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26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yǎng)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fēng)順?biāo)?/a>、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這篇文章名為《墓碑記》,那意思是給自己的墓碑先作了記。 “君子不怙而擅威,不乘時而徼利,不行私而罔人于昧,不適己而困人于厄。 夫不怙勢而擅威,智也;不乘時而徼利,義也;不行私而罔人于昧,誠也;不適己而困人于厄,仁也。 四者非君子其孰能之? 然而擬議于平時者易,而應(yīng)酬于倉卒者難,較量于勉強(qiáng)者可為,而運(yùn)用于從容者不可及也! 吾社今日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若當(dāng)刑場,亦意氣揚(yáng)揚(yáng),談笑以死!斷頭置于城上,顏色亦不稍變!” 士子模樣的書生在大庭廣眾之下,用一種抑揚(yáng)頓挫的語氣念了出來。 周遭眾多舉人、秀才全都鼓掌叫好! “真乃雄文也!” “只可惜陛下看到這篇文章,亦看不到吾等以死明志!” “可恨!朝中jian佞之臣,利誘陛下開海。其為首之人,便是那個叫楊介夫的!” 這幫人倒也聰明,知道皇帝不能說,就拿皇帝身邊的人開刀。 反正你一眼、他一語,杭州城這樣的狀況也有幾天了。 擾得人心倡亂,以至于都快忘了開海這回事。 另外一邊。 王瓊聽了彭澤念出來,頓時覺得不對,什么叫‘?dāng)M議于平時者易,而應(yīng)酬于倉卒者難’?這不就是鼓動人心,叫人們拼上性命,絕不后退嘛! “真是膽大包天,是什么人敢寫這樣的亂文?他這是要亂我杭州城!” 彭澤略顯平靜的把宣紙放下,“中丞何必動怒?文人士子寫文章向來慷慨激昂,這篇《墓碑記》也就是如此而已。” “這叫如此而已?”王瓊把氣往肚子里咽,他也不想在這里爭論這個,還是說正事要緊,“濟(jì)物,浙江眼下的情況,大約也就是靠你了。除了你,本官實(shí)在也想不到有什么其他人,能安撫這幫士子?!?/br> “安撫,如何安撫?” 王瓊看他態(tài)度不對,干脆先上狠的,“濟(jì)物,你總不會覺得,任他們在大街上這樣大談君子小人,是對的吧?” 彭澤不以為然,“君子小人又何不能談?說清楚何為君子,何為小人,才能善惡分明!” “你是真糊涂還是假糊涂?!”王瓊忽然大聲起來,“你想想北邊,杭州再這樣鬧下去,能不出事嗎?” “中丞!”彭澤也不讓他,他向來都不是膽小的人,“下官若是沒聽錯,你是要誹謗圣躬?!?/br> 王瓊懵了,“你胡攪蠻纏什么?我何時誹謗圣躬?” 彭澤道:“聽中丞的意思,陛下是饒不過杭州城里的這些士子了??杀菹乱淮示?,外面又都是志向報國的讀書人。怎么會有中丞說的那些事?你這不是誹謗圣躬又是什么?” 扣帽子的功夫,彭澤是一流。 歷史上,這個人的斗爭水平也是厲害得緊。 王瓊見他這樣說話,也就沒有好臉色了,指著他的鼻子說:“彭濟(jì)物!當(dāng)今圣上睿識英斷,絕不是軟弱可欺之君,你自己想想!如此數(shù)量的士子聚集在一起,高讀《墓碑記》這樣的文章,妄議國策,膽大包天。古往今來,哪個有手段的帝王能饒得了他們!我誹謗圣躬?我看是你誹謗圣躬!你是想說陛下會怕了這群手無縛雞之力的士子!” “你怎樣看我,這都無所謂。但你最好搞搞清楚,可不要最后自己沒救成人,又怪朝廷動了刀!” 彭澤被這么一說,竟也一時無言,因為他也擔(dān)心,萬一真的是王瓊說的那樣呢?這個人,道德不多,但是腦子不少。 “所以中丞的意思呢?” “你出面,勸他們都回家,回去以后看看圣旨怎么寫的!天子一怒,伏尸百萬。以當(dāng)今圣上的脾性,就是浙江走出去十萬大軍都不怕,更何況他們這幾個人?” 彭澤拳頭緊了緊,他不知道是該信還是不該信。在他看來,王瓊的話多少有些聳人聽聞。無論怎樣,朝廷也不會對這么多人做出什么吧? 第三百零一章 血水、雨水 王瓊最終還是說服了彭澤,因為彭澤一樣不愿意看到那種血流成河的場景。 狀元公李旻,自號無涯、人稱無涯先生的李志,這些在當(dāng)?shù)匚膲杂忻麣獾娜怂颊俚窖瞄T里親自接見。 