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26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三重賠償、穿成炮灰假千金、嬌娘美如玉/花開勝錦、養(yǎng)狼為患、滿級大佬在線求生、我快穿過的世界融合了、重生之溫婉宜人/傾城佳人、非暗戀情書、太子!她下一秒要為你擋劍而死了、玫瑰花刺
毛將軍握緊了拳頭。 他明白永寧侯的意思。 安北侯與馮將軍,在京中太多年了,身邊難免有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 哪怕此時在邊關(guān),他們行事上,也會有一些必須掂量的地方。 他毛固安就不一樣了。 他從未入京,就守著邊關(guān),與京里那些彎彎繞繞沒一丁點關(guān)系。 比起京里那位坐在龍椅上的皇帝,他對先帝爺、以及先太子趙臨更有感情。 永寧侯要在邊關(guān)找一個信得過的幫手,他就比安北侯他們合適。 毛固安問道:“您確定我愿意起兵?” 與皇上再不熟悉,他也是大周的將。 龍椅上坐的是誰,跟毛固安關(guān)系不大。 “不確定,”永寧侯實話實說,“但多多少少,你能聽得進(jìn)去?!?/br> 毛固安沒有接這話。 “老夫知道,什么爵位什么前程,早幾十年你還會多看兩眼,到了現(xiàn)在,你也看不上那些,”永寧侯道,“你更在乎打西涼,從西州一路打到西涼老窩去,這才是你想做的事兒?!?/br> 這話說到毛固安心坎里去了,他咧嘴笑了聲。 “以皇上的性情,他不愿意出兵,此次若非時機得當(dāng),和西涼也打不起來,”永寧侯繼續(xù)說,“別說打西州城了,現(xiàn)在沒喊著收兵就已經(jīng)很難得了?!?/br> 確實如此。 毛固安暗自嘀咕。 皇上不是不想收兵,是一門心思對付“反賊”,顧不上了。 “倒是林小子,想打西州,”永寧侯笑了笑,“老夫不是逼你拿主意,只是想著攻打西州時,你能配合林小子?!?/br> 毛固安奇道:“他那身份,您還要再讓他打西州?” “先太子當(dāng)太子的時候,也沒少親征,”老侯爺一句話就給他堵回去了,“雖有先帝遺詔,但皇上畢竟當(dāng)了二十幾年的皇帝,皇太孫身上功績越多,他往后也能走得順一些。” 毛固安沉沉頷首:“打西州最是要緊,不會有人拖后腿?!?/br> 永寧侯道:“等打下西州,你是隨老夫向東清君側(cè),還是不出手、只守西境,又或者攔在老夫面前?;噬?,隨你自己,老夫絕無二話。” 話說到這個份上,毛固安一時也不好說什么。 永寧侯起身,活動了下筋骨:“話說回來,老夫沒有什么負(fù)擔(dān)。 老夫當(dāng)年就跟著先帝,先帝指東,老夫打東。 老夫的爵位也是先帝封的。 這輩子,就跟著先帝走到底了?!?/br> 說完,永寧侯擺擺手,沒讓毛固安送,自己走出了大帳。 毛固安跟上去,目送老侯爺回了主帳,才轉(zhuǎn)身進(jìn)了帳中。 明明還未打下西州,眼下不用急著拿主意,可經(jīng)過剛才那番對話,毛將軍多少有些迫在眉睫的感覺。 難吶! 這么難的事兒,怎么就攤在他了呢? 無論支持哪一方,或者萬事不管,都不容易。 偏偏,他還沒人能商量! 安北侯、馮仲、劉賁他們,哪個都不知情! 可是,如此大事,只他一人知道,那還真是,有那么一點激動。 尤其是,當(dāng)馮仲和安北侯一塊過來時,毛將軍看著被瞞在鼓里的兩人,拼命平復(fù)了一下心情。 “蘇置的口撬不開,”安北侯道,“李芥倒是破口大罵了。” 毛將軍眼睛一亮。 