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蘭(重生) 第35節(jié)
隔著半開的窗扇,能看見他盤膝而坐,微低著頭,手掌相握,于膝上結太極印,低誦經(jīng)文。 蘭宜心里覺得他離得道可能還有很久。 因為他房里擺了個巨大的冰鑒,但他還是一副忍不了炎熱的模樣,道袍襟口都是散開的,哪有正經(jīng)道士修道不能寧心靜氣,反而修出這么大火氣。 這些閑話暫且不提,蘭宜自己有事要做,她打算晚膳做道涼拌雞絲,上午那會她看過了,廚房灶上有兩只燉著的三黃雞,本為晚間備用,她正好撿個現(xiàn)成,再弄一些配菜料汁就可以了。 為了彌補偷工之嫌,她就便跟善時學了道甜湯,一道拿了回來。 傍晚時分,沂王終于從西次間出來,見蘭宜自作主張,倒也沒說什么,如常用膳。 用完時,外院正好傳進話來,說路引的事已經(jīng)辦妥。 蘭宜又道了一次謝,她不知道沂王幾時安排的人,也沒問過,這點事,沂王不會沒有信用。 蘭宜心情不錯,楊老爺真是惡毒又蠢笨,周姨奶奶為挪賬的事心虛,又考慮腹中胎兒前程,才不嫌棄他成了偏癱,用心服侍,他將周姨奶奶逼走,普通下人一月不到百錢,哪可能像周姨奶奶那樣?指望楊文煦更不可能,他心里口里都是孝子,可是落實到行動上嘛,連楊太太的喪期都可以被隱瞞,何況楊老爺這個只會拖后腿的親爹了。 蘭宜想到此處,就懶得再想了,她對楊家如何已經(jīng)不感興趣,只希望周姨奶奶得了路引,明天能順利出逃罷。 ** 翌日。 熱烈的日頭一直掛在天空,連著掛了半個多月,到了今天,似乎終于累了,藏到了灰蒙蒙的云朵后。 但天氣仍然稱不上涼爽,熱氣如常裹在人身上,額外帶了點黏答答的濕氣,似乎是一場大暴雨的前奏,卻又無風,路邊店家的招幌都一動不動,一早就透著酷暑里的有氣無力。 ——別慌。 駛過街道的一輛馬車里,周姨奶奶以眼神安慰擠在她旁邊的秋月。 兩個人都被捆了手腳,也堵了嘴。 楊文煦安排了人押送她們?nèi)ムl(xiāng)下。 楊家在鄉(xiāng)下還有些族人,如今都依附楊文煦這一支為生,事事聽他的吩咐,真到了那里,她們插翅難飛。 所以必須在出城的路上逃走。 楊升說好了會在城外接應。押送她們的是兩個男仆,從前都是楊升的手下,到時候能談就談,談不了動起手來,想來也不至于到搏命的地步。 今日天氣陰沉,進出城的人都不多,他們到城門口后,排了盞茶功夫,就順利地出了城。 馬車搖搖晃晃地行駛了一段時間,不知到了何處,忽然一勒,停了下來。 “楊哥,你怎么在這兒?” 周姨奶奶和秋月緊緊貼到了一起,來了。 楊升的聲音隨腳步越來越近:“沒什么,姨奶奶從前待我不錯,現(xiàn)在遭了難,我來送一程。” “呵呵,楊哥,你倒是個重情的人——哎呦!” 馬車一陣猛烈晃動,被從前面車轅上推下去的男仆之一摔在地上,痛得大叫:“楊哥,你做什么?!” 楊升背著包袱,從懷里拿出一把匕首:“老馮,得罪了,咱們一道處了幾年,我不想對你下殺手,你自個兒走罷?!?/br> 男仆目瞪口呆:“楊、楊哥,你瘋了嗎?” 他嘴上說話,卻看著楊升手里的匕首不敢動彈,楊升也就不再理他,向另一個男仆道:“下來吧?!?/br> 那男仆還是個剛十七八歲的小子,更沒見識過什么,慌慌張張地丟下馬鞭,從車上跳了下來,還把自己崴了一下。 楊升緊盯著他們,攥著匕首,到了小子身邊,忽然用力踹了他一腳。 小子火氣被踹上來:“楊升,你——” “不帶點樣子,你們回去也不好交待。”