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流放罪妃后的發(fā)家生活 第1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落難女神(GL)、劫仙、人族傳說、辭職后老板成了前男友、【耽美】竹馬不想喜歡我、熊、溫柔癮、城里的月光、空之下、寵妾恢復記憶
這小孩也就三四歲的模樣,跟鳳哥兒和芫姐兒差不多,梳著個小抓髻,的確有些瘦,就比鳳哥兒芫姐兒好點,但她家兩孩子可都是流放路上餓瘦的,還瘦得跟難民似的。這孩子不缺吃喝,多半是脾胃虛弱。當然,也有可能是家里不缺吃喝,做出來的吃食又不太好吃,就不愿意好好吃飯,所以才有些瘦。 這樣的孩子還挺讓人cao心的,以前開私房菜館時,許沁玉就碰見不少這樣的孩子。 而這些孩子,多半都是因為家長做飯不好吃,吃飯時不肯好好吃,飯后餓了家中又不缺零食開始吃零食,到了飯點自然不餓加上飯菜不好吃,惡性循環(huán),還把脾胃給弄的虛弱起來。 解決這問題簡單,飯菜做好吃些,讓孩子覺得飯菜竟然會比零食好吃,愿意好好吃飯,自然就身強體壯,一切迎刃而解。 她就幫著不少mama解決過孩子吃飯問題。 婦人看年紀也就二十多歲的模樣,梳著隨云髻,也是這里婦人最常梳的發(fā)髻,小男孩應該是她的孩子。 婦人滿臉焦急的,想使勁把湯匙里的梗米粥塞進小孩嘴巴里,小孩使勁搖頭,就是不張口。 聽見腳步聲,婦人才扭頭看向她們,瞧見許沁玉身邊的牙人后,她顯然也認識牙人,知道這些是來看屋子的,立刻喊小丫鬟,“小翠,你來喂邵哥兒吃飯?!?/br> 小翠本來笑著的臉僵了下,有些糾結的看了自家小少爺一眼,顯然她也知道小少爺不愿好好吃飯,每次喂食都跟打仗似的。 小翠無奈,也只能過去接替自家太太的活兒。 婦人過來接待許沁玉她們,把三人引到客堂里,又親自去沏了熱茶過來,“天寒地凍,勞煩劉掌柜還帶客人過來?!?/br> 說完又笑望著許沁玉跟聞氏,“兩位可是要看桂花巷的那個屋子?那屋其實我們也沒住幾年,也是從別人手中買的,買來后還修繕過,我愛干凈,每天都會把家中打掃的干干凈凈,房屋修繕的也很好,沒有一點漏雨的地方,房屋跟廚房的地面我還特意鋪了薄些的磚石,下雨天家里也不會濕淋淋的沒法落腳,甚至院子里頭我還撿了不少鵝卵石回來鋪上,我?guī)銈冞^去瞧瞧看?不過價格可能有點小貴,比城南這邊的屋子都貴些?!?/br> 許沁玉聽的心動,她最怕家中住的潮乎乎,這邊很多百姓家中的房屋都是泥土地,一到下雨天,屋中就滿地泥濘,特別潮濕不舒服。 “勞煩jiejie帶我們過去瞧瞧?!?/br> 婦人笑道:“家夫姓夏,我應該年長你好幾歲,你喊我一聲夏家嫂子就是?!?/br> “夏嫂子?!痹S沁玉笑瞇瞇的喊人。 這婦人夫家姓夏,不過她自己姓吳名婉。 吳氏交代了小翠幾句,讓她把兒子邵哥兒喂好后看好他就成,等她回來再去洗碗收拾。 小翠點頭應下,吳氏帶著三人過去看屋子。 她住的這宅子距離桂花香的屋子挺近,走路不到一刻鐘,還能抄近道。 路上時候,吳氏也不怎么說話,還有點面帶愁容,顯然是擔心兒子。 她自己的情況不好告訴旁人,她以前有過一個閨女,但閨女死掉了,閨女出事是因為她們夫妻忙著營生,女兒交給婆婆帶,那時候她跟丈夫和女兒還是跟著公婆還有小叔一家子住一起,妯娌生的是個兒子,婆婆話里話來都是丫頭片子不值錢,帶起女兒來也不上心。 那時候一大家子都住在村里,有天婆婆帶著女兒跟小叔家的兒子去村里串門,抱著小叔的兒子,讓女兒自己走路。 那會兒閨女剛學會走路,還搖搖晃晃。 婆婆抱著侄兒跟鄰居聊的開懷,等想起閨女時,閨女已經(jīng)不見蹤影。 再發(fā)現(xiàn)的時候,女兒的尸首是在池塘里找到的。 后來她沒法接受閨女的死亡,跟婆婆鬧翻,也跟丈夫從一大家子搬了出來,來到源寶鎮(zhèn)做營生。 