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68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yǎng)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尤其被打了一頓之后,好些人生出退堂鼓,于是再鬧不起來。后面還是寫奏疏、告御狀的事。 …… …… 巡撫衙門。 徐云跑步進來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他是額頭滿汗,腳步生風,“中丞!大事不好了!” 荊少奎真是腦袋疼,“又怎么了?” “那劉瑾,竟下令將百官杖打了一頓!” 嚯! 書案后的人瞬間起了身,還猛拍一下桌子,略微的咬起牙,“膽大包天!膽大包天!” 事后才想起,他應該算是劉瑾這一邊的。 只是一個太監(jiān)如此囂張,還是激發(fā)了他作為文臣的一絲血脈之怒。 之后徐云又將諸多細節(jié)一一稟明。 說得那叫一個驚心動魄! “中丞,這事要鬧到京師怕也是小不了,陛下一向是以大局為重,要是這還護著劉瑾,估摸著內(nèi)閣和各部堂官,也都會不讓了吧?” 荊少奎眉頭緊皺,他在屋里慢慢踱步。現(xiàn)在是把他難住了。 作為應天巡撫,他不能不說話,可到京里的奏疏如何表態(tài)呢? 如果向著劉瑾,那是取死之道,這個老太監(jiān)現(xiàn)在瘋了,因為是陪著皇上長大的人,憑著這個或許還能活,可這條路只能他走,自己要是跟,必死無疑。 可如果不向著劉瑾,那就是把保命放在了前面,把清丈放在了后面。 這是萬難之抉擇呀! “中丞。”徐云欲言又止的樣子。 “怎么了?有話就說?!?/br> “下官是想說,當初應當阻止謝體中那些人的?!?/br> 現(xiàn)在說這個也晚了, “算了,咱們連夜出門吧。不在這南京城待了,反正劉瑾也收拾了那些人,咱們?nèi)ヒ宦废驏|,過鎮(zhèn)江、常州,去蘇州府和松江府。只要把清田的事落在實處,根基就還是穩(wěn)的?!?/br> 至于這里的瘋子游戲,叫他們玩去吧。 而他說的劉瑾收拾了那些人,這確實不假。 南京城里的文武百官叫劉瑾這么一打,或許是會激起北京城的動靜,但各府州縣的那些小官是反抗不了什么的。 既然朝廷的意思是反對清田者斬,那么知府、知縣就得先砍幾個人,這樣才好保住自己的腦袋。 這樣一來,先前江南那些活躍的士紳之家可就倒了霉了。 第七百七十九章 令劉瑾殺人者,朱厚照也。 京師的九月已經(jīng)不熱了,而且這個時候還是按照陰歷來算,所以這是已經(jīng)入秋時的溫度了。 朱厚照算是又熬過了一個夏天,先前他提過要在京師周遭區(qū)域尋找合適的地方鑄造行宮避暑,這事事關他的身體,張?zhí)舐犅勔院蠖荚雒妫f百官要是不應,那么她來湊上一部分銀兩。 有張?zhí)髱ь^,夏皇后和各妃嬪也紛紛表示要拿出體己錢。 這樣一來便搞得不愉快了,仿佛臣子就是堅決不顧皇帝身體一般,因而到最后這事也沒有太大的阻力,雖有部分爭議,但最后還是從皇帝的意志化為行動,落實了下去。 朱厚照倒也不是滿腦子就想著給自己造個‘阿房宮’,他也考慮過,或許可以利用這次機會,再造起一座繁華的大城出來。 不過吸引人口居住并非那么簡單的事情,雖然在建造期會有許多工人,但這些都是流動人員,等到項目一結束也是會離開的。 所以這還是需要京師規(guī)劃司去多動動腦筋。 有個簡單粗暴的法子,就是朱厚照下旨讓各路勛貴和富商都去那里建造自己避暑的莊園。不過這只能帶來一時的繁榮,而且把國家財富在短時間內(nèi)全部投在了造宮殿上面實在不是什么明智之舉。 與此相比,倒不如做一個科學研究環(huán)境相對寬松的所在,吸引放浪不羈、離經(jīng)叛道之人前往。 