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流放罪妃后的發(fā)家生活 第9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落難女神(GL)、劫仙、人族傳說、辭職后老板成了前男友、【耽美】竹馬不想喜歡我、熊、溫柔癮、城里的月光、空之下、寵妾恢復(fù)記憶
她給葡萄酒的定價也大約就在三兩銀子一瓶,再高的價格話,會有些賣不動,除掉路上運輸成本,她每瓶葡萄酒也能賺個一兩銀子差不多。 許沁玉忍不住說,“要是這邊也有百姓愿意種植葡萄才有條件去釀青葡萄酒。” 青葡萄酒滋味跟野生葡萄的葡萄酒還是稍微不同的,入口更加甘甜些。 暫時也不用大面積種植,如果愿意的話,可以把耕地分出個一兩分或者幾分的田地來種,一分田地也就是一畝田地的十分之一,不會影響口糧。 青葡萄第二年或者第三年就可以掛果,大部分老百姓肯定不愿意冒險大面積嘗試,他們得種糧食顧著自己的口糧,再者葡萄也是才引進回來沒幾年,即便其他地方也不敢大量種植。 所以可以先少量種一些,要是不愿意在田地里種,屋前后院都能種。 西南這邊地理條件優(yōu)渥,種植水果很容易成熟,光曬和雨水都很足,出來的水果也會更加甜,所以還是很適合種葡萄的。 魯夫人忍不住說,“要不許小娘子同家中親朋好友好說說,可以讓他們種些葡萄,我回去后也跟認(rèn)識的親朋好友說道說道,即便少釀一些出來也成,總要先試試。” 她的商隊跑的營生都是比較零散,大部分是給其他人運送東西,更像是鏢局,魯夫人也想讓商隊固定下來,如果這個葡萄酒的營生可以繼續(xù)做大,以后說不定真的只用跑這個營生就好。 所以魯夫人還是希望西南這邊可以慢慢嘗試著種些葡萄出來,當(dāng)然,想要一口氣吃成個胖子怕是不行,慢慢來,說不定幾年后 許沁玉心中一動,覺得可以去跟楊縣令說說。 種植葡萄后,她跟魯夫人愿意收購去釀葡萄酒。 種葡萄比種糧食賺得多,也不用百姓們拿全部田地出來種,一戶普通百姓家,家里怎么都會有個二三畝田地,一兩分田地就行,或者屋前后院也能種,畢竟村里頭的人家,誰個屋子前后還沒兩塊空地,就算是鎮(zhèn)子上的人家,都有個小院子,幾顆葡萄苗就能種出一大片,搭建個架子,能爬一架子,葡萄的產(chǎn)量可是比糧食都要高上不少。 而這個是屬于帶著大家一起致富,能夠帶動整個村鎮(zhèn)的經(jīng)濟,也不用動用大部分的耕地,先從小的開始慢慢來。 許沁玉覺得可以去跟楊縣令說說。 她把想法跟魯夫人說了說,魯夫人也覺得可行。 不過用葡萄種子來種的話比較麻煩,源寶鎮(zhèn)這邊沒有扦插的葡萄苗,還得從其他地上買回來,魯夫人有商隊,打算讓商隊的人跑一趟,買些扦插的葡萄苗回來,看看誰愿意買來試種。 之后魯夫人回去跟甄武說了聲,甄武就讓人去辦這個事,兩人還留在源寶鎮(zhèn),先去買了個宅子,這般住在客棧麻煩,魯夫人想著以后即便這邊有甄武管著,她也想經(jīng)常過來吃許小娘子做的朝食暮食,所以還是買個宅子方便些。 源寶鎮(zhèn)出售的宅子不少,魯夫人也想跟許沁玉住得近一些,就在桂花香前頭的來溪巷買了間二進的宅子,夠她跟甄武住著。 買了宅子后,魯夫人一時半會兒也不想回饒州城,只寫信讓饒州城那邊慣常伺候她的兩個小丫鬟過來,她在源寶鎮(zhèn)多住些日子,因為甄武肯定要在這邊忙很久。 挑好蓋酒坊的地方后,其他事宜由著甄武去跑。 