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假太子要當(dāng)真女帝 第4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笨蛋美人重生后、春心動、拯救六界從談戀愛開始、女王在末世撿男人泄欲(NPH)、返航魚線(高H)、云水之歡[古言,1v1]、冬日薄荷(校園1v1)、森林(1v1 骨科)、見微知著(弟妹 H)、緣分若如初相見
伍少江雖然是個典型的研究型人格, 但他并不傻,反應(yīng)過來后,將這前后經(jīng)過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自己之所以能得到這個七品官位, 肯定是因他在同窗的慫恿下, 往建言箱中投遞的那份農(nóng)事手札。 既然朝廷是因看上他的種植技術(shù), 才會給他封官,肯定也是希望他能做相應(yīng)的工作。 就算這個太子舍人不是負責(zé)研究種植的官位,到時候他也可以試著申請調(diào)整職位。 若能去京中, 尤其是去朝廷下發(fā)的那些農(nóng)耕資料中提及的種植試驗莊中看看,是伍少江一直以來的心愿。 他知道那里有著大安最先進種植技術(shù), 最豐富的農(nóng)作物品種, 還有朝廷耗巨資搭建的玻璃房暖室,也有大安最新最先進的農(nóng)業(yè)器具。 所以當(dāng)其他的伍家人還在擔(dān)心的時候,伍少江自己想明白后,當(dāng)即決定遵照朝廷的吩咐去京中赴職。 將家里的田地托付給父母與兄長, 將朝廷發(fā)放的二十兩安家銀留下一半當(dāng)路費, 一半送給父母當(dāng)做養(yǎng)老錢。 對于其他的伍家人而言,與伍少江愿意去當(dāng)官的事情相比, 這些都是不重要的旁枝末節(jié),不僅讓他的父母感到十分欣慰,也讓他的兄弟們都松了口氣,拍著胸口保證父母有他們照顧沒問題。 畢竟他們老伍家出了個喜歡一心種地的秀才公, 已經(jīng)成為讓人恥笑的對象。 繼此之后,若再次傳出伍少江為種地不愿去當(dāng)官的笑談, 估計外人都要認為他們老伍家人的腦子有問題了。 為了讓兒子沒有后顧之憂的去赴任, 大字不識幾個的伍父甚至主動表態(tài), 他會讓人記錄下他家地里莊稼的成長與收成數(shù)據(jù)。 曾幾何時,為了逼兒子繼續(xù)去考科舉,伍父曾親手毀掉不少伍少江親手育的苗,看到伍少江不務(wù)正業(yè)的拿著紙筆記錄農(nóng)作物的生長情況,就氣不打一處來。 直到伍少江攜帶家眷進京后,只見了年齡不大的太子一面,全家就被送到京郊的一處守備森嚴的莊子上后,伍少江才知道,原來他這太子舍人的工作就是負責(zé)種地。 考慮到京都所在的位置靠北方,現(xiàn)在并不是適合種土豆的季節(jié),可是船隊帶回的那些土豆已經(jīng)開始發(fā)芽。 所以何殊將伍少江安排到東宮名下的農(nóng)莊中,這座莊子的主要功能,也是用來研究種植與養(yǎng)殖,有不少負責(zé)研究這些的官吏,與農(nóng)務(wù)司之間存在許多合作。 莊上不僅建的有幾間玻璃暖房,因附近有溫泉,還有一些地面溫度較高的土地,方便用來研究一些不適應(yīng)在低溫環(huán)境生長的作物。 土豆的種植工作需要盡快開展,而船隊帶回的那些發(fā)芽土豆數(shù)量雖不少,完全可以種得下。 對于伍少江而言,這份包吃包住,只要求他要全心全意鉆研種植,在見識到更多新作物的同時,還能學(xué)到更多經(jīng)驗的工作,絕對是他最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 玉米的種植完全可以等到明年應(yīng)季種植,何殊沒有將那幾穗珍貴的玉米拿出來。 