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姨母清宮養(yǎng)娃日常 第3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七零返城女知青、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每次上熱搜都是因為副業(yè)、元綠姝、我的銀行卡只會算加法、我不想搞科技只想當廚子[綜藝]、嬌養(yǎng)玫瑰、穿越之古代種田小日子、寫上你名字的日記、危險美人
胤礽聽到新朋友的招呼聲,眼前一亮,就扭頭往大門處看。 晴嫣也抬起眼皮,往門邊瞅。 看到這一大一小,都往自己這邊看了。 塔娜邊搖晃著自己手中的繩子,邊朝她們這邊來。 晴嫣這才看到,那繩子原來是系在套在牛犢子脖頸處的一個銅環(huán)上的。 待塔娜走近,晴嫣才看到那個銅環(huán)上還刻著“賽恩乎”的字樣。 晴嫣:…… 她單單知道,因為牛力氣大,人們?yōu)榱笋Z服它,會給它套上能牽引的牛鼻環(huán)3。 這樣放牛人,在牛不聽話的時候,就會拽繩子,牛感到鼻子有痛意后,就會變得溫順。 而這貴族牛牛就是像狗狗那般,戴個項圈兒就行了嗎? “我一天會溜兩次我的賽恩乎,準備這就去御花園了,你們要和我一起去放牛嗎?” “哞哞~”小牛犢子也歡快地叫著,還想伸著舌頭去舔胤礽的小臉蛋兒。 何柱兒眼疾手快地趕緊從搖椅上,一把抱起胤礽。 小太子也沖著地上的小牛犢子,激動地揮舞著小手打招呼:“哞哞~” · 晴嫣:……難不成這牛只要當成狗來養(yǎng),就會變得“狗里狗氣”? 聽到塔娜的提議,晴嫣腦海中,瞬間蹦出“放牛猛女”四個大字,簡直是太有損形象了。 她立馬搖頭拒絕,重新閉上眼,躺回搖椅上感受著這美好的春日暖陽。 而小太子腦海中則幻想出一副,它騎著哞哞,大搖大擺地去看一個三頭半身打著馬賽克的黑色小人的畫面。 隨后在何柱兒的懷里,立馬高興激動地舉起自己的兩個小短手。 知道的人,明白他是在表示自己很感興趣。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娃子,年紀小小就懂得了“投降”的精髓。 · 放牛·小·萌娃·太子,不僅從心底里想要積極應(yīng)聘光榮地成為塔娜放牛班中的一員。 他甚至還想和塔娜打個商量,把哞哞借給他一下午,讓他能牽到在御書房里兢兢業(yè)業(yè)的打工人·汗阿瑪面前。 讓他汗阿瑪按照這個標準找,把哞哞的兄弟姐妹,都給他帶回來。 他不挑,“弟弟、meimei”他都愛。 然后就用他亮晶晶的瑞鳳眼,一臉期待地看著塔娜,并一邊揮舞著自己的小胳膊,一邊踢踢自己的小短腿兒,像極了剛剛畢業(yè)的求職應(yīng)聘者,盡力向老板推銷自己。 給養(yǎng)牛老板·塔娜,展示自己靈活的雙手、和滿是嬰幼兒軟乎乎肥膘未來會長成漂亮肌rou的雙腿,希望“老板”,可以讓他勝任這個目前除了他也沒有其他人稀罕的職位。 作者有話說: 【注釋1】 【搖椅的出現(xiàn)遠在搖籃和搖擺木馬之后。15世紀出現(xiàn)了搖籃,之后又有了搖擺木馬,而直到18世紀,搖椅才被正式發(fā)明出來,在這之前,還沒有人想到要為成年人發(fā)明這種可供放松的家具。