào)和的好汁水,來吃的人都喝采,以此賣買順當(dāng),主人家有個女,就招了小人做女婿。如今丈人丈母都死了,只剩得小人夫妻兩個,權(quán)在營前開了個茶酒店,因討錢過來遇見恩人。不知為何事在這里 林沖指著臉上,道: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里。如今叫我在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不想今ri在此見你。 李小二就請林沖到家里坐定,叫妻子出來拜了恩人。 兩口兒歡喜道:我夫婦二人正沒個親眷,今ri得恩人到來,便是從天降下。 林沖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兩個。 李小二道:誰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說。但有衣服,便拿來家里漿洗縫補。當(dāng)時管待林沖酒食,至夜送回天王堂,次ri又來相請;因此,林沖得店小二家來往,不時間送湯送水來營里與林沖吃。 上面這段文字,大家按說應(yīng)該都有印象。雖不知今天怎樣,但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還是語文課本中的一篇。在天王那個絕大多數(shù)人都沒搞清飛雪連天shè白鹿到底是什么意思的年紀(jì)里,林教頭魯提轄,還有那一馬當(dāng)先的馮婉貞,才是可以讓男生們血為之沸的形象。 這里面,提到了一個地方,叫天王堂,從原文看,這是個好差使,每天只要打掃一下衛(wèi)生,雖然比有錢財可用的草料場要差一些,但至少清閑。 但是,這里卻沒有說清楚,這個天王堂到底是作什么用的呢 手頭有一本宋人所撰的嘉定赤城志,列舉當(dāng)?shù)叵慊饏擦?,累累千種。其中,把天王堂編入祠廟,與之并列的計十七種,分別是城隍廟靈佑信助侯祠三臺星祠二官堂元應(yīng)善利真人祠武烈帝廟佑正廟大固山廟小固山廟鄭戶曹祠義靈廟東岳行宮靈康行祠祠山廣惠行祠王愿靈觀王行祠平園土地廟和悟真橋土地廟,從名字來看,都是道祠。 嚴(yán)格說起來,這里面絕大多數(shù)都是y祀,也算不上正宗的道家,最多是個廣義的道祠,但至少,絕對攀不上佛家。 另外,從明清時的記載來看,大致也是如此。如祝允明所作的前聞紀(jì)中提到蘇州天王堂時,是這樣說的。 天王堂土地:姑蘇闔閭子城之濠股,有東西二天王堂,其西堂東廡有土地祠,神貌甚類太祖皇帝。相傳張氏僭據(jù)ri,有道者潛塑此像,意謂此土地當(dāng)屬太祖云耳。道者失其名,蓋異人也?;蛟慌夹なト荩鯚o道者事。 另外某本反映明人世情的嗯,算是廣義的譴責(zé)吧,也很巧的提供了一個旁證,表明這個天王堂是道家的地頭。 天啟末年,忽然有個道人打扮的人,來到閶門。初然借寓虎丘,後來在城內(nèi)雍熙寺,東天王堂,各處游蕩。自稱為憨道人。 綜合以上記錄,似乎可以說,天王堂應(yīng)該被劃入在道家香火的范圍里。不過,問題又冒出來了,有廟便有神天王堂,供得是那路神仙 考吾國經(jīng)典,天王二字,漢前不存,是和佛教一齊輸入中國的外來詞,道家一部神仙譜龐雜無算,上追三皇,下及雞犬,里面有不知多少人物,但翻來翻去,卻還真沒有以天王為號的。 那位說了,神仙譜沒有,可不等于就沒有,陷空山無底洞地涌夫人的干爹,曾任降魔大元帥,點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諦四值功曹東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瀆普天星相,共十萬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羅地網(wǎng),下界擒拿妖神的那位托塔李天王,可不就是個天王么 這個倒也是。 托塔李天王,諱上李下靖,說起來,正是吾國宗教抬舉名人入伙,張大聲勢的典型之一。 在中國人的眼中,神與人的界線,大抵是模糊不清的。一方面,人只要修持有道,就有機會飛升成仙,甚至只要是跟對了修持有道的老爺,都可能跟著升天,另一方面,篤信聰明正直謂之神,那些聰明優(yōu)秀強大,特別是真正在民間有著良好口碑的強者智士們,總是會很容易被神格化,送入神域,比如被加上了六個小弟和一只狗的李二郎,比如名列十殿閻王的黑臉包公李靖,也是這些人中的一個。 歷史上的李靖,南平蕭輔,北破狼騎,西定吐谷渾,軍功累累,號稱有唐第一,封衛(wèi)國公,當(dāng)時便有種種關(guān)于他的傳聞,如他曾代龍王行雨曾在西岳祈神曾識虬髯曾遇紅拂等等,在唐傳奇中頗有出鏡率,而至遲到兩宋時候,各地就已有了奉其為神的廟祀,如山西風(fēng)雨神廟,即明言其神唐衛(wèi)公李靖。 