只要求伍少江負責(zé)帶著人種植土豆,為此她還不惜將自己記憶中的一些,與種植土豆有關(guān)的要點講出來,以確保這一部分土豆能種植成功。 建言箱的事雖然又多又繁瑣,農(nóng)事雖然重要,但是這些都只是何殊的太子工作中的一部分,將這些安排下去后,還有更多的事情等著她去處理。 二公主回京后,先去鳳元宮給皇后請安,說完自己與大公主、三公主在外面的事情后,問起皇后的近況,見她興致不高的樣子,不禁有些意外。 “母后這是有什么心事嗎?怎么看著心情不好的樣子?” 皇后跟女兒不見外,直接說出自己這段時間的煩惱。 “……那些夫人們現(xiàn)在都避著本宮,不愿進宮,可是宮里的這些嬪妃們倒是賺外快上癮,天天打著請安的名義,催我邀人進宮,你說這事弄的,唉!” 二公主是真不知道她們陪著老三養(yǎng)傷時,皇后竟然玩得這么熱鬧,在宮里就把生意做了,大把的錢也賺到手了。 “您就沒問問太子?弟弟向來是個很有主意的,他或許能幫您想想辦法?!?/br> 皇后有些無奈的回道,“這個主意本就是太子想的,她出這主意的初衷,本是為了幫我解決那些夫人總要進宮找本宮求情,耽誤本宮處理正事的時間?!?/br> 結(jié)果現(xiàn)在成功將那些夫人們阻在宮外了,可是吃到甜頭的皇后與那些拿到提成的嬪妃們,又盼著那些夫人們能多進宮幾趟。 二公主覺得這種難題實在超出她的能力范圍,所以她果斷選擇轉(zhuǎn)移話題。 “在外面聽說您主動出面上表,要求父皇將蔣家罷爵的消息,這是怎么回事?我們姐妹以后該以什么分寸與蔣家走動才好?” 提起蔣家曾做過的那些事,皇后的心情就有些不爽,但是這里邊的恩怨不好跟外人提,跟她自己的女兒,還是要說清楚。 “……先是打太子的主意,后面又打你八妹的主意,一大家子沒出一個有能力的,一個個野心卻都不小,總是變著法的慫恿你外祖母進來跟我提要求?!?/br> 聽說這些,二公主并不意外,反倒是皇后對娘家的這些打算如此反感與排斥的態(tài)度,更讓她感到不解。 不過她也聽得出來,皇后這是真心煩了蔣家上下的貪得無厭。 “既然蔣家爵位已經(jīng)罷了,您就消消氣吧,這件事我會跟大姐提一下,以后雖與蔣家照常當(dāng)親戚走,也要小心一下他們那些小算計?!?/br> 皇后滿意的點頭,“就是這么回事,雖然照常當(dāng)親戚,卻不能縱容他們,我算是看透了,是人都慣會得寸進尺,不知足,就是要從最初就掐斷他們的念想,才能讓他們消停,趙家的事,你也聽說了吧?” “聽說了,也是這次曝出來后,我才知道那趙家竟然還有那么一樁往事,之前的那個承義侯夫人,我也見過幾回,真是人不可貌相。” 皇后對此深有同感,“是啊,從前只知道她是繼室,沒想到她的繼室之位竟是這么來的,遇上這么兩個人,那承義侯的原配,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霉?!?/br> 女子往往更能共情同性的這種遭遇。 “兒臣也是回京后,才知道這趙家的事情里面,竟然還有那些不堪過往,幸好那忠實侯是個有出息的,還遇上了父皇這樣的明君,不僅保他性命,讓他不必受制于那么一對親爹與繼母,還讓他母親冤死的真相得以昭雪。” 提起這件事的結(jié)局,皇后也覺得痛快。 “就是,聽說趙家的老侯爺進宮跪地不起,哭求你父皇要對他的寶貝兒子網(wǎng)開一面,你父皇這次是一點都沒心軟。” 想到太子的性格,二公主一邊嗑瓜子,一邊回道。 “有太子在一旁盯著,父皇肯定不會有心軟的機會,這承義侯夫妻做下的惡事,都是太子最痛恨的那種,沒連老的一塊整治,已經(jīng)是看皇祖母的面子上了?!?/br> 說完這些事,二公主才提起自己這次回京的目的。 “窮人乍富,很容易出事,駙馬家里雖然富裕卻沒權(quán),肯定少不了會仗著我這個公主勢的人,若為自保也就罷了,若敢欺人,我肯定不能饒。” 