當(dāng)然,少不了《墓碑記》的作者,一個叫黃思過的儒生。 浙江文盛,各類書院開了不少,平日里講學(xué)、文會數(shù)不勝數(shù)。 這幫人啊,譜大著呢,也就是彭澤平日里素有清名,要是換了名聲不好的王瓊,說不準(zhǔn)還都不愿意來。 王瓊也知道這一點(diǎn),所以他也不出面。 “狀元公、李先生、黃先生……”彭澤拱手一一見過,“今日請諸位來,乃是為了這幾日杭州城的風(fēng)雨,即便是弘治十七年浙江貪腐窩案爆發(fā),杭州也沒有出現(xiàn)萬人士子相聚喧嘩的場景,這次鬧成這樣,我只怕結(jié)果對各位會有不利?!?/br> “濟(jì)物先生?!崩顣F先來,他到底還是有過官身的人,又是狀元公,人人以他為首,他也不能躲著不說話,“群情激憤和朝廷在不在浙江查辦貪腐案無關(guān)。貪腐之人,人神共憤,朝廷滅之,我等只會拍手稱快,怎么聽濟(jì)物先生的話,像是我等不樂意見到似的?!?/br> 彭澤一凜,邏輯上,他說的話確實(shí)不通,這是經(jīng)常在官府里混,叫王瓊那幫人帶錯了路了。 李旻又說:“陛下是一代明君,便是當(dāng)太子時也人人稱頌。只不過朝中有jian佞之輩,先是利誘陛下行走私之實(shí),與民爭利,如梅可甲者;如今又利誘陛下開海,如楊介夫者。開海可是祖制,海禁一開,倭寇來犯,到時又當(dāng)如何?浙江的百姓由誰來管?” 彭澤抬手,“與民爭利不要說了。當(dāng)今圣上用度節(jié)省,所籌集的銀兩大多用于國事?!?/br> “那么……下面的人呢?”李志扇子一收,“弘治十七年貪腐窩案,其由頭是宮里的太監(jiān)被殿下抓到貪墨銀兩。雖說此人已經(jīng)身死,可宮里貪腐的又何止其一人?陛下開了海,所得銀兩其中大半怕是要進(jìn)各級官員的口袋,到最后,肥了他們,窮的是我浙江的百姓。如此算來,又有何益處?” “所以,諸位是覺得開海不利?” 這話無人敢接,私下里當(dāng)然可以隨便怎么說。 但關(guān)系再好,彭澤畢竟是朝廷的官員。 總也沒有當(dāng)著他面妄議國政的道理,而且真要說出來,反而是置彭澤于不義之地,你說他是向上稟告,還是要包庇呢? “濟(jì)物先生,海禁是祖制?!?/br> 這話是沒有錯的。 彭澤站了起來,思索了一番后說:“你們心憂江山社稷,這是好的,但遠(yuǎn)離朝堂,有許多事并不是你們以為的那樣。其一,朝廷要開海,起根源在于朝廷要復(fù)套。復(fù)套的軍需銀兩,就是要從開海之中出。而復(fù)套則是為了解決邊患,解決了邊患,我大明北方便不需要承受巨大的軍事壓力,甚至不必陳兵百萬。這是陛下親自擬定的國策,陛下是天縱之君主,沒有任何人能夠利誘、或是改變陛下的想法?!?/br> “其二?!迸頋杀瘸鰝€‘二’的手勢,“本官知道你們各自有各自的見解,像是這樣的國策牽涉甚廣……尤其涉及祖制是否需要變更,這原也是很難于一兩句話之間便說的清楚的事。但陛下的圣旨已下,本官希望各位明白,朝廷提前設(shè)了浙閩總督,撤換了浙江都司和福建都司的都指揮使,幾個重要衛(wèi)所指揮使也換了浙江的人,任浙閩總督還是帝師,這什么意思?就是你們所要的,沒有一個官員可以答應(yīng)你們,就是答應(yīng)了你們也無用。” “首先你們的意見出不了浙江,因為中丞不會不顧總督的意見,總督也不會不顧陛下的意志。說到底,你們高聲闊論、大談忠jian,所反對的不是什么楊廷和、顧佐這些人,你們反對的是皇上。所以為了你們好、也為了浙江好,本官勸你們都回家去。若是有什么意見,可以上疏,陛下也沒有嚴(yán)懲那些言辭激烈的御史不是?但不要聚眾煽動人心。切記,切記?!?/br> 彭澤的話說完,李旻、李志等一眾儒士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濟(jì)物先生的意思,就是要我們這些人茍且偷生?”黃思過最先反問,“我等都是為了江山社稷、為了大明天下,如果這樣陛下還是要屠戮,那我黃思過只得慷慨赴死??梢乙驗榕滤蓝艞壭闹兄?,卻是萬萬不能?!?/br> 彭澤嘆氣,他其實(shí)是預(yù)料到會這樣。 同類人了解同類人。 真有一天拿刀威脅他彭澤,他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對于黃思過這些人來說,名聲重于性命。 