那么,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說:天王堂供得就是托塔李天王,也就是神格化的李靖,是道系香火中的一支 很遺憾,還是不行。 一方面,這樣的記載并沒有證明天王堂里面供得就是李天王,只能證明他的確有被人當(dāng)神供,另一方面,同樣是宋書,我們也能查到這樣的記載: 黎州通望縣,有銷樟院,在縣西一百步。內(nèi)有天王堂。前古柏樹。下有大池。池南有娑羅綿樹,三四人連手合抱方匝。先生花而后生葉。其花盛夏方開。謝時不背而墮,宛轉(zhuǎn)至地。其花蕊有綿,謂之娑羅棉。善政郁茂,違時枯凋。古老相傳云:是rou齒和尚住持之靈跡也。 從這個記載來看,天王堂又似乎是佛家的產(chǎn)業(yè),當(dāng)然,這個倒也可以解釋過來,畢竟,天王殿是佛寺的標(biāo)準(zhǔn)配置,一個筆誤,把殿錯記為堂,也是很合理的事情。但不管怎樣,至少總說明在著作者或是傳抄者的心中,是以天王堂屬佛門的。 并且,關(guān)于天王堂的記載,唐中已見,如畫馬韓干,在他的行狀中,就有記到他在天寶年間入京供奉,曾在寶應(yīng)寺天王堂資圣寺諸地畫高僧鞍馬菩薩鬼神等,且不說這里明顯是把天王堂與佛寺并列,而且,最重要的是,斯時去大唐開國未屆百年,李靖身為臣子,又怎能在本朝就立祠享祀 暫時岔開一下話頭,回去聊聊天王這個詞先。 前面有說到,天王是和佛教一齊輸入中國的外來詞,在南亞地區(qū)的古信仰中,對天有著極為復(fù)雜的想象與設(shè)定,后來,這些奇想被佛教吸收改造,形成了六道輪回的概念,劃世界為六道,奉天道為尊,并繼承了前人對天的詳細(xì)區(qū)劃,分解出三界二十八天,其中,居于最底部的,正是yu界四天王天,亦就是四大天王的居所。 四大天王,音譯作提頭賴吒毗樓博叉毗樓勒叉毗沙門,意譯則是東方持國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其任務(wù)是各護一天下,即掌握東勝身南瞻部西牛貨北俱盧等四塊大洲的山河林地,故又稱護世四天王,但地位在佛家的權(quán)力體系中很低,不要說佛,就連和什么菩薩阿羅漢之類的也沒得比。往大里說,是不進省常委的軍分區(qū)司令,向小里說,也就是個省公安廳廳長,當(dāng)然,手上小弟還是很多的,是一級暴力機關(guān)的頭子。 四天王的原型都是南亞古傳說中的神祗,后來被佛教收編改造,其中,以多聞天王,或者說毗沙門天王的原型最招人待見。 他是什么呢 財神。 多聞天王對應(yīng)于印度教的天神俱毗羅,這位神可不得了,意譯過來叫施財天,在印度古神話中出鏡率頗高,著名的吉祥天就是他妻子也有一說是meimei,總之是一家子。所以,在隋唐時期的佛畫中,毗沙門像的下方常常會畫上很多金錢寶貝,闊綽的很。 這要一想,可就不得了了 身為暴力機關(guān)的一把手,一出去開片動不動就是八百萬小弟一起上,這已經(jīng)夠唬人的了,而同時居然還管著財政部,能給你無息貸款甚至是直接撥款能透露內(nèi)幕消息指導(dǎo)你該建倉還是該出貨這樣的人,簡直想不紅也難 所以,他的確很紅至少,在他的神格分裂之前,他一直都很紅。 隋唐時期,毗沙門在佛寺中香火極盛,地位極高,遠(yuǎn)遠(yuǎn)勝過其它三大天王,甚至還有這樣的佛寺布局:釋伽牟尼居中,吉祥天待左,毗沙門在右,可以說是一門顯貴,獨占佛戚。 毗沙門在du li造像時,典型形象是這樣的: 金身其它三王則分別是白身青身和紅身,著七寶金剛莊嚴(yán)甲,戴金翅鳥冠,佩長刀,左手托寶塔,右手執(zhí)三叉戟,腳下踏歡喜天尼藍(lán)婆毗藍(lán)婆等三夜叉鬼,五太子及諸部下伺右側(cè),五天女及天王夫人伺左側(cè)。亦有一種造型是寶塔由三太子代托 那位就說了,您等會,我怎么看這寶塔有點眼熟哪還有,四大天王的像見多了,和您說得這差也忒遠(yuǎn)了吧 咱不是說了么,這是隋唐那會的事,那時候,毗沙門他老人家還是北方軍分區(qū)司令兼zhong yāng財政部部長,紅得很,還沒想到自己ri后會妻離子散喪權(quán)失兵,被什么猴子啊人偶啊蝙蝠人啊三只眼啊之類的怪物當(dāng)小反派打呢。 有老婆有兒子,還一生就是五個,四大天王中,家庭這么得瑟的就毗沙門一位,要說這五個兒子,也是子子不同,有出息到能自己掙香火的,也有不爭氣到只能跟老爹后面混飯吃,五子當(dāng)中,最能耐是二太子和三太子。 二太子獨健,三太子那吒。 咣鐺 稀里嘩啦,也不管什么茶杯瓜子都混成了一片,那位可真急了,扯著嗓就亂起了場子。 打住,您打住,那寶塔您混就混過去了,這三太子那吒,又是怎么回事 這倒也是哈。 其實,天王堂里供得,就是毗沙門天王,當(dāng)然,同時也是托塔李天王,還是李靖李衛(wèi)公。