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科舉奮斗日常 第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龍傲天穿成爽文炮灰經紀人、穿到民國好好學習生活、再生歡、熾夏不落、重生后手撕婚書,嫁給前任他親叔、笨蛋美人成為太子妃后、虐文女主手持瘋筆、《哥哥們太愛我了怎么辦》1vN(骨科)、攻略竹馬他爸【年齡差】、月色肆虐( NPH 虐男)
那便可以了! 出去的時候,老陳頭和陳多富碰到了呂秀才府里的下人,也是極為禮遇的。 回家之前,老陳頭和村里幾個相識的人家去書肆里購了一本頗為破舊的三字經,饒是如此,也花了足足六錢銀子,薄薄幾張紙,如此昂貴。 老陳頭拍了拍兩個孫兒的頭,目光里似有期盼。 而陳延看著泛黃紙張上繁體的‘三字經,知道自己想走的路從這一刻便鋪開了。 作者有話說: 新新人,幼苗書求澆灌~收藏留言二連。 第2章 初入私塾日常 牛車承載的人不少,晃晃悠悠走得不算快,是以,天才剛剛亮陳延陳安就起床了,用了早食就用東西把書包起來,火速趕到村口去了。 第一天上學,牛車上鬧哄哄的,陳延本來想在車上看一會兒書,但這人擠人,那二手的三字經紙張又脆,他怕書破損了,就此作罷。而是在心里默念著這本兒童讀物的內容。 一邊在跟小伙伴吹水聊天的陳安看了一眼自己眼睛微垂的堂弟,心里有些嘀咕,不知道為什么,他總覺得堂弟從知道要讀書以后,整個人變得安靜了很多。 …… 第一天的課很是尋常,呂夫子就讓所有人把書拿出來,教了四句話,大家搖頭晃腦跟著讀了一個上午。私塾里是不提供飯食的,牛車來去耗費時間,回去吃飯也不現(xiàn)實。 所以大家都帶著干糧,陳家倆兄弟帶的是雜糧餅子,從呂秀才這兒接了兩碗熱水,邊嚼邊泡把餅子咽了下去。 歇息了一個時辰,下午的課便開始了,上午讀,呂夫子下午就開始教寫。 他站在私塾上方,“練字是一個水磨功夫,從小開始,沒有時間積累字是不成形的,你們學了三字經,回去要多讀多寫,方能領會?!?/br> “家中有筆墨的學子就用筆墨,沒有筆墨也可以用樹枝在地上多寫多練?!?/br> 出乎意料,陳延發(fā)現(xiàn)呂秀才現(xiàn)在雖然已經脫離了底層階級,但為人并不高傲,上課時很多的提議也頗為照顧班里的農家學子。 在陣陣書聲之中,一天的課很快結束了,大約是下午五點的時候,甘田村陳家一行人坐著牛車回去了。 陳家晚上是沒有干飯的,為了節(jié)約糧食,大家一般喝點稀粥,今天照顧到家里兩個孩子中午只吃了干糧,就多做了一個蛋羹。 陳延上桌的時候看見自己的小碗里已經有一勺黃澄澄、滑嫩嫩的蛋羹了,在葷油不興的古代,這可是個好東西。 身體本能分泌了一些口水,啊,大概是年齡變小了,他感覺自己都更饞了。 讓陳延覺得陳家與眾不同的一點是這家并不算重男輕女,奶奶陳李氏平日里話不多,但掌勺挺公平的,家里孫兒有的東西孫女一般也有,不過會少一些而已。 這不,梅花梨花姐還有秀秀碗里也有蛋羹。 晚食結束以后,一天沒有找過小伙伴的陳安沖出了家門,放松去了。大伯娘死命叫他也叫不住,只能感慨了一句這破孩子。 陳延也很想出去玩,大概小孩子的身體里就是有無限的能量,如果是上輩子的社畜陳延,在硬坐了一天之后估計困得眼睛都睜不開了。 但現(xiàn)在,他感覺自己特別想出去跑一跑,散一散自己的精力,所以飯后他繞著家里跑了一圈,畢竟史料記載弱雞在科舉號房里掛掉的比比皆是,他可能不想舉業(yè)未半而中途病死,所以有一個良好的身體就很重要了! 陳延哼哧哼哧跑了起來,他覺得此時的自己非常自律。 然而家中人看他—— 梅花:康弟這是上了一天的學,呆了? 梨花:二弟跑起來跟個小鴨子一樣。 爺奶:兩個小家伙都不消停,還是年紀小啊。 