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圣旨
恒昌館偃月堂,仇紅結束了今日的抄經(jīng),正兀自洗衣,漿洗的木桶里泡著她凍得發(fā)紅的手,主事的僧者親自送飲食來,她忙擦干凈五指,抬手去接。 “將軍每日在偃月堂,既要抄經(jīng)祈福,又要親自洗衣,實在辛勞?!?/br> 說著,他看了一眼內(nèi)室。見層門洞開,靈位清明,其上燭火照人,不由嘆了的一聲。“將軍不在時,偃月堂諸位的香火,卻無法被關照得如此之細” “職責所在。”仇紅回話,邊說邊將手中的食盒放于一旁,“還得謝過您免我叨擾之過” 話未說完,卻見一個小僧跌跌撞撞地撲進來,險些撞翻了仇紅腳邊的木桶。 “師傅!師傅!” 僧者轉(zhuǎn)身道:“這是仇大人的地方,慢慢說。” 那小僧這才把聲音壓小下來,抹著額頭的汗道:“回宮——陛下回宮了!對大人……對大人下了圣旨?!?/br> 一個“回宮”出口,一個“圣旨”作結。 庭中的僧人皆怔住,繼而有人腳下一軟,跌跪下來。 圣旨,這是帝王的最高權力。 無論庶人或大夫,婦孺或僧侶,迎圣旨如迎皇帝,皆要撲跪于地,行最高禮。 仇紅頭一回接圣旨的時候,裴映山彼時與她講《周禮》,曾數(shù)次提起,圣旨即下,她該如何反應。 而真當仇紅面對千里迢迢自京而來,為她加官進爵、大肆封賞的圣旨時,卻只做了一個令裴映山心驚膽戰(zhàn)的反應。 那時她正伏案練字,專注于筆墨之間力道運轉(zhuǎn),哪怕是禮官唱和完畢,她也未曾停筆。 直到裴映山喚了她一聲,她才頭也不抬地回了三字。 “我不接。” 并不十分狂妄,但底氣十足。 裴映山不敢抬頭,起手抹汗。 梁帝一直等在偃月營外。 他一身素袍,安坐于轎中,凝神靜思。 直到禮官顫顫巍巍地傳來仇紅抗旨的消息,他才睜開眼。 “你怕什么?!?/br> 禮官如臨大敵,跪得筆直,雙膝伏地,等著他的罰。 梁帝無言,只是個傳話的人,又非他抗旨不遵,這般如履薄冰,又是為了什么。 梁帝掀了珠簾而下,一路走得安靜。 偃月營一眾人等也跪得膽戰(zhàn)心驚,他略去不看,只有盡頭那個人專心致志,思居物外。 秋雨聲細細,敲著頭頂?shù)那嗤摺?/br> 梁帝獨自撐著一把傘,推開庭門,踩著雨水走了進來。 仇紅在臨摹書帖。 好巧不巧,寫的正是《周禮》。 她平心靜氣,寫了半個時辰有余,但官紙上字跡并不如她的人那般舒展,反而糾結起亂,筆墨混沌。 梁帝走到她身旁,正瞧見她這一副亂作。 伏低身子,低頭,親自糾她的筆畫。一面運筆一面道:“提刀槍、拒我的旨,你的手絲毫不軟,怎么到了寫字,就這般留情?” 他個子高,陶案又過于矮了,但是為了便于抓握仇紅的手,他并沒有坐下來,仇紅也并沒有為他讓出分毫的位置。 這樣的姿勢,并不親近,但彼此之間,都毫不放松。 雨聲伶仃。 一個守著帝王的規(guī)矩,不準自己起心動念,一個陷在滔天的抗拒之中。 終究是無心之人占了上風。 仇紅將手從他掌下退開。 “陛下?!彼銎痤^。 “陛下?!彼謫玖艘宦暎粠魏吻榫w,“賞臣字即可,臣無需任何的官爵?!?/br> 梁帝頓了頓筆桿。 “我何時逼過你?!?/br> 說著,他揮袖引著她的手臂肆意擺開,在官紙上大筆拖曳,力透紙背地,親自再寫了滿頁。 “這并非圣旨?!?/br> 梁帝沒有動一分怒,冷靜自持的語氣。 “你我之間?!彼谷唬皖^看她,氣息絲毫不亂,“便無需這君臣的遠。” “只要這同心同力的近。” 仇紅不曾答過一句。 直到寒風乍起,梁帝手中余溫漸退,他才站直了身子,居高臨下,望進仇紅的眼睛。 “這是你應得的?!?/br> 隨行的禮官應直而上,雙膝伏地,跪在仇紅面前。 “這是后梁百姓心之所向,并非朕的用臣之策?!?/br> “接或不接,這些榮華,都已刻錄你仇紅的名字?!?/br> 梁帝所言不假。 此后十五年,仇紅所受恩賞,再無一次能成功被她所拒。 盡管那日她仍然執(zhí)意不接圣旨,而是長跪叩首,將梁帝寫下的那一張官紙鋪于掌心,千恩萬謝,還是沒有逃掉這刻錄她姓名的命運。 