至于這個話頭,說來就比較長了,可以從太原起兵講起,也可以從開元盛世講起。 隋煬失德,天下蜂起,四十六處煙塵,一十八路反王,個個都以為自己就是下一個漢高祖,在當(dāng)時,從太原起兵的李家作為北周入隋的舊貴族之一,并不招人待見,在南方正統(tǒng)士族眼中,這些自稱隴西李家之后的家伙實在很可疑,和飛將軍到底有多少血統(tǒng)關(guān)系,那真是天曉得。 自古以來,帝王起兵,總要先打口水仗,強調(diào)自己是受命于天,有多少多少祥瑞,得多少多少天助,李家那時勢頭不是最大,聲望不是最高,連身份到底是胡是漢都還有很多人懷疑,更要打足旗號來吸引眼球了。 我們今天最熟悉的神話之一,當(dāng)然就是風(fēng)塵三俠棋觀天下,不過,在當(dāng)時,這并非李家神話系列的主戰(zhàn)場,只是秦王府搞出的一個小把戲:一來,在早期的時候,李家全力包裝的只能是高祖李淵,不會也不可能容忍李世民成為神化的中心。二來,這個故事更類似于史記戰(zhàn)國策中的風(fēng)流豪杰,對知識分子可能很有吸引力,但對苦于自晉以來數(shù)百年刀兵交作的黎民百姓,卻沒有什么意義。 在當(dāng)時,李家所主打的,是佛跡系列。 佛本非中國之教,自漢明夢佛以來,大舉入夏,數(shù)百年間,信徒遍于草野,尤其是在少數(shù)民族交替立國的北方,整個上層階級但知刀馬,宗教信仰還處于原始形態(tài),沒有南朝士大夫階層以儒道為支撐,滿懷歷史驕傲感的意識形態(tài),在相對先進的佛教面前完全無從抵御,可以說是全面淪陷,崇佛佞佛的皇帝重臣層出不窮,雖然中間有名列三武滅佛之一的北周武宗大殺了一氣,但開皇強欺孤兒寡母,以隋代周之后,引導(dǎo)了一次報復(fù)xg反彈,佛教卷土重來,再作馮婦,復(fù)為一時之尚。在這種背景下,把李家包裝成受佛力佑護的世家,當(dāng)然是最為有效的著法。 順便說一下,中國百代朝廷當(dāng)中,以周為號的共有四姓五朝,除了姬姓兩周之外,還有宇文之北周柴之后周和代唐而立的武周,北后兩家的收場完全一樣,都是英主早逝,留下孤兒寡母,然后被自己人窩里反,捏著鼻子禪位,至于一代女帝,也是以寡婦的身份,被自己人窩里反,捏著鼻子禪位不得不說,起國號真是大事,一定要牢記世易時移的道理,不能看人用著好就偷懶照抄哇 由此可見,吳三桂不唯無德無義,而且無智無識,起個兵反清就反清么,國號還叫什么大周,須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就算真能一時得意,最后怕也要在身邊出個楊某或是趙某某,逼他孫子捏鼻子禪位嘀 在李家早期的諸多神話當(dāng)中,有一項就和毗沙門天王有關(guān)。太原起兵之初,河洛地區(qū)的李密正如ri中天,李家號召力遠(yuǎn)遠(yuǎn)不如,募兵能力有限,同時還要面對北方突厥的不斷消耗,一段時間內(nèi),搞到連女人小孩也要披掛上陣,今天看來,郡主領(lǐng)軍似乎是很有趣的美談,但當(dāng)時,實在是李家的椎心之痛。 在這種情況下,神人投軍的傳說自然應(yīng)運而生:某天,某個身材高大,一臉金光的男人帶著很多人招搖過街,來投軍入伍,在被問到身份時,這人自稱為毗沙門天王,因為李家上應(yīng)于天,故前來投軍相助,而之后,這隊人也正如所有的傳說一樣,悄然消失,不給好事者以驗證神力的機會。 不過,從當(dāng)時來看,這個傳說并沒有被炒熱,而從效果上來說,也沒有收得太大作用,真正令李家站住腳跟的,是他們和突厥的成功媾和而蒲山公又在戰(zhàn)略上犯下重要錯誤,可能,正是這個原因,才使毗沙門天王在唐初尚不能立刻取得朝廷歡心,得到超群拔類的地位。 嗯,還有一個可能,是我猜的,話說,李建成的小名就是毗沙門,換您當(dāng)了李世民,怕也不怎么待見這北天王是不 令天王堂被全面建立的傳說,發(fā)生于天寶年間,當(dāng)時的大形勢,和隋唐交替時,已有很多不同: 一來,作為自然規(guī)律,佛教已自南北朝間的高峰開始回落,道教則終于找準(zhǔn)感覺,牢牢把握住本土牌這個重要抓手,并放下架子,既吸收佛門祈雨攘讓等能夠吸金的專業(yè)技能和十八層地獄等能用來嚇唬信徒的概念,又大肆收編佛門神靈,改造成為道家代表,兩只手都硬,堅持以你能,我也能的泥沼原則,和佛教形成同質(zhì)化競爭,且大打價格戰(zhàn),導(dǎo)致佛教幾項重要業(yè)務(wù)的利潤率都大幅下挫。文煬之世,烈火烹油,地方富商作一次焰口都可以耗數(shù)百金,但睿宗年間,韋后親自出面參與的法事,據(jù)說華麗到無以復(fù)加,更集中了當(dāng)時最著名的一批大德,總預(yù)算也只是千金在這種情況下,佛教自然要想法開源節(jié)流,一邊尋找新的市場空間,一邊努力把原有業(yè)務(wù)作大作強; 二來,李唐在站穩(wěn)腳跟之后,也意識到佛教終是西來胡教,過度消費的話,反而更會被作實掉胡人漢衣的偽華族身份,于是借一個李字,把自己生拉硬扯到李耳身上,相應(yīng)的也就加強了對道教的認(rèn)同和資源分配; 三來,武后佞佛,無為之甚,則自神龍以降,李家宗室們自然也會把貶佛揚道作為對武后施政的反彈之一。 