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動 第10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拯救六界從談戀愛開始、女王在末世撿男人泄欲(NPH)、返航魚線(高H)、云水之歡[古言,1v1]、冬日薄荷(校園1v1)、森林(1v1 骨科)、見微知著(弟妹 H)、緣分若如初相見、草莓軟糖的約定、知魚之樂
張道長沒有騙她,見微天師也沒有騙她。那個看起來說不通的結(jié)局,那些荒誕離奇的事——就是真相。 可即便見微天師耗盡壽元,想盡一切辦法,讓事情變得都不一樣了,最后他們卻好像還是要走上那條路。 這一剎,她仿佛看見了太清觀的春秋冬夏,看見自己在那里度過了很多很多個寂寥無望的年頭。 她在元策身死之后沒有隨他而去,而是將自己囚禁在那里這么多年,是不是在懲罰自己? 這樣的懲罰如果還要來第二次…… 姜稚衣閉上雙眼,既然在那個結(jié)局里,她落到了興武帝手中,或許只有她離開長安,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殿下愿為我傾盡全力,我很感激,可即便我留下來不去和親,長安城也將成為我的牢籠,殿下,我不想再做留下來的人了,我想離開這里,我想要自由……” 齊延擱在案上的手一點點攥緊:“你眼下想要離開——” 姜稚衣睜開眼,仰頭一笑:“我眼下想要離開,唯一的辦法就是答應(yīng)和親,穿上嫁衣,從朱雀大街光明正大,風(fēng)風(fēng)光光地走出去?!?/br> 第92章 深夜, 李答風(fēng)在先前齊延坐過的位子上聽完姜稚衣的決定,確認道:“郡主是說——你想假意答應(yīng)和親?” 姜稚衣點頭:“陛下不愿與西邏開戰(zhàn),不希望阿策哥哥再立軍功, 功高蓋主。與上次那封圣旨一樣,和親也是陛下順勢的試探,倘若阿策哥哥接受,陛下便沒理由發(fā)難,倘若他拒絕,陛下如今草木皆兵, 必認定他好戰(zhàn)喜功是為謀反, 要趁他羽翼還未更加豐滿置他死地。而我在長安,阿策哥哥只有束手就擒。所以我必須先答應(yīng)和親, 離開長安。” 李答風(fēng)點了點頭:“那么郡主的意思是, 等和親隊伍西行,經(jīng)過河西, 你與少將軍會合再起兵?” 姜稚衣?lián)u頭:“也不是,陛下定然設(shè)想過阿策哥哥攔截和親隊伍的可能, 所以我走得出長安, 但我舅父和沈夫人都走不出長安。陛下知我重情,不可能拋下舅父。沈元策從前與繼母也感情甚篤, 陛下不知沈元策換了人, 同樣會牢牢看住沈夫人?!?/br> “退一萬步說, 就算阿策哥哥誰都不管, 可當(dāng)初河?xùn)|也不敢?guī)煶鰺o名, 借旱災(zāi)才起兵,如今一個年少輕狂為‘色’起兵,置母親生死于不顧, 打破兩邦和盟引戰(zhàn)的將軍會有人追隨和支持嗎?失道者寡助,到時候天下軍民,滿朝文武都會討伐玄策軍,眼下玄策軍又剛剛行軍數(shù)千里打了個來回,精銳盡傷,尚未緩轉(zhuǎn)過來,陛下就是算準(zhǔn)了河西若在這個節(jié)骨眼起兵,朝廷在人心和兵力上都占據(jù)優(yōu)勢。