成親后,她跟丈夫做營生賺的錢都交給了公婆,閨女出事,他們搬出去后,公婆也是一文錢都沒給她們,一開始真的是艱難,好在丈夫的生意伙伴重情義,借了銀錢給他們讓夫妻二人度過最開始的難關。 桂花巷的小院就是他們來源寶鎮(zhèn)租的房,后來賺了錢就把小院買了下來,還修葺成了她喜歡的模樣。 邵哥兒就是在桂花巷的小院子里出生的。 這年頭,孩子本就容易夭折,有時候一場疾病就沒了,體弱的孩子也更加讓人擔憂。 她無時無刻不記掛著邵哥兒,但可能是她懷著邵哥兒時憂心太重,總寄掛死去的閨女,偷偷的哭,也傷了身子和腹中胎兒。 邵哥兒出生時就比一般的孩子弱,等能吃飯時,還總不好好吃飯,什么法子都用盡了,也不能讓邵哥兒好好吃飯。 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歲多,看著卻跟別人家三歲的孩子差不多。 她真真是快愁死了。 連郎中都說邵哥兒雖是娘胎里帶出的有點體弱,但問題不大,也不能總吃藥,就好好吃飯,多吃點,自然能把身體養(yǎng)好,吃飽飯才有力氣,才能養(yǎng)強壯身體。 可邵哥兒根本不吃。 她煮的吃食邵哥兒不吃,小翠煮的也不錯,就連她在源寶鎮(zhèn)大酒樓定的席面,邵哥兒也就是吃了幾口。 一想到這里,吳氏心中憂悶著急,卻聽見身邊那位小娘子問她,“夏嫂子可是擔心孩子?” 吳氏嘆口氣,“可不是,邵哥兒自小就體弱,郎中讓他多吃點飯食,但他總不好好吃,什么法子都用盡了,他已經(jīng)四歲半,看著卻跟三歲孩童差不多吧?哎,我這心吶,真真是快愁死了?!?/br> 許沁玉沒有父母,也沒有過孩子,但她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 她忍不住道:“夏嫂子,正好我會點廚藝,要不待會兒看完房屋,我跟你一道回來,做兩道菜讓邵哥兒吃吃看?” “行吧,勞煩小娘子了?!眳鞘闲牟辉谘傻幕亓司?。 也根本沒多信這小娘子的話。 這位小娘子雖臉上凍的又紅又腫,但她看得出,小娘子也就十五六歲的年紀。 鎮(zhèn)上最大最好酒樓的廚子都四五十了,顛了三四十年的勺,這樣大廚做出來的吃食,邵哥兒都不好好吃,小娘子才學了幾年手藝?還能比得過酒樓做了三四十年的大廚不成? 一行人打著油傘頂著大雪很快來到桂花巷里的小院前。 從外面來看,眼前小院跟桂花巷其他的三間房的小院差不多格局,砌著院墻,里面還有顆歪脖子棗樹,不過這院墻也比旁的小院的院墻干凈結實許多。 院子有道木門,木門還挺新的,掛著把大鎖,瞧不清院里的情況。 吳氏上前,取出鎖匙開了院門。 第15章 院門打開,院中的場景展現(xiàn)在幾人的面前。 許沁玉看見小院里面的模樣就喜歡上了,先不說三座房的墻面都是干干凈凈,修葺的很整齊,就連院子里也是干干凈凈,沒有腐爛飄落的樹葉跟其他雜物,應該是房屋的主人經(jīng)常過來打掃。 院中連著小院門口還有三間房門口的路都鋪著鵝卵石,大概都是三四來尺的寬度的鵝卵石路。 院子左側有顆歪脖子棗樹,棗樹下有口水井,水井四周砌著石臺,地面四周也鋪著平整的小鵝卵石,干凈又好看。 不過已經(jīng)入了冬,歪脖子棗樹光禿禿的。 院中也鋪滿積雪,幾條鵝卵石小路上的積雪倒不厚,能看清楚,房頂?shù)姆e雪也不厚,應該是清理過上面的積雪。 吳氏笑道:“今天早晨讓小翠過來把院中的積雪清理了下?!?/br> 其他地面是泥土地面,但有這幾條小石子路,即便下雨時候,也不會把泥濘都給帶到房間里面去。 這些小石子選的也都是大小差不多比較扁平的那種,可見屋子的主人是好好在打理這房屋,也很愛惜房屋。 許沁玉面露驚喜,連聞氏也一眼就喜歡上這小院子。 她在宮里待了二十多年,錦衣玉食,即便以前做庶女住在安平伯府都比眼前的屋子好,但在普通老百姓中間,這小院子的確非常干凈舒服,院中處處透著心靈手巧,她也很喜歡。 進到院子里,吳氏又把幾間房的鎖也都打開,敞開了房門,能讓大家看清楚房里的結構和情況。 