甄武買下地后,開始找人蓋酒坊,他找的匠人多,雖不包吃,但給得工錢不少,一天五十文錢,一個月就是一兩半銀錢,人多的話,一兩月就能把酒坊給蓋好,蓋酒坊不像蓋宅子,只用打好地基,每間屋子蓋得寬敞些就好。 他這是等于不計成本盡快把酒坊蓋好。 甄武忙著找匠人,許沁玉也正好休沐時間到了,她去縣衙尋了楊縣令。 她每次找楊縣令都是從后院,守著后院的門房已經(jīng)認(rèn)得她,笑瞇瞇喚了聲許小娘子,還問她,“許小娘子是尋咱們姑娘還是大人?” 許沁玉忙道:“我尋大人有些事情。” 門房進去通傳了聲,楊縣令立刻讓門房把人請進來。 自打腹瀉病后,楊縣令就沒私下同許沁玉見過,但他不會在把許沁玉當(dāng)做普通小娘子看待。 腹瀉病明面上是他獻得主意,可京城里頭并沒打賞下來,他就從公賬上拿了二十兩銀子給許小娘子做賞錢,這還是他極力省著才省下來那么些銀錢,都賞給幫著治療腹瀉病的郎中還有許小娘子。 不過許小娘子沒要,說讓他把賞錢留給更有需要的人。 楊縣令見到許沁玉來,笑道:“許小娘子今日過來是?” 許沁玉直接道明來意。 楊縣令一聽,覺得是很好的事情,這算是帶著村鎮(zhèn)上的百姓發(fā)家致富,也不用百姓們把田地都拿出來種,分個幾分地出來就行,要是不愿意,種在院子里都成,就是購買葡萄苗需要點銀錢,別的成本就沒了。 許沁玉笑道:“這個就跟跟棗樹梨樹一樣,無需太管著,平日偶爾施個肥澆點水就好。” 這邊人屋前院后的喜歡種些棗樹梨樹甚的,許沁玉家里就有顆棗樹,去年秋天結(jié)的棗子都留著自家人吃掉了。 楊縣令思忖片刻說,“行,那我明日就在各處張貼下告示,喊大家試著種,說種出來有人愿意二十文錢一斤收。” 其他地方的葡萄價格也大概就是二十多文錢一斤,比精細(xì)的糧食都貴,白面粳米這些也才十文錢左右一斤。 許沁玉道:“還需告知大家,等以后種葡萄的多了,價格回落,只能十文錢一斤收購,所以頭一兩年愿意種的話是最賺銀錢的?!?/br> 不然等以后整個西南都想種葡萄,不可能二十文錢一斤收購,價格回落是正常,不過就算價格回落,最低也是十文錢一斤收購,這個東西畝產(chǎn)量又高,種個半畝地能收成就比十畝地的糧食還值錢。 楊縣令點頭,打算把這些都寫在上頭。 許沁玉又跟楊縣令說了會兒話,告訴楊縣令這些葡萄應(yīng)該怎么種,需要育苗移栽,育苗時候可以加點肥料來育苗,育出來的苗也更好,然后怎么澆水,等移栽后還得搭架引蔓,要是葡萄枝條生長的過快,果子結(jié)的太多,還得修剪,該怎么修剪之類的。 許沁玉會種葡萄還是因為她跟食材打交道,一般的瓜果蔬菜的種植,家禽的喂養(yǎng)都有看過書籍。 不過也僅僅就是紙上談兵,但現(xiàn)代的一些種植跟家禽的喂養(yǎng)肯定是比古人更厲害些的。 另外許沁玉還告訴楊縣令自己跟魯夫人合伙釀酒的營生,酒坊選在大谷村那邊,這一兩年肯定還是會繼續(xù)用野葡萄來釀酒,等以后怕青葡萄能種起來,也會釀青葡萄酒。 去年的葡萄酒,許沁玉送了十來瓶給楊家徐家和夏家的,所以楊縣令也嘗過葡萄酒的味道,的確很好喝。 等許沁玉離開,楊縣令就寫了告示,讓衙役前往源寶鎮(zhèn)還有其下轄的村落貼上告示。 不少村民百姓不認(rèn)字,但是看見貼告示都會圍上來,讓衙役幫忙念出來。 有時候賦稅徭役這些都是通過告示告知,所以百姓們見到告示就知是重要的事情。 等衙役念出告示上的內(nèi)容,百姓們開始議論起來,“這個葡萄雖然貴,可得兩年才掛果吧?