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迷心竅 第2節(jié)
上一世她不懂事兒,以為自己之前在卓母跟前十五年,至少還有情面在,所以卓琦刁難她她也不懂謙讓。 以至她與卓琦關系很是惡劣,這些世家千金哪一個不善于落井下石,卓幸在井底差點沒讓她們的唾沫星子淹死。 這回學乖了,人家是來見卓琦的,她就呆在她的偏殿數銀子,何苦出門讓那些個人膈應。 卓幸打發(fā)了粉萃出去做瑣事,昨日賣掉的珠寶首飾足足換了兩百多兩銀子,許是上輩子過得太窮,如今她見著這些銀子竟然還有些熱淚盈眶的感覺。 她深深嘆一口氣,等她賺了錢,定把這些銀兩還給卓家,畢竟那些個首飾也是卓家之前給她的。 她正數銀子數的開心,忽然聽見門咯吱一聲,卓幸耳疾手快忙扯過被子蓋住。 粉萃進來愣了一下,以為卓幸要歇息了,皺著眉頭為難說:“小姐,大堂里的幾個貴府小姐叫您一起敘敘,小小姐讓奴婢來喊你…” 粉萃越說越小聲,顯然她也明白那一廳都是虎狼,她家小姐要是去了,肯定免不得一頓冷嘲熱諷。 卓幸倒是沒什么想法,左右也就是被數落一頓,罷了。 “粉萃,往后你進屋先敲門,別毛毛躁躁的就闖進來?!弊啃移鹕砼牧伺囊氯?,靜靜說道。 粉萃僵了一下,半響應到:“是……” 卓幸去大堂前還特意將頭上唯一一支發(fā)簪給去了,這會兒出現在眾人面前的哪里還是之前那個一身貴氣的卓府小姐啊,素的不能再素了。 兵部侍郎家的千金藍曦曦在卓幸剛踏進大堂門檻時便噗嗤一笑,那唾沫星子都掉到茶盞里了。 “這是哪家的丫鬟啊,穿的還不如盈兒呢?!?/br> 盈兒正是她的貼身丫鬟,接著她的話看似是給了卓幸一個臺階,道:“小姐別取笑奴婢了,奴婢哪里能跟卓大小姐比。” 以往大家以為卓家只有卓幸一個女兒,都直接道卓小姐,這會兒又冒出了一個親閨女,她自然成了卓大小姐。 不過卓幸一點兒不氣惱,比起日后她要被趕出府淪為一個乞丐都不如的粗衣女時,這個卓大小姐的稱呼聽起來可真是好聽啊。 卓幸沒有理會藍曦曦,這個藍小姐雖說日后入了皇帝的后宮,可據說也是不怎么得寵的。 她頭一撇就看到端坐在那里不說話,只一下一下撥著手中佛珠的女子。 這個是侯府的桂央郡主李清塵,身份應該是這些千金里頭最尊崇的了,她的母親是先帝親姐寧芝長公主,而當今皇上正是她表哥。 卓幸仔細一想,盛安六年的那次大選里,除了卓琦,在坐的好幾位都入了宮,但只有李清塵一入宮便封了貴妃,盛寵不衰,短短三年便有了一子一女。 “清塵jiejie也來了?!弊啃抑粚λ蛄苏泻?。 李清塵向她點點頭,朝丫鬟一撇眼,丫鬟便恭敬的將檀木盒獻上給卓幸。 只聽那撥著佛珠的女子緩緩道:“這是我去元恩寺上香時,順便替你求來的?!?/br> 卓幸打開,里頭躺著一串一看就及其貴重的楠木珠。 前世里她與李清塵算是最談得來了,這個郡主性格清淡穩(wěn)重,也不似她人那樣趨炎附勢,記得她被趕出卓府時,李清塵還派人給她送過銀兩。 只可惜那時,想必李清塵也不信她的清白吧,送了一次銀兩后二人就再未見過。 卓幸收下,笑道:“勞煩清塵jiejie還掛念我?!?/br> 李清塵這一出,使得藍曦曦頓時沒了話說,旁的人也不敢再奚落卓幸。這郡主與誰都是泛泛之交,只對卓幸還有那么點親近,還是別平白無故惹了這郡主不開心好了。 被奪了風頭的卓琦自是不高興,嘟嘴刻意討著笑道:“清塵jiejie偏心,只給jiejie求了佛珠。” 李清塵本就是性格清淡之人,聞言只皺了皺眉頭:“我去元恩寺時,卓家還只有一女,真不知有卓meimei在。