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門科舉奮斗日常 第16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龍傲天穿成爽文炮灰經(jīng)紀(jì)人、穿到民國好好學(xué)習(xí)生活、再生歡、熾夏不落、重生后手撕婚書,嫁給前任他親叔、笨蛋美人成為太子妃后、虐文女主手持瘋筆、《哥哥們太愛我了怎么辦》1vN(骨科)、攻略竹馬他爸【年齡差】、月色肆虐( NPH 虐男)
嚴(yán)格規(guī)定了上值、下值、換班,交班的時間,以及若有百姓來訪、上告應(yīng)有的流程,又在府衙內(nèi)新設(shè)了老本行農(nóng)事司、以及管理民學(xué)推行的府學(xué)機構(gòu)。 當(dāng)然,現(xiàn)在這個機構(gòu)里還沒有正式的夫子,陳延就先把木師爺派過去兼職了。 這一套動作下來,很快讓府衙內(nèi)的小吏們意識到,陳大人雖然不是動不動打打殺殺的知府,但也是眼里容不得散漫沙子的板正人。 一時間,府衙內(nèi)風(fēng)氣,略有變化。 攘內(nèi)完成,須得開始安外了。 觀其時,現(xiàn)下秋季已經(jīng)快要結(jié)束,算算農(nóng)歷,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百理府快要播種冬小麥的季節(jié)了。 來了,就不能放棄這大好的時機,陳延立刻計算了一下府衙內(nèi)擁有的田地,迅速組織人在城外,開展了自己的老本行,老項目——堆肥。 這樣重口味的活動,很快就招致了許多人不理解的目光,但陳延不在乎這個,沒有見識過‘豐收’二字的人,才會在乎這外物,稱它們?yōu)槁愤呏S,見識過的人,會因為shi而打起來,稱呼它們?yōu)槿它S金。 因為人少,堆到的肥料不多,陳延在再三思忖之下后,因地制宜,在坑內(nèi)還加入了一些腐敗的植物葉子、草木灰等物。 發(fā)酵需要時間,先施肥后播種已然不可能了,陳延決定先松田下種再追肥,府城的地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叫帶來的侍衛(wèi)去更,勤一點,也是能耕完的。 但思忖了一番之后,陳延決定不叫他們。 他找來了木師爺,“聽說你懂許多州、縣的鄉(xiāng)音,不如便幫本官找一些各地的民夫過來。” “各地的?”木師爺一下拿不準(zhǔn)這個詞的意思。 陳延嗯了一聲,“找壯勞力,包吃住,按月結(jié)錢,每月300個大錢?!?/br> 木師爺一聽這待遇,有些懵,包吃住一個月300大錢在百理,這屬于高工資了,在哪兒都能找到人啊,要種田,直接招府里的都有人去,為何還要各地的? 他不懂,但他這人有個特點,人不實在但聽話,不懂的也不亂問,“屬下知道了,大概要多少人呢?” 陳延心算了一下自己的田,決定人還是松松垮垮地搞,不把人弄得太累,便道:“找一百人吧?!?/br> 嚯,這人是真的多,“屬下領(lǐng)命!” 陳延則想著,來吧,從犄角旮旯里多來一點人,一起再一次來見證‘人肥’小麥,畝產(chǎn)2石的奇景,再四處宣揚吧。 作者有話說: 大家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快樂,留言贈送小紅包一個,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146章 支柱產(chǎn)業(yè) ◎甜菜◎ 阿完溝是百理府下屬平風(fēng)縣內(nèi)的一個小山村。 因為處山邊險要之地而得名, 村里大概有二百戶人,是縣內(nèi)比較大的一個村子。 不過此村雖大,但內(nèi)間人并不富裕, 一是靠近山邊,這里的良田不多, 不能仰賴耕地, 就沒有恒產(chǎn)。村上雖然壯年多, 但說要出去做點工那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平風(fēng)縣窮, 沒什么生意吃飽了撐的還需要請人。 