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錢的日子 第110節(jié)
明遠在遠處看見了這一幕,心想:這家伙不會是生平第一次用手巾擦手吧? 這番清潔過,米小郎君重新落座,叫了幾樣茶食和一角“瑤光”。 他身邊的伴當當即掏出幾件餐具,放在桌上,將前來送酒的酒博士嚇了一跳。 但這酒博士保持了專業(yè)人士的基本素養(yǎng),不動聲色,與往常一樣,將幾樣茶食和酒水奉至米小郎君桌上。 那米小郎君雙眼頓時發(fā)直——酒博士送上來的“瑤光”,并不是盛在瓷盅里的,而是盛在一只通體透明的玻璃瓶里的。 里面盛放的液體令人一覽無遺。這可不是泛著泡沫的濁酒,而是完全澄清的酒漿,全無半點雜質(zhì)。 果然不出明遠所料,這位米小郎君頓時流露出心懷大暢的表情,竟自己動手,將這玻璃瓶里的酒漿往自己帶來的小銀杯里斟上,倒了近乎滿盞,然后送到口邊。 從那米小郎君滿臉滿足的表情來看,這用玻璃瓶盛放的“瑤光”,令他極其、極其滿意。 明遠也不出聲,只是坐在角落里繼續(xù)冷眼旁觀。 只見米小郎君揮揮手,將那幾名伴當也遣去吃飯,自己則獨自坐在長慶樓上,斟著“瑤光”,挾著小菜,美美地品味著,一面還沒忘了四處張望,打量這座極其與眾不同的酒樓—— 突然,這米小郎君猛地放下手中的銀筷,三步并作兩步,來到長慶樓大廳墻壁上懸掛的一幅工筆畫作跟前,如癡如醉地看著。 明遠微微揚起下巴。 就在剛才,他已有完全的把握,確定這位是誰了。 誰知這位竟還做了一個動作,讓明遠進一步確認了他的身份。 這位米小郎君,面對墻上那幅,繪有太湖石和花鳥的畫作,突然向后退了一步,雙手一拱,畢恭畢敬地拜了下去,全然不顧此刻長慶樓上其他酒客驚異的眼光。 明遠輕拍自己的額頭:果然是他。 他有點兒遺憾地想:怎么薛紹彭沒在京中? 如果薛道祖在,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拉上這位一起搓飯了。 第101章 百萬貫 按照明遠的了解, 此刻在長慶樓樓面上,正在向著畫中太湖石鞠躬行禮的人,不是別個, 正是米芾。 世間也只有一個米芾, 如此潔癖, 又如此愛太湖石成癡。 算起來,這個米芾,是當今官家的“奶兄弟”。他的母親閻氏是當今高太后身邊的乳母, 曾經(jīng)撫養(yǎng)官家趙頊長大。剛才在大相國寺時沒有提出身份,以勢壓人, 說明閻氏將兒子教得還可以, 又或者是高太后, 將身邊的人約束得還可以。 明遠和長慶樓上其他食客一樣,吃驚地看著米芾恭恭敬敬地向懸掛在墻壁上的畫作行禮, 態(tài)度真誠,口中念念有詞, 仿佛真的在與畫中的湖石交流。 明遠終于意識到:米芾這并不是什么“行為藝術(shù)”。他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而是完全發(fā)自內(nèi)心, 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 果然, 米芾行過禮, 又側(cè)耳傾聽一番, 仿佛真的從畫中湖石那里得到了回應(yīng)。隨后他又一步三回頭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輕快地舒了一口氣,又重新面對滿桌豐盛而精細的茶食, 以及用透明玻璃瓶盛放的“瑤光”。 這一餐, 米芾吃得顯然非常滿意。 到了結(jié)賬時, 是米芾身邊的一個伴當上樓來會鈔。 酒博士報出價格:“23貫?!?/br> 旁人大多吃了一驚。 23貫?一個小郎君, 就能吃掉23貫如此之多? 米芾的伴當掏錢的手停在空中。 