這個念頭在朱厚照的心中閃過,卻未和自己的大臣說出口,總的來說,這也是一項十年之久的施策。 眼下,雖說這件事會耗費百萬的銀兩,但仍不是大臣們最為著急的事項。 整個京師的朝堂現(xiàn)在都大眼盯著南京。 消息不止皇帝可以收到,各路人馬都接到了南京‘大亂’的說法。 楊廷和即便有再深的涵養(yǎng)功夫,也坐不住了,不僅是他,好些個臣子全都和他一起去找王鏊。 得進宮,得見到皇上。 乾清宮。 隨著奏疏一道道的上來,朱厚照多少心中也有數(shù)了。 侍從室來報,今日遞條子的太多,時間都排不開,但朱厚照卻很明白,所以干脆下旨讓他們?nèi)珌怼?/br> 說起來,從‘術’的角度來講,他現(xiàn)在有更好的辦法,比如說,躲。 劉瑾在江南做的事他完全預料得到,哪怕真的殺了幾個大臣,那也不算什么,所挑動的這些朝堂震動自然也可以預期。 所以躲起來,等劉瑾全部殺完了,事情自然就能了結。 但是…… “朕御極之初,就曾說過,朕既為皇帝,治國當行大道,用術治國,雖然也可,但朕不屑為之。你們今日一道入宮,不開口朕也明白,為了劉瑾、為了江南是不是?” 乾清宮的場景,皇帝尊貴卻負手站著,大臣位低,但是卻坐了兩排。 “皇上,”一向不會直接反對的楊廷和微微起身,“江南之地,固然有對朝廷之策陽奉陰違者,可放劉瑾這樣大肆冤殺,未免……未免有些太過剛猛。陛下說這是治國之道,恕微臣愚鈍,實在不能理解?!?/br> “是啊?!蓖貊艘舱Z氣軟起來。 到這個年頭,皇帝的性子他們是明白的,那肯定是吃軟不吃硬。碰上這種大事,要是來硬的說不準會激起皇帝的怒意,倒不如軟著說。 “楊閣老此言在理,還請陛下能夠收回成命。若是為了推動清田令,江南的官員士紳經(jīng)此一嚇也足夠了,想必更無人再敢延宕半分?!?/br> 秋風從殿外吹進來,皇帝的鬢發(fā)隨風飛舞著。 而他的身后,吏部尚書梁儲、戶部尚書何鑒、禮部尚書王華等人紛紛開口勸諫。 朱厚照始終瞇著眼睛看向遠方,“諸位愛卿,你們的意思朕都明白了。當初楊一清也是同樣的話,朕為了天下清田令,趕走了楊一清,直至現(xiàn)在每每想起這件事還是覺得有些愧對楊一清?!?/br> 眾人聞之心中顫動,皇帝的那些心計城府,做了就做了,他不說,也沒人敢公開說,可現(xiàn)在身為天子卻自己說了出來……聽起來還真是有幾分怪異的感覺。 “楊一清少時成名,才學非凡。入仕為官以后,清廉守正,頗多建功,巡撫陜西時督理馬政,馬政之弊半為之除; 總督三邊時,練兵馬、修邊堡。當時朝廷還無今日之國力,一次蒙古軍犯固原,總兵官曹雄竟然拒絕派兵援助,楊一清率輕騎自平?jīng)鰰円剐熊?,抵御入侵并發(fā)動奇襲,擊退蒙古軍的進犯。此后他以延綏、寧夏、甘肅三地有警不相援,重新思索朝廷的備邊之策,最終在正德二年,替朝廷擊潰韃靼大軍。 入朝為內(nèi)閣以后,為政通練,寬大待人,人或訾(音同子,說壞話的意思)己,反薦揚之。十年時間為朕署理國事,替大明推薦有王廷相等一眾干臣。 你們當中不少人對他也是很熟悉的,大明能有今日,楊一清功不可沒。他在的時候,百官各遵己勞,朝廷上下有度,這是輔國的大才,是百年難遇的名臣。后世人論起弘治、正德兩朝,楊一清是繞不開的人物。 就是這樣的人物,現(xiàn)在被朕趕到了新疆牧馬種棉?!?/br> 朱厚照閉起雙眼,他說這些并不是為了捧楊一清,也不是要無端抒發(fā)自己的愧疚之情,在紫禁城那么多年,他哪里不知道情緒的無意義。 但這一段話確實是真心話,而且符合事實,在場的臣子對其不滿的有,但只要秉持公正之心,應當對他的功績不會否認太多。 王鏊和楊廷和則心有感嘆,“應寧公若是聽到陛下今日之評,想必也死而無憾了?!?/br> “為臣者,當如此?!焙舞b也神色肅穆的佩服道。 