不要說他們不太相信朝廷會這樣動用屠刀。 就是眼前即將發(fā)生了,他們也不好回去勸那些萬千的士子,說什么? 難道說這樣太危險?我們大家還是回家吧! 那這樣還不如死了算了。 而且這里的任何一個人,都說不出那樣的話。當(dāng)初義憤填膺、氣吞山河的話是你說的,現(xiàn)如今茍且求生的話也是你說的。 基本上他們即便真的去勸了,不僅他們名聲不保,就是事情也不會有改觀。萬千士子再把他們打成不恥之人就好了。 總之一句話,浙江的事到了現(xiàn)在這種局面之下,其實(shí)關(guān)于開海是有利于國家還是有害于國家已經(jīng)失去了意義。激烈的推行與堅決地反對使得理性喪失了生存的空間,相互之間再也聽不到對方的聲音。 于是這段時間和這片空間里其實(shí)已經(jīng)失聲??雌饋硇[滿城,可誰也聽不到誰在說什么,聽到了也不在意。 彭澤也無話可說,他只能站起來拱手行禮, “各位,珍重吧?!?/br> 話到此處,也就沒什么好說的了。 李旻、李志再加黃思過等人也不再講了,如果今天來按察使衙門是為了這個事情的話,那其實(shí)一開始就本不必來。 等到這幫人走了。 按察使衙門里的官員也分別來向彭澤求情, 大約六七人,跪在地上神情焦急,“……彭使,要不要給陛下去一封急奏?據(jù)回報,錦衣衛(wèi)不日就要進(jìn)城。那個毛語文就是個劊子手,在江西當(dāng)著眾人的面砍落一顆人頭,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真的讓他來到杭州城,那杭州就會變成人間煉獄啊!” 其實(shí)他們不用求彭澤,彭澤自己也在想辦法,自己也焦急,“你們幾人,總歸是先把自己的家里人管好,可不要官府的人還要上街去拆官府的臺!我現(xiàn)在就去找中丞,希望他能遲滯一些錦衣衛(wèi)的行動?!?/br> “好!” 對于王瓊來說,彭澤也不必來。 巡撫衙門、布政使衙門里的那些屬官,什么副使、參政,以及各地知府的推官、通判等人要么是當(dāng)面向他求情,要么是寫東西過來求情。 說到底一句話,不能讓毛語文斷了浙江的讀書種子。 但王瓊一概不理,他可不是彭濟(jì)物那種榆木腦袋,錦衣衛(wèi)是天子親軍,江西巡撫都被抓了,他這個浙江巡撫去湊什么熱鬧? 真要那樣做,還不如自己找根繩子把自己給綁了呢。 所以他已經(jīng)打定了注意,巡撫衙門和布政使衙門,不說一句話、不出一個人,就是旁觀。誰上去頂,誰自己負(fù)責(zé)。 彭澤和他費(fèi)了半天口舌,得到的也還是這個結(jié)果。 最后彭澤甩袖欲走, 王瓊對著他的背影提醒一句,“彭澤兄,你我同朝為官,即便是出于同僚之誼,我也還是要說一句。你最好也和我一樣,這幾日坐在這里,不聽不看不說,事情過后,安然無恙。否則,便是浙江按察使,那在朝廷的眼中也不是個多大的官。飛蛾撲火,何必呢?” 彭澤握著拳頭,轉(zhuǎn)身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你說我是小人。那我問你一句話?!蓖醐傂α诵?,食指和中指并攏,那手勢像是作畫一樣,“這個……你知道,蘇州府、松江府的田價連山東、河南那些地方田價的一半都不到嗎?” 彭澤臉露茫然。 “你不知道?!蓖醐傂呛堑?,“按理說,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畝產(chǎn)近兩石,熟田更是可以畝產(chǎn)三石。何以地價卻如此便宜?便是因為蘇、松、常、嘉這幾個府的賦稅極重。往往高出其他地方兩倍不止?!?/br> 這是朱元璋定下來的。 “這和今日之事有何關(guān)聯(lián)?” “你看。你不要著急。聽我說完?!蓖醐偫^續(xù)給他講下去,“對于小民來說,得什么地就種什么地,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但是對于手頭銀兩寬裕的人來說,他就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購入蘇、松兩府的田地。而按照朝廷的政策……” “……士紳是可以優(yōu)免的呀?!?/br> 彭澤心頭略震。