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七零] 第11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之咸魚董端嬪、年代文男主的親meimei、小青梅、廢后阿寶、和離后成了反派夫人、[名柯乙女]審神者的女兒想要五個男友、我的S同學(xué)(sm)、被反派強制愛了[快穿]、今天拿下世子了嗎?、表妹生存攻略(清穿)
吳蓉聽出來陳主任話里的音了,生怕再說下去更尷尬難堪,連忙附和道。 “齊師傅,還是你愛人更通情達理,你可不能怪廠子,廠子也是沒法子了,等明年廠子里情況好轉(zhuǎn)些,一定給你恢復(fù)工資和待遇。 就希望在這個時候,你能多體諒體諒廠子,廠子不容易……” 陳主任又說了兩句緩和的話。 等他走后,齊大柱在家亂砸著屋里的東西,什么搪瓷缸,暖水瓶……全給砸了,就連他平時最寶貝的菜譜也扔在了地上。 吳蓉不敢勸,又怕被旁人聽到,看她們的笑話,等齊大柱終于不再砸東西,攤在床上的時候, “工資降就降吧,你們鋼鐵廠還是少不了你的……” 總比沒有了工作強吧。 雖說榕城第一大師傅不是他齊大柱了,可王師傅只有一個,鋼鐵廠還是舍不得這個齊大柱的。 “我齊大柱,十五歲就開始學(xué)廚,竟然被一個鄉(xiāng)下做大鍋飯的野廚子給比了下去……” 齊大柱語氣里充滿了不忿,在他心里,即使所有人都認(rèn)可了那個王翠芬,他也不會認(rèn)。 可他現(xiàn)在被這樣的人壓了一頭,這口氣怎么能讓他咽的下去……齊大柱眼底滿是陰翳和憤怒。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外面書上的蟬叫聲,叫的人心煩意亂的。 巷子里的人都拿著蒲扇,出來乘涼。 “周文,你二爸抱回來一臺電風(fēng)扇!?。 ?/br> 汪虹沖進劉天家里,周文正在抱著一本厚重的大書在看,劉天孫小武在院子里跳格子。 劉天的父親是個大知識分子,不過很長時間都不回來,前段時間回來一次,帶回來一個收音機。 第二天就又走了,他見周文喜歡看書,他家的書多的很,就讓周文想看的時候來他家看。 他們兩口子只生了男孩,一直想要個女孩,最喜歡周文去他們家。 要是周文一兩天沒有來,劉天的媽還會過來喊她。 劉天的媽是棉花廠的老師傅,平時喜歡養(yǎng)花弄草的,待人和善,汪虹她們最喜歡來她家找劉天玩。 “啥,電風(fēng)扇???” 孫小武和劉天他們也顧不上跳格子了,一窩蜂的把汪虹給圍住了。 汪虹扒開他們,拽著周文跟在最后,跑著去看周文的二爸買回來的電風(fēng)扇。 巷子里的人此時都聚集在周家的堂屋里,議論著這個洋氣稀罕的電風(fēng)扇。 “這電風(fēng)扇可不便宜,我見百貨大樓賣的差不多要八十五塊錢哪?!?/br> “這抵得上兩三個月的工資了,錢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票證難弄,要是有票證,我家也想買一臺。” “這鬼天氣,熱死個人,晚上熱的都睡不著,要是有個電風(fēng)扇,吹著這涼風(fēng)多好……” 大伙你一嘴,我一嘴的說著,羨慕的不行。 擠在最前面的劉大娘,風(fēng)扇一打開,吹的她渾身的熱氣都散了,撲面而來的風(fēng), “周文爸,你這風(fēng)扇也太好了,從哪弄來的票證??? 不瞞你說,去年我家都想買個這電風(fēng)扇,可就是弄不來這票證?!?/br> 電風(fēng)扇對一個家庭來說,那可算是了不得的大件了。 有那日子過的一般的,誰舍得花這么多錢買個只能夏天用的電風(fēng)扇啊。 “這是我前段時間,幫廠子里省了點錢,他們就獎勵我一張電風(fēng)扇的票證?!?/br> 周老二在罐頭廠當(dāng)臨時工,這個工作還是人燈泡廠幫安排的,這兩個廠子是兄弟廠子。 因為他在廠子干的好,就被帶著一塊去替廠子采購做罐頭的黃桃去了。 在這中間替廠子省下一筆錢,廠子不光表彰了他,甚至還想把他給轉(zhuǎn)正哪。 “周文,往后你家就有風(fēng)扇吹了,你二爸咋這么厲害啊……” 汪虹她們羨慕的不行,站在最外面,踮著腳,往里面瞅。 等王翠芬她們回來,才見家里多了一臺電風(fēng)扇,巷子里的幾個娃,搬著小板凳,正排排坐著在她家吹風(fēng)扇。 “我的天啊,這哪來的電風(fēng)扇啊?” 王翠芬放下手中的東西,連忙進了屋。 “二爸買回來的?。?!” 周文把位置讓給了她奶,讓她奶趕快吹吹,涼快涼快。 “你二爸買的?” 跟著進來的劉小蛾驚訝的不行。 