問話時,最麻煩的是對方不吭聲。 只要肯出聲,罵就罵吧,有時候罵著罵著,真心話收不住就冒出來了。 “我給李芥好好說了說蘇置兵敗的過程,尤其是那什么繆督軍,我添油加醋一通說道,”馮仲嘿嘿一笑,“李芥就炸了。” 毛將軍樂了。 李芥這么氣,就是吃過同樣的虧。 感同身受,能不跳腳嗎? 第305章 不甘心 大帳里的氣氛,輕松了不少。 “這么說來,”毛將軍嘴角揚起,“李芥之前也被折騰得夠嗆。” 安北侯道:“似乎被折騰得最慘的,是石魏?!?/br> 毛將軍“呦”了一聲。 也是。 石魏都被折騰得丟了性命。 要跳腳,也只能在地底下跳了。 這么一想,毛將軍便問:“李芥炸出來些什么?” “西涼主和的占上風(fēng),”馮仲說道,“整天就想求和求和求和,縮在那兒醉生夢死,沒點兒進(jìn)取之心,別說踏出鳴沙關(guān)了,只要能享樂,西州都能讓出來。” 毛將軍一聽,頓時笑不下去了。 這話聽著…… 他也有切身體會! 他是大周的將,石魏、李芥他們,是西涼的將。 雖說是各為其主,但誰能說,彼此之間,沒有那么一點惺惺相惜的意思? 男子漢大丈夫,選擇投身沙場,戰(zhàn)死也好,被俘也罷,總歸是酣暢淋漓一場大戰(zhàn),對得起手中的兵器,對得起心中的忠義。 可是,兩軍交鋒,古往今來,都不僅僅是戰(zhàn)場上的一決生死。 還有背后的你來我往。 無論哪一方,背后都有小人,也一定會有出色的謀士。 比計謀、拼策略、耗軍資、搏兵力,所有的所有,構(gòu)成了戰(zhàn)爭中的一場場勝負(fù)。 他們作為大將,指揮著手里的兵,也同時,是謀士們手中的一枚棋。 天經(jīng)地義的同時,誰不希望自家的大帥、謀士能夠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誰不希望對方的陣營里,全是一群豬腦袋? 希望歸希望。 跳脫了兩方立場,再去看時,會為精彩的手段鼓掌,為煩人的豬腦袋跳腳。 毛固安想,得虧那樣的豬腦袋,不是站在他的身后,要不然…… 不對。 他的身后,他們大周,又何嘗沒有豬腦袋? 先定國公病故后,大周亦經(jīng)歷了不少戰(zhàn)事,但都是主防。 是后繼的安國公不愿意打出去? 是他這樣的邊關(guān)守將只想守、不肯打? 怎么可能? 就像永寧侯說的,他毛固安恨不能一把大刀橫掃西涼! 是朝廷不讓,皇上不讓! 早些年,毛固安多多少少還能理解一些,永寧侯來飛門關(guān)cao練將士們的時候,也跟他說了不少。 出征,要人,要錢。 朝中沒有能號令三軍的主帥了,他們這些莽夫,沖鋒陷陣不在話下,排兵布陣、步步推進(jìn),差點兒意思。 沒有林宣那樣的天縱之才,朝廷從進(jìn)攻轉(zhuǎn)向防守,亦是情理之中。 比起磕磕絆絆打出去,不如發(fā)展內(nèi)政。 銀錢有了,糧草足了,才不怕跟西涼耗。 毛固安聽進(jìn)去了。 他看著大周年復(fù)一年的發(fā)展,連他們邊關(guān)的百姓都漸漸安定、寬裕起來,京畿、甚至最富庶的江南、兩湖,更加不用說了。 一片欣欣向榮中,他沒有等到朝廷轉(zhuǎn)攻。 甚至,永寧侯都有許多年沒有來練兵了。 這讓毛固安生了好大一場氣。 這算什么? 這就是永寧侯被京城自在安逸的生活給腐蝕了,身上的兇狠銳利都給磨光了。 得虧是一東一西,離了千萬里,不然他要去永寧侯府外頭吐口水! 可時至今日,毛固安才真的明白了。 老侯爺依舊兇狠。 他帶病來打西涼,那股子狠勁與年輕時沒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