況且,阿幸與我是從小長大的情誼,旁人比不得?!?/br> 這話說的卓琦多尷尬,悻悻然笑笑,沒再多言。 卓幸抬眸看了眼李清塵,萬分感謝,李清塵也回之一笑。 她是知道自己如今在府中過得艱難,這樣一個平日里大門不出的人難得來一趟卓府,還是為自己找場子來的。 卓幸笑著笑著心中更為難了,現在的場子是有了,不知道她們走后這卓家小女要怎么找她麻煩呢。 “過幾日上元樓便有舉行一年一度的題詩會,我們不妨去看看,說不準還能名震臨都呢!” 提議的人是太傅之女陸瓏之,出了名的才女,長的也清秀。 她說的這個題詩會卓幸前世也去了,不過實在無聊。她本就不善詩詞,在那里坐了一下午,還要端著臉笑。 可是過不了多久便是皇宮選秀了呀, 陸瓏之那句名震臨都倒是叫她們有了想法,說不準皇上聽說了,能一眼選中她們也說不定呢! 便連連附和著要去,而卓琦在元恩寺十四年也不是閑著的,琴音詩詞都學得比卓幸精多了,自然不能放過這個大顯身手的機會。 這樣的情形下便能體現出李清塵的不凡了,入宮為妃對她來說早就是生來注定的事,用不著處心積慮去爭這個機會,而且她向來不喜拋頭露面,就推脫說身體不適,不去了。 于是眾人就將目光放在了卓幸身上,卓琦笑嘻嘻道:“jiejie去嗎,jiejie與我一同去吧,聽娘親說jiejie文采了得呢!” 她這話不是存心叫人看笑話嗎,卓幸翻了個白眼。 果不其然,聽她這話那些個小姐都笑了,她們都是自小與卓幸在一個書塾里認識的,卓幸這文采有幾斤幾兩,焉能不知? 尤其是那個陸瓏之,她對文采要求甚高,壓根看不上卓幸那點筆墨,當即就笑道:“卓琦meimei可真是開了個好大的玩笑,卓幸的文采,可別出去丟人現眼了吧?” 卓幸忙接上陸瓏之的話,點頭道:“陸小姐所言極是,我還是不給meimei丟人了,meimei自己去便好?!?/br> 卓琦樂呵呵點頭:“那好吧?!?/br> 卓幸心里都笑開花了,那天臨都的熱鬧都聚集在了繁燁街,另一條華燁街倒是空了,她正好去逛上一逛。 方才見到李清塵她一下便有了主意,前世臨都的胭脂粉黛賣的甚好,一度斷貨,說是因為李貴妃喜好胭脂粉黛一類的,又不喜與宮里其他嬪妃都用一樣,便頻頻從宮外進貨。 其他貴家女聽聞,貴妃用的胭脂粉黛,那她們自然也要用一樣的啊。 于是臨都但凡賣這類的店鋪,都打著貴妃親用的名頭,使臨都的胭脂粉黛一度賣脫銷。 不過也正因如此,她打雜工的那家店供應不及,便壓榨工人,這才使得卓幸累出一身病,最終慘死雪中。 既然有幸重活一世,窺得先機,這一次她倒要做一回老板娘,再也不讓別人壓榨了去。 —— 題詩會前日,卓琦在餐桌上說了一嘴自己要去小露文采,卓母興奮的不得了,當天叫了好幾個丫鬟小廝跟著,說小姐剛回府,莫讓外頭那些人欺負了去。 卓幸安安靜靜吃著碗里的rou羹,自重生起她便少不得存銀子吃好吃的,前世餓了六年,想想依著前世命運,過不了幾月她就要被趕出府去,趁還有機會要多吃點。 卓琦回來之后府里也不怎么看顧她,往常卓母對卓幸管教還算嚴,如今倒也放任她隨意出入了。 只是這個粉萃難打發(fā),卓幸還是趁她去小廚房時偷偷從后門溜走的。 昨日卓幸去錢莊把銀子都換了銀票,現在揣在身上還是難安,生怕哪個小混混看出來將她搶了去。 哎,果真是窮慣了。 她從繁燁街盡頭一個拐彎溜進一間布莊,這布莊是臨都最大的布莊,雖說卓幸如今小氣的很,要說花幾個銀錠子去做一件男裝,著實大手腳了。 不過轉念想想,往后自己若是要經營生意,還是要以男兒身出面比較方便,那衣料也不能買便宜的,否則要叫一些人看輕了。 