不錯,朱厚照是后世來人,楊一清的評價確實很高,我們當然可以嘲笑天下以利為先的人,但不能因為自己的沉淪就否認世上不存在以義為先的人。 不是碰上這件事,朱厚照連去動楊一清都沒想過。 “可就是這樣的人,叫朕為了天下清田令而趕走了。”朱厚照說完轉過臉來,于是臣子們可看到他凝重認真的眼神,“朕不想殺人,不想趕走楊一清,但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有些人是不得不殺!你們都是飽讀詩書之人,自古以來,王朝興盛,大多兩三百年之期,兩三百年以后,老百姓活不下去,不得不反。 朕幼時讀書,也覺得治國之道在于用忠臣、棄小人??珊髞頋u漸發(fā)現(xiàn),就算是滿朝的忠臣,老百姓沒有地種,收不到糧食,該餓死還是會餓死。你們自忖,若讓你們管理一省,能做到無一餓死的百姓嗎?” 這種大話沒人可講。 因為現(xiàn)實中,已經(jīng)有人實踐了,就是劉健。 劉健在山東這么些年,他也不敢這樣保證。 “民以食為天,食又從何來?官宦、士紳、勛貴、宗藩大肆占據(jù)天下田畝,因為優(yōu)免之策,他們當中的人幾乎都不用納稅,而田地越來越少的百姓卻要負擔國用。這若不改,我大明不要說千秋萬代,怕是再過百年便要天下大亂了。 朕這次清理天下田畝,所為者貳,其一是查出隱田,為流民置一個安生之本,其二是征稅于士紳,為百姓減輕負擔。朕當然知道,這些會引起士紳的不滿,甚至反抗,他們詆毀朝廷,毀謗朕躬,這些朕都不在意,朕在意的就是剛才的兩點。如此,才叫真正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朱厚照大手一揮。 “你們說的理由都成立,朕也承認都存在,但是這件事必須要做。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朕旨意已下,凡阻撓者,皆斬!” 他不選擇躲,而是和這些人說清楚,這件事我就是要做,什么清名,那是騙人的東西,什么江南要亂?那就亂起來瞧瞧! 年初的時候人們沒怎么在意周尚文的動向,現(xiàn)在也看清楚了天子先將大軍落位的用意。 吏部尚書梁儲直接跪倒在地上,他先向皇帝叩頭,然后直身拱手,“陛下,臣等明白陛下的用意。天下積弊如此,我皇決心革除,這本是開創(chuàng)之舉,只不過臣等皆以為,治國治人,首在造福于百姓,造福于民間,若是把人都殺完了,何來‘?!蛔?? 再有,此番大肆捕殺,僅士紳、官員已不下百人,如此激烈,臣恐有變。再有劉瑾之流,jian邪狡詐,屢教不改,陛下是為了百姓,可劉瑾卻只是為一己之私利,而最后的惡名卻仍由朝廷、由陛下來背,如此用心,豈可用之?” “劉瑾是朕所用,他的所為,后果自然由朕來背?!敝旌裾罩泵嬗矂?,“你們也大可去傳揚這句話,告訴江南的那些士紳,殺人者劉瑾,令劉瑾殺人者,朱厚照也?!?/br> 王鏊、楊廷和聽完面色一驚,“陛下不可!” 朱厚照淡漠道:“有何不可?朕是大明的皇帝,殺的是不遵大明皇帝旨意的逆賊,若他們心有不甘,自可興兵來與朕復仇。朕知道,這件事一到京師必會掀起滔天巨浪,萬般樣人都在看著宮里的反應,朕現(xiàn)在就是這個反應:劉瑾是奉旨清田,京中大小官員不準過多議論,只需盡好本職。倘若最終證明是朕倒行逆施,朕,雖死而無憾?!?/br> 第七百八十章 白臉紅臉 在劉瑾督辦江南清田一事上,皇帝的做法已然背離了傳統(tǒng)儒生的一般想象。畢竟在儒家的治國之術中,幾乎沒有什么事是靠著殺人才做得成的。 殺人見血,不祥之兆。 但天子之意不改,誰都阻止不了劉瑾,事情已然到了極為關鍵的關口。 太平盛世,王鏊大抵是當?shù)煤眠@首揆的,可這等時候,卻屬于是煎熬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