種種因素結(jié)合起來,使佛門弟子意識到,眼前已是一個關(guān)口,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不容再有遲疑了。 在這里,不得不說一句,縱觀吾國宗教史,佛教雖屬西來,卻總能在每次佛道之爭中,比道家更加迅速和jg準(zhǔn)的把握住中國特sè,和以更大力度淡化掉自己的原教旨sè彩,積極因應(yīng)于信徒的喜好需求,真正作到了你想要什么,我就是什么,對自身的原始形態(tài)一點都不在乎,甚至可以為了擴大影響而把三世佛的概念放棄,轉(zhuǎn)而塑造并力捧在民間有需求有聲望的女觀音胖彌勒帥韋陀和降龍伏虎等等跡近偽基督或至少是偽圣徒的中國化偶像,身段之靈活,態(tài)度之謙卑,真真讓人嘆服。 天寶元年,西域有變,大石康居等五國圍攻安西城,斯地,去國有萬里之遙,在那個冷兵器時代,指望國內(nèi)來軍隊報仇就有可能,指望援軍及時趕來解圍,那是完全靠不住的,要活過來,就得頂住。 雖然部隊派不過去,可總要努力啊,這時候,國內(nèi)佛門尚以密宗為大,諸如禪宗這樣完全本土的思想流派尚未出現(xiàn),但,怎樣投帝王所好,怎樣揀便宜撈積分,這些家伙已實在是很熟練了。 斯時的密宗之長,名為不空。 一聽說西域有變,不空就跑來到明皇這里,告訴說吾皇啊,您甭急,那疙瘩是好地方,是毗沙門天王的老家哇,只要您信我,讓我作個法事請?zhí)焱醭鍪?,絕對沒問題 話說,不空的話也不完全是胡扯,在當(dāng)時的西域,的確有傳說,指于闐國今天的和田,出好玉的地方是毗沙門天王的故鄉(xiāng),歷代于闐王也一直自稱為毗沙門天王的后代,還有過天王現(xiàn)身幫著抵御匈奴的傳說,他這個點子,大概就是這樣琢磨出來的。 這李隆基他也不是好騙的笨人,可摸摸腦袋想想,這事也沒什么損失啊最多向我要點錢搞搞宗教活動,錢我都小邑猶藏萬家室了,公私倉廩都那么豐實,還怕沒錢么 結(jié)果,不空就奉皇命作了一場法事,請?zhí)焱醵营毥÷噬癖嘀?/br> 為什么是二子呢,倒也有講究,前面說過,在佛教原始形態(tài)中,毗沙門天王五子中以二三子最有出息,但細(xì)說起來,兩人分工又有不同,二太子常領(lǐng)天兵護其國界,三太子捧塔常隨天王。倒有點象是當(dāng)初李世民和李元吉的分工。 按當(dāng)時的說法,法事一作,立見毗沙門天王第二子獨健率神人二三百人于道場前立,神兵辭別長安,當(dāng)天下午即到安西解圍,于是龍顏大悅,令天下,教諸道城樓皆置天王像供奉。 那位說了,您這書說得倒熱鬧,真得假得啊 這個,我還真不敢說。 首先,上面所說的故事確非近人所造,唐兵書神機制敵太白y經(jīng)中已經(jīng)有了很完整的敘述, 經(jīng)曰:古者,天子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諸侯祭其封內(nèi)興云出雨之山川神祗,出師皆祭,并所過名山大川,福及生人。神祗,爾雅云:是類是,師祭也;既伯既禱,馬祭也。師初出,則軍之牙門,禱馬群廄。蚩尤氏造五兵,制旗鼓,師出亦祭之。其名山大川,風(fēng)伯雨師并所過則祭,不過則否。 沙門神本西胡法佛,說四天王則北方天王也。于闐城有廟身被金甲,右手持戟,左手擎塔,祗從群神殊形異狀,胡人事之。往年吐蕃圍于闐,夜見金人被發(fā)持戟行于城上,吐蕃眾數(shù)十萬悉患瘡疾,莫能勝,兵又化黑鼠,咬弓弦,無不斷絕;吐蕃扶病而遁,國家知其神,乃詔於邊方立廟,元帥亦圖其形于旗上,號曰:神旗。出居旗節(jié)之前。故軍出而祭之,至今府州縣多立天王廟焉一本云:昔吐蕃圍安西,北庭表奏求救,唐元宗曰:安西去京師一萬二千里,須八月方到,到則無及矣。左右請召不空三藏,令請沙門天王,師至,請帝執(zhí)香爐,師誦真言,帝忽見甲士立前,帝問不空,不空曰:天王遣二子獨將兵救安西,來辭陛下。後安西奏云:城東北三十里云霧中,見兵人各長一丈約五六里,至酉時鳴鼓,角震三百里,停二ri??稻拥任鍑楸藸I中,有金鼠咬弓弩弦,器械并損,須臾,北樓天王現(xiàn)身。 太白y經(jīng)大致成書于玄宗年間,其作者一般認(rèn)為是李筌,他曾在唐肅宗乾元二年獻(xiàn)上此書,其內(nèi)容記行師用兵之事,人謀籌策,攻城器械,屯田戰(zhàn)馬,營壘陣圖,括囊無遺,秋毫必錄,書分十卷,其中第六卷全是祭文:計有牙馬文,祭蚩尤名山大川風(fēng)伯雨師毗沙門天王等文,其中自蚩尤以下,全是中國古信仰,只有毗沙門一個外來戶。