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御山河 第2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喬秘書還沒心動、甜謊、偷吻、豪門女配與婆婆聯(lián)手了、我靠直播玄學爆紅網(wǎng)絡、孤鯨、致無悔的你[無限]、頂流夫夫?我們裝的、我,頂級掠食者,嗷嗚、【吾命騎士】我的她和那個該死的他
東陵帝似乎沒有想到今日趙皇后答應的居然如此爽快,有些緩不過勁。 趙皇后見東陵帝愣神,以為是自己哪里說的不對,連忙道:“陛下可是改了主意?” 東陵帝回過神:“就按照皇后的意思辦。” “是,”趙皇后招手,趙惠拿來一張畫卷,打開遞給帝君看,“那日陛下來說,我就留了個心,找人去要了郭家小女兒的畫像,真是一個可人兒。長的甚是水靈,臣妾看了也愛不釋手,想必六皇子也一定喜歡?!?/br> 趙皇后已經(jīng)把東陵帝今日來想說的話說完了,他無話再說,只能略略的掃了一眼,便低頭夾了一塊糕點,放在嘴里細細品著。 趙皇后一聲輕嘆:“唉,許久都不見過安歸了。不知道現(xiàn)在是不是還跟小時候一般鬼靈精怪。他雖然不是我親生,他年幼時也叫過我母后,我心里總是記得那孩子小時候的樣子。如今八年未見了,倒是想念得緊。這些年偶爾想起,總覺得對不起賢妃meimei,是我這個母后沒有把他照顧好?!?/br> 東陵帝看著趙皇后一臉悔恨的樣子,辨不出此時此刻趙皇后的心思,只道:“他此次只是回京述職,不會停留太久。賜婚一事也是看著他年紀大了,身邊沒有人照顧,給他找個親近的人說一些體己的話而已?!?/br> 趙皇后聽了抬頭:“臣妾有一事求帝君,不知道當說不當說?!?/br> 東陵帝眼眸微瞇,道:“說罷。” 趙皇后垂眸,似有悲傷之意:“去年太子代替陛下巡查河道,去了三月有余。臣妾日日思念太子,生怕他穿得少了生、吃得不好了發(fā)脾氣。每每念及如此,總是心中不忍。太子只是出去三月,臣妾就思得茶飯不香,想那賢妃meimei八年未見過安歸那孩子,與臣妾較,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臣妾在這里,想替賢妃meimei求一個恩典,六皇子回來,讓他去長嬉殿,看看賢妃meimei吧?!?/br> 東陵帝看著趙皇后,沉默了片刻回道:“她了然一身遁入佛門,與紅塵一切再無瓜葛。入了佛門,六郎就不是她的兒子了,不必如此刻意的安排。” 趙皇后聽東陵帝這意思,似乎是不想賞這個恩典,遺憾道:“既然帝君不想他們見面,那就允許六皇子,在長嬉殿門口跪拜賢妃罷。賢妃meimei想與紅塵了斷,可是這紅塵之中總歸還有牽掛她的人,總歸應該讓孩子盡盡孝。” 東陵帝沒有回話。 片刻間,晚膳就擺好了。 趙皇后跟著東陵帝入座,一桌只有五盤小菜,葷素搭配,一盆人參雞湯散發(fā)著誘人的香氣。菜品雖少,但精致細膩,可以看得出今日這飯菜,是趙皇后精心準備的。就連那面條,都揉的柔軟勁道。 東陵帝吃了一口面,贊道:“這面揉得好?!?/br> 趙皇后忙道:“臣妾老了,身子不如從前。這面,是惠兒替我揉得。” 東陵帝抬眸,拾起手邊的巾帕,擦了擦嘴,看向趙惠:“孤記得,你叫趙惠?” 趙惠立即跪地:“回陛下,是的。” 東陵帝微微一笑:“多大了?” 趙惠回答:“年十七?!?/br> 東陵帝拿起勺子挖了一勺雞湯,點點頭:“到了出嫁的年級了?!?/br> 趙惠跪在地上不敢說話。 