那這樣一場仗,會有多少無辜的人犧牲?” 李答風(fēng)皺起眉來:“既然不起兵,郡主還是要嫁進西邏,何來‘假意答應(yīng)和親’一說?” “這便是我與李軍醫(yī)商議的目的,我想問問,李軍醫(yī)手中可有假死的藥方?” 李答風(fēng)目光一閃:“郡主想在西邏以假死之法脫身?” 姜稚衣鄭重點下頭去:“若我以和親公主的身份在西邏意外身死,便是西邏的罪過,接下來兩邦關(guān)系的主動權(quán)便掌握在我大燁手中,大燁無論選擇是和是戰(zhàn),都可站在上風(fēng),至于我,阿策哥哥定能想辦法接應(yīng)我。” 她知道元策不可能放棄她,即便她答應(yīng)和親,他仍然毀天滅地都要為她拼死搏殺,那么不到最后一刻,她也不能放棄,哪怕是垂死都要掙扎,不負大燁,亦不負他。 “郡主的計劃確實可行,只除了一點——這假死的藥方對身體必有損傷,而且一旦接應(yīng)出了岔子,拖延太久,很可能弄假成真,郡主就再也醒不過來了。” “有李軍醫(yī)在,身體損傷,日后慢慢調(diào)養(yǎng)就是,僅僅是出意外才醒不過來,比起我舅父,沈夫人,那么多玄策軍將士必死的結(jié)局,這已經(jīng)是最劃算的計劃了,不是嗎?” 李答風(fēng)篤定搖頭:“即便如此,少將軍也不會同意?!?/br> 姜稚衣輕輕一笑:“李軍醫(yī)是這世上最好的醫(yī)士,只要你說這藥方不損傷身體,也無性命之憂,你的少將軍便會信你?!?/br> ……難怪他的少夫人鋪墊了這么多緣由來說服他,原來在這兒等著他。 李答風(fēng)抬起手,緩緩扶住了額頭。 他以為他今生只是攤上了一個不怕死的瘋子,沒想到是兩個。 中秋過后,天意漸涼,朝會再議大燁與西邏和親一事。 清晨,瑤光閣內(nèi),姜稚衣站在妝臺前,輕輕打開了那只盛裝嫁衣的衣匣。 火紅的云錦嫁衣織金繡彩,一針一線繡成的龍鳳紋樣栩栩如真,絲絲縷縷光華流轉(zhuǎn)。 身后,永恩侯和寶嘉眼看她小心翼翼抬起手,指尖觸摸上嫁衣的繡紋,不忍地別開頭去。 中秋團圓夜,她已將計劃告訴舅父和寶嘉阿姊,在李答風(fēng)絕不會傷到郡主一分一毫的承諾下,舅父別無萬全之策,只能答應(yīng)下來。 “驚蟄,替我穿上嫁衣吧?!苯梢螺p聲說。 “郡主,您這是……” “此去過后,世間再無永盈郡主,這最后一面總要轟烈些,讓滿朝文武都記住今日?!?/br> 鳳冠霞帔件件上身,清寂的屋子慢慢被染上喜色。 姜稚衣坐在妝鏡前,點上花鈿,抿上唇脂,望著鏡中人的模樣問:“寶嘉阿姊,我好看嗎?” 寶嘉從鏡中看她眉若遠山,鼻似瓊瑤,朱唇貝齒,般般入畫,一雙秋水盈盈的眼底含著笑意。 “好看,阿姊從未見過如此好看的新娘?!睂毤稳讨鴾I答。 姜稚衣對著銅鏡笑起來。 只可惜,她要嫁的人看不到。 “今日可是我姜稚衣名留青史的日子,都不許哭?!苯梢滦χo了寶嘉和驚蟄一人一眼,對鏡靜靜看了會兒,輕一振袖起身,端起手朝外走去。 皇宮,金鑾殿之上,以裴相為首的一多半朝臣竭力反對和親,剩下的朝臣里,有人看清圣心,決定順從圣意,與裴相等人爭得面紅耳赤,唾沫橫飛,有人知曉這件事的根本是天子與河西的矛盾,決定明哲保身,緘默不言,有人當(dāng)著墻頭草,風(fēng)吹兩邊倒。 