應(yīng)該說,這部分內(nèi)容,可以看作時唐時軍中信仰的權(quán)威版本,由此可以看出,毗沙門信仰在當(dāng)時的確是很有地位的。 不過,從上面的記載來說,毗沙門的地位,又好象還是有點問題。 上面所引的文字,是祭文總序,目的是說明為什么要在打仗前祭祀以上各位,但全文的四分之三都是在解說毗沙門天王的事跡,對其它人都是一帶而過。 這,說明,那時侯,毗沙門的地位,還是不夠硬氣。 咱們看今天搞活動的,但凡沒出來前主持人就可著勁的吹什么忒有名巨有名,可有名咧之類的,不用猜,八成咱們都不認(rèn)識,再看電視廣告,什么冰冰水水湯湯菜菜的,只要在境外跑過個小龍?zhí)?,馬上就會在廣告上添上什么國際巨星的字樣倒是李xx鞏x他們的廣告,人從來不希罕打這幾個字。 不光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知名度這東西,它也一樣啊,從這個角度來看,那時毗沙門在軍中,大概也就等于什么冰冰水水在演藝圈的地位名聲是有一點了,但主要還是上頭有人硬捧,要說是大家發(fā)自內(nèi)心認(rèn)可,怕還得過個十年再說。 當(dāng)然,這樣說法或者有點刻薄,而且,不管知名度怎樣,毗沙門天王畢竟還是被正式認(rèn)可為軍神之一了。 但,這段記載卻回答不了上面的疑問,太白y經(jīng)必竟是兵書,不是史書,而且只記述這個故事,沒說故事的出處。 那再向后找唄。 中唐晚唐五代有這段故事記載的古書還真不少,可惜,多數(shù)都只是記錄,沒有出處,讓我找得非常恨恨,xx原創(chuàng)掃描,轉(zhuǎn)載請保留此行這是起碼的發(fā)貼禮儀吧 一直找到大宋年間,才終于找到兩個懂得在貼文后面加zt字樣的好同志,一位是贊寧,作品是大宋僧史略,一位是龐元英,作品是談藪。兩人都很有道德值的附了說明:這是轉(zhuǎn)貼,不是原創(chuàng),yu看原文,請?zhí)D(zhuǎn)到毗沙門儀軌,查閱附件 那位又問了,那,那什么什么儀軌的,是那位開的樓啊 一查,好么不空。 合著,他是自己給自己作考證來著,其xg質(zhì),和今天一些人自己開樓,然后換馬甲進來頂樓的行為,正是不相上下,要說還有差別,最多也就是他頂樓時沒換馬甲罷了。 這樣子搞,前因后果當(dāng)然是圓的一絲不爽,而我們又找不到其它記載這事情的帖子,所以,以上這段記載,我們也只好姑妄觀之姑妄信之了。 到這里,我們可以確認(rèn)這樣一個結(jié)論:天寶以后,隨著唐玄宗發(fā)出的一道圣旨,舉國上下掀起了一輪學(xué)習(xí)毗沙門jg神供奉毗沙門天王,進一步推動大唐王朝又好又快發(fā)展的熱cháo。而從后來的記載看,這股熱cháo更被繼承下來,中唐晚唐直到五代十國再到北宋年間,天王堂或者說毗沙門天王的香火都極其旺盛,遠(yuǎn)遠(yuǎn)勝過其它三王。 由此,我們也可以解決上面水滸傳中反映出的一個小問題:天王堂作為宗教場所,為什么會由地方駐軍管理維護因為它本來就是設(shè)置來保佑駐軍的一個專用場所,一定意義上,相當(dāng)于希臘人奉的勝利女神或是歐洲人帶的金十字架隨軍圣物之類的東東。 上馬掌軍,下馬管財,毗沙門天王的聲望,達(dá)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這是他在老家也從來沒有享受過的地位,不僅僅在四大天王當(dāng)中特立拔群,甚至,在一些本土化的文字中,他的地位經(jīng)已超過了從羅漢到菩薩的層層壁壘,開始被人當(dāng)作佛爺一級的尊神來對待了。 比如說,西游記的前身淵源之一,作于北宋年間的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在全書開首處,猴行者初遇唐三藏后,便給了北天王一個極為高調(diào)的出場。 法師問曰:天上今ri有甚事行者曰:今ri北方毗沙門大梵天王水晶宮設(shè)齋。法師曰:借汝威光,同往赴齋否 故且不說設(shè)齋這事根本不該由自己人來作,單看毗沙門天王那兒的陣勢,就華麗的嚇?biāo)廊恕?/br> 且見香花千座,齋果萬種,鼓樂嘹,木魚高掛;五百羅漢,眉垂口伴,都會宮中諸佛演法。 羅漢只為伺奉,諸佛率同演法,這個xg質(zhì),按大唐來說,就等于是國公勛臣上坐擺酒,諸李宗室呆在下面陪笑,要在天竺這么干的話當(dāng)然,在天竺,諒毗沙門他也沒這個膽。 之后,這位北天王還考問了三藏的佛法,賜他錫杖缽盂隱形帽三件法寶,并許下承諾,有難之處,遙指天宮大叫天王一聲,當(dāng)有救用??傊前盐饔斡浝锩婺俏淮蟠却蟊瓤嗑入y觀世音的戲份搶了個jgjg光。 不過盛極必有衰,既越絕嶺,必有下行,在毗沙門天王走向巔峰的時候,黑暗之中,本土眾神已在潛動了。 