約莫六七點的時候,熱身結束了,家里人出去嘮嗑閑談了,幾個jiejie在燒水,趁著天色還有光,陳延摸出了小包里的三字經,在院子里找了一塊地,尋了一根較細的柴,坐在小板凳上開始了寫字。 講實話,過去的經驗對他認字這方面幫助很大,讓他能輕易認出繁體字,但到開始寫了,陳延會不由自主的把字缺胳膊少腿。 這不行,他沉下心,暫時把過去的一切都拋在了腦后,開始認真練習這十二個字,人之初,性本善…… 來回寫了數(shù)次,好像漸入佳境,陳延開心了一瞬,只是一直起身來,就發(fā)現(xiàn)腰背很疼。 要死,在地上寫字省是省紙,但對腰的傷害也太大了,他揉了揉自己,看天色也晚了,便合起書準備休息了。 家里的蠟燭和煤油燈都是稀罕的消耗物品,陳延是不會去點的,加上晚上看東西萬一眼睛近視了,那真是要舉業(yè)無緣了。 他邊想邊去灶房,就沒有看見內屋的窗戶邊,有人悄悄看著他。 …… 在私塾里的生活是平靜的、忙碌的。 家里大小事務有大人負責,老天給面子,八月中旬總算是下了一場雨,地里有水,全家決定趕緊堆肥,加種一期秋麥,這樣也能多一些收成。 jiejie們負責在家里上下打點,漿洗一些衣物,喂養(yǎng)雞和豬。 一本三字經也快讀完了,呂夫子想檢驗一下學生們學習的情況,下午便沒有教別的,他手持戒尺,“一月已去,今日我便來考??夹D銈儯纯茨銈冮_蒙得如何。” 別說,呂夫子戒尺擱手里,臉一沉還挺嚇人的,陳延當即就看見幾個同村的小伙伴如喪考妣。 呂秀才顯然也看見了,他暗嘆了一口氣。 “陳建,你起來答,香九齡,能溫席后面是什么?” “回稟夫子,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值,嗯……”陳建看著有九歲,回話的時候有些磕巴,背了幾句之后速度越來越慢,呂夫子見狀,沒有多為難他,讓他坐下了。 接著他又點了幾個人,村莊上的人鮮有能答得流利通順的,倒是縣里幾個,答的還不錯。 陳延想,生源不同還是有差距的。 就在這時,陳安被點起來了,他不算慌,因為最近這段時間爹娘看見康弟認真進學,逼著他也攢勁在讀書、背書,所以在夫子問出問題之后,他沒思考太就,便給出了答案。 呂夫子聽完之后點頭,“不錯,你比來時進步了許多,今后自當勤勉?!?/br> 接著,陳延和呂夫子對視了一眼,“陳延,你來?!?/br> “三才者,天地人往后。”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陳延迅速接上了話,在這個私塾里,他是沒有藏拙的想法的,書店里的書太貴了,他想展示自己,從呂秀才那里得到更多的資源。 六歲的孩童聰敏伶俐,起身也不露怯,背誦的時候停頓自如,一看就是熟爛了,但已經夸了陳安,夫子便沒有多夸陳延,只稍贊了一句就讓他坐下了。 一個班的人都考完了,今天便提前放學了。 回去的路上,陳安在牛車上非常開心,“康弟!夫子夸我了!”他嘿嘿笑了兩聲,“我回去要告訴我爹娘,他們肯定特別開心!還有爺奶……” 陳延立刻接,“爺奶也會為大哥開心的?!?/br> 小少年陷入了歡樂幻想之中,“我突然覺得讀書也不是那么無趣了,康弟,要是讀書能天天被夸,我也愛讀書!” “那大哥要跟我一起在課后努力才行!”科舉之路,一人走是困難的,如果家里能有人和他一起舉業(yè),那自然是好的,所以陳延一有空就給陳安吹風,他悄悄附在陳安耳邊,“大哥,別人去玩,我們讀書,很快就可以超過他們,被夫子夸了?!?/br> 來啊,上卷!卷起來,把別人卷癟,自己就勝利了! “嗯嗯!” 甘田村到了,兩個孩童結伴到家,晚食喝粥的時候,陳安忍不住跟大家分享了自己被呂夫子夸贊的事,周圍一片喝彩聲,八歲少年被夸得臉紅無比,喝粥都多了一股子勁。 大伯母也笑得合不攏嘴,“那我們壯哥兒要繼續(xù)下去,爭取天天被夫子夸?!?/br> “我會的!”