而米芾自己卻托著腮,兀自斜著眼,正在觀賞墻上的畫作??雌饋?貫還是23貫,對他來說差別不大。 酒博士見那伴當驚訝,連忙指著桌上擺放著的一排精致玻璃器皿:“酒飯不過3貫,但將郎君要的這些玻璃器也都算在內(nèi),就23貫了?!?/br> “哦!” 余人都恍然大悟。 剛才米芾在叫結(jié)賬之前,提出要買十枚玻璃瓶,十枚玻璃盞。 汴京城中,玻璃器皿剛剛上市,長慶樓是所有七十二正店中第一家采用這種器皿盛放酒菜的。這些玻璃器的用處也有限,要么是盛放澄清的“瑤光”,要么是盛放一些清爽的小碟茶食——其余羹湯炒菜,都是循著慣例,用金銀器皿盛放的,少數(shù)不適合用金銀器的,才會用瓷器。 世風如此,到長慶樓來的酒客把玩玻璃器皿,多半還是覺得新鮮,很少會將其買回家去。 而米芾卻不一樣。 這些玻璃器皿對于潔癖嚴重的他來說,是必需品。 因此米芾果斷叫了酒博士,要將長慶樓用的玻璃器皿買下一批。 但人人都沒想到這玻璃器如此昂貴,一算,平均每件玻璃器就要值上一千文錢,比日常用的瓷器還要貴上不少。 酒博士也只得陪著笑臉解釋:“客官,您也知道,這玻璃器皿面世的時日尚淺,價格高昂。這已是本店拿到的底價了,一文錢沒賺,直接轉(zhuǎn)賣給小郎君。” “據(jù)說那玻璃作坊如今正在加緊雇人,別家也有想轉(zhuǎn)行燒玻璃的。想必日后各家作坊產(chǎn)得多了,價錢自然會降下來。您要是不想買貴,等上一陣……其實也行?!?/br> 酒博士面露難色:畢竟長慶樓的玻璃器皿也就這么些,自家也要用的,賣掉一件就少一件。 誰知米芾只管搖搖頭:“都買下。這樣我每頓許是能多吃一碗飯?!?/br> ——潔癖少年太需要這個了。 伴當無奈,只有乖乖付錢,然后湊在米芾身邊說:“郎君啊,夫人給您花用的錢鈔,所剩的不多了啊……” 米芾聞言,頓時委屈地扁了扁嘴,卻一個字也沒說出來。 “所幸今日有好心人,將郎君不要的那塊古硯買了去,否則……” 伴當沒說下去,但意思很明顯,多虧了那一百貫,否則他們現(xiàn)在在長慶樓估計會當眾丟人。 米芾轉(zhuǎn)轉(zhuǎn)眼珠,卻突然發(fā)現(xiàn)了坐在角落里的“好心人”。 明遠坐在那里,見到米芾將眼光轉(zhuǎn)過來,伸出手舉起手中的玻璃盞,遙遙致意。 “多謝兄臺早先出手,買下了那方澄泥硯——” 米芾快步走到明遠所坐的那一桌跟前,在距離兩步的地方停步,舉手行了一禮。 明遠見狀趕緊站起身,也拱手道:“好說,好說……我其實可以理解兄臺為什么不想要那方硯臺,但畢竟是一方好硯,未免可惜。” 米芾頓時抬起臉,盯著明遠,眼光盈盈,似乎在說:老天爺呀,世間終于有個明白我的人啦! “也多謝兄臺,薦了如此潔凈的一家正店給小弟。”米芾說到這里,一副快要哭出來的表情,“用‘自來泉’濯手,用‘清蒸’手巾,還有‘玻璃瓶’盛酒盛茶食,里面盛了什么一望而知,小弟……小弟以后只來長慶樓用飯!” 明遠帶著同情的眼光望著米芾,心里想:總是來長慶樓這樣吃吃買買,你很快就會入不敷出的。 他當即微笑,自報家門:“小弟陜西明遠,適才在大相國寺邂逅郎君,算是緣分?!?/br> “小弟米芾……” 米芾連忙也跟著通名。 “我觀明兄剛才在大相國寺,應(yīng)當是經(jīng)常去那里?” “是的,”明遠看看眼前這張少年人坦白而真誠的面孔,覺得魚兒快要上勾了,于是故意說,“在下最喜收藏東晉、唐時書法名家所書的法帖,以前曾經(jīng)在資圣門一帶淘到過名家真跡?!?/br> 聽說大相國寺偶有名家真跡出沒,米芾的雙眼一下子亮了起來。 但一想到自己其實囊中羞澀,任哪家名家真跡都買不起,米芾的眼神又一下子黯淡了。 “只是最近一直沒淘到。別說是真跡了,哪怕是形神兼?zhèn)涞哪”?,小弟也是心甘情愿愿意收購的。