歷史上能找到的最早的有搖擺動作的是煉金術(shù)符號,一個雌雄同體的人站在彎彎的月亮上,出自1625年德國人的木版畫。也正是由于人類搖擺身體的本能,搖椅被發(fā)明后就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推崇,美國總統(tǒng)、畢加索、馬克吐溫等許多名人都有自己鐘愛的搖椅,因為這種放松的方式不僅能讓人感到心情愉悅,同時還能降低血壓,放緩呼吸甚至能鍛煉身體的平衡性,到了1787年,搖椅(rog chair)一詞被正式收錄在牛津詞典里?!?/br> 來自百科,前面好像發(fā)過一遍,不重要了,我再發(fā)一遍~ 【注釋2】 【向日葵約在明朝中期傳入中國,除了東南沿海一路外,還有可能自西南邊疆傳入。而對向日葵最早的性狀描寫是明代萬歷47年(1619)姚旅的《露書》:“萬歷丙午年(1606)忽有向日葵自外域傳至。其樹直聳無枝,一如蜀錦開花,一樹一朵或傍有一兩小朵,其大如盤,朝暮向日,結(jié)子在花面,一如蜂窩”。 該書中尚無“向日葵”一名,只在“花譜三*菊”中附“丈菊”,原文如下:“丈菊-名本番菊-名迎陽花,莖長丈余,稈堅粗如竹,葉類麻,多直生,雖有分枝,只生一花大如盤盂,單瓣色黃心皆作窠如蜂房狀,至秋漸紫黑而堅,取其子中之甚易生,花有毒能墮胎”。 “向日”之名,見于文震亨《長物志》(約1635年左右)。成書于康熙27年(1688)《花鏡》載:“向日葵……只堪備員,無大意味,但取其隨日之異耳”,其實向日葵不止在清代前期,有清一代也主要作為觀賞用植物,清代各地方志也都將向日葵列于“物產(chǎn)·花類(屬)”中也能說明這一點。1820年謝方在《花木小志》中言向日葵處處有之,既可觀賞,又可食用。 道光25年(1845)(貴州)《黎平府志》首次將向日葵同時列于“果之屬”與“花之屬”中。清末《撫郡農(nóng)產(chǎn)考略》在“葵”篇中記載了向日葵,“墻邊田畔,隨地可種,生長極易”,說明直到晚清向日葵都沒有形成規(guī)模栽培,沒有出現(xiàn)在大田,只是作為副產(chǎn)品零星種植,其中“瓜子炒熟味甘香,每斤值三四十錢,子可榨油”,是葵花子可榨油的首次記載,可見向日葵榨油同樣較晚。最早記載葵瓜子售賣的是《植物名實圖考》:“(向日葵)其子可炒食,微香,多食頭暈,滇、黔與南瓜子、西瓜子同售于市。” 晚清葵花子開始作為西瓜子的替代品,逐漸在零食瓜子中有了一席之地。 民國19年(1930)(黑龍江)《呼蘭縣志》載:“葵花,子可食,有論畝種之者”,這是向日葵大面積記載的最早記錄。自此以后,向日葵在充當果品、榨油等方面異軍突起】 本文私設(shè),目前向日葵、番茄、辣椒等都還是觀賞植物,所以如今恢復(fù)末世記憶的晴嫣雖然想起來這些,但是卻沒有吃過~ 【注釋3】牛鼻環(huán)的作用來自百科 第三十七章 胤礽是興奮的,可苦了抱著他的何柱兒。 只是個正常平平無奇小太監(jiān)的他,真想讓他高貴的太子殿下明白,他可沒有赫舍里庶妃的大力氣??! 如果殿下再這么亂掙扎,他真的是都快要抱不住啦! “漂亮,jiejie,能,不能,把,哞哞,借給,咕,一下午,咕,會,對,它好?!?/br> 胤礽軟糯糯地和塔娜打著商量,后面緊接著又加了一句“也對,漂亮,jiejie,好?!?/br> 晴嫣剛剛喝進嘴里的一口水,直接給噴了出來。 