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陸雨昭成功被自己惡搞一樣的腦補逗笑了。 范直講從地上撿起掉落的冊子和荷包鲊。荷包鲊繩子提在手里,冊子卷成筒狀夾在咯吱窩,非常標準的人民教師姿勢。 他抱歉笑講,“方才看書看得入神,走路沒注意……” 陸雨昭笑起來,“先生看什么書這么入神呢?” 范直講便將咯吱窩的冊子遞了過來,陸雨昭翻開定睛一看,好家伙,不是她的食評集嗎? 范直講:“這冊子意趣十足,我時常都會去文家書肆租來看一看評論。也不知道這‘至味在人間’出自哪個才子,心性如此豁達隨性,又滿滿市井煙火氣,真真大隱隱于市也。” 披著馬甲的“至味在人間”才子陸雨昭本尊,不要臉的自夸,“這冊子我也看過,筆者是個妙人?!?/br> 范直講捋著胡子大笑,只覺和陸雨昭很有緣,在吃食上趣味相投,便攀談起來。 兩個人邊走邊聊,聊冊子聊吃食,歲微默默跟走后面,漫無目的地走。 范直講說起自己今日休沐買荷包鲊的趣事,緣由竟是冊子有人評論“何吳二家都出荷包鲊了怎么這冊子還未更新”的追更者,讓他生了去吃荷包鲊的念頭。又從魚鲊說到林二嫂魚羹店的玉蟬羹,再到翰林院的午膳山煮羊…… 陸雨昭得了一波安利,卻是個吃不到的,翰林院她哪兒進得去啊,不由心中嘆氣。 不知不覺,行至大相國寺附近。 陸雨昭正欲在此作別,范直講與此同時開了口,“和小郎君聊得盡心,也不知郎君姓甚名誰。” 陸雨昭稍頓,思忖須臾答:“我姓陸,單名一個宇字,器宇軒昂的宇?!?/br> 范直講笑,“老朽姓范,范崖州,字子碌?!?/br> 陸雨昭同樣笑回:“國子監(jiān)范直講的大名,誰人不知,我倒是早就知道先生您的。” 客氣幾句,范直講才道:“我去文家書肆?xí)讶耍懤删?,改日再聊了?!?/br> 陸雨昭默了默:“……” 巧了她也是,她要去找文是兮。 然陸雨昭怕范直講盛情難卻,拉上她會友人,又聊個半天,遂沒說自己也要去文家書肆。 她作了作禮,“好的,先生再會?!?/br> 話罷,便遠離了書肆大門門面,繞進偏巷,自后門進了文家書肆。 作者有話要說: 夾子不止下鍋油炸,也有油煎的。 忘了說,《至味在人間》是一本美食散文集,作者是《舌尖上的中國》的總導(dǎo)演陳曉卿先生。 就當是彩蛋了,如有讀者感到冒犯我會刪改掉~ 第29章 荔枝膏與荔枝腰子 荔枝膏(腰子)里沒荔枝這件事 其實這次陸雨昭來找文是兮, 就是為了食評集更新的事。 她已經(jīng)新做了一期的探店手賬,今日回去把黃婆婆夾子店的補上,這手賬就準備送去文家書肆印刷了。正好入夏, 多為夏日吃食, 便干脆以季節(jié)為分界, 權(quán)當做季刊了。 文是兮從店面到后院來,她講:“我大約還會新做一批冊子,舊的不夠借的,磨損也嚴重?!?/br> 陸雨昭點點頭,她沒事也會來瞧瞧冊子,看看評論。 書頁用羊皮做的還好, 不易損壞,只是紙頁借來借去太容易磨損。盡管這冊子租借的押金不菲。 文是兮:“還有一個問題, 是有些人講,各冊子有各冊子的評論, 同一食店不同評論不能在一本冊子看盡, 東找西看很費工夫?!?/br> 陸雨昭點點頭,這也是個問題。 “做一期匯總吧, 你找書肆里的謄書師傅全部謄寫一遍,重新印刷?!本b重制版嘛。 “我也如此想的?!蔽氖琴恻c頭, “這匯總我便不租直接賣了?!?/br> 陸雨昭沒意見,舉雙手贊成。 文是兮又說:“雨昭可知,你這冊子在國子監(jiān)里也很火, 那些監(jiān)生閑了在汴梁城四處按冊覓食。前些時日竟有店家向我打聽背后筆者是誰, 請你去吃一吃, 探一探究竟, 順便寫個測評。無須夸上天, 只如實記載便好?!?/br> 陸雨昭眨了眨眼,這自媒體營銷的成果這么快的嘛。書還不成氣候,這時候是不是早了點? 顯然文是兮和她是一樣的想法,“我回絕了。” 商人最講究放長線吊大魚,此等眼前的蠅頭小利她沒有看在眼里。 陸雨昭要做,也要做雙贏,不對,是三贏的營銷策略。時候尚早,慢慢來。 在文是兮這里坐了一會兒,臨走前,她隨口道:“春闈和殿試后,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拜朝為官,走了一批。聽聞近來又會招攬一批,大概要從各路各州挑選一些學(xué)子了。來了這汴京城,自會想家的吃食得很,你的冊子定當不又要再熱一陣。到時候乘熱打鐵,賣匯總冊再好不過了?!?/br> 陸雨昭笑瞇瞇,“文老板說的是?!?/br> - 從文家書肆出來,陸雨昭還是老樣子,自然要去川飯店走一趟。 午時了,此時艷陽高照,曬得人眼睛都睜不開。 她熱得沒脾氣,歲微見狀說:“娘子不如在陰涼處等一會兒,我去叫輛驢車來?!?/br> 平民百姓買不起馬,但有做這出行代步生意的,用驢或騾子拉板車馱人,普通的就個“敞篷”板車,好一點和馬車一樣有轎廂。陸雨昭有幸見過,在汴梁城還是很方便的。 官宦商賈之家皆有馬匹,大抵瞧不上這驢車,都是平民百姓坐的,或者運送貨物等等,陸雨昭倒不甚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