說來缺點多多,但阿完溝的人口結(jié)構(gòu)還不錯,則是因為村里的壯年靠山吃山, 有一手好的狩獵技術(shù),女子也有一雙大腳,精通采集, 食物的供給沒有大問題。 為此, 阿完溝的人是感到自豪的。 可上山, 不是每個季節(jié)都可以的,所以每年冬季, 都是阿完溝人最討厭的季節(jié)。 村子里, 一些孤寡老人、以及家里壯勞力少,孩子們多的家庭, 極易在冬日里崩塌。 譬如這張小猴一家。 張小猴家世代在阿完溝里生活, 他父母叔伯都在的時候, 張家也是個繁盛的大家族, 奈何在他十來歲的時候, 父親進山狩獵被老虎咬死, 阿姆采集的時候聽到這個噩耗不小心滑下山坡,都沒了。 一個叔伯也因為和老虎搏斗,一個傷了手,自此進不了山,另一個叔伯蒙張小猴他爹的救命之恩,咬著牙進山,從嘴里摳出一口糧食養(yǎng)大了小猴,給他娶了一個媳婦。 眼看著日子要越過越好,小猴的媳婦懷了孩子,一胎一女,過不久二胎又生了兩個崽,孩子們剛出生的時候,小猴是開心的,但開心沒幾天他就蒙了。 因為沒有大人幫襯,三個孩子太難帶了。 媳婦帶人,就不能去山上采集,三個娃子,托付給別人帶,采集所得的物資,得給出去一大半,累死累活也存不到什么糧食。 他一個人進山,就算每次拼盡全力,也只有一些小獵物,別人能賣獵物,他因為家里孩子太多,得吃上一點,賣得都少,春夏秋,有收入的時候尚能維系生活,但眼看著冬日將近—— 人家屋檐上的干兔子、干雞,地窖里的洋芋、干蘑菇和干耳子能溢滿,他們家里,半空不空,小猴著急死了。 “要不,去借一點?”小猴媳婦也是滿臉苦澀,“總不能三個孩子……” “不行。”張小猴搖頭,“媳婦,不是我不想借,是沒人會借這么多,大伯家的牛子哥也成親了,家里也有孩子?!?/br> 明日無比暗淡,為什么想吃一口飽飯,想活著都這么難呢。 “我還是多去山里轉(zhuǎn)一轉(zhuǎn),要是能趁落雪之前打到一頭大的獵物就值了!” “當(dāng)家的,太危險了!”婦人制住他,但力氣不大,他們心里都知道,如今上山很危險,但顆粒無收,也很危險。 張小猴拿著父親傳下來的長鐮刀進了山,山神是眷顧他的,這樣的日子,他竟然在山上逮住了一只兔子,但山神也是殘酷的,僅有一只兔子而已。 為了更好的挺過冬天,張小猴決定帶著兔子進城,換一袋子土豆回家。 勒緊褲腰帶,等等吧。 到城門,他發(fā)現(xiàn)今日的平風(fēng)縣難得熱鬧,他有些開心,人多,兔子能賣個好價錢。 但在攤位上蹲了好久,發(fā)現(xiàn)人來人往,兔子無人問津,大家都在看那告示之后,張小猴攥緊了兔子耳朵,憑借著高大的身軀擠進了人堆里。 一進去,大家好像在看一張告示,可是他不識字,開口問了一下旁近那好像識字的大哥,對方嘰嘰呱呱說的話,他聽不懂。 大概是別個村的。 就在張小猴覺得這東西沒意思的時候,后邊一個熟悉的鄉(xiāng)音,在嘈雜的人聲里,斷斷續(xù)續(xù)念著:‘招工、種田,包吃住、月資300錢?!?/br> 他低垂著的眼睛瞬間抬起,目光里好像燃燒著火焰,立刻擠到了老鄉(xiāng)身邊,問:“老哥,招工嗎?哪里招工,到底干什么,是一個月300大錢?不是半年?!” “是倒是,不過……”這個念的人撓撓頭,“感覺不是真的,招人去百理府種田,這么多錢,還用找我們這里的?” “這可是官府公文?” “怕就怕是拖人去徭役。” “啊,徭役?”人堆里似乎有人這么應(yīng)和了一句,但此刻,張小猴腦子里只有那三百大錢,徭役什么的,他完全不在乎。 擠出人堆,把自己的兔子賣掉之后,他馬不停蹄去了那什么縣衙。 很快,木師爺?shù)娜私右娏藦埿『?。陳延怎么也沒想到,因為百理較窮,且識字人不多,十里一鄉(xiāng)音,所以他要求的各地民夫,木師爺cao作起來有些困難。 這對小猴來說是件好事,他隨意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力氣和細心,立即就被選上了,這么簡單……此刻,心里大條如張小猴也覺得有點不正常了。 