如今,圣旨再降,仇紅不由看向庭中行跪的僧人,他們惶急匍匐,面相懇切而姿態(tài)麻木。 什么都沒有變。 她喉中一哽,卻見回廊通明處,步出一道熟悉的影。 今日執(zhí)行此務的禮官,竟是林無隅。 *** 林無隅穿過正堂,轉(zhuǎn)進陰長的甬道,走近燈火圈子里,隔著一道門,看見了安坐在地上的仇紅。她背脊猙獰地彎曲著,順著沉重的呼吸,肩膀一陣聳,一陣顫。 佛堂清凈,法相莊嚴,她卻形如棄孤,得不到一點垂憐。 這個場景,令林無隅恍惚想起,七年前在含元殿上,她跪在梁帝面前,不是為自己謝恩,也不是為自己陳罪。 含元殿上的漆瓦、金鐺、銀楹,窮極伎巧。 仇紅從前,是這殿上明珠一般的存在。 那日卻形如骷髏,紅粉皮相被那道賜死的圣旨扎了個粉碎。 她聲嘶力竭,語盡赤裸,為一個已經(jīng)命喪黃泉的人喊冤。 高臺之上皇帝陰沉的側臉,猶如一場洪撞山倒的噩夢。 那是萬倀之亂的最后一年,在帝京的一片殺戮之中結束。 京城血流成河。 很長一段時間里,史官噤如寒蟬,對皇帝治世的雷霆手段,和帝京幾大世家發(fā)生的慘案閉口不言,甚至連這動蕩都無法以名相稱。 死了多少人,他們是否清白,已無需再考。 風凜冽地刮上石階。 世事弄人。 林無隅無法免俗,激流之中迎風難行,唯有明哲保身。轉(zhuǎn)眼七年已過,一切風平浪靜,七年前的事情,才終于再度破土見光,史官定史,給七年前的動蕩蓋棺定論——萬倀之亂。 林無隅代行檢閱之權,對于史書上白紙黑字,他腦中激蕩,仿佛七年前尸山血海再現(xiàn)眼前,腐臭熏天,又聽聞皇十三子回宮,仇紅只身前往恒昌館,心下緊擰,以為她不改當年心性,竟然仍未忘掉故人。 卻得知她終日宿在偃月堂,并沒有一次去跪過那人的靈。 不聞不問,如同不識。 已經(jīng)七年了。 她應該早忘了,真心已經(jīng)耗盡,無需再為那個故去的人一跪了。 斷愛欲,戒憎怨。 生逢亂世,活著毋庸一心慈悲,但憑兩手殺孽。 這才是他認得的仇紅。 偌大的偃月堂,草痕寂寞。 林無隅停在她的身側,兩相無言,卻并不平寧。 他們已很久未見了。 林無隅卻絲毫不覺得陌生。 他與仇紅的關系一直是這樣,十多年來,他不停地追逐,望她的背影,永遠做她身后的人。 她有時會停下來與他并行,更多時候,她忙于自我,走在所有人前頭,任誰都無法絆住她的腳步。 但即使如此,林無隅也毫無怨言,他已經(jīng)習慣了望著她的背影,更習慣她偶然之間回過身來,望進他雙眸時的眉眼。 “需我屏退旁人么?” 林無隅緩聲,不等仇紅答話,便輕揮衣袖,遣散堂內(nèi)眾人。 與她并肩而立時,他做什么決定,都是合她心意的,無需多言。 僧者散去,此間更為靜謐。眼見已是深秋,堂前的一對銅鶴上結了一層薄霜,林無隅抬頭望了望天上的陰云,開口道:“你近日如何?” 她卻避而不答,回身問他,“圣旨呢?” 梁帝回宮,親召仇紅還朝的消息在帝京傳的滿城風雨,然而除了人言喧鬧之外,朝內(nèi)竟靜得可怕。 林無隅領命攜旨,朝中也未曾有一人敢說三道四。 天子畢竟是天子,天子之威,七年前萬倀之亂足以警醒世人,只要宋氏江山穩(wěn)坐一日,其余肖想者,都要掂量自身頭顱,重余幾分。 但林無隅并不覺得輕松。 天子之威,是由什么簇擁,由什么堆砌,他比誰都清楚。 也因此,手中的圣旨無比沉重,幾乎要將他掌心紋路嵌進。 林無隅垂眸,此刻大片大片的云影落在仇紅身上,她穿著一身絳色的云紋對襟,如同料峭的寒梅。 “給我吧?!彼廊徊还?,雖是安坐,矮人一截,氣度上卻仍壓過他。 “你當真想好了?” “沒什么不好?!彼f,從他手里接過那玉軸,“辛苦你走這一趟?!?/br> 言語簡潔,像是要趕人。 林無隅喉頭發(fā)哽,只道:“你我之間”要生分到如此地步么? 卻不敢問。 “無隅?!背鸺t溫聲,一語捅破他七層心思,“你我之間,什么都無需改?!?/br> “這樣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