底下爭論不休,興武帝以手掌額,看似十分頭疼。 齊延站在一眾朝臣的最前方,為原本應(yīng)當(dāng)毫無疑問的決策需要一議再議而閉上了眼睛。 忽聽內(nèi)侍扯起一嗓子:“永盈郡主到——!” 整座大殿瞬間鴉雀無聲,興武帝抬起眼來,一眾朝臣跟著驀然轉(zhuǎn)身回頭。 秋日金輝下,少女一襲嫁衣燦若紅霞,曳地的裙裾逶迤著一步步走上莊嚴肅穆的漢白玉天階,頭頂金鳳冠寶石璀璨,流蘇垂墜,肩頭七色霞帔流光溢彩,宛若神妃仙子般明艷熱烈。 驚艷震動一剎,所有人好像都明白了少女的來意,下一剎,眼前場景忽轉(zhuǎn),像看見大漠黃沙,駝鈴陣陣,少女一身如火嫁衣坐在喜轎中,吹著西域的風(fēng)霜,做著世間最蒼涼的新娘。 像一面畫面美好的銅鏡突然被打碎,金輝變殘陽,嫁衣變血衣,一時間縱然是為討好天子而贊同和親的人,心底也只剩下無盡的嘆息。 前方一身紫袍的裴相滿腔哀慟,幾要捶胸頓足,恨此身立于廟堂,無能殺至西邏,將分化他大燁的西邏一王子斬于劍下。 齊延盯著一步步走入大殿的新娘,咬緊牙關(guān),齒根震顫。 這些年來,他從未后悔過走上這條路。起初只是想自保,想在宮里說得上話,讓自己和母親不再受欺凌,后來走在這條路上,慢慢發(fā)現(xiàn)大燁有許多弊政,有許多皇祖父和父皇都做錯了的事,卻無人敢說,無人敢改,于是他拿起劍,更加努力地披荊斬棘,想要劈開那些腐朽的枯枝,讓新葉生長,讓大燁不再政亂于內(nèi),同室cao戈。 這一路走來,有過痛苦,有過黯然,卻從未有過回頭的時刻。 但在這一刻,當(dāng)他第一次回頭看去,看見這條路的開端—— 倘若在這條路的開端他沒有放棄這個姑娘,那么她絕不會卷入天子和河西的斗爭,絕不會在今日成為兩邦博弈的犧牲品。 又或者如果他可以快一步,再快一步,只差一步…… 齊延緊緊攥住雙拳,眼看姜稚衣在無數(shù)道目光的注視下走到殿前,雙手掌心向下合攀于身前,行下肅拜大禮:“臣女與沈少將軍婚契已解,今愿以自由之身,承德清公主之志,為大燁遠赴西邏,以結(jié)兩邦之好?!?/br> 興武十一年八月,帝冊封永盈郡主為永盈公主,令下嫁西邏,以鴻臚寺卿為首,一眾仆婢侍衛(wèi)計三百余人,于當(dāng)月護送公主出使西域。 三月后,河西與西邏交界,虎陽關(guān)附近沙漠綠洲。 黃昏時分,殘陽如血,落日余暉給冰河暈染上一層金紅的光,河邊黃草覆蓋著厚厚的霜雪,遠方黃沙與暮天融為一線。 剛剛搭建好的營地里,鴻臚寺卿周正安張羅著一眾侍衛(wèi)快快忙活起來,破冰取水,支帳取暖。 仲冬時節(jié),西北之地行路艱難,入夜雪虐風(fēng)饕,徹骨生寒,每每太陽落山之前,和親隊伍便需要停下歇腳,以免凍壞公主。 周正安出使之初,本以為永盈公主必然嬌氣萬分,一路定要挑剔抱怨,卻不想時至今日車行三月,無論馬車陷入雪地,還是大風(fēng)刮壞帳篷,舟車勞頓,風(fēng)沙肆虐之下,公主從未怨過一句,反倒常常安慰手忙腳亂的仆婢侍衛(wèi),需要拿主意決策之時也從不將責(zé)任推給他們,總說有什么事她擔(dān)著。 遇到炭火不足的時候,公主聽說有人夜里凍得起了熱,還將自己帳子里的炭火分出來,讓身邊醫(yī)士給大家看病。 