東陵帝喝了一口湯,看了一眼趙皇后:“把她一并賜給安歸罷。你家的姑娘,入府的位份不宜太低,你看著定奪罷。” 趙皇后連忙站起來,恭下身子:“臣妾謝陛下隆恩?!?/br> 東陵帝嗯了一聲,便不再說話。 后面的飯吃得極其安靜,直到走,兩人也再無交流。 趙皇后站在咸寧殿的門口目送帝君離開,轉身回了寢殿之內。 趙惠跟在后面似有疑惑,卻不敢提。 趙皇后坐到梳妝臺前:“卸了罷,今夜不會有人再來了。” 趙惠連忙過去,從發(fā)簪開始緩緩卸下。 趙皇后從銅鏡里看著趙惠道:“是不是奇怪今日我什么都沒有說,陛下卻按照我的意思下了旨?” 趙惠手微微停頓,低聲回答:“是……” 趙皇后一聲輕笑:“陛下總歸還是心疼許安歸的。他以為他掩飾的很好?!?/br> 趙惠不懂,卻也不追問。 趙皇后自顧自地說道:“許安歸喜歡吃面食,自小在府邸就是,特別喜歡吃我做的。每每他想吃面食了,他就會求著陛下帶他來我這里,因為這樣我就會親手做給他吃。后來他長大了,逐漸懂事了,對我便疏離了起來。你的手藝是我教的,陛下吃過,自然會想到小時候的事情?!?/br> “所以陛下之所以愿意賜婚,是因為奴會做六殿下喜歡吃的東西?”趙惠總覺得不可思議,“可是方才皇后娘娘提到讓六殿下回來見一見賢妃,陛下也沒答應???” 趙皇后冷笑一聲:“那便是陛下心疼許安歸的地方了。陛下怕我多心,才沒同意?!?/br> 趙惠忽然明白了過來:“娘娘方才是在用賢妃的事情試探陛下的心意?” 趙皇后無奈搖頭:“如果方才陛下直接同意倒也罷了,這說明陛下是明目張膽地喜歡許安歸。許多事情在明面上,是很好處理。最怕就是陛下不露聲色的喜歡、藏在暗地里的喜歡,防不勝防。陛下不同意他們母子相見,只是為了讓我舒心。為了讓我舒心,自然也會順水推舟的把你賜給許安歸。因為在許安歸的婚事上我沒有多加阻攔,陛下記恩,想要回報我。見我有意教你許安歸最喜歡吃的面食,陛下便懂了我的心思。” 趙皇后自嘲一笑:“不知道從何時起,我與他,居然只有交易這一種交流方式了。” 趙惠不敢說話,只能低著頭,一根一根拆著簪發(fā)。 她似乎從趙皇后與帝君相處的模式中,窺見了自己日后生活的一隅。 太過悲涼。 作者有話說: 1出自李清照《浣溪沙》。 * 嗚嗚嗚,終于有小可愛來跟我互動了(>_<)我好高興呀。 愛你們愛你們,只要有一個讀者,我都會好好更新的。 萬事開頭難,感謝有你們陪著我。 (悄聲說)手上存稿超級厚,第一稿到現(xiàn)在,錯別字,句子,劇情bug改了不下10遍,放心入坑吧~ 第23章 ◎消息◎ 從咸寧殿走出去,東陵帝到了御花園里,站在湖邊的亭子里好一會。 鄒慶連忙從后面內官的手中拿過一件大氅,給東陵帝披上:“陛下,湖邊風大,冬日里容易著涼,奴才給您系上?!?/br> 東陵帝睨了他一眼,沒有說話,只是望著前方池塘里的魚兒。 忽然,他問道:“今日這事皇后如此殷勤,是為了太子,還是別有用意?” 鄒慶微微一愣,回道:“皇后娘娘一向大度,皇后娘娘是眾位皇子的嫡母。既然是嫡母,cao心兒女婚姻大事,本是應該的。” 東陵帝聽到鄒慶這么說,忽然臉色變得陰沉了下來:“她大度?恐怕一直到現(xiàn)在心里都還怨恨著孤罷。不然如何逼的賢妃在長嬉殿落發(fā),惠妃整日里與字帖書畫為伴,四郎游歷四方甚少回許都?” 這話無論如何鄒慶也接不下去了,有些話,陛下能說、能猜,他身為內官總管,卻無論如何也不能說。 因為這一說,傳到太子耳朵里,恐怕夠他喝好幾壺。 “兒子在前朝呼風喚雨,自己在這后宮為所欲為。