那頭一年咋辦?” “人家都說了,又不是讓你所家里所有田地都用來種,分個一兩分田地出來種,要是有些人想多賺些,膽子大的,可以多種些,就看有沒有這個膽量,要是連一兩分田地都不敢,就買兩三顆苗兒栽在屋前院后的,種出來的話,人家同樣收?!?/br> “說話縣太爺為啥喊咱們種葡萄哦?種出來真有人愿意買?那人干啥要買這么多葡萄?不會忽悠咱們的吧?他吃得完嗎?要收這么多葡萄?!?/br> 衙役聽了這話就說,“人家用葡萄來釀果酒的,做出來的果酒賣銀錢的,一瓶葡萄酒能賣一兩銀子呢,人家讓你們種葡萄是想帶著你們一塊賺錢?!?/br> 這衙役是源寶鎮(zhèn)的人,當(dāng)初腹瀉病時許小娘子幫著做伙食,鎮(zhèn)上的人都知曉,知道許小娘子有誠信,現(xiàn)在許小娘子說要收葡萄,他也相信,打算回去就喊家里的老娘騰出幾分田地來試種一下。 有人立刻問,“差爺,到底是誰收葡萄,咱們種出來真的收?就算釀酒也用不著那么多吧?不然每家每戶都種個幾顆,能結(jié)不少果,釀太多出來賣得完嗎?” 他們也看到鎮(zhèn)上的小酒坊,釀的酒賣得慢,要是大家都種葡萄,豈不是可以釀出許多果酒,果酒真有那么好賣?還如此貴的價格。 衙役說:“就是許記的許小娘子收,人家跟饒州城來的商隊合伙釀酒,現(xiàn)在還在蓋酒坊,本來用山上的野生葡萄也能釀,不過據(jù)說青葡萄口感不同,所以還想釀青葡萄酒,人家釀出來的就肯定不止在西南賣,會由商隊運往其他富饒的州城賣,而且商隊還買了苗回來,價格都沒賺一分,按照原價賣給咱們,但這苗還得好幾天才到?!?/br> “蓋酒坊?這個我清楚,酒坊就蓋在大谷村,人家請了不少人去蓋酒坊,我家男人就在那,一天五十文錢的工錢呢。” “工錢這么高嗎?還要人不?我讓我家男人也去?!?/br> “你想啥,人家請匠人會要蓋屋的,你家男人又不會蓋房子,真以為商隊的人是冤大頭?” “唉喲,這有什么難的,不就是添磚加瓦,簡單得很。” “簡單個屁?!眱蓩D人起了點爭執(zhí)。 旁人心思都還在葡萄上頭,有人說,“許小娘子?我聽聞過,就是腹瀉病那時候給災(zāi)民做伙食的,開了家食肆,味道非常好,人也很好,她都要跟人合伙開酒坊啦?” “我好像也聽過她?就是這讓我們種葡萄真的靠譜嗎?” “算了,我去買幾顆種子回來灑在院角好了?!?/br> “哪能隨便撒,沒看衙役都說了要先育苗甚的,人家直接賣苗,回來栽種起來就好。” …… 許沁玉不知她的名諱都在附近的村里傳開。 她心里清楚,大部分百姓恐怕一分田地都舍不得,也的確跟她預(yù)料的那般,大部分人打算買個一兩顆的葡萄苗,在屋前院后嘗試下,估計要等見到賺了銀錢才回舍得大量種植。 許沁玉也不急,這個就是隨緣,青葡萄酒的營生以后能做就做,不能做也不勉強,她的重心還是放在食肆這邊。 不過她還是跟平日合作的賀老伯田屠戶他們說了說,可以讓家里種些葡萄,等結(jié)了果她就收,也可以跟親朋好友們說說。 賀老伯得了信,回去就跟兒孫們商量著把家里的田地都種葡萄去。 現(xiàn)在他們一家都靠著去湖泊運河捕魚捕蝦捕螺螄螃蟹,專門供給許記食府,還幫著許記送牛奶,每個月能賺好幾兩銀子,多的時候能賺到十兩,還買了艘小船,一家人的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比之前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不知幸福多少。 所以賀家人不僅是感激許沁玉,都快把許沁玉當(dāng)做恩人。 