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女書記 第66節(jié)
姜韶波膽子小,快退休了,坐在人事處處長這個位子上,頂多也就是收點好茶葉的水平,再大的膽子就沒有了。也一直認為以權(quán)謀私不可取,做的最“謀私”的事情就是在電力局大院里給兩個女兒都弄了一套兩居室的房子。在電力局里一直以“好說話”著稱,確實也為局里的職工做了不少好事,安排子女就業(yè),局里群眾對他的評價相當不錯,走哪兒人人都跟他打招呼,稱一聲“姜處長”或是“老姜”。 這樣的老頭瞧不上暴富的原著男主也正常,誰不知道老實人賺不了大錢啊,能賺大錢的多少有點門路,錢的來路不能說是太清白了。 不過這跟她就沒什么關(guān)系了,那屬于陳紅兵的難題。 宗齊光對陳紅兵的觀感一般。 “人長得還行,跟明珠還算般配,就是年紀大了點。他比我倆都大好幾歲了,喊我姐夫,我怎么都覺得不得勁?!?/br> 逗得姜明光笑得不行,“你怎么這樣?。磕悴恍??!?/br> 他哼哼唧唧,“我有那么老嗎?” “沒有沒有,你年輕得很吶!” “我是很年輕啊,我才27好嗎?” “你都27啦!”她假裝大驚。 “哎,是啊,好像這么一說,我倆認識也好幾年了。你那時候多大?” “19吧?!?/br> “哎呀!”他嘆氣,“這么快啦!” 他小心撥弄她的披肩發(fā),仍然是修剪的很時髦,為了剪頭發(fā)能一年跑幾次滬城,是個很時髦很愛美的女人。 “我們結(jié)婚也7年了吧?” “有7年了嗎?”他也假裝大驚。 “你知道有個詞叫‘七年之癢’嗎?是說結(jié)婚七年之后夫妻倆就沒什么可說的,要是再沒有孩子,那就距離離婚不遠了?!?/br> 宗齊光很懷疑的看著她,“你又糊弄我。” 她樂呵呵的,“你真是個傻瓜!是不是我說什么你都相信???” “那當然了,我可是很認真的,所以不要跟我開這種玩笑?!?/br> “我就是陳述一下,沒有跟你開玩笑。我還聽說,男人會覺得跟同一個女人每天都睡在一起,七年也是兩千多天了,該睡膩了,就會想著離婚,換個女人睡?!?/br> 宗齊光居然沉默了。 “看吧,我說的對吧?”用力捶了他好幾下。 “哎呀哎呀,怎么又打我?好啦,這個確實是有一點對的,咱們老夫老妻了,床上的事情也沒啥新鮮感了,交公糧也提不起來興趣?!?/br> “交公糧!”姜明光又捶了他兩下,“我還以為你不行了?!?/br> 確實,這兩年他倆的床上運動數(shù)量下滑嚴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很忙,經(jīng)常短期出差下鄉(xiāng),兩個人一周見面頂多就是周末的2、3天,質(zhì)量還行,數(shù)量少得可憐。 史大姐十分含蓄的表示,她總短期出差,宗主任萬一有什么小想法怎么辦?畢竟年輕男人可熬不??!要不,生個孩子,她也只需要休三個月產(chǎn)假,修完產(chǎn)假回來上班,把孩子扔給當?shù)恼疹?,宗主任再有什么想法,也沒那個時間和精力了。 確實說的沒毛病,不過嘛,姜主任還是表示,相信宗主任的人格,靠生孩子拴住男人的心或身可不保險。 “我怎么就‘不行’了?”宗齊光嘀嘀咕咕,“我行得很呢!就是吧,咱能不能換個環(huán)境?” “這不都從桃花鎮(zhèn)換到廬州了嗎?還不行?” “那不算?!?/br> “怎么不算了?” “我想著咱們啥時候能回阜成門小院呢?那才算是我倆的家?!?/br> 這人還挺戀家的。 “過年放假的時候回去?!?/br> “那可說好啦!” 嗐,確實,老夫老妻了,就連床上運動也沒啥新鮮勁了。都說一對夫妻在一起過日子,時間長了之后,愛情就會轉(zhuǎn)變成親情,再加上共同養(yǎng)育孩子的感情,就升華成為另一種感情了。 為人父母,責任重大,再也不是二人世界的小情小愛。 因為她升職,自家父母倒也沒怎么提到生孩子的事情,認為宗齊光也才剛到晚育年齡嘛,再過兩年要孩子也不算遲,只要是30歲以前就還可以,不算晚。 姜明光想著這個問題該到了攤明白說的時候了,不能再往后拖著。 “哎,小光,你說,咱們是不是該跟兩邊爸媽都說說,咱們下定決心不要孩子的事情了?” “嗯?媽又問了嗎?” “也沒問,就是吧,我想著這事可不好在過年的時候說,不然這個年就別想過了?,F(xiàn)在咱倆都閑著,又快走了,正好趁著這個時間,先跟我爸媽說說。” “你考慮的挺周到。不過,姜明光同志,我還是要問問你,你真的想清楚了,不后悔?” “不后悔?!彼鸬母纱?,“孩子太耽誤事了,你想想啊,以后咱倆要是上哪兒玩,還得cao心家里的孩子,玩也玩不好。等到孩子長大了,可不得cao心學習啊談戀愛啊這些事情,很煩哎。我瞧你也不是喜歡打理這些麻煩事的人,萬一我們孩子笨得很,考不上大學,你能氣死。再說了你都結(jié)扎了,怎么,你還想松綁啊?” 宗齊光嘿嘿一笑,“我就是再確定一下你不會后悔。別過了幾年,明珠生孩子了,你忽然后悔,然后就跟我離婚,再找個沒扎過的。那我多虧??!我虧大了!” “誰后悔誰是小狗!”她伸手,“拉鉤鉤,小狗?!?/br> “你才是小狗呢!”他撲過來,把她按倒在床上。 姜明光特地挑臨走前兩天,才突然對父母甩下了“不生孩子”的閃光|彈,一下子把姜韶波和賀群閃懵了。 老兩口愁得半夜沒睡。 賀群想不通,“你說這孩子怎么想的!我尋思著結(jié)婚幾年了,我也沒逼過她趕緊生孩子,就怕她火了,來一句‘不生了’。造孽啊!我怎么生了這么一個不省心的孩子!” 姜韶波也想不通,“這孩子怎么回事呢?還有小宗,他怎么能同意的????你說,還悄悄的就去結(jié)扎了!一個男人怎么能結(jié)扎呢?” 賀群又不樂意了,“咋了?他做出一點犧牲就不行了嗎?男人結(jié)扎容易又簡單,不比女人結(jié)扎好???” “唉,你這人!你不是不同意的嗎?” 賀群氣呼呼的,“我這個媽說的話她從來不聽!不行,我得問問親家母的意思,我就不信張?zhí)m莛能同意!” “哎呀!你可別問!別給她們婆媳制造問題,她既然這次跟我們說了,過幾天肯定要跟親家說的。你啊!”姜韶波沉重嘆氣,“你別給姑娘添亂?!?/br> 賀群要氣哭了,“你說,這讓我怎么跟人家說?她要是過了30歲還不生孩子,別人還不知道要怎么說呢!” “還能咋說?女婿說了,都推他身上。他倆都這么說了,還能咋地?” 賀群憋著一肚子氣,第二天一大早就跑過去找姜明光,連說帶哭的,總之就是不同意。 姜明光也頭疼了,“媽,你放開思想,要孩子會影響我工作?!?/br> “工作工作!你還想當多大的官?當市長還是省長?”賀群沒好氣的說。 宗齊光給岳母泡上一杯好茶,“媽,沒準明光以后還能當個市長、部長呢?!?/br> “你啊!你們年輕人到底怎么想的?小宗,媽是為了你們著想,你們現(xiàn)在二十多歲,是不覺得孩子有什么好的,等你們四十歲、五十歲呢?別人都有孩子、以后還有孫子,你倆啥都沒有,這可怎么辦呀!”賀群一句三嘆。 “還是忙工作啊,工作是做不完的。那總理呢?總理也沒有自己的孩子,一點也不妨礙他是一個偉大的人?!?/br> “說的你好像能做總理一樣!”賀群氣得沒辦法,又不能罵她,只能自己生氣,“好好好,你倆主意大,我管不了你倆,反正你不后悔就行?!?/br> 姜韶波則單獨找了宗齊光談話。 對于女兒女婿先斬后奏的做事方法,姜韶波也沒有辦法,也只能深刻檢討為什么把女兒教育成了這樣,請女婿理解。 宗齊光說:“爸爸,不要擔心,這是我和明光一起做的決定,我們深刻的思考過了要孩子和不要孩子的兩種情況,我們都同意不要孩子,這是我們深思熟慮后的決定。爸爸,我愛明光,我不會后悔?!?/br> 姜韶波嘆氣,“是你結(jié)扎了,你要是后悔,只怕也不管用?!?/br> “對,我就是這么考慮的?!弊邶R光坦然的說:“我愛明光,我不舍得讓她經(jīng)受手術(shù)的疼痛。我對她的愛不需要用孩子來維護?!?/br> 姜韶波既迷茫又震驚,“好好,只要你倆考慮清楚了,我也沒什么好說的。明光是我的第一個孩子,當初她出生的時候,我高興得不得了。而你們這輩子都體會不到成為父母是什么快樂了。這對你們來說,是損失。