這么一想,她倒是大大方方進了布莊。 只是這里頭還站著兩個男人,一個著玄色寬衫大袖負手站著,一個彎腰在另一個身邊,像是家仆。 卓幸不敢細看,這男人一看就是那種戾氣很重之人,莫要惹上才好。 掌柜的在招呼那倆男子,卓幸也不急,自己慢悠悠的看著布料。 只是一個女子扎身在給男子做衣袍的布料堆里,還是太扎眼了些。 沒一會兒掌柜的就過來,問:“這位小姐要些什么布料?女子的在另一邊呢,小姐不妨看看?” 掌柜的倒是個溫雅之人,說話間一股書生氣。 卓幸搖頭,直言:“如今臨都不太平,女子在外不安全,我想做一件男子衣袍,不知可否?” 卓幸個子嬌小,這布莊里定是沒有她的尺寸,還要店家給她量身定制才行。 只是她才剛說了不太平,那店家就拿余光瞥了一眼另一旁的那男人。 而那男子身邊的家仆是個會看眼色的人,一見主子皺眉便率先發(fā)問:“姑娘說臨都不太平?誰都知道,天子腳下最是太平,哪里有不太平之說?” 卓幸倒也不是信口胡說,前世她被趕出卓府,又因生了一副好模樣,再加之原本卓家女的身份,讓臨都不少男子起了納之為妾的想法。 有的小商戶甚至直接青天白日下堵著她。 那之后,卓幸女兒家的名聲早就狼藉了。 這天子腳下,官官相護,最是險惡,哪里來的太平之說。 想起前世種種,卓幸不由覺得一陣惡心,她鄙夷的笑笑道:“天子腳下才危險,天子在深宮,百官如猛虎,你說太平不太平??!?/br> 不想與倆陌生人糾纏,卓幸說完轉頭就從錢袋里拿出銀票道:“現在就要,可以加錢。” 掌柜的賠著笑不敢去接卓幸的銀票,反而去看那個玄衣男子,只聽那男子沉聲道:“看我做什么。” 掌柜的腿一抖忙低頭又接過卓幸的銀票,招呼過里頭一個繡娘過來為卓幸量身。 卓幸見那掌柜的腦門密密麻麻的小汗珠,不由轉頭瞥了一眼那男子,難不成這個才是布莊的主子? 只恰好他看過來,卓幸猛地回了頭。嚇得差點走不動路,她從未見過這般眼神,半點沒有情緒,漆黑一片,冷的嚇人。 第3章 赫連慎踱步走到門口,望著滿街繁華,嗤笑一聲道:“天子在深宮,百官如猛虎?” 余平堪堪瞥了一眼他,心下倒吸一口氣,皇上一露出這般神色,那定是心情不好,他要心情不好,就肯定有人遭殃! 余平抹了一頭汗,正替哪個不知姓名的倒霉蛋發(fā)虛呢。 赫連慎轉身,那雙才真的能稱之為猛虎的眸子往里間一看,緩緩道:“那女子身份,給朕查清楚了。” 余平躬身,忙點頭:“是,是是,奴才回宮便叫人來查?!?/br> 一會兒沒了動靜,余平膽顫心驚的抬了頭,就見他家皇帝正拿那雙能盯死人的眼珠子看他,還不帶眨的那種,嚇得余平下意識就想跪下。 可一想這是外頭,他這是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就差哭道:“奴才馬上查,馬上查!” 赫連慎朝那掌柜的道:“后宮倡儉,中宮卻用度靡費,看來丞相府在外頭置了不少產業(yè)?” 他轉著拇指上的扳指,臉上無甚表情,讓人摸不清心思。 不過余平跟在他身邊近十年,皇帝的心思還是能猜出一二,只怕這次皇后倒霉了,不僅自己倒霉,還連累了娘家。 季良善是皇帝還是皇子時便派出去經營生意的家奴,啟初真的只是為了盈利,但自從赫連慎當上皇帝之后,季良善除了經營這間布莊之外,還替他搜集民間的小報。 可關于丞相在臨都壟斷了米糧,季良善卻未上報,只因那中宮皇后是丞相之女,丞相又是太后的親哥哥,而皇后膝下尚有一子,聽說還挺得皇上寵愛,權衡之下,季良善便沒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