該說,這不愧是康熙的娃子嗎? 他知不知道,人家有可能是他的新小媽啊,嘴這么甜,直接給人降輩兒叫“jiejie”,那為什么對自己就是“胖”和“壯”? 扎心了! 下午出行時,塔娜帶上了自己的翻譯嬤嬤。 翻譯嬤嬤一本正經(jīng)、語氣平平地將小殿下的話語一字不落的給翻譯了出來。 是個合格的翻譯人了,說啥人家翻譯啥,一點點添油加醋的語氣、語調(diào)都不加。 這讓一向活潑放得開的塔娜,聽懂小奶團子的話后,臉頰也是變得紅撲撲的。 連叮囑的話都沒說,直接就把手中的牛繩,交給何柱兒了。 晴嫣:…… 何柱兒:…… · 擁有牛牛的胤礽就擁有了一切,他揮著小爪子,和晴嫣告別后。 就讓何柱兒趕緊加快步子抱著他離開。 何柱兒嘗試挑戰(zhàn)自己單手抱娃,勇敢地走出自己習(xí)慣雙手抱娃的舒適區(qū)。 果然,單手抱娃也很好,只要走的慢一些,步子邁地小一些。 一手能牽牛,一手能抱娃,娃很乖,牛也很省心。 他一人就能控制住這一牛一娃。 由于抱著胤礽他沒法行禮,就朝晴嫣點了點頭,帶著一大波奴才離開了。 · 晴嫣拍拍身邊空出來的躺椅,示意美少女躺下。 塔娜對晴嫣好感度也挺高的,就也學(xué)著她這般躺下,太陽和煦,春風吹得人連骨頭都變得懶洋洋了。 沒多久,兩個人就齊齊睡了過去。 趕來儲秀宮接娃的康熙,除了看到兩個睡的香甜的女人外,才知道自己的寶貝兒子已經(jīng)離開了。 他很納悶咋回事兒?。?/br> 來不及說其他,就又匆匆往自己的乾清宮趕。 然后在宮門口,碰到了一頭奔跑中的牛犢子,上面騎著自己的大兒子保清,保清懷里抱著自己的小兒子保成。 兩個兒子的小身子跑得一顛一顛的。 身后跟著一大群奴才,在邊跑邊喊著。 保清的頭發(fā)是用小金冠豎起來的,此時還好,還算整齊。 而保成出門梳好的頭發(fā),已經(jīng)亂成一團了。 他腦后的那條小細辮子,原本是被手巧的宮女,用珍珠紅繩給纏在頭頂上面綁著的小啾啾上了。 此時小辮子已經(jīng)掉了下來,珍珠紅繩也不知所蹤,唯有那綁在小啾啾上的金鈴鐺響著清脆的聲音,被風吹著飛舞起來的小辮子,也“啪啪啪”地不時打在身后保清的臉上。 倆兒子看到他,眼睛一亮,齊齊開口: “汗阿瑪,它是,我,今天,認識的,新,盆友,哞哞~” “汗阿瑪,我也要養(yǎng)牛、騎牛?!?/br> 保清不開口還好,一開口,胤礽的小細辮子就被他吃到嘴里了。 順著風聲,清楚地聽到兩個兒子心底訴求的康熙:…… 他的孩子們是有多么優(yōu)秀,在馬都沒摸過的年紀,就讓自己學(xué)會了騎?!?/br> · 時間回到剛剛踏出儲秀宮的胤礽一行人上面。 胤礽脫離儲秀宮的范圍,就忙招呼著何柱兒把他放到牛身上。 何柱兒拗不過小主子,只好小心翼翼地把他放到牛身上。 然后讓幾個小太監(jiān),前后左右,將牛牛全方位堵著。 即使它不是馬,但也有四個蹄子哇。 馬會發(fā)瘋,就很難保證牛不會發(fā)瘋。 萬一牛犢子突然開心了,撒開蹄子沖撞著跑起來,不得把兩歲的小奶團子,給顛飛出去? 然而何柱兒還是高估了這頭被塔娜當成“親兒子”來養(yǎng)的牛。 它走三步停一步,走十步,就想歇一歇,對不起它腳下的四只小蹄子,走的連他們兩腳獸都比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