起先大家奉圣命走這么一趟苦差事,誰都心不甘情不愿,照顧公主也是擔(dān)心公主出了岔子,他們這些護送的人便要丟掉小命,到后來卻是人人打心底里著緊公主,那是一眼也不能看公主受凍。 所幸公主身邊那位醫(yī)士醫(yī)術(shù)高超,公主有什么頭疼腦熱,醫(yī)士一出手,總能很快藥到病除。 而且這河西地界許是與公主投緣,聽說今年已是河西十?dāng)?shù)年來最暖的一個冬天。 天色漸暗,主帳里炭火燒得正旺,姜稚衣剛換下一身繁重的嫁衣,擁著被衾捧著熱茶坐在榻上,由驚蟄替她摁著昏脹的額角,出神地聽著帳外呼嘯的北風(fēng)。 又是一年冬,去年此時在書院黏著元策,何曾想到來年今日會在西北的黃沙里度過。 帳外人聲嘈雜,腳步紛亂,眾人似乎正忙活著準(zhǔn)備今夜的晚膳。 嗅著這一路日日相伴的炊煙味,姜稚衣忽然問:“驚蟄,再有一日,咱們就要出河西了吧?!?/br> “是的,郡——公主。” 姜稚衣肯定地點了點頭:“算他聽話?!?/br> 八月里,她與元策相隔近兩千里,又因時局緊張,通信危險,所以不曾彼此傳遞消息,但她相信她和元策如今的默契,他定然明白她答應(yīng)和親的用心。 好在河西的確沒有傳出異動,元策也像認下了這個決定,風(fēng)平浪靜之下,一切仿佛皆大歡喜。 后來她一路西行,直到進入河西地界,終于讓李答風(fēng)找機會將密信送去姑臧,說明她的計劃,好讓元策千萬別輕舉妄動。 她這一路如此寬和待下,除了確實不忍這些人跟著她這倒霉公主受苦,也有別的目的—— 只有拿住人心,她進入西邏以后的計劃才好實施。 姜稚衣想到這里輕輕嘆了口氣。 明明身在河西,身在玄策軍龐大的羽翼之下,可她是和親的公主,他是戍邊的將軍,兩人咫尺天涯不能見,比起分隔千里還難受。 而且距離那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計劃越近,她就越是不安。 姜稚衣喝著熱茶,想著想著起了些困意。 周圍安靜得只剩下北風(fēng)呼號的聲音,讓人感覺好像身處在一座寒冬里的、閉塞的暖窖,眼皮忍不住一點點瞇了起來。 正當(dāng)此時,姜稚衣忽然猛一個激靈驚醒。 ……等等,方才外邊不還熱熱鬧鬧在張羅晚膳嗎? 姜稚衣愣愣抬起頭來:“驚蟄,外頭怎么沒聲兒了?” 驚蟄側(cè)耳聽了聽:“許是大家怕吵著您歇息,放輕了聲吧?!?/br> “那也不至于輕成這樣吧……”姜稚衣?lián)牡卣f,“你快去看看,可別是出了什么事,遇到盜匪來劫親了!” 驚蟄鎮(zhèn)定點頭:“那奴婢出去看看?!?/br> 姜稚衣直起身子目送驚蟄出帳,卻在這一顆心七上八下的關(guān)頭,重新燃起方才的瞌睡勁兒。 姜稚衣眼皮打著架,心底隱隱涌上一種不太好的預(yù)感。 她都緊張成這樣了,怎么還是止不住地犯困,她這是…… 姜稚衣迷迷糊糊看了眼手里捧著的熱茶,恍惚間回想起方才驚蟄奇怪的反應(yīng)。 若外頭沒了動靜,驚蟄應(yīng)當(dāng)比她先感到奇怪才是??审@蟄卻是一副息事寧人的樣子。 而且這河西地界,玄策軍駐守著的關(guān)隘,哪有盜匪敢來? 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