你們只要能接受這種損失,我就沒話說。” 跟自家父母攤牌相對來說還不算艱難,姜明光尋思著,主要是只是宗齊光結(jié)扎了,她又沒做結(jié)扎,過幾年就是后悔了也不是沒可能,姜韶波賀群的反對力度就不怎么強烈。女婿不行也不是個事,換個女婿想來他倆也沒啥大意見。 再說了,說完第三天,倆人就趕緊出發(fā)去蒲寧市了,父母有再多不滿她也聽不見。 不免為自己的機智點贊,得意洋洋。 皖省就在江省邊上,家具家電早就叫了貨車搬去了千燈鎮(zhèn),兩人輕松啟程。 新官上任嘛,還是要跟頂頭上司、上司的上司見個面,開個會的。 有陳書記出面,這也不是個事。 陳書記高升了,也更忙了,整天開不完的會。他也剛上任不到兩個月,還很新鮮熱辣,剛摸順了市區(qū)幾個區(qū)、下面幾個縣的大致情況。 總而言之,一個字:窮。 如果需要兩個字,那就是:很窮。 其中長寧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人均收入不足150元。 鎮(zhèn)黨委書記說起來就是個“芝麻官”,權(quán)限還不如縣婦聯(lián)主任呢,一個鎮(zhèn)也沒多少人,能有兩萬人都算是大的鎮(zhèn)子了,再往下去就該是村官。但重點在于是要考察一個基層干部全面治理一個地區(qū)的能力,陳書記也比較謹慎,擔心一下子給她一個縣,她忙不過來,要抓瞎。 “蒲寧市窮啊,工作不好做。”吃過飯,陳書記開車送他倆回賓館。宗齊光坐了副駕,陳書記和姜明光坐車后座。 “陳叔叔辛苦,又要到處找項目了?!?/br> “項目嘛,現(xiàn)在我不是主要跑腿的了,我是把關(guān)的。把關(guān)也難,要考慮的問題太多。首先要確定發(fā)展方向,像香港那樣,有良港也行,不過蒲寧的港口不怎么樣,又不上不下,上面有連港,下面有滬城,交通也不方便,港口難做,不然要是做港口,是最方便的?!?/br> 這方面過于專業(yè),姜明光不懂,不懂的事情不能亂說,再說了陳書記心里肯定有數(shù)。 “那陳叔叔是有什么方向嗎?” “保守的就是做海產(chǎn)品的養(yǎng)殖和加工,以后還要做深加工。養(yǎng)殖場搞起來難度不大,很多地方都在做,并且也做的不錯。不過要搞我們的拳頭產(chǎn)品,這樣才能站穩(wěn)腳跟、占領(lǐng)市場,你說對不對?” 那當然是“對對對”啦。 “您說的對?!?/br> “前任干了幾年,光顧著搞基建了,基建搞的還不錯,我接手后按照原有的規(guī)劃繼續(xù)做下去,這方面倒是比較輕松的。就是家底兒薄啊,地主家也沒有余糧啊?!标悤泧@氣,“老百姓就是幾個字,‘衣食住行’,對吧?沒別的奧妙。大事要抓,小事也要辦,小事就要靠你們這些基層干部了?!?/br> 明白。姜明光點頭,“陳叔叔放心,我絕不給您拖后腿?!?/br> 陳書記笑了,“你我是不擔心的,就是你們那個縣委書記有點難搞。縣長和書記的資料你看了嗎?” “看了。朱縣長比較保守,踏實,還行。曲書記比較精明。” “老曲那是滑頭!”陳書記哼了一聲,“他倒是不會給你穿小鞋,就是吧,可能不怎么支持你?!?/br> 這就有點麻煩了。她尋思著,陳書記是想換掉這個縣委書記?一般也都是到期才換,但也有一直連任多屆也不換的,這種一般都是本地出身,對家鄉(xiāng)情況很了解,群眾也服氣。曲書記就是本地人,不過不是長寧縣人,是蒲寧市旁邊另一個縣的,江省本地人。 作者有話說: 調(diào)整一下,千燈鎮(zhèn)人口不足2萬人。玉龍縣的原型是安徽金寨縣,2018年人口60多萬人,80年代算他40萬人吧,就算是安徽省的大縣了;下轄12個鎮(zhèn)、11個鄉(xiāng),平均算一下,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人口3萬左右?,F(xiàn)在修訂為長寧縣人口不足40萬,千燈鎮(zhèn)人口不足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