前面有說到,佛教在本土化的過程中,為了吸收信徒,基本上可以說是全無原則,你想要什么,我就是什么,提供了無微不至的服務(wù),比如天王堂,同時還兼著財神和戰(zhàn)神的業(yè)務(wù),比如觀音廟,簡直就是現(xiàn)在那些包治不孕不育的??漆t(yī)院凡此種種,都非常有效的擴張了業(yè)務(wù)面,對于它深植中國民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這里面也有一個問題,這些個神的注冊沒有專利,不會因為你先進入這個市場,就取得天然壟斷權(quán),想要把業(yè)已取得的利潤點保持住,還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觀世音菩薩,就是佛教比較典型的一個專案,非常成功:直至今ri,求子這項高利潤低風(fēng)險的業(yè)務(wù)仍然被其牢牢把持,沒有其它任何神祗可以染指,所有人都在作的業(yè)務(wù)如祈福等,她也始終有著一塊穩(wěn)定的市場份額。至于毗沙門天王,很不幸,他也是一個典型專案失敗的那種典型。 前面有說到,毗沙門天王的身份在佛門中很不低,四大天王中只他一個有家有口,而且還都很得力:二兒子三兒子都已經(jīng)du li主持工作,有了自己的堂口,夫人或者meimei也至少是個副部級待遇不過,這些對于中國的老百姓來說,都沒什么意義,真正令他身份高過余儕的,在民間,是因為他兼著財神,在zhèng ,是因為他是保佑打勝仗的軍神。 可惜,中國人或者會相信外來和尚經(jīng)念的好,也可能會相信外國大夫會治病,卻絕對不會覺得洋鬼子的銀行可靠過央行。沒得選擇時也就罷了,但一旦出現(xiàn)了本土財神毗沙門,便只好面對現(xiàn)實,把其獨享了幾百年的榮光讓度給那些更中國更本土的名字。 而且,必須承認(rèn),道教在爭奪這塊業(yè)務(wù)時更打出了非常漂亮的組合拳,派出了多名身份來歷資格都有所不同的人物共同分割財神市場,高中低端全部吃掉,根本沒給毗沙門留下任何混水摸魚的空間。到了南宋的時候,民間所謂財神,已完全是那位黑臉趙公明,便連能夠聯(lián)想到毗沙門大人的,也很少有了。 關(guān)于財神的來歷和分工,如果完全展開的話,或者會是比天王更長的一篇文章,所以,這里不再贅述,有興趣的,請參見財神一文。 最重要的業(yè)務(wù)失去,很讓毗沙門吃了一記悶棍,不過如果只是這樣,他倒還可以維持住門面,畢竟,天下州道,皆有由官府維護的王天堂,百姓不待見了,還有官家定期送上的香火,少是少了點,虔誠也是不大虔誠,可總還夠一家老小過ri子吶。 可惜,就是這點ri子,也快要過不下去了。 如果說百姓們在有的選擇時始終更相信央行的話,那對于主要以大義名分進行御邊戰(zhàn)爭的軍人來說,信拜依靠一個外人,就是更荒誕的事情。這里有兩篇文字,我們來比較一下好了。 第一段 維某年歲次,某甲某月朔某ri某將軍,某謹(jǐn)以牲牢之奠祭爾。炎帝之後蚩尤之神曰:太古之初,風(fēng)尚敦素,拓石為弩,弦木為弧。今乃爍金為兵,割革為甲,樹旗幟,建鼓鼙,為戈矛,為戟盾。圣人御宇,奄有寰海,四征不庭,服強畏威,伐叛誅暴,制五兵之利,為萬國之資?;实圩佑荷?,義征不德。戎狄兇狡,蟻聚要荒。今六師戒嚴(yán),恭行天罰,神之不昧,景福來臻,使鼉鼓增氣,熊旌佐威,邑?zé)o堅城,野無橫陣,如飛霜而卷木,如拔山而壓卵,火烈風(fēng)掃,戎夏大同,允我一人之德,由爾五兵之功。 第二段 維某年歲次,某甲某月朔某ri某將軍,某謹(jǐn)稽首,以明香凈水楊枝油燈ru粥酥蜜粽奧供養(yǎng)北方大圣沙天王之神曰:伏惟作鎮(zhèn)北方,護念萬物,眾生悖逆,肆以誅夷,如來涅盤,委之佛法。是以寶塔在手,金甲被身,威凜商秋,德融湛露。五部神鬼,八方妖jg,殊形異狀,襟帶羽毛;或三面而六手,或一面而四目,顏如藍(lán),磔發(fā)似火,牙而出口,爪鉤兜而露骨,視雷電,喘,吸風(fēng)飆,噴霜雹。其叱吒也,豁大海,拔須彌,摧風(fēng)輪,粉鐵圍,并隨指呼,咸賴驅(qū)策。國家欽若,釋教護法降魔,萬國歸心,十方向化。惟彼胡虜,尚敢昏迷,rou食邊氓,漁獵亭障,天子出師,問罪要荒,天王宜發(fā)大悲之心,軫護念之力,殲彼兇惡,助我甲兵,使刁斗不驚太白無芒,雖事集於邊將,而功歸於天王。 以上兩篇文字,都引自太白y經(jīng),第一篇是祭蚩尤文,第二篇是祭毗沙門天王文。仔細(xì)看一下,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至少有這樣幾個區(qū)別。 一是供奉方式,前文是以牲牢為奠,這是典型的本土神禮,雖然有點血腥,卻切合于沙場的氛圍。