這東陵滿朝,竟馬上要成她趙家的天下了。”東陵帝冷笑,笑聲中有許多無可奈何。 鄒慶低頭:“可無論怎么說,今日皇后娘娘還是按照陛下的意思答應了六殿下的婚事?!?/br> 東陵帝回道:“是啊,也逼孤把她趙家的姑娘一并賜給了安歸。她親自下廚,兩次提及趙惠伶俐能干,還教會她安歸喜歡的吃食,可不就是為了讓孤開口賜婚?” 鄒慶扶著東陵帝從亭子里走出:“皇后娘娘也是為了六殿下著想,多一個人照顧六殿下,豈不是更妥帖?!?/br> 東陵帝斜眼,瞥了瞥鄒慶:“怎么今日你說話如此小心?” 鄒慶垂目,壓低了聲音道:“太子殿下似乎察覺那個御書房外的小內官被處死,是奴才的罪過。” “他威脅你了?”東陵帝冷哼。 鄒慶不敢回答,只能把頭低的更狠了些。 “一個內官而已,處置便處置了,還能到御前來找你興師問罪不成?”東陵帝沉靜的臉上,看不出喜怒,但是步伐卻越發(fā)地沉重了。 回議政殿的路上,東陵帝再也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走在長長的石道上,若有所思。 不知道什么時候,他竟然不自覺地繞到了宮苑的西面的長嬉殿。 長嬉殿一如既往地門庭緊閉,站在門外看著紅圍,里面樹木早已變成了殘枝在風中搖曳。 那一棵合歡花,如今已經(jīng)長得可以從外面看見那高大的枝丫。 八年了,不知道那樹下?lián)旎ǖ娜?,是否還如以前一般,有著春日草長鶯飛那般繁美? “吱呀——”一聲,門庭開了。 一個穿著僧尼灰色服飾的纖弱女子,從里面端著托盤而出,托盤上放著還未吃完的兩盤素菜與一碗飯。 東陵帝眉頭一皺,上前攔住那僧尼。 那僧尼看見東陵帝,連忙跪下,把托盤放在一邊:“紅燭拜見陛下。” 東陵帝沉聲道:“起來罷。” 紅燭得到赦免這才端著托盤,站起身來。 東陵帝看著紅燭手上的托盤問道:“這些日子,賢妃吃得不好嗎?如何兩盤齋菜與齋飯,剩了這么多下來?” 紅燭眼角似有淚光:“娘娘不知道為何,最近睡覺睡得不安穩(wěn),面容憔悴了許多,自然進食就少了些?!?/br> “可宣了御醫(yī)?” 紅燭搖頭:“娘娘說,這是這些年來夢魘的老毛病了,御醫(yī)來了也治不好,不讓奴宣?!?/br> 東陵帝聽了立即沉下了臉,他有意無意地瞥了瞥鄒慶。 鄒慶立即會意,連忙上前道:“紅燭姑姑這如何使得,老奴去替娘娘宣御醫(yī)罷。娘娘這些年為了東陵國祚祈福的心思,陛下都懂。只求娘娘保重好身子,來日方長?!?/br> 紅燭說著又跪了下去:“多謝陛下恩典?!?/br> 鄒慶立即屈身:“老奴去一趟御醫(yī)院。姑姑跟老奴一起去罷?!?/br> 紅燭站起身來,千恩萬謝地跟著鄒慶去了。 兩人沿著宮道前行。 鄒慶看似是閑話:“賢妃娘娘是何時得了夢魘這毛?。俊?/br> 紅燭回答:“有好多年了,大約是六殿下走之后的那一年開始的?!?/br> 鄒慶皺眉:“這是娘娘擔心殿下,落下的毛病啊……” 紅燭聽到這里眼睛立即紅了:“可不是嗎,大監(jiān)您不知道,娘娘每次夢魘的時候,嘴里總是叫著六殿下的名字,讓他不要害怕……近日里這病越發(fā)的厲害了,到了夜里,奴婢都不敢睡了,只能坐在床榻便看著娘娘。生怕娘娘夜里魘著時候,滾下床榻摔傷了自己。” 鄒慶長嘆一聲:“是啊,六殿下已經(jīng)走了許多時日了。賢妃娘娘這是心病,心病恐怕還是需要心藥醫(yī)啊……” 紅燭默不作聲地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