皇后對此比較贊同,“你能有這種想法,提前未雨綢繆是對的,跟駙馬那邊也要將話說清楚,自打朝廷安置的建言箱收到的信件陸續(xù)被送入宮中后,你父皇與太子越來越忙了,可見那個東西的效果非同一般?!?/br> 非同一般,就意味著駙馬家族若有仗著公主的勢,做下什么惡事,很有可能會被人通過建言箱告到宮里來,據(jù)說各地衙門與京里的大理寺近來都很忙。 以正寧帝與太子的脾氣,肯定不會看在公主的面子上,就包庇駙馬犯事的親族,若真有事,等到被鬧出來,就難善了。 與二公主進宮后先去鳳元宮給皇后請安不同,二駙馬回京后先去戶部點卯過后,才進宮先覲見正寧帝與太子。 對于這位雖然家世不顯,但是很有賺錢本事,將戶部產(chǎn)業(yè)打理得生意興隆的二女婿,正寧帝還是比較欣賞的。 正寧帝親自帶著二女婿去喝茶聊了一會兒,才一起去鳳元宮,何殊只顧上和二駙馬打了個招呼,見對方這次進宮似乎表現(xiàn)得特別小心,她也顧不上多管。 她實在太忙,每天都有數(shù)不清的事情排著隊等著她分派與處置,還都是一些她需要親自過問才放心的事,整個朝堂上下的大臣們,也都因此而忙得團團轉(zhuǎn)。 不過她還是抽空去鳳元宮陪二公夫妻用了頓晚膳,聽到二公主試探著提起宮里的嬪妃們想讓皇后多招些外命婦進宮,卻被那些夫人們以各種理由拒絕的事。 何殊直接回道,“過段時間,就是一些大臣進京述職的時間,母后可以召他們的家眷進宮關(guān)心一下,孤的莊子上種的有些品相不錯的花,到時候可以辦場雪中賞花會之類的,二姐到時別忘了給母后捧場就行?!?/br> 許多外放的官員都家資富裕,有不少直接是京中大族子弟,每到年前這段時間,都有不少人會在京中四處走動、運作。 皇后聞言,眼中頓時有了光,被點名的二公主卻下意識的想要捂緊自己的錢包。 她跟著二駙馬常年在外巡邏戶部產(chǎn)業(yè),與宮中產(chǎn)業(yè)及東宮產(chǎn)業(yè),也沒少打交道,深知她母后所掌管的那些只做有錢人生意的產(chǎn)業(yè),有多賺錢,也知道那些產(chǎn)業(yè)出售的物品多貴。 身為公主,她本就是足夠尊貴的存在,不需要那些昂貴的華服首飾襯托身份,她可不想多花那份冤枉錢。 皇后不動聲色的看了她一眼,“你二姐與你二姐夫向來有孝心,當(dāng)然會給本宮捧場,就是不知道你大姐兩口子今年回不回京。” “不回,父皇計劃明年在合城開設(shè)互市,在此之前,邊境的防衛(wèi)工作不容出絲毫的差錯,有大姐夫親自在那邊鎮(zhèn)守,父皇才能放心?!?/br> 正寧帝一臉深沉的點頭,“是啊,邊境防務(wù)是大事,絕對不容有失?!?/br> 二駙馬楊衛(wèi)接過話道,“兒臣回京前,接到水泥作坊那邊的消息,說是在合城附近探測一處石灰?guī)r新礦,是個富礦,新的水泥作坊已在籌建中,明年初,應(yīng)該就能正式投產(chǎn)。” 宮里還沒接到相關(guān)奏報,正寧帝欣喜的點頭。 “這是一個好消息,水泥產(chǎn)量得到提升,不僅方便接下來將要在合城開展的改建工作,還能加強那一帶的城墻與道路建設(shè)工作,朕會給你們記一功?!?/br> 聽到何殊提起過合城開設(shè)互市,朝廷需要做的一些配套建設(shè)工作,正寧帝此刻也是張口就來。 正寧帝在國事上表現(xiàn)出的英明睿智,經(jīng)常讓二駙馬感到有些違和,尤其是在翁婿剛交流過一番后,這一點會變得更加明顯。 作為一個閱歷豐富,時常與人打交道的生意人,二駙馬楊衛(wèi)的心機手段絕對不缺,也自有一套識人之術(shù)。 雖然出于天然的敬畏,楊衛(wèi)不敢在首先是位皇帝,其次才是他老丈人的正寧帝面前動什么心機。 可是架不住正寧帝每次見到他后,總會抽些時間親自招待他,這種私下里的交流多了,讓他不可避免的對老丈人的性格有所了解與分析。 在他看來,老丈人就是一位性格溫和,對別人有仁慈憐憫心的人,是位生活在富貴鄉(xiāng)中,不識真正的民間疾苦的皇帝,對人沒有什么城府。 