若是米兄有任何線索,敬請告知小弟,小弟愿高價收購!” 明遠早先隨隨便便就買下了一方價值100貫的澄泥硯,而且一轉(zhuǎn)手就贈給了身邊的好友,他這個“人傻錢多”人設(shè),在米芾眼里應(yīng)該已經(jīng)是立起來了。 只見米芾的眼神在明遠臉上轉(zhuǎn)了又轉(zhuǎn),突然變得有點狡黠,又趕緊轉(zhuǎn)開。這小郎君沉思了片刻,似乎有點拿不定主意。 但他還是點了點頭,道:“好!小弟可以在哪里找到明兄?” “我常來長慶樓,”明遠幾乎已經(jīng)可以確認,魚兒咬鉤了,“米兄可以來長慶樓找我,與酒博士說一聲,就能通知到我的。” 說著他向米芾拱了拱手,雙方就此分別。 米芾離開長慶樓不久,1127自動上線,給明遠送上提醒:“親愛的宿主,距離您完成那項‘特殊任務(wù)’只剩三天了哦!如果您能按時完成任務(wù),將享受為期一個月的‘身無分文’……” 1127剛說到這里,聲音突然一啞,似乎是張了張嘴,但該說的一個字都沒能說出來。 “天啊,我最最親愛的宿主啊……” 半晌之后,1127語氣里帶著難以置信,嘆息著開口。 “您究竟給我?guī)砹嗽鯓拥捏@喜??!” 明遠維持住表情管理,沒有流露出過多興奮或者得意的表情。 “試驗方的推演計算告訴我,您這哪里是以千分之一的價格購買物品,您這分明是以小博大,花一點點小錢,試圖購入萬倍、十萬倍價值的名作?。 ?/br> 明遠淡然回應(yīng):“過獎,過獎,這都是小意思——” “不過呢,”1127提醒,“您完成任務(wù)的期限只剩三天了,您一定要在這三天內(nèi)買到那件……那件物品哦!” 明遠臉色倏地一變。 剛才看米芾離去的樣子,他還真的沒把握,這位少年能夠按照他所想,在三天內(nèi)辦成這件事。 * 米宅。 米芾到家的時候,母親閻氏正在家中設(shè)宴,款待高氏各家親戚女眷,也有幾位出身曹氏。 “前日里我將曹太皇與高太后的話帶給諸位,各位果然都將話帶到了,今日宴席,便是秉承宮中之意,來答謝眾位的。” 閻氏是撫養(yǎng)當今官家長大的乳母,在外戚夫人們之中說話很有些分量。此外她為人精明干練,加之頗有商業(yè)頭腦,眼光獨到,夫人們都愿聽她的,或是向她請教。 “阿閻,”一位與閻氏相處極好的夫人親切喚她的名字,“你說這玻璃生意有什么特別的,官家和曹太皇都一力護著,不讓別家去插手呢?” “還不是怕你們一個個急紅了眼的模樣嚇著了人家?”閻氏開玩笑地丟了一個白眼過去。 “聽說那玻璃作坊是剛剛草創(chuàng),作坊里領(lǐng)頭的工匠是個水晶匠的兒子,原本籍籍無名,窮困潦倒,偶然得了一筆錢,開始做這玻璃生意,好不容易搗騰出了玻璃窗,生意開始有點起色……” “等到你們一個個把錢投進那作坊,又或是找人偷學(xué)來了那門手藝,建起大作坊,搶著做玻璃窗……世間就只有玻璃窗了?!?/br> 權(quán)貴們與民爭利的結(jié)果,多半便是這樣,民間工匠喪失創(chuàng)造力,坊間的先例不少。 夫人們彼此望望:也就是長慶樓帶起了玻璃窗的潮流,難不成還有別的嗎? “有人趕在前面嘗試這門生意你們還有什么不滿意的?這些小民在前面趟水,回頭水深多淺你們也都門清——這樣的好事,換做是我,我都想要為曹太皇燒炷高香,保佑她老人家長命百歲?!?/br> 在高太后身邊的人中,閻氏最是能說會道,所以她也最受器重。 “所以啊,你們且先等等。等會這門手藝的工匠漸漸多了,其它物品也都漸漸造出來了,曹太皇也不惦記這事兒了,你們再一個個地摻和進去也不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