他張口想要說話,那小吏抬頭看他:“還有什么事嗎?” “就就是官爺,我們什么時候去百理?” “兩日后就啟程。” 這么快,他腦子里有些空白,有些支吾道:“是這樣的官爺,我是家里唯一的男丁,這次報名來得匆忙,家里還沒安頓好,這……孩子多,能不能給一個月的錢?” 他說著說著,臉已經(jīng)紅了,這樣的話能說嗎?這官吏該不會打自己的鞭子吧?或者不要他了?不要也好,張小猴感覺自己有點后悔了。 但沒想到的是,書吏看了他一眼,再看了一下近來收到的人,很爽快同意了,并給了他五百大錢,叫他后日準(zhǔn)時到府衙里來。 張小猴捧著錢,有些暈暈乎乎除了縣衙,小吏也不擔(dān)心他敢爽約,文書戶籍在這里記著呢,再說了,這么好的待遇……為何不來? 話說另一邊,拿著錢回家的張小猴在見到媳婦之后直接淚灑當(dāng)堂。 他不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地方,只感覺是‘舍生’之地,一把淚包著:“有這些錢,也能過了這個冬日,我看那官差講點道理,就算是徭役,明年夏天我也回來了,媳婦你好好看著孩兒們?!?/br> “相公——” 在家等待的婦人們眼中含淚,仿佛丈夫要一去不回,而這樣的一幕,在百理府許多貧困的村子內(nèi)上演著。 - 百理府城郊農(nóng)莊內(nèi)。 肥已發(fā)酵,苗剛出,是時候要施肥了,這個時候,莊子里已經(jīng)陸續(xù)來了一些民夫,這次莊子,陳延沒有直接管理,而是交給了二樹。 學(xué)了這些年,二樹識字、又參與過京郊農(nóng)莊的管理,對百理農(nóng)莊,可以說是得心應(yīng)手。陳延只要每日來看看就行。 而被運來的民夫,一開始暈暈乎乎,感覺自己可能要上斷頭臺之后,很快住進了莊子邊的茅屋里,臨時建的,肯定不會特別好,但也寬敞、有床,每日上工…… 說實話,種點田而已,能有多累,關(guān)鍵是,每日包飯居然是真的!? 有小米、有玉米棒子、菜種類雖少,但偶爾也能葷腥,這,每月還給錢,這? 大善人降臨百理府嗎? 大家不明所以,但都十分感激這個莊子里的頭頭,也就是知府陳大人。 每次陳延一來,都能收獲無數(shù)人敬愛的目光。 “少爺。”二樹還是習(xí)慣稱呼陳延少爺,“田里的苗情況很好,您說的果然不錯,這邊的土地比京城那邊更肥,這樣追一追,田地里的苗比之之前在京城也差不離了?!?/br> “嗯,好好弄,蔬菜之類的也可以種上?!?/br> “好?!?/br> 在莊子里轉(zhuǎn)了一圈,陳延看著眾百姓的狀態(tài),心里頗有成算,他準(zhǔn)備等明年夏季收獲之后,讓這些人去家鄉(xiāng)宣傳人肥 草木肥耕種。 都是年輕壯人,可不要讓他失望啊。 確認百理農(nóng)莊的事已經(jīng)定下來之后,陳延去那邊就少了些,只在某些作物節(jié)點會過去看看。 自九月之后的冬季,陳延在府衙內(nèi)花的時間比較多,他在府衙內(nèi)做了一個輿圖,對百理府現(xiàn)存的一些縣衙、村落地點,進行了一個摸排。 在具體摸排之后,他發(fā)現(xiàn)這樣建稱落村,是很不合理的。 地廣人稀,太散了,而且良好的平地荒田旁沒人,山邊竟然集了那么多村,這合理嗎?這不合理。 得改,反正本朝對戶籍府內(nèi)流動管理不言,他得想些辦法。 陳延在百理府城旁圈了幾個圈出來,遠的不說,近的,這里就很適合挪幾個小村莊過來。 除輿圖之外,陳延還深耕于一個重點,那就是塾學(xué)。 先不管治下科舉(畢竟這個沒有十年見不了功夫),塾學(xué)得先辦起來,教他們?nèi)绾畏N田、如何建造木房屋、如何抵抗?jié)駳狻?/br> 還有什么是能引發(fā)眾人學(xué)習(xí)熱情的呢,陳延思來想去,又加了一個,教百姓如何制造干貨。 眾所周知,百理類云南,紅傘傘白桿桿的誕生之地。 但是推學(xué)是要錢的,光府內(nèi)財庫上的錢,只夠開個頭,后續(xù)肯定跟進不了,所以,還得開源。 開一省之源,尋一府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