后者則是什么凈水油ru蜜等等,話說,那怕是今天呢,要是打仗前上頭的司令作動員講話時拿出盒潤膚霜可著勁向臉上抹對底下弟兄的士氣總不是什么好事對不對 順便說一下,那個什么凈水楊枝,正是觀音比較典型的特征之一,事實上,隋唐年間,觀音信仰尚沒有完全成型,后來成熟于明清時期的諸多觀音傳說,是吸收了多種元素而成,其中,毗沙門的相關(guān)傳說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比如前面三藏詩話中天王的表現(xiàn),到明朝時就完全變了觀音的事情。 二是供奉的理由,在前文,是因為蚩尤創(chuàng)制五兵,故奉為兵祖,求其辟佑,在后文,是因為毗沙門被委之佛法,所以,后面還專門指出國家欽若,釋教護法降魔,萬國歸心,十方向化。惟彼胡虜,尚敢昏迷換句話說,有點打圣戰(zhàn)的意思,你不信我,我就砍你姑且不說中國自儒家作天人合一之論后已無宗教戰(zhàn)爭的人民基礎(chǔ),最起碼,這里面有個大大的隱患,合著,毗沙門這老小子是要國家欽若才肯出力的那要是上頭的官家不信佛了,或者外邊的胡虜比咱們更加歸心向化,那他在戰(zhàn)場上可到底是保佑誰啊 由上邊引申下來,咱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第三個區(qū)別,在蚩尤,是火烈風(fēng)掃,戎夏大同,要以夏變夷,立場非常明確,而在毗沙門,卻只是刁斗不驚太白無芒,雖然也算是打勝仗了,可總有點刻意淡化政治屬xg的意思。 這樣分析下去,咱們還可以分析出很多區(qū)別,不過,我在這里只想再強調(diào)一個。 對蚩尤表示尊重時,說得是允我一人之德,由爾五兵之功,對毗沙門表示尊重時,說得卻是雖事集於邊將,而功歸於天王。 雖事集於邊將,而功歸於天王 換咱們是邊將,提頭瀝血打完仗下來,就落這么一句,會怎么想,怎么說 直娘賊的腌匝潑材這算什么龜孫cāo的鳥事啊 可以說,作為由帝皇一時興起而強行供奉的軍神,毗沙門從一開始起就缺乏足夠的基礎(chǔ),在真正虔誠的佛教徒看來,這根本不是毗沙門的分管范圍,在沒有信仰的民眾兵士看來,他又有點不夠可親,有唐一代也還罷了,到宋朝時,道君皇帝一個接一個出,北方諸族倒是都把佛爺捧得老鼻子高,在這種情況下,毗沙門作為軍神的合法xg,顯然要受到質(zhì)疑,和必然會被消弱。 特別是從南宋開始,一方面軍事上連吃敗仗,連國都帶皇di du讓人端去,帶著這些保佑打勝仗的神祗也倒了霉。一方面理學(xué)大興,眾多外放為官的道學(xué)先生們皆以辟佛衛(wèi)道掃蕩y祀為已任。再加上面對北方異族連連吃虧導(dǎo)致的對外來因素的恐懼和排斥,天王堂的香火遂漸漸勢微。而到了明清時期,隨著政權(quán)的多次更替,和毗沙門神格的分裂,民間對天王堂的信仰大幅削弱,地方政權(quán)也不復(fù)以官帑維護天王堂了。 至此,我又不由得想要對施羅兩位先生發(fā)出贊嘆,二先生身處明季,中隔蒙元,去唐宋已遠(yuǎn),但信手寫來,一個如此不起眼的細(xì)節(jié),卻能夠妥當(dāng)熨貼,合乎北宋風(fēng)物,其細(xì)膩其縝密其風(fēng)骨其自珍自重,足為百代楷模,而再若與今ri一干嘴上跑馬的所謂歷史大家相比起來,更令人不得不有微斯人之嘆了。 不過,說是荒誕也可以,說是滑稽也可以,累累數(shù)百年對毗沙門天王的崇拜,畢竟還是培育出了一批對天王堂執(zhí)有信仰的民眾,盡管他們可能并不知道這個天王名叫毗沙門,并不知道他的身份是北天王,卻依然對其有著信仰,這些人可能不識字,沒文化,但,他們的信仰,卻也最難動搖。廟堂上的朝秦暮楚昨是今非,對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的影響。并且,這些沉默而又固執(zhí)的信念,更會在積累當(dāng)中產(chǎn)生力量,反作用于廟堂。 當(dāng)然,在這樣的過程中,也必須有一些有可以為最廣大民眾所接受和信仰的理念與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堅持下去。 之前,我在端午里曾經(jīng)寫過一段文字,將之移用在這里,我覺得,也完全合適年復(fù)一年下來,到最后,在鄉(xiāng)野間悄悄流傳的涓滴細(xì)流,更匯成了強力的江河,倒卷回廟堂之上,開始滌洗著文士們的記憶。這是天王堂的復(fù)生,卻不是毗沙門的復(fù)生,由盛而衰,自死轉(zhuǎn)生,天王堂經(jīng)已脫胎換骨,終焉被完全的中國化。 一些特征xg的東西仍然保留,比如手中的寶塔,仍然在握,并豐富出了七層玲瓏等等特征,但又有所中國化,比如寶塔上供奉的釋伽牟尼像已不見,比如手中的三叉戟被悄悄改造成了中國獵戶習(xí)用的虎叉,再到后來,更又變成了武將所用的方天畫戟。 