周老二之前沒有告訴她們,就是想給她們個驚喜,家里有了風(fēng)扇,一家人高興的很。 周家這個外來戶,逃難的人,不僅在榕城扎了根,都有了工作,竟然還是巷子里第一個用上電風(fēng)扇的人家。 這可把巷子里的人酸死了,不過也就酸那幾天,休息天的時候,王翠芬家里坐的都是人,周家成了比巷子樹下更好的乘涼地。 “蛋兒,來喝汽水!” 這一入夏,周家的水桶里隔三差五泡著綠花紋的西瓜和橘子味的汽水。 “她剛吃過冰棍,再喝汽水,別拉肚子了,咱待會還要去看電影哪?!?/br> 周家人也趕上了時髦,趁著休息天,一家五口去電影院看電影去。 聽說今個的還是啥《小芳》,最近可火了,前個劉天的爸回來,他們一家人就去看了。 王翠芬梳著頭發(fā),她比以前年輕多了,壓根不像一個人,精神的很,渾身上下透著自信。 即使雙水村的人站在這,恐怕也很難把她和以前的那個梳著小髻的老大娘聯(lián)想在一塊。 她成了大師傅后,整天有事做,說話辦事也越來越有底氣,從容。 周老摳正在給孫女編辮子,他也和以前不一樣了,現(xiàn)在穿的衣裳也不打補丁了,穿的是百貨大樓賣的藍(lán)色汗衫,頭發(fā)上個星期剛在理發(fā)店理的。 理頭發(fā)的時候,順便讓人給刮了臉,以前的他,又瘦又黝黑,就一鄉(xiāng)下老頭,來了城里后,就給紙盒廠看看大門,有的時候趕著驢車送送貨啥的。 不用風(fēng)吹日曬,一個月掙得工資,可比在鄉(xiāng)下種地整的多,并且活也不累,吃的也好,最主要的是家里的日子越過越好,不用再憂心了。 這個心一放寬,每天樂呵呵的,人就長rou了。 他吃的臉頰有rou了,臉也不那么干瘦癟了,和城里這個年齡的人,越來越像。 再穿戴的好點,真不是以前的周老摳了。 周家人有飯吃,有事干,有錢掙,都各自干著各自的,越干越好,幾乎每個人都變化很大。 周老二已經(jīng)成了正式工人,跟著廠長的小舅子專門負(fù)責(zé)廠子里采購上的事,有的時候,幾天不著家也是常有的事。 “就等你了,你咋恁磨嘰?!?/br> 王翠芬她們都收拾好了,就差還在屋里捯飭的劉小娥了。 這一到苦夏,劉小娥吃的少了,原本有些圓潤富態(tài)的臉又瘦了下來,她在屋里手忙腳亂的往腳上穿著新買的涼鞋。 身上穿著周老二給她買的現(xiàn)在最流行的短袖碎花紅裙子,頭上斜梳了一個麻花辮,垂在前面的胸前,這是她跟她們廠子里的女同志學(xué)的。 這樣一打扮,劉小娥就和十八歲的大閨女一樣,壓根看不出她都結(jié)婚好多年了。 “來了,來了……” 劉小娥急匆匆的從屋里出來,把門給鎖上。 “快走快走,電影別開場了……” 王翠芬催促著。 “二娘,給你汽水?!?/br> 周文和劉小娥走在最后,她把右手的汽水遞給了劉小娥。 這倆人走在一塊,不像姐妹,就像母子,反正一看就是一家人。 周文身上穿的也是她二爸給她買回來的淺藍(lán)色裙子。 這個時候的裙子,都不短,就像劉小蛾身上的那件,到小腿肚那里。 劉小娥一手拿著汽水喝,一手牽著周文, “待會咱去買冰棍吃,還有瓜子……” 剛剛在家吃的那根,沒咋吃兩口就沒了。 今個是休息天,又是上午,天還不太熱,路上到處都是騎著自行車的青年,后座上坐著穿裙子的女同志。 走路的人也不少,嘴里都在說著電影小芳啥的。 周家人走在這些人中,再也沒有了剛進城時的突兀。 講究的人畢竟是一部分,還有很多并不咋講究,就像穿裙子的,只是小部分。 …… 看電影結(jié)束后,他們一家人又坐公交車,來到國營飯店,喝了酸梅湯,吃了油潑餛飩,炸醬面。 喝酸梅湯的時候,最好買一根三分錢的冰棍,放到碗里,這樣一邊喝一邊吃,酸梅湯被冰棍弄的冰冰涼涼的,沁人心脾。 國營飯店的油潑餛飩,也就那樣,不過勝在餛飩顆顆飽滿,晶瑩剔透,皮薄的能看到里面粉嫩的rou糜,辣子麻香麻香的,里面摻的有炸的酥脆的花生米,還有炒好的芝麻。 用開水燙好的黃豆芽,再放點香蔥,最后愛吃醋的放點醋進去,周文喜歡吃胡荽,又和窗戶里的師傅說了一聲,讓多加胡荽。 胡荽,其實就是香菜,這東西有人愛吃有人不愛吃。 周老二和周老摳愛吃蒜泥,又讓人加了蒜泥。 一碗油潑混沌就這樣好了,吃的時候拌一拌,周文覺得應(yīng)該叫油拌餛飩才對。 后面,周老二父子倆沒吃飽,又要了三碗炸醬面,他們倆一人一碗,王翠芬劉小娥還有周文她們仨分一碗。 不是不舍得花錢,而是她們的胃口小,要多了吃不完浪費。 吃好后,她們沒有坐公交車,今個的天氣還算涼快,走在大路兩邊的樹蔭下,偶爾還有風(fēng)吹過來,一家人就當(dāng)消食了。 幾人說著今個看的電影小芳,王翠芬是個淚窩子淺的人,在電影院哭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