聽賀老伯這么一說,賀家人就打算家里一半的田地全都用來種葡萄,現(xiàn)在賀家不用種地也能買得起糧食吃,的確不太需要種田地,所以才打算分一半田地來種。 許小娘子說這個時節(jié)扦插葡萄苗最好,所以賀老伯在商隊回來后,立刻買了不少。 葡萄苗的價格頭幾年貴,這幾年回落了些,但也比其他瓜果蔬菜的貴上不少。 一畝田地需要差不多七八銀子的葡萄苗。 賀家一共五畝田地,種了兩畝的田地,一共花了十五兩銀子。 賀老伯還告訴了家里的其他親戚,但他們不想動耕地,就買了兩株苗回來,這個苗也貴,一株差不多要百來文錢,所以大部分人家也只會買上個一兩株,還是咬咬牙才買的,更多的則是覺得不靠譜,一株都沒買。 連田屠戶都想置辦一兩畝田地去種葡萄,但田地不便宜,加上葡萄苗也不便宜,田地又不好買,只能作罷,只買了幾顆苗扦插在院子里。 第73章 楊縣令貼的告示只是在自己下轄的村鎮(zhèn)上, 告示上只說讓大家可以分個幾分田地出來種一些,或者就種在院子里,種上個一兩顆,等掛了果成熟后不管多少都收。 沒幾天也傳到其他村鎮(zhèn)上, 順西村就聽聞了這事兒。 順西村賣牛奶給許沁玉的萬家兩兄弟, 本來萬家就是做耕牛營生的, 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自打每個月許沁玉在他們家買牛奶,兩兄弟一人可以多分二三兩銀子, 一年就有三十兩。 牛并不是每家每戶都買得起,買起來耕牛的人家比較少, 有時候一個月可能才賣一兩頭牛,刨除喂養(yǎng)牛的成本,也賺不了多少,反倒這個牛奶成了他們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 知道源寶鎮(zhèn)附近都在種葡萄, 萬家大哥也想分個小半畝的田地出來種。 萬家父母不同意, 說就算家里一年能多賺個六十兩銀子,也不能動耕地,耕地要用來種糧食。 萬家老大退而其次,就讓弟弟也同他買些葡萄苗種在院角下, 萬家老二說,“整日要伺候那么多牛崽子, 誰還有力氣伺候這精貴玩意,大哥你也聽風(fēng)就是雨, 聽說這葡萄苗都不便宜, 百來文錢一顆, 要是種不活豈不是虧幾百文錢, 你要弄你自己弄去?!?/br> 萬家未分家,兩兄弟每月賺的銀錢都要上交,不過自從賣牛奶后,萬家父母每月明面上會給兩兄各五百文錢,萬家老大手里是有點銀錢的。 見到父母和兄弟不愿意,萬家大哥老實巴交,也不說甚,去買了三株苗回,種在了后院里頭。 許沁玉自己也想買點田地,有了銀錢,可以先囤點田地,一半用來種葡萄,一半可以種糧食,哪怕自己不想種糧,還可以給佃戶們種。 她把想買田地的事情跟家里人商量了下。 聞氏和寧姐兒自然贊成,哪怕是京城里頭的勛貴們,也都喜歡囤田地,幾乎人人手中都有個幾十上百畝的田地,多的上千畝都有,田地可以給女兒當(dāng)嫁妝,當(dāng)家產(chǎn),還能給佃戶們種,一舉多得。 現(xiàn)在玉娘賺了些銀錢,買些土地傍身也好,以后收租子都不會餓著自己。 家里人都同意,許沁玉就讓人去打聽哪里有賣田地的,最好是那種連在一起的田地,莫要太分散開。 這種田地不太好買,許沁玉也只是先讓風(fēng)哥兒去打聽下。 現(xiàn)在成哥兒已經(jīng)開始掌勺做魚,所以給許沁玉跑腿的活兒大部分都是許風(fēng)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