楊升打斷他。 兩個男仆便一齊怔住了,然后眼睜睜看著楊升上了馬車,拽起韁繩,揮鞭便走。 兩個人下意識追了幾步,追不上,又猶豫了,面面相覷地停下了腳步。 他們都是楊老爺置辦的家奴,平日規(guī)矩就松散,緊要關頭又哪豁得出去為主家拼命。 再說,楊升也不算外人哪。 那這算怎么回事呢? 繼大奶奶被沂王府掠去之后,姨奶奶又被家仆帶著私奔跑了? “……楊哥心挺大的,姨奶奶肚子里還揣著一個呢?!弊罱K,男仆老馮咧著嘴感嘆了一句。 楊升駕著馬車沿路狂奔。 他常在城里鄉(xiāng)下兩地來往收租,也去過京城報信,會趕大車,對附近的道路都算熟悉,一心想要在楊家得信之前,逃得遠些,為此連周姨奶奶和秋月的繩索也來不及解開,只把匕首扔進車廂,秋月拾到了,慢慢磨蹭著把兩人手上的繩索都割斷了。 “楊升,天快下雨了。”周姨奶奶脫困之后,掀開車簾向外張望,有些憂慮。 城外曠野之上,大片烏云層涌,風漸漸也起了,暴雨將臨的壓迫感更強。 “落刀子也得走!”楊升在風中喊道,“至少要趕到運河邊上去。姨奶奶,你擔待些,坐穩(wěn)了。” 到了運河,找到船家,北上入河間府,他們才能算脫離了青州范圍,暫時安全了。 “別擔心我,”周姨奶奶摸著已經(jīng)顯懷的肚子貼到車廂壁上,咬牙道,“你能走多快就走多快?!?/br> “知道!” 楊升答應了一聲,一記馬鞭子甩到馬臀上。 兩炷香后,豆大的雨點落了下來。 醞釀了良久的雨勢來得又猛又急,天地間沖刷得一片白茫茫,楊升坐在車外被雨打得睜不開眼,馬蹄也在泥地里打滑,幾次差點把車廂帶翻。 但楊升仍不敢停,逃命途中,多逃出去一里,就多出一線生機。 現(xiàn)在他們要是被抓回去,可就真沒活路了。 東倒西歪的劇烈顛簸中,終于雨勢漸小,視線里出現(xiàn)了一條茫茫大河,堤岸邊的碼頭停泊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船只。 因為這場雨,不少船只的出行被耽擱了,又有新的船只停進來躲避風雨,將整個碼頭擠得水泄不通,此時眼看著雨點從黃豆變成了細線,船老大們紛紛出來,嚷嚷著要搶道出行。 楊升早已淋成了一只落湯雞,但他不覺得疲累,振奮地胡亂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將車停下,跳下車后去掀車簾:“姨奶奶,到了,快下來,我們?nèi)フ掖??!?/br> 周姨奶奶臉色煞白,捂著肚子,抖著嗓子糾正他:“別再叫我姨奶奶,從這一刻起,我就是你meimei……” 沂王府提供的路引上,她和楊升的新身份就是一對兄妹。 楊升反應過來,忙道:“是,是,小妹,你怎么樣?肚子疼嗎?” 周姨奶奶動了胎氣。 她是孕婦,經(jīng)不起路上那么折騰,只是強忍著撐到此時,一聲也沒有吭。 楊升和秋月兩個人手忙腳亂地把她從車上扶下來,周姨奶奶站也站不穩(wěn)了,只能靠在秋月身上。 楊升慌了,到處張望:“這里有大夫嗎?” 碼頭邊有一些賣茶水雜物的鋪子,卻沒有藥鋪,此時還下著小雨,人們都縮在鋪子里,零星的行人擋著頭臉往船只處跑。 楊升一行三人茫然地冒雨站著,在碼頭上十分顯眼。 一艘比別的船格外高大結實些的楠木船上,一個年輕人百無聊賴地往外張望,忽地眼睛一亮:“咦,叔叔,那里有個美人,她好像不舒服,還淋著雨,我們把她叫上來躲雨吧?” “船馬上要開了,少惹事!”略尖的聲音一邊斥責他,一邊隨意跟著向外看了一眼。 