吳氏說道:“這些家具也都是現(xiàn)成的,雖然有些舊,不過挺干凈,你們要是租了或者買了這房,也能繼續(xù)用?!?/br> 正屋坐北朝南,也是最大最長的房屋,許沁玉進去看了看,這個正屋被隔成三間,中間是堂屋,可以吃飯或者接待客人,堂屋有點小,不過夠用,因為堂屋兩邊被隔成了兩個小房間,進到兩個小房間里頭,房間不算大,只擺著一張木床,還有小木桌,墻角豎著普通的立柜,另外個房間也差不多。 更讓許沁玉歡喜的是,兩個小房間都有窗牖,推開窗牖就是后院,光線很好。 其實也不算后院,就是房屋跟后院院墻的一點通道,寬度也就剩三四尺的距離,大概就是一米多的樣子。 也有院墻圍著在,后面可以放置一些雜物。 正房左側是個廂房,加起來有正屋隔開的那兩個小房間的大小,里面也是簡單的擺放家具,同樣都有窗牖。 右側就是廚房,廚房旁邊還搭了個小木棚,里面堆放著一些柴。 三座房除去廚房跟堂屋,有一間大房和兩間小房,夠他們一家六口住。 吳氏笑道:“小娘子和嬸子看的如何?這屋租的話就要三百文錢一個月,要是買的話,九十兩銀子?!?/br> 南街這邊租房通常也就兩百文錢,還有更便宜的,才一百五十文錢,但肯定房屋破破爛爛,住起來不舒心,里面也都沒有水井。 許沁玉望向聞氏,三百文她也租的起,她對自己廚藝還是很有信心,養(yǎng)家糊口肯定沒有問題。 但如果是買下這房屋,需要九十兩銀子,他們現(xiàn)在全部家當便是這九十兩銀子,還有她在饒州城那兩天賺的差不多五兩,便宜夫君借去一兩,真要花九十兩買下這房屋,就只剩四兩,還需置辦炊具跟其他生活用品,恐怕是有點困難的。 聞氏也是心動。 最后兩人決定回去后跟裴危玄和裴嘉寧商量下,看看是買還是租。 許沁玉跟吳氏道:“夏家嫂子,這房屋我同我娘都很喜歡,不過到底是租還是買,我們要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下?!?/br> 吳氏笑道:“應該的?!?/br> 看完房,吳氏也惦記著兒子,打算快些回去,自打閨女出事,她總不放心讓兒子一人在家,哪怕有小翠看顧著,她也不放心,但今日下大雪,兒子體弱,她也不好帶他出門。 吳氏正準備回去,讓牙行的劉掌柜送她們二人回去。 卻聽見那位小娘子說,“夏嫂子,你家可有魚?我一會兒去給邵哥兒做些吃食。” 魚是好東西,何況這里是古代,魚都是吃小魚小蝦跟水藻長大,一點污染都沒有,rou質細嫩,營養(yǎng)豐富,最適合小孩子吃。 “?。俊眳鞘险?,她沒想到小娘子方才說去給邵哥兒做吃食是真的。 猶豫了下,她還是說,“沒有,別的食材倒是有?!?/br> 魚的土腥味重,連大人都不愛吃,孩子怎么可能喜歡。 前面好像就有個賣魚的攤子,許沁玉去買了條五六斤重的草魚。 那牙行的劉掌柜因為要送許沁玉跟聞氏回西街那邊,所以只能跟著一起回夏家等著,要是平日他也不愿意等,但今天大雪,牙行沒什么客人,就跟著去瞧瞧,他也想知道這小娘子為什么一副看起來信心十足的模樣,要知道邵哥兒他也認得,他幫著賣這房屋,跟吳氏認識有半年,知道她家孩子身體弱,不喜歡吃飯,很愁人。 這房屋修繕的好,有人愿意出八十五兩銀子買,但吳氏一定要九十兩銀子,怎么都不肯松口。 其實這邊的房屋價格多在七十五兩左右,但都是沒有水井,修繕的也不好。 吳氏這房的確很好,價格貴個五兩十兩還是很多人愿意買的。 買到青魚,許沁玉跟著吳氏回去。 小翠已經(jīng)喂完邵哥兒,碗里還是沒怎么動。 瞧見自家太太,小翠哭喪著一張臉,“太太,哥兒不肯吃?!?/br> 吳氏嘆了口氣,“罷了,你先跟邵哥兒去玩吧?!?/br> 許沁玉也道,“勞煩夏嫂子帶我過去廚房?!?/br> 夏家廚房挺大,還挺干凈的,里面食材不少,許沁玉還瞧見有土薯,也就是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