外形的中國化,自然也伴隨著身份的中國化,既然傳說中沒有對應(yīng)的這樣一位軍神,正不妨將那些聰明正直的逝者抬舉上位,李靖作為有唐一代的第一戰(zhàn)神,功高而能終考福,更本來就有著眾多神跡傳說,至此牽強附會,終于變成了托塔李天王。 李靖的天王化,應(yīng)該說只是偶然,但天王的中國化,卻是一個必然,如果不是他的話,那么也必定會有其它的秦天王羅天王甚至是趙天王張?zhí)焱醭霈F(xiàn) 李靖本為唐臣,縱列仙班,也斷不會西奉胡佛,很自然的,隨著天王的李靖化,各地天王堂也就悄悄落入道門手中。 同時被收編的,還有毗沙門比較有出息的兩個兒子。 三子那宅,是走得最快的,嚴(yán)格來說,對他的改造收編,還在乃父之前,據(jù)五燈會元所載,早在兩宋年間,已有多條與其相關(guān)的記載,這里略舉數(shù)條: 那吒析骨還父,析rou還母,如何是那吒本來身 三頭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撲帝鐘 八臂那吒冷眼窺 一句絕言詮,那吒擎鐵柱 那吒太子析rou還母,析骨還父,然后于蓮華上為父母說法。未審如何是太子身 雖然這里所著都是佛家語,但這些,卻都不是原始那宅傳說的部分,而是由中國僧人豐富出來的內(nèi)容。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由三首八臂的印度神形象向三頭六臂的中國神形象過度,可以看到析骨rou的原創(chuàng)劇情,可以看到忿怒這一新的特sè等等。 要知道,五燈會元是禪宗早期的重要行狀,禪宗是什么是被中國知識分子充分改造后的佛教,是佛門全盤接受三教同源的產(chǎn)物,都不能說是有中國特sè的佛教體系,根本就是完完全全的中國特sè佛教體系,在這樣一本書中記錄下那宅傳說逐步變形的過程,實在有著很豐富的象征意義。 那宅與父親一并被收編,名號上加了兩張嘴,叫哪吒,封三壇海會之神,待奉靈宵殿前,并隨著吒字輩又添了兩個兄長,曰金吒曰木吒,名字是完全的中國化,行動上倒還不忘本,分投菩薩修行,不過天宮仍然有權(quán)直接調(diào)度大致上,可以算是道教系統(tǒng)在佛教系統(tǒng)里的交流干部或者是委培的后備干部吧。 那位又問了,等等,什么叫添了,人家本來就是行三,有兩個哥哥好不好 這個您看那位獨健獨二爺,和木吒有什么地方象的 金木之名,顯然是為了因應(yīng)于三太子的名號而強行加上,這也是一個證明,證明將三太子中國化的只能是民間信仰,是一些基本沒有佛教原始知識,不知道他二哥自有堂口的百姓。 不過呢,在漢化的過程中,獨健的待遇比那宅確實要差一點,那宅只是加了兩張嘴,可到獨健這里,除了養(yǎng)寵之外,什么都沒留下。 話說,行二養(yǎng)寵這兩點提示加在一起,您能想起什么么 想不起哇,那,再來三只眼 啪 您猜對了,就是他,天界諸神中最常被當(dāng)反面人物提出來說事的三只眼,二郎顯圣真君又名昭惠靈顯二郎是也 當(dāng)然,二郎神的傳說形成,是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應(yīng)該說主要還是中國本土化所造的民間神,但一般認(rèn)為,哮天犬的形象是由獨健的金鼠逐漸演變而來,三尖兩刃刀也和三叉戟有關(guān),至于他額頭上的三只眼,更是典型的南亞次大陸古神話的形象。 有關(guān)業(yè)務(wù)都被收編,塔叉兒子都沒了,毗沙門也就不是毗沙門了,回頭想想,怎么辦一看,喲,那三個兄弟還在那等著吶。 話說,四天王的情誼確實不錯,那三個天王眼看他風(fēng)光數(shù)百年,起高樓,作歌舞,再到樓塌了,末了一揮手,啥也別說了,回來就中 話說,那時候,曾經(jīng)的毗沙門,現(xiàn)在的多聞天王,眼淚準(zhǔn)流得崗崗的兄弟就是兄弟啊 猛一退下來,還是有點不習(xí)慣,本來多聞天王多么闊綽前呼后擁不說,還專門有人打幡幢,現(xiàn)在跟班是沒了,可這幡幢還有點舍不得,怎么辦,自己打著唄 不過,認(rèn)識幡幢的畢竟是少數(shù),時間一長,順著這個形狀,慢慢就給改成了雨傘,跟著,更索xg安上了一個完全道化的名字,叫混元珍珠傘。之后,民間更重新作出銓釋,以傘取雨,合東方寶劍之鋒,南方琵琶之調(diào),北方蛇貂之順,名之為風(fēng)調(diào)雨順。至此,對四大天王的本土化終于完成,毗沙門也終于忘盡前塵,安安心心當(dāng)起了泯然眾神矣的多聞天王。 不過呢,有時還難免有點疙瘩,比如到什么封神演義之類的大型演出任務(wù)里面露臉時,看看對面惡狠狠打過來的什么人偶什么三只眼,再想想當(dāng)年這個,這口氣真是不太好順啊 孔璋破題于西元二零零七年七月 補完于西元二零零八年九月 書網(wǎ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