他眼力不同,一下注意到了周姨奶奶凸起的小腹,因為淋了雨,單薄衣裳貼在身上,那凸起更為明顯。 “……叫上來,咱家看看?!彼牧酥饕?。 “好嘞!”年輕人一躍而起。 這對叔侄正是張?zhí)O(jiān)和張懷。 他們來回傳旨跟的都是漕運官船,安全又穩(wěn)當,但行程就不能全由自己說了算了,官船回程要裝載一些青州的蜜桃、銀瓜、果干等貢品,其中一部分是沂王敬上的,因此昨日耽擱了一下,今日一早又逢陰云壓下,漕船官怕貢品有損,堅持等暴雨過后再開船,就延誤到了現(xiàn)在。 “——不敢隱瞞官爺,奴是青州城里的一富家老爺置的外室,為正房知曉,打上門來,污蔑奴懷的孩子是野種,老爺懼內(nèi),不能回護,奴家沒法子,只好帶了丫頭,跟兄長逃出城來?!?/br> 周姨奶奶到了張?zhí)O(jiān)跟前,半真半假,且泣且說。 張?zhí)O(jiān)已經(jīng)驗看過他們的路引,盯著她的肚子:“嗯——真是可憐,你這身孕幾個月了?” “五個月了。”周姨奶奶忍著疼答。 到了官船上以后,她得了熱水,軟墊,能安穩(wěn)地坐下,比之前已經(jīng)好些了。 張?zhí)O(jiān)上下打量了她一遍,周姨奶奶從前在樓子里是頭牌,自然有容色,不過張?zhí)O(jiān)看重的不是那些,目光很快又回到她的肚子上。 張家的香火只得張懷一個,還是太單薄了,這侄兒又不爭氣,到他身邊時年紀大了,怎么教都教不出來—— 青州離著京城上千里地,不過一個正房容不下的外室,想來走失就走失了,不會認真找尋—— 區(qū)區(qū)富家老爺,算個屁—— 在此地、此時遇上,就是天賜的緣分,從一落地養(yǎng)起,比親生的不差什么。 張?zhí)O(jiān)和藹可親地道:“我家中正缺一主持中饋之人,你這婦人,想來無處可去,就跟了咱家如何?” 張?zhí)O(jiān)敢開門見山,是因看出周姨奶奶有幾分水性,能做外室的婦人,哪有什么貞潔可言,她懷著孩子,更走投無路。 周姨奶奶與楊升對視一眼,蹙眉,在秋月的攙扶下艱難下拜:“老爺愿意收留,奴家敢不從命?!?/br> 她聽出來張?zhí)O(jiān)的內(nèi)監(jiān)身份了,那又如何,她在樓里時,見過的不堪事多了,什么都及不上活命要緊。 張?zhí)O(jiān)看中她肚里這個,更好,五個月了,不好打她也舍不得打,上哪里再去找這樣現(xiàn)成的冤大頭去。 張?zhí)O(jiān)哈哈大笑:“快起來,別委屈了咱家的孩兒。來人哪,快扶夫人去換一身干凈的衣裳,再多熬些姜湯來驅(qū)寒!” 一轉(zhuǎn)身瞧見旁邊的張懷,老懷大慰地拍了拍他的肩:“從今往后,你就多個小兄弟了,以后該有些長進,替他做個榜樣才是,可不要再胡鬧了?!?/br> 張懷立在一旁,目瞪口呆:“啊……” 雨停了,官船先于其它船只,率先緩緩駛離碼頭。 旁邊的一只小船上,孟三跳出來,對著那條船發(fā)了會呆,他奉沂王命令,來守著張?zhí)O(jiān)的船,要確保他離岸出行才放心,沒想到,現(xiàn)在走是走了,卻不是獨個兒走的。 他撓了撓頭,到路邊一家鋪子旁牽了馬,往回飛奔。 作者有話說: 因為男主被綠,引發(fā)了全文的第一次快活笑聲,將大家從v前的情緒里拯救出來,也是沒有想到。 #沂王謝謝大家# #沂王府地牢歡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