陳安說話擲地有聲。 飯后,不等陳延講話,陳安滿身是勁兒把家里的方盤拖了出去,因為之前兩個孩子都拿著棍在地上戳字,彎久了直不起腰的生活太過cao蛋,陳延就央著爹做了一個盛土的方盤,兩個人總算是能站著寫字了。 在寫字上,陳安的進度不如陳延,多數(shù)時候,他都是拿著柴火跟著陳延比劃的,今天也是。寫著寫著,陳安看著堂弟比自己小一截的身子,突然說了一句,“康弟,其實你比我更聰明,今天夫子不應該夸我,應該夸你?!?/br> “?” 陳延偏頭看了陳安一眼,“大哥在說什么呢,夫子今天點了那么多人沒有答出三字經,大哥你答出來了,夫子夸你,理所應當?!?/br> 陳安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突然要說那句話,“我就是在想,康弟,你讀書之后好像一下長大了許多……你每天在家里學習,你不想出去玩嗎?” “想的?!闭l不想躺平呢,如果家里有權有勢,陳延保證自己提不起勁來讀書、科舉,當個富貴閑人不好嗎?但家宅飄搖,而且不讀書長大了還是要種地,兩權相較,陳延還是想選擇科舉,但這種理由是不方便跟陳安說的。 陳延:“爹娘、爺奶的衣裳都有補丁,大哥你和我沒有,每天的蛋羹我們分到的最多,爹娘還說,家里交了一石糧食給呂夫子,一石糧食有那么多……”如今的生產力,一畝地一年才只收成一石多一點糧食。 “大哥,糧食很貴,爹娘很累,我想讓他們開心?!?/br> 這一個月,老陳家的人什么時候開心?自然是兩兄弟帶著呂秀才的贊譽回來的時候。 陳安一聽,心神大震,父母的期盼,爺奶的愛,“康弟,我不如你想的多……你說得對!” “家里出了那么多糧食,我們要好好讀!” 說罷,摒棄了內心的不耐煩,又看著那本又薄又黃的小冊子,指著不認識的字,朝陳延請教了起來。 陳延一筆一劃教他,兩個人身高不同,卻一派兄友弟恭。 內堂,陳家一家悄悄看著這一幕,家長們挪到了老陳頭的房間里去。 “別的不多講,我聽里正說呂夫子快把這本書教完了,估計不多久我們就要買新的書了,家里的情況你們也看見了,壯哥兒和康哥兒兩人……”都是才啊,老陳頭內心火熱,“今年年景好,老大家的、老三家的,你們要把莊稼侍弄好來,糧食是本不能丟。” “你們兩的媳婦也安排,梅花梨花秀秀在家里多種一些蘿卜,老二今年跟著獵戶去多打一點獵物,全都給我勒緊褲腰帶,我們要把銀錢存下來!” 不知道為什么,老陳頭就有一種第六感,他覺得陳家要發(fā)了。 他隱約覺得,陳家的路,絕不只是賬房而已! 第3章 呂夫子分班 另一邊,川安縣里,呂秀才讀完書后也在嘆氣。 呂夫人笑了,“夫君這是怎么了?今個學生又惹你生氣了?” “不是,我在想一直這樣教他們是否太草率了?!彪m然屢次不第,但呂秀才的科舉水平并不差,只是每次考試都差了一些運氣而已。 這次開辦私塾,倒不是因為沒錢去府城,而是他已經四十了……四十不惑,今年剛要出發(fā)的時候又得了暑病,讓呂秀才想要放棄舉業(yè),加上小兒子也要開蒙了,大兒子的成長路,他因為一心科舉錯過了,如今小兒聰慧,他就想著要不子繼父業(yè),自己安安心心停下算了。 是以,他是想把呂氏私塾辦好的。 “村子里來的一些學生大抵是聽了家里人說的一些話,學習進度和縣里的學生大為不同,他們的悟性也不同?!眳涡悴耪f:“我覺得要分班了。” “分班?如何分?” “將只想認幾個字的學生分到算學班,想要隨我一起舉業(yè)的學生再分,課業(yè)交叉來,夫人你認為如何?” 呂秀才的夫人也是秀才的女兒,認得字,頗有幾分見識,“夫君這樣自然是極好,就是這樣明年鄉(xiāng)里的學子估計不會來了。” “不?!眳涡悴艙u頭,“鄉(xiāng)里也是有學生舉業(yè)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