可是只要脫離翁婿私下相處的狀態(tài),他的老丈人仿佛迅速變得格外精明睿智。 等到他離開皇宮,出了京,更是經(jīng)常聽到他老丈人又頒布了什么國策,制定了什么新制度,又殺了什么人,整治了哪些豪門世族,當(dāng)眾說了什么話,總之都能影響深遠。 通過那些事,那些話,一位強大果斷、冷酷無情,卻又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形象躍然紙上,讓人印象深刻。 可是近距離接觸過這位帝王的楊衛(wèi),實在看不出他家老丈人具備這些特質(zhì)。 二公主不耐煩聽這些正事,“父皇,聽說船隊這趟回來,帶回不少好東西,能不能讓我先選幾件,我不白要,會按價出錢。” 她很喜歡收集從海外帶回的一些舶來品,務(wù)實的正寧帝非常不支持二女兒的這個愛好,但是當(dāng)著女婿的面,他也不好勸阻,只能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口回絕。 “不行,那些都是要走拍賣會的珍品,消息也已傳出去了,怎能讓你提前選購,規(guī)矩不能壞,朕可不能帶頭毀壞奇珍閣的聲譽口碑?!?/br> 奇珍閣壞了口碑,損失的將是真金白銀,在這種時候,正寧帝可顧不上寵女兒,還是賺錢更重要。 第四十九章 建言箱的設(shè)立之初, 受杜樂賢與伍少江先后被授官的事件刺激,收到許多建言,這些建言的內(nèi)容五花八門。 有申冤訴屈的,也有自我推薦, 還有歌功頌德的等等, 好在這個時代的人大多還算淳樸, 就算是拍馬屁的奉承內(nèi)容,也能寫的文采斐然。 出于對王權(quán)的忌憚,也沒有什么無聊人士搞事, 連造謠誹謗之類的事件都很少見。 倒是有人試圖以冒名頂替的方式,往建言箱里投自薦, 卻被查出確有其人其事, 只是人對不上,倒也算是變相為朝廷推薦了人才。 只是即便如此,那些違反建言箱投遞規(guī)則的人,也成功領(lǐng)取半年到三年不等的農(nóng)場改造處罰。 如此嚴謹?shù)膶徍诉^程, 以及嚴苛的處罰制度, 讓所有人從最開始就意識到朝廷對建言的重視程度,成功警告了許多存僥幸之心的躍躍欲試之人。 這也就使得建言箱在經(jīng)過最初的時常爆箱后, 終于逐步冷寂下來,給各方都減輕了許多工作量。 感受最明顯的當(dāng)然是何殊,不過這些早在她的預(yù)料之中,要是一直持續(xù)初時的火爆狀態(tài), 才是最大的問題。 正如她跟皇后說得那樣,天氣越來越冷, 到了臨近年關(guān)之際, 隨著各地的一些封疆大吏與地方官員們, 到了年限開始陸續(xù)回京述職,京城逐漸變得越發(fā)熱鬧起來。 奇珍閣趁此期間接連舉行數(shù)場拍賣會,場場都能大賺特賺,拍賣會過后,那些官員的女眷還沒來得及開始在京中走動,展開夫人外交,就相繼接到宮里的邀約。 接到邀約進宮時感到有多么受寵若驚,在宮中花錢時就有多闊氣,等到出宮時頭腦冷靜下來,就忍不住為花出去的大筆金銀感到rou疼。 直到后來參加京中各府舉辦的宴請,發(fā)現(xiàn)京城里的這些貴婦們一個個都打扮得特別奢華,那些夫人們才發(fā)現(xiàn),要不是她們在宮里購買了那些昂貴的衣服飾品,肯定會丟了面子,被人笑話鄉(xiāng)巴佬,頓時感到十分慶幸。 對于京中夫人千金之間盛行的攀比之風(fēng),有御史特意在朝堂上提及,并引經(jīng)據(jù)典的大加批判與抨擊。 使得正寧帝聽后,也忍不住有些心虛并擔(dān)憂。 “皇兒,朕覺得,那些御史這次說得對啊,京中奢靡之風(fēng)盛行,實乃不祥之兆,長此久往,的確容易引起民怨與不平?!?/br> 何殊淡淡的開口道,“父皇可以